第191章 踹明國人的屁股
紅警:從明末開啟星辰大海 作者:雨城無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尊敬的斯捷潘將軍,您的到來讓我們備受鼓舞!”
托木斯克城堡的格奧爾吉少校滿懷激動,迫不及待地上前緊緊地跟他擁抱。
那些野蠻的哥薩克在來了不到一天的時間裏,竟將城堡中除了人和馬以外的活物席卷一空,全都吃光了!
而赫梅利尼茨基派出去的塔拉斯直至深夜仍未歸來。
無奈之下,德米特裏隻能再次派出 500 騎兵出去接應,然而結果卻如同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迴。
直到此時,那些阿塔曼們才終於重視起來,經過商議,一致決定等待射擊兵到來之後再采取行動。
“好久不見格奧爾吉,快跟我說說這裏的具體情況吧。”
斯捷潘毫不拖遝,剛一下馬就立刻開始了解當下的局勢。
格奧爾吉不敢有絲毫懈怠,將近來所發生的種種事情逐一詳細說明,並且著重講解了明軍所擁有的強大火力。
斯捷潘眉頭緊皺,認真傾聽,隨後又讓人將從庫茲涅茨克城堡逃迴來的上尉叫來仔細詢問,終於對明軍的火力狀況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諸位,很明顯,如今的明軍已經不再是米列斯庫所描述的那般孱弱了,他們也不再使用葡萄牙人的火繩槍和鐵炮。
雖然我們的勇士依舊勇猛無畏,但裝備上的巨大差距絕不容忽視。
明天,我需要你們發動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將敵人的主力部隊吸引出來,並將他們帶離河岸。
我會在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亞之間的廣闊平原上精心布好炮陣,等待他們的到來!
赫梅利尼茨基,你帶領所有會使用火槍的哥薩克勇士,主陣的炮聲就是你們發動襲擊的號角。
要加速從東麵樹林繞到敵軍身後,一舉將明國人衝垮!”
明軍擁有迅捷且火力兇猛的內河船,因此必須遠離河岸作戰。
至於那個上尉所說的鋼鐵怪物,他和紮哈羅夫做出了相同的選擇,準備用密集的炮陣來加以應對!
可以說在這個位麵,正是大明一手促成了沙俄開啟火炮集中使用的先河。
如今,斯捷潘必須為即將到來的勝利做足充分準備,哥薩克各社群之間的那些小糾紛也隻能暫且擱置一旁。
而赫梅利尼茨基無疑是能夠壓服一眾阿塔曼的不二之選。
德米特裏恭敬地行了個軍禮,鏗鏘有力地說道:“我和哥薩克勇士們定會嚴格依照您的吩咐行動,堅決把明軍引出來!”
赫梅利尼茨基也信心滿滿地拍著胸脯保證:“斯捷潘將軍,明天我一定會緊密配合好炮陣,狠狠地踹明國人的屁股,讓他們嚐嚐我們的厲害!”
......
而在南麵,等待已久的明軍部隊,也開始從巴拉賓草原向新西伯利亞調兵。
十艘飛艇攜帶著人員和裝備一次性運來一萬五千人,僅僅半天時間,就將十個團部署到位。
作為大明的新式主力部隊,配備 391式步槍毫無問題,對於歐洲軍隊而言,依舊存在著顯著的代差。
隻是在火炮的選擇上,自然不會采用笨重且不實用的大明龍炮。
改編後的新軍每個團擁有步兵 1000 人,下轄炮兵營 500 人,配有 60 迫擊炮 100 門。
由於新兵的文化水平還未達到要求,戰車部隊仍舊獨立於新軍之外,由經驗豐富的老兵來操控駕駛。
交戰的雙方主帥不約而同地將戰場選擇在了後世尤爾加附近的遼闊平原上。
斯捷潘這樣做是為了能夠將部隊和火炮充分展開,從而以最大的火力來迎擊明軍。
沈泉則是為了方便戰車的穿插攔截,他準備在這裏一鼓作氣吃下對麵超過十五萬的沙俄軍隊!
