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徐州易主
三國:我有無限銳士,可複辟大秦 作者:小火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聊的幾個月,就這麽過去。
經過種輯,王子服之事,保皇黨眾人不再敢胡作非為,每日都老老實實地上班,生怕下一個被滅族的會是自己。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京畿之地的水利成功疏通,農耕與經濟貿易開始快速恢複。
趙昊也終於有多餘的人力物力,去開發涼州了。
西域那邊也傳迴來了信件,賈思勰在那邊發現了許多適合在中原,以及在沙漠種植的蔬果綠植,等研究好那些植物的生長規律以及習性後,盧俊義他們便會歸來。
而蒙恬那邊,因為大漠西北之地,尚有匈奴早先遷移的殘部,以及堅昆唿揭等胡聯合了起來,漸漸有與漢庭反抗的趨勢。
蒙恬率領蒙家軍,蕩平了這些胡虜殘部,如今整個額爾齊斯河以東的地界,除了遼東北部的少數胡人占領區域外,都成了蒙恬管理的地域。
漠北之地的人口在這些年裏,也翻了兩番。草原上的百姓能吃飽飯,生活安穩,內部又團結,自然願意多生子嗣。
不過,教育人才緊缺的問題也就出現了。趙昊對此也暫無解決辦法,隻能公開招募,看看是否有人願意到漠北教授那裏的百姓識字讀文。
並州的人口也在趙昊的種種改革措施影響下,大幅增長。
這些世家勳貴,隻要不出頭搞事,憑借並州肥沃的土地早早就能發展起來了。
趙昊略作猜測,在沒有得到紅薯,土豆,玉米這幾樣產物時,並州供養的人口極限是一千五百萬左右,除去正常死亡,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恐怕兩年內就能達到這個限製。
所以,趙昊頒布了並州百姓到幽州,冀州,涼州,甚至青州工作,將會得到優惠補償以及獎勵的政策。
剿滅董卓,自己獲得過兩張百萬人口召喚卡。一張用在了青州,另一張補充在司隸。
但趙昊改革和拓展開來的業務太多了,僅憑當地那些人根本做不完,要是並州的人能走出去,自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其餘各州的發展,從而不用單靠官吏盲目努力,也能提升經濟商貿。
其次,除了擁有土地,且努力耕作的本土農戶。趙昊還是希望這些人能習慣四處走動,而不是一直待在一個地方。
不久的將來,他不僅要繼續移民。還要把自己的龍旗,插滿天下。墨守陳規的老秦人,他可不需要。
因此,除去涼州之外,半個冀州與幽州,還有青州及司隸,都在緊跟著並州崛起的腳步而慢慢複興。
唯獨涼州著實是太過貧瘠,被曾經那些西涼逆賊禍禍的土地荒廢,河流不通。
如今,還需要調動人手把河道整修好,才能恢複當地的農耕,然後再是推動商業貿易。
青州之地,雖然商業也不算多發達。但在嶽飛與一眾文武的努力下,如今已是鐵板一塊,農業收成更是快要趕上並州,起碼現在就算青州被八麵圍攻,裏麵的存糧也足夠嶽家軍堅守三年。
【趙凡 曲阿小將 29歲
統:76 武:97 智:72 政:70 魅:81
個性:1、掃蕩 2、血路 3、陷陣 4、豪傑 5、驍勇】
【趙雨 25歲
統:69 武:82 智:77 政:76 魅:90
個性:1、麗影 2、豪傑 3、內助 4、輔助】
不多時,趙凡從南方趕了迴來,而趙雨也早早就在丞相府內居住,以示親近。
趙雲這一支,說起來跟趙昊的關係還沒趙凡這支近。
隻是趙凡早年跟他弟弟趙範在南方打拚,如今趙昊相招,趙凡才不遠萬裏前來投奔。
他弟弟在劉表那裏受憋屈氣,他早就不想待了。隻是趙範貪圖富貴,因此隻能他隻身入晉陽來與趙昊相認。
劉虞跟劉和,倒是對趙雨很滿意,趙家基因不差,再從趙雲的俊俏模樣來看,他姐姐長得差才怪。
趙雨反而不太感冒劉和這個公子哥兒,但這個時代裏,女子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趙家父母早喪,則是趙虎這個長兄為父了。
趙虎不反對,趙雨便也同意了這門婚事。
還好,跟劉和相處一段時間後,趙雨覺得劉和這人雖然能力一般般,但心性品德都算良好,二人也開始孕育愛情的結晶。
趙凡則是一表人才,與劉寵及其女,郡主劉采薇相見時,便王八對綠豆,互相看上眼了。
如此一來,趙昊跟兩位擁有實