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台有何妙計教我?速速道來!”


    陳宮在見識到劉岱看見趙昊留下的書信後那失神慌張的模樣後,便知道兗州早晚必生變局。


    再有曹操崛起,三分之一個兗州竟然也落入他曹操的手中。


    如今加上曹操盡占豫州,這兗州之地,恐怕早晚也將易主。


    所以,陳宮當機立斷,拋棄兗州一眾豬隊友,跑到了徐州。


    機緣巧合下,佩服劉備仁德的他,便決定賭上一把,在劉備麾下擔任軍師一職。


    “玄德公,如今豫州初定,兗州之民大半遷移至青州。


    隻要袁公路那廝不覬覦徐州,那麽我們隻要向朝廷上書一封,定會師出有名!”


    陳宮目光炙熱,握著劉備的手繼續獻策。


    “趙昊此人誌在天下,如今其領地倍增,至少也需要一年半載去好生消化。


    趁著這段時間,便是我們發展的大好時機!


    而趙昊定然不會坐視徐州之人做大,天下數州,受黃巾禍亂成都最低的便是徐州。若是徐州物阜民豐,他趙昊必定忌憚。


    所以,我們隻要找出陶應,闕宣以及那閹人趙高的把柄,送到趙昊那邊。


    朝廷,定會以官職爵位賜予明公,更令明公清剿這等不義之徒,以達到朝廷讓我等相互製衡的結果。”


    劉備點點頭,但心中卻有憂慮。


    “先生之策極妙,隻是備心中,尚有擔憂。”


    “明公請說?”


    “嗯,陶恭祖仁人之輩,奈何膝下子嗣才學有限,難堪大任。


    如今被奸人攛掇接管徐州牧,而我等作為下臣,要如何行使才能避免傷到陶恭祖子嗣,請先生教我。”


    “簡單,兩軍對壘之時,由明公兩位義弟親自上陣。


    到時候,萬軍從中擒住陶應,應是無礙!”


    劉備撫須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嗯,兩位弟弟自然有這個能力。先生,闕宣此人經營徐州多年,麾下兵強馬壯;而我小沛兵馬困乏,人丁寡淡。


    若無奇策相攻,怕是不易得手啊?”


    陳宮哈哈一笑,連忙解釋道。


    “明公,陶恭祖尚有一子陶商,在廣陵防備那袁公路呢。


    我等上書朝廷之時,隻需言明長嫡有序,賢良有別。


    朝廷,自然知曉其中深意。隻需一紙詔書,給予陶商相應官爵,雙方必定互相攻伐,而明公所在之沛縣,反而成了他們互相爭奪求援的最佳人選。


    明公,接下來的事,還需某一一細說嗎?”


    劉備恍然大悟,原以為陳宮是想讓自己跟闕宣一戰,原來是驅虎吞狼,使兄弟離心離德,內訌相傷再取漁翁之利的計策。


    “此計甚妙!公台,一切就拜托你了!”


    “明公這是哪裏的話,為主公謀劃,是屬下的本分。某這就去安排,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來信!”


    ...


    遠在淮南的袁術,也沒有忘記自己身為骷髏王的使命。


    這些日子,在許多莫名其妙的箴言預告加持下,袁術開始了自己提前篡位稱帝的路。


    雖然沒有玉璽,但地盤的擴大,以及自詡天下望族的袁家威望加持之下,他的野心也愈發膨脹。


    朝臣還沒有請他位登九五,他已經開始暗中建築皇宮,裁製龍袍等物。


    不得不說秦檜很是討得袁術歡心,雖然袁術也沒有授予秦檜高位,但不管是袁術的親族袁胤,還是追隨他多年的心腹楊弘,現在都不敢不給他秦檜麵子。


    “會之,獻吾...孤的蜜水來!”


    “主公稍等,檜去取來。”


    秦檜現在,可說生活過得是有那麽一點蒸蒸日上。


    袁術手底下的一切資源,都已經交給他來調配。


    “主公,除了蜜水,還有龍魚與蛟龍等盛宴,給主公準備好了。


    歌姬,舞妾,都上來!讓袁公高興了,賞賜多多的有!”


    “喏..”


    一片鶯鶯燕燕,歌舞升平。


    袁術的好日子,還不止於此。


    將來他完成稱帝的步驟後,恐怕奢華程度更甚。


    “官爺,可憐可憐我們吧...”


    “貴人,俺爺爺就快餓死了,求您施舍點吃的吧!”