這可是新大明立國後的第一場大戰,之前攻打安南隻能算是小打小鬧。
朱逢春放心不下,帶著茂才一同前來觀戰。
之前在曼加澤亞的戰事中就有李天然的參與,這小子原本沒想著給那些毛子留活路。
他隻打算把毛妹留下,戰後運到加州,幫那裏的移民調和陰陽。
最後計劃還算成功,城裏除了老弱,連帶那三艘帆船剩下的基本都是年輕女子。
如今這些俘虜都被轉移到了巴拉賓草原的空軍基地等待轉運。
“哥,我在澳大......”
“是瀛洲!再叫錯這個月生活費可就沒了。”
朱逢春緊盯著麵板上的衛星地圖,頭也不迴地糾正朱淑瑤的口誤。
“大皇帝,我之前在瀛洲見過導彈車,咱們有那麽厲害的武器,為什麽還讓士兵用命去跟敵人拚呢?”
朱淑瑤在背後做著鬼臉,雖然心中很是不滿,但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朱逢春好奇地迴頭,瞅見她那認真的眼神,便知曉這並非是心血來潮的隨口一問。
他把麵板關掉,走到朱淑瑤麵前坐好,反問道:“小寶,你知道我們國家為什麽能夠越來越強大嗎?”
朱淑瑤稍作思考後說道:“因為我們有勇敢的子弟兵,還有勤勞的人民?”
朱逢春頓時笑了起來:“這個答案我給你 30 分,不能再多了。”
隨後正色說道:“在許多曆史書籍中,經常會提及我國近代的屈辱曆史,說華夏民族是從 1840 年開始沉淪。
但其實在我看來,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民族將要經曆重重磨難,因為古代的帝王們一直在延續著錯誤的治國思路。”
“什麽思路?”朱淑瑤好奇地追問道。
“那便是禁錮和愚民!
他們從法律上明確規定君臣父子的等級秩序,將國民人為地劃分成三六九等。
這個不合理的設定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到了清代,國人終於變成了一片散沙。
如果沒有近代的那些苦難, 沒有一次又一次戰敗的屈辱,華夏恐怕仍舊被滿清所統治。
那樣的話,哪裏會有錚錚鐵骨的人民,哪裏會有複興的華夏?”
“可是這裏有了你還有那些......額......主角們,根本不用擔心再遇到那種事啊?”
“正是因為有了我們,改變了許多悲慘的曆史,可同樣的也讓這個民族少了許多淬煉。
沒有經曆千錘百煉,就難以成為好鋼,這一點無論是放在人身上還是放在一個民族身上都同樣適用。
雖說我們不應該讚美苦難,更應該讓人民避免苦難。
但少了磨難就很難凝聚人心,國人依舊會是那一盤散沙。
反擊敵人、擴張領土怎麽可能不流血犧牲?
戰場從來都是血與火的無情之地,軍人必須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氣和決心。
這個世界的大明百姓終究是要經曆考驗的,這一代人不經曆,那麽下一代就必然要補課!”
看著陷入沉思的朱淑瑤,朱逢春輕輕喚了一聲:“小寶。”
“啊?哥,你說,我聽著呢。”
“你看這樣好不好,我跟茂才去前線,你和田丹、李小男替我去戰地醫院,慰問那裏的醫生和傷員。
如果到時候醫院缺人手,你們還能幫忙救治受傷的戰士。
“啊!可是我沒學過護理,什麽都不會。”朱淑瑤是真的沒想到自己還能接到這樣的任務。
“不會沒關係,有田丹她們在旁邊教你,實在不行幫忙遞個東西也是好的。”
朱淑瑤心裏有些猶豫,倒不是因為怕苦怕累,她是擔心到時候去了不僅幫不上忙,還會給受傷的戰士們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實隻要你人在那裏,戰士們就能受到鼓舞。
你可知道那位超長待機的英國女王,她也是 18 歲就參軍的。
我也不是非要讓你上去作秀,而是未來你總歸是要就封嫁人,這些經曆對你會有很大的好處。”
聽到這番話,朱淑瑤心中更加抵觸,可她心裏很清楚老哥的話是正確的。
從小養成的良好教養,使她在大事上不會任性地耍小脾氣。
“那好吧,但是你一定要早點來接我啊。”
“放心吧,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太久。”
托木斯克城堡的格奧爾吉少校滿懷激動,迫不及待地上前緊緊地跟他擁抱。
那些野蠻的哥薩克在來了不到一天的時間裏,竟將城堡中除了人和馬以外的活物席卷一空,全都吃光了!
而赫梅利尼茨基派出去的塔拉斯直至深夜仍未歸來。
無奈之下,德米特裏隻能再次派出 500 騎兵出去接應,然而結果卻如同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迴。
直到此時,那些阿塔曼們才終於重視起來,經過商議,一致決定等待射擊兵到來之後再采取行動。
“好久不見格奧爾吉,快跟我說說這裏的具體情況吧。”
斯捷潘毫不拖遝,剛一下馬就立刻開始了解當下的局勢。
格奧爾吉不敢有絲毫懈怠,將近來所發生的種種事情逐一詳細說明,並且著重講解了明軍所擁有的強大火力。
斯捷潘眉頭緊皺,認真傾聽,隨後又讓人將從庫茲涅茨克城堡逃迴來的上尉叫來仔細詢問,終於對明軍的火力狀況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諸位,很明顯,如今的明軍已經不再是米列斯庫所描述的那般孱弱了,他們也不再使用葡萄牙人的火繩槍和鐵炮。
雖然我們的勇士依舊勇猛無畏,但裝備上的巨大差距絕不容忽視。
明天,我需要你們發動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將敵人的主力部隊吸引出來,並將他們帶離河岸。
我會在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亞之間的廣闊平原上精心布好炮陣,等待他們的到來!
赫梅利尼茨基,你帶領所有會使用火槍的哥薩克勇士,主陣的炮聲就是你們發動襲擊的號角。
要加速從東麵樹林繞到敵軍身後,一舉將明國人衝垮!”
明軍擁有迅捷且火力兇猛的內河船,因此必須遠離河岸作戰。
至於那個上尉所說的鋼鐵怪物,他和紮哈羅夫做出了相同的選擇,準備用密集的炮陣來加以應對!
可以說在這個位麵,正是大明一手促成了沙俄開啟火炮集中使用的先河。
如今,斯捷潘必須為即將到來的勝利做足充分準備,哥薩克各社群之間的那些小糾紛也隻能暫且擱置一旁。
而赫梅利尼茨基無疑是能夠壓服一眾阿塔曼的不二之選。
德米特裏恭敬地行了個軍禮,鏗鏘有力地說道:“我和哥薩克勇士們定會嚴格依照您的吩咐行動,堅決把明軍引出來!”
赫梅利尼茨基也信心滿滿地拍著胸脯保證:“斯捷潘將軍,明天我一定會緊密配合好炮陣,狠狠地踹明國人的屁股,讓他們嚐嚐我們的厲害!”
......
而在南麵,等待已久的明軍部隊,也開始從巴拉賓草原向新西伯利亞調兵。
十艘飛艇攜帶著人員和裝備一次性運來一萬五千人,僅僅半天時間,就將十個團部署到位。
作為大明的新式主力部隊,配備 391式步槍毫無問題,對於歐洲軍隊而言,依舊存在著顯著的代差。
隻是在火炮的選擇上,自然不會采用笨重且不實用的大明龍炮。
改編後的新軍每個團擁有步兵 1000 人,下轄炮兵營 500 人,配有 60 迫擊炮 100 門。
由於新兵的文化水平還未達到要求,戰車部隊仍舊獨立於新軍之外,由經驗豐富的老兵來操控駕駛。
交戰的雙方主帥不約而同地將戰場選擇在了後世尤爾加附近的遼闊平原上。
斯捷潘這樣做是為了能夠將部隊和火炮充分展開,從而以最大的火力來迎擊明軍。
沈泉則是為了方便戰車的穿插攔截,他準備在這裏一鼓作氣吃下對麵超過十五萬的沙俄軍隊!
