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用火炮跟明軍對轟
紅警:從明末開啟星辰大海 作者:雨城無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7世紀初的英國還沒有出現正式報紙,新聞書在倫敦是一種最為流行的媒體形式。
它通常以單頁的形式出現,包含各種新聞和事件。
這些新聞書甚至都沒有統一的名稱,而是根據出版者或所報道的內容來命名。
新聞書的形式和內容都比較簡單,且通常不會定期出版。
一位報刊老板在議員及兩位教授的陪同下拜訪了吳誌國,請求他將白天的演講內容整理成文章,交給報社出版。
為了給自家報社打出名氣,那位老板給出1000英鎊的高價潤筆費。
隻要他能接下這篇據說能解開宇宙奧秘的文章,定然能火爆英格蘭,甚至是整個歐洲!
於是第二天一早,倫敦的新聞書就緊急加刊。
上麵不僅有了吳誌國親手題名的《倫敦都市報》,還詳細描寫了大明使者此次歐洲訪問過程以及兩國學術交流內容。
很快整個英格蘭掀起了一陣天文熱,而那些大學教授則拿著關於“萬有引力定律”的篇章仔細研讀。
“引力 = 引力常數 x (質? x 質?) ÷ 距2,我的天!多麽漂亮的公式,可引力常數到底是多少?”
有更多的人問出同樣問題,還有人嚐試著利用自己的推導,通過實驗測量確定常數數值。
消息傳到海峽對麵的巴黎,路易十三更坐不住了,又連派兩批使者過來催促,卻都被英國人給攔下。
開玩笑,隻要吳大使在倫敦,大不列顛就能天天上歐洲頭條!
再說這邊學術交流才剛剛開始,天知道那位神奇的大使又會拋出什麽驚人發現,怎麽可能讓給世仇法國人?
現在對岸幾個國家都在派人過來交流,他們見一個攔一個,反正對麵陸地正在打仗,根本不帶怕的。
其實吳誌國現在很想去蘇格蘭看看,好順道堅定一下他們的抵抗之心。
往後帶英有一個英格蘭島就夠了,沒必要再加上蘇格蘭和愛爾蘭。
可惜查理一世一直催著拿剩下的19萬換火槍火炮,想要繼續跟‘背叛’他的蘇格蘭人戰鬥。
有了這層關係,他想走訪蘇格蘭將更加困難。
......
隨著天色放亮,大批哥薩克騎兵已經來到新西伯利亞城北丘陵地帶,剛好迎頭碰見正在向北行進的大明步兵。
隊伍中的德米特裏依舊沒有看見傳說中的鋼鐵怪獸,這讓他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自從宣戰後,敵人天上的飛船同樣一次也未出現過。
如果換成他有這樣的神器,早就趁著莫斯科空虛攻過去了!
想到這裏,德米特裏忍不住打了個哆嗦,趕忙祈禱但願不會跟自己想的一樣。
“將軍這是一次好機會,趁他們還沒有列陣,我們分成三隊,左右包抄中間突擊。
即便他們火槍厲害也發射不了幾輪,或許不用等到赫梅利尼茨基過來,我們就能擊敗他們!”
身邊幾個阿塔曼也興奮附和,他們第一次見到這麽傻的步兵!
看見騎兵集群還不趕緊想辦法結陣迎敵,仍排著整齊隊伍不慌不忙向前走。
他們哪知道新軍從入伍開始就一直練習隊列。
如果他們敢衝過來,戰士們一分鍾之內就能做好戰鬥準備。
屆時他們剛好進入射界,391型有效射程300米,能讓他們絕望到死!
德米特裏稍一沉思便答應下來,“好,不過隻能派弓騎兵過去,我們的目的是佯攻和誘敵。
如果破壞了斯捷潘的計劃,不僅你們承擔不起,就連我都要受到責罰。”
幾個阿塔曼不敢爭辯,趕忙答應。
他們指派手下最得力的助手帶兵前去襲擾,一萬多人分成三隊,加速衝鋒聲勢浩蕩。
換成普通對手,隻這氣勢就會被嚇跑。
新軍各團軍官見狀,大聲下令組成三列橫隊。
他們的三列與普通排槍隊列不同,前兩排是步槍,第三排卻是迫擊炮。
而且炮營官兵師承王承柱,知道自己火槍抵擋衝鋒騎兵綽綽有餘,火炮第一輪就指向敵軍後排。
雙方兩公裏的距離,快馬轉瞬奔至近前。
先是聽見前方咚咚咚炮聲響成一片,驚駭之餘卻發覺炮彈貌似都從頭頂越了過去。
還沒高興起來,就看見敵人前排竟然趴在了地上,隨後煙霧噴出,聲音與子彈幾乎同時到達!