    “這位大人,請買下我的女兒吧...不然,不然她就得跟我餓死了.......”


    城內一片歌舞升平,城中街道,卻是遍布乞丐與難民。


    城外,更是有一群又一群的流民聚集,若不是畏懼袁術大軍威勢,恐怕都暴起逆亂了。


    如此不惜百姓,這所謂的袁門威望,不要也罷。


    “紀靈...要不你去勸勸袁公?”


    張勳須發愈發花白,看著有窺伺天下的淮南軍團,內部卻民不聊生,心有不安。


    “老張啊,袁公是怎樣的人,你不比我更清楚嗎?”


    張勳眉頭微皺,真算起來,張勳比紀靈還要更早投到袁術麾下。


    隻是袁術並不親近張勳,就因為他嘴碎,該說的一直說,不該說的往死裏說。


    這樣的人,即便你是對的,又怎麽讓聽眾接受呢?


    紀靈就是因為沉默寡言,什麽能做的,一聲不吭就替袁術做到。


    就算不能做的,他也會盡力去做,失敗了便主動向袁術請罪。


    兩相對比,要是我們都是骷髏王,恐怕也會做出跟他一樣的抉擇。


    沒人會喜歡,一直在耳邊嗡嗡叫的蒼蠅。


    “唉,難道我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袁公沉迷酒色,不說傷身,那些隻顧著縱情享樂的文人要是再不處理這些流民,我們還何談大業!”


    張勳握緊了拳頭,不忿地在城牆上用力一捶。


    他是袁術軍中地位最高之人,為袁術攻城掠地,屯田治民,立下了赫赫之功。


    但現在,他卻隻能眼睜睜看著辛苦建立的淮南帝國陷入衰敗!


    紀靈自然也知曉張勳心中五內俱焚之感,他隻是不善言辭,他又不是傻子。


    大家都是爹生娘養的,看著那麽多人妻離子散,出賣子女,甚至易子而食,就是為了卑微的活著。


    他們的內心,又怎能不觸動?


    紀靈歎了口氣,無奈說道。


    “老張,其實還有一個法子...最近天下諸侯,都興起了屯田之風。


    我們這裏麵,除了你,恐怕沒別人能做這些事。


    你不忍看著這些人落魄街頭,慘死於烈日之下。權宜之法,便是帶他們到淮北以及靠近汝南的地界屯田。


    那邊田地早就被荒廢,唯一的困難便是糧食,工具...”


    紀靈不算靈光的腦袋,能想到的就隻有這些。


    他能力有限,幫不上什麽大忙。


    但張勳的眼中,卻是多出了一道亮光。


    “好!老紀!你這腦袋算是開竅了!


    我這就...我這就去聯係其他熟絡的文臣武將,到時候跟主公好生陳明利弊,絕對能將這烏泱泱的難民,化作十數萬戰卒,還附帶無數糧草!”


    ...


    現實總是與理想存在著千萬條鴻溝,就在張勳做好規劃之時,議事之際,卻出現了變故。


    秦檜在議事上,提出了他的成名論策。


    “袁公,檜對於屯田一事,稍有見解,不知諸公可願聽檜一言?”


    秦檜在橋蕤這些老牌武將眼中,就不是什麽好鳥。


    但在楊弘,袁胤,以及閻象等人眼中。


    秦檜,卻是一個文采斐然,才智上佳的學者。


    “嗯,會之盡管說說,是張將軍的謀劃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嗎?”


    從袁術的話便能得知,他潛意識中,並不希望張勳大行屯田。


    秦檜自然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接收到袁術放出的信號後,他就知道自己該說什麽了。


    “袁公,諸位。如今流民,大多來自南方各郡。都是因為那孫堅攻伐之時,驚擾了各地百姓,致使他們都集中跑到了這最為繁華的壽春城。


    張將軍屯田之議,定是拳拳為國為民之心,我等實屬共見。


    隻是張將軍,在淮北大行屯田,卻非當下適合事宜的良謀。”


    秦檜的話聽著算是中肯,但張勳隱隱察覺到了裏麵暗藏毒針,即將向自己刺出!


    “噢?不知秦主簿,有何見教?”


    秦檜笑了笑,在文官眼裏這是春風和煦,但在張勳幾個洞若觀火的明白人眼裏,卻仿若惡鬼。


    “見教當不上,某之見解,還請各位前輩查缺補漏。”


    秦檜頓了頓,隨後左手負背,右手攤掌開始攀談。


    “如今各地宮殿,正在修築。若是再調走工匠民夫,恐怕工程進度將會耽擱。


    且淮北尚有不少遁入山林之賊匪,留之,可提防徐州陶家,豫州曹家。


    因此,屯田淮北乃是吃力不討好的選擇。老將軍若是想安置流民,再興農耕,某有更好的法子!”


    袁術眼前一亮,他的直覺告訴他。


    秦檜,能給他想要的答案!


    “迴稟袁公,俗話說得好,故土難離,故土難離呀。


    這些人既然來自南麵諸郡,雖說也有些許北人,但終歸不在多數。


    吾意...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此言一出,那些文臣,眼中倒是冒出了思索的光芒。


    唯獨一眾武夫,頓時怒目圓睜,皆同聲曰。


    “我等皆是北人,皆歸北乎!”


    袁術也愣了神,沒想到武將集團反應會這麽大。


    剛開始,他也覺得這好像是個不錯的想法。


    但被那麽多人抗拒,他就要重新思慮一番了。


    “會之,他們雖不善文事,但說的也在理。某汝南袁氏還好說,但這些跟隨某一路征伐的將士們,可大多都是你口中的北人。


    會之,某以為你說的策論,隻是針對那些流民的對嗎?”


    袁術這梯子就差伸到秦檜腳下,讓他一動就能踩在台階之上了。


    秦檜自是知道袁術此言之用意,連忙點頭迴應。


    “袁公大義,檜正是此意!


    如今,揚州各郡初定,發還流民,以安南郡各地人心,實乃上上之策也。


    南方各郡地廣人稀,開辟良田,並非難事。且,如今孫堅所部,鎮守會稽,也是需要民夫,屯田士卒之際。


    因此,將流民發還原籍,編入民夫或屯卒之伍,最是方便。


    那裏便是他們的家鄉,在家鄉耕作,豈能不更賣力?


    不過一些人籍貫已不可究,那麽將他們發放到會稽郡,助孫將軍修城池,耕田地,抵抗那些不服管教的山越蠻夷,豈不妙哉?”


    楊弘眉毛一挑,看到袁術在給他使眼色,連忙附和道。


    “會之說的有理,不過我們也得跟顧、陸、朱、張這吳中四大姓通通氣,讓他們也適當地提供點糧草器具,方便這些流民能正常工作。


    如此一來,成事幾率也能大大提升啊!”


    袁胤眉頭緊皺,卻也不好在朝堂上與自己的堂兄唱反調。


    武官眾人,則皆是聞之而咋舌。


    這,不是妥妥給孫堅送資源,給世家送家仆嗎?


    但他們卻無法反駁,他們隻是武將,不是什麽謀臣文官。


    一個大概的屯田法子,已經是他們能想出來最好的方案。


    麵對秦檜提出的難處,他們若是沒有更好的應對之策,又怎能說服袁術同意呢?


    他們,還是太嫩了。


    “好!各位不愧是我袁術的肱骨之臣,會之!你與楊弘一同著手負責此事,張將軍的建議也不算壞,但人數方麵,減少一點吧,我想想...


    張將軍,算上你本部五千精銳,再從流民中挑選兩萬人,一並提供農具種子到淮北屯田!”


    “袁公..”


    “老張,盡力就好!現在不也能救一部分麽?運氣好,其他也能活下來。


    主公要位登九五,不可能暫停修築宮殿來推廣屯田的...”


    紀靈一把扯住了還想掙紮的張勳,也讓張勳看清了現在的自己,隻能順著袁術來。


    “唉,末將領命!”


    袁術還沒說退朝,張勳卻是拂袖而去,惹得袁術麵色很是不爽。


    不過他自行腦補,張勳都跟了他這麽多年,這些事宜早不宜遲,剛剛也是他親自下令讓張勳去做事的,人家走好像也沒啥問題?


    絲毫察覺不到張勳神色變化的袁術,頓時神清氣爽,擺了擺手。


    “今日就到這吧,對了,那個宮殿督造事宜,堂弟你多上點心,要速速完工啊。”


    “...遵命。”


    “唔~~~擺架馮夫人處所!”


    “是!”


    人群中的雷緒,眼神閃爍。


    這樣的隊伍,他已經不想再逗留下去了。


    想罷,看著張勳離去的方向,拔腿跟了上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有無限銳士,可複辟大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火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火韋並收藏三國:我有無限銳士,可複辟大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