這可是新大明立國後的第一場大戰,之前攻打安南隻能算是小打小鬧。
朱逢春放心不下,帶著茂才一同前來觀戰。
之前在曼加澤亞的戰事中就有李天然的參與,這小子原本沒想著給那些毛子留活路。
他隻打算把毛妹留下,戰後運到加州,幫那裏的移民調和陰陽。
最後計劃還算成功,城裏除了老弱,連帶那三艘帆船剩下的基本都是年輕女子。
如今這些俘虜都被轉移到了巴拉賓草原的空軍基地等待轉運。
“哥,我在澳大......”
“是瀛洲!再叫錯這個月生活費可就沒了。”
朱逢春緊盯著麵板上的衛星地圖,頭也不迴地糾正朱淑瑤的口誤。
“大皇帝,我之前在瀛洲見過導彈車,咱們有那麽厲害的武器,為什麽還讓士兵用命去跟敵人拚呢?”
朱淑瑤在背後做著鬼臉,雖然心中很是不滿,但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朱逢春好奇地迴頭,瞅見她那認真的眼神,便知曉這並非是心血來潮的隨口一問。
他把麵板關掉,走到朱淑瑤麵前坐好,反問道:“小寶,你知道我們國家為什麽能夠越來越強大嗎?”
朱淑瑤稍作思考後說道:“因為我們有勇敢的子弟兵,還有勤勞的人民?”
朱逢春頓時笑了起來:“這個答案我給你 30 分,不能再多了。”
隨後正色說道:“在許多曆史書籍中,經常會提及我國近代的屈辱曆史,說華夏民族是從 1840 年開始沉淪。
但其實在我看來,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民族將要經曆重重磨難,因為古代的帝王們一直在延續著錯誤的治國思路。”
“什麽思路?”朱淑瑤好奇地追問道。
“那便是禁錮和愚民!
他們從法律上明確規定君臣父子的等級秩序,將國民人為地劃分成三六九等。
這個不合理的設定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到了清代,國人終於變成了一片散沙。
如果沒有近代的那些苦難, 沒有一次又一次戰敗的屈辱,華夏恐怕仍舊被滿清所統治。
那樣的話,哪裏會有錚錚鐵骨的人民,哪裏會有複興的華夏?”
“可是這裏有了你還有那些......額......主角們,根本不用擔心再遇到那種事啊?”
“正是因為有了我們,改變了許多悲慘的曆史,可同樣的也讓這個民族少了許多淬煉。
沒有經曆千錘百煉,就難以成為好鋼,這一點無論是放在人身上還是放在一個民族身上都同樣適用。
雖說我們不應該讚美苦難,更應該讓人民避免苦難。
但少了磨難就很難凝聚人心,國人依舊會是那一盤散沙。
反擊敵人、擴張領土怎麽可能不流血犧牲?
戰場從來都是血與火的無情之地,軍人必須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氣和決心。
這個世界的大明百姓終究是要經曆考驗的,這一代人不經曆,那麽下一代就必然要補課!”
看著陷入沉思的朱淑瑤,朱逢春輕輕喚了一聲:“小寶。”
“啊?哥,你說,我聽著呢。”
“你看這樣好不好,我跟茂才去前線,你和田丹、李小男替我去戰地醫院,慰問那裏的醫生和傷員。
如果到時候醫院缺人手,你們還能幫忙救治受傷的戰士。
“啊!可是我沒學過護理,什麽都不會。”朱淑瑤是真的沒想到自己還能接到這樣的任務。
“不會沒關係,有田丹她們在旁邊教你,實在不行幫忙遞個東西也是好的。”
朱淑瑤心裏有些猶豫,倒不是因為怕苦怕累,她是擔心到時候去了不僅幫不上忙,還會給受傷的戰士們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實隻要你人在那裏,戰士們就能受到鼓舞。
你可知道那位超長待機的英國女王,她也是 18 歲就參軍的。
我也不是非要讓你上去作秀,而是未來你總歸是要就封嫁人,這些經曆對你會有很大的好處。”
聽到這番話,朱淑瑤心中更加抵觸,可她心裏很清楚老哥的話是正確的。
從小養成的良好教養,使她在大事上不會任性地耍小脾氣。
“那好吧,但是你一定要早點來接我啊。”
“放心吧,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