噗!噗!噗!
先是戰馬,後是騎兵。
哥薩克們還開始未張弓搭箭,就猶如撞在了銅牆鐵壁,紛紛向前撲倒。
後麵衝鋒的隊伍根本來不及“刹車”,很快就步其後塵。
戰士們終於明白了沈司令所說的打人比打野豬還容易。
最起碼野豬會找能隱蔽的地方躲藏,而敵人的騎兵隻會進攻!
德米特裏更慘,他的軍服跟旁邊窮挫哥薩克一比簡直就是指路明燈,至少有四五枚鋼珠殺傷榴彈朝他飛去。
轟~!
從第一聲爆鳴開始,德米特裏就渾身是血的跟戰馬倒在一起。
身旁的幾個阿塔曼也沒好到哪去,各個都像花灑一樣唿唿冒血。
周圍暫未波及的哥薩克戰馬受到驚嚇,甩著屁股向遠處逃竄,差點把背上主人甩出去。
這還是運氣好的,凡是沒在第一時間逃跑的哥薩克,都被後續炮火覆蓋,
新軍隻出動三個營不到5千人,就將兩萬多敵騎轟殺大半!
衝鋒的騎兵已經順勢拐彎,有的順著河道向北逃跑,也有的鑽入東麵山丘。
卻很快就被那裏守候已久的戰車攔截......
說到底還是不對稱戰爭,斯捷潘戰場安排很合理,如果沒有衛星和無人機,沈泉自持火力說不定真會如他所想。
可現實不是如果,衛星早就發現戰場東麵樹林外的哥薩克騎兵。
就等他們過來撞這裏的銅牆鐵壁!
等到斯捷潘接到消息,已經來不及調整方略,因為拉火炮的挽馬和車夫早已遠離戰場。
除非他願意扔下重武器,隻帶著士兵逃跑。
可根據潰兵描述,對麵人數可能不到2萬,他這裏加起來有近8萬戰兵。
用火炮跟明軍對轟,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它通常以單頁的形式出現,包含各種新聞和事件。
這些新聞書甚至都沒有統一的名稱,而是根據出版者或所報道的內容來命名。
新聞書的形式和內容都比較簡單,且通常不會定期出版。
一位報刊老板在議員及兩位教授的陪同下拜訪了吳誌國,請求他將白天的演講內容整理成文章,交給報社出版。
為了給自家報社打出名氣,那位老板給出1000英鎊的高價潤筆費。
隻要他能接下這篇據說能解開宇宙奧秘的文章,定然能火爆英格蘭,甚至是整個歐洲!
於是第二天一早,倫敦的新聞書就緊急加刊。
上麵不僅有了吳誌國親手題名的《倫敦都市報》,還詳細描寫了大明使者此次歐洲訪問過程以及兩國學術交流內容。
很快整個英格蘭掀起了一陣天文熱,而那些大學教授則拿著關於“萬有引力定律”的篇章仔細研讀。
“引力 = 引力常數 x (質? x 質?) ÷ 距2,我的天!多麽漂亮的公式,可引力常數到底是多少?”
有更多的人問出同樣問題,還有人嚐試著利用自己的推導,通過實驗測量確定常數數值。
消息傳到海峽對麵的巴黎,路易十三更坐不住了,又連派兩批使者過來催促,卻都被英國人給攔下。
開玩笑,隻要吳大使在倫敦,大不列顛就能天天上歐洲頭條!
再說這邊學術交流才剛剛開始,天知道那位神奇的大使又會拋出什麽驚人發現,怎麽可能讓給世仇法國人?
現在對岸幾個國家都在派人過來交流,他們見一個攔一個,反正對麵陸地正在打仗,根本不帶怕的。
其實吳誌國現在很想去蘇格蘭看看,好順道堅定一下他們的抵抗之心。
往後帶英有一個英格蘭島就夠了,沒必要再加上蘇格蘭和愛爾蘭。
可惜查理一世一直催著拿剩下的19萬換火槍火炮,想要繼續跟‘背叛’他的蘇格蘭人戰鬥。
有了這層關係,他想走訪蘇格蘭將更加困難。
......
隨著天色放亮,大批哥薩克騎兵已經來到新西伯利亞城北丘陵地帶,剛好迎頭碰見正在向北行進的大明步兵。
隊伍中的德米特裏依舊沒有看見傳說中的鋼鐵怪獸,這讓他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自從宣戰後,敵人天上的飛船同樣一次也未出現過。
如果換成他有這樣的神器,早就趁著莫斯科空虛攻過去了!
想到這裏,德米特裏忍不住打了個哆嗦,趕忙祈禱但願不會跟自己想的一樣。
“將軍這是一次好機會,趁他們還沒有列陣,我們分成三隊,左右包抄中間突擊。
即便他們火槍厲害也發射不了幾輪,或許不用等到赫梅利尼茨基過來,我們就能擊敗他們!”
身邊幾個阿塔曼也興奮附和,他們第一次見到這麽傻的步兵!
看見騎兵集群還不趕緊想辦法結陣迎敵,仍排著整齊隊伍不慌不忙向前走。
他們哪知道新軍從入伍開始就一直練習隊列。
如果他們敢衝過來,戰士們一分鍾之內就能做好戰鬥準備。
屆時他們剛好進入射界,391型有效射程300米,能讓他們絕望到死!
德米特裏稍一沉思便答應下來,“好,不過隻能派弓騎兵過去,我們的目的是佯攻和誘敵。
如果破壞了斯捷潘的計劃,不僅你們承擔不起,就連我都要受到責罰。”
幾個阿塔曼不敢爭辯,趕忙答應。
他們指派手下最得力的助手帶兵前去襲擾,一萬多人分成三隊,加速衝鋒聲勢浩蕩。
換成普通對手,隻這氣勢就會被嚇跑。
新軍各團軍官見狀,大聲下令組成三列橫隊。
他們的三列與普通排槍隊列不同,前兩排是步槍,第三排卻是迫擊炮。
而且炮營官兵師承王承柱,知道自己火槍抵擋衝鋒騎兵綽綽有餘,火炮第一輪就指向敵軍後排。
雙方兩公裏的距離,快馬轉瞬奔至近前。
先是聽見前方咚咚咚炮聲響成一片,驚駭之餘卻發覺炮彈貌似都從頭頂越了過去。
還沒高興起來,就看見敵人前排竟然趴在了地上,隨後煙霧噴出,聲音與子彈幾乎同時到達!
噗!噗!噗!
先是戰馬,後是騎兵。
哥薩克們還開始未張弓搭箭,就猶如撞在了銅牆鐵壁,紛紛向前撲倒。
後麵衝鋒的隊伍根本來不及“刹車”,很快就步其後塵。
戰士們終於明白了沈司令所說的打人比打野豬還容易。
最起碼野豬會找能隱蔽的地方躲藏,而敵人的騎兵隻會進攻!
德米特裏更慘,他的軍服跟旁邊窮挫哥薩克一比簡直就是指路明燈,至少有四五枚鋼珠殺傷榴彈朝他飛去。
轟~!
從第一聲爆鳴開始,德米特裏就渾身是血的跟戰馬倒在一起。
身旁的幾個阿塔曼也沒好到哪去,各個都像花灑一樣唿唿冒血。
周圍暫未波及的哥薩克戰馬受到驚嚇,甩著屁股向遠處逃竄,差點把背上主人甩出去。
這還是運氣好的,凡是沒在第一時間逃跑的哥薩克,都被後續炮火覆蓋,
新軍隻出動三個營不到5千人,就將兩萬多敵騎轟殺大半!
衝鋒的騎兵已經順勢拐彎,有的順著河道向北逃跑,也有的鑽入東麵山丘。
卻很快就被那裏守候已久的戰車攔截......
說到底還是不對稱戰爭,斯捷潘戰場安排很合理,如果沒有衛星和無人機,沈泉自持火力說不定真會如他所想。
可現實不是如果,衛星早就發現戰場東麵樹林外的哥薩克騎兵。
就等他們過來撞這裏的銅牆鐵壁!
等到斯捷潘接到消息,已經來不及調整方略,因為拉火炮的挽馬和車夫早已遠離戰場。
除非他願意扔下重武器,隻帶著士兵逃跑。
可根據潰兵描述,對麵人數可能不到2萬,他這裏加起來有近8萬戰兵。
用火炮跟明軍對轟,鹿死誰手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