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木盤中放菜碗的間隙,狀似埋怨道:「誌剛也不早早送信,不然我一早過來了。」


    小柳氏也上手幫忙,蘇婉、梨花倒是閑下來。


    秦芸見外麵院子已經上座,連忙道:「走走走,我們把菜端到學堂去,我們自己吃。」


    女眷隻能留在灶房,趁著得閑填補一口,小孩子卻是沒人管。


    徵用了教室的講桌,擺上凳子,梨花抱著忞宇,蘇婉、秦芸、秀兒帶著倆崽崽,六個孩子圍了一桌。


    蘇忞宇還小,吃不了辣,梨花挑著紅燒肉、排骨和素菜餵著吃,杏兒安兒卻是盡吃肉。


    「婉婉,這個剁椒好好吃,家裏還有沒,我迴去時帶點。」秦芸被剁椒雞蛋辣的斯哈,卻還是忍不住伸筷子夾。


    「有,秀兒,下午給你也裝點。」


    李秀兒聽有自己的,笑著摟住蘇婉胳膊蹭,「明年你教我,我也做點。」


    「噗嗤~」話剛落,梨花笑出聲。


    看著梨花笑噴了,李秀兒不好意思道:「那讓我娘或大嫂學。」


    蘇婉一貫是安慰的作態,幫忙找補,「沒事兒,多做做就熟悉了,不就爛了一籃茄子,吃不完壞了也是扔啊!」


    秦芸好奇,追問不止。


    李秀兒嘟嘟囔囔講了自己曬茄子幹壞了的糗事兒,惹得桌上人大笑不止。


    「我明明就跟著婉婉講的做,我娘和大嫂曬的好好的,就我的爛了。」對於這件事兒,她也很是委屈。


    第64章 要成親先擦亮眼睛


    吃過殺豬飯, 幫忙的鄉鄰離開後,蘇婉才知曉,為何今日李秀兒的姑姑會來。


    原來, 是說親的!


    第一次去趕臘月集,下午歸家前蘇誌剛去李梅香家取車時, 遇見鄰居楊家的人,雖隻是一個照麵, 但楊家老爺子就上心了。


    上次去趕集,又見了一麵, 且還見到了蘇長青, 自李梅香口中得知是蘇誌剛三叔, 旁敲側擊打聽一番後便動了心思。


    所以, 這才托李梅香來探口風。


    老爺子說著楊家情況,不時瞥長子一眼,其中用意不言而喻。


    「長青,你麵生, 再去打聽打聽,梅香說楊家的的鋪子經營不善隻能租出去, 也是看上誌剛能幹,你去打聽打聽,娶親看人不看家, 咱也不是那等嫌貧愛富的人家。」


    蘇長青沒立即接話,而是轉頭看向大哥蘇長渝。


    就連抱著孫子的柳氏都過去,想說幾句,到底礙於蘇長渝的臉色沒張嘴。


    蘇長渝強撐著笑臉, 笑道:「有勞三弟了,誌剛這門親事要能成, 到時候給你包紅封。」


    他知道,老爺子這樣安排是表態,若再不識好歹,可能後果是他絕對不想看到的,因此,順勢應下。


    老爺子滿意點頭。


    進院門前,蘇婉看著村道上的背影沉思,被蘇誌棟推著進門。


    她問道:「你說大伯這是誠心改過,還是表麵功夫?」


    「別琢磨了,二堂哥有自己的打算。」


    蘇誌剛確實有自己的打算。


    秦夫人做媒的張家,明顯不合適,若是楊家合適,不失為一個合理的拒絕理由。


    他先是托在臘月集擺攤的蘇種林打聽楊家,然後又借著置辦年貨多跑了幾趟安陽縣,也不知是楊家特意安排,還是純屬意外,這天竟然在羊湯攤子前見到了說親對象。


    .


    個子高挑,落落大方,甚至還有些潑辣勁兒,蘇誌剛請人喝了一迴羊湯。


    老爺子見二孫子神采奕奕迴來,笑道:「這是撿著銀錢了?」


    「爺爺,與楊家的親事,不如定下來。」蘇誌剛邊卸車邊道。


    「你認真的?」老爺子盯著孫子看了好一會兒,方問道。


    「我今天見到人了,在種林叔的攤子上吃了一碗羊湯,爺爺,等我卸了車細說。」


    蘇誌剛卸車後,給馬騾添了飼料,才迴上房。


    「爺爺,人我看著還不錯,處事大方,而且是個有主意的,嫁過來奶奶能輕鬆些。」


    他這話說的委婉,可老爺子活了一輩子,人精一樣的人物,立即有了思量。


    孫子說處事大方,言外之意就是不嫌棄蘇家在村裏,畢竟楊家在縣城,嫁個縣城人家才算門當戶對。


    至於有主意,老爺子沉思,依照二孫子的情況,家裏必須有一個賢內助,不然沒法應對長子一家,以後日子一團糟。


    「你三叔打聽來的消息,楊家家風不錯,說是鋪子經營不善隻能租出去,你三叔猜測可能是想子孫後輩走仕途,所以這才慢慢脫手買賣。」


    「有主意也好,你也需要個有主意的人,不然我跟你奶走了,你得??????」話至一半,老爺子斷了音兒。


    到底是長子,他不想長子在小輩眼裏太過沒份量。


    殊不知,此時,楊家亦是齊聚一堂。


    楊有田雖現在已經不插手其他三個兒子的家事,但威嚴依然在,一句話,分家另過的三個兒子連夜來大哥家。


    他爹是走街竄巷的貨郎,因戰亂家裏家底被一點一點消磨光,到他成年時,國朝漸穩,他克紹箕裘,重新跑起貨郎的買賣,後來倒賣糧食,及至而立,在縣城買了鋪子碾糧賣糧。


    一輩子精打細算,日子越過越紅火,眼看四世同堂,本想頤養天年,沒成想,家裏出了個不食煙火隻看風月的「文雅人」。


    四子自小是個怪胎,不喜經商下地,就好書畫古玩,時不時就高價買一些文人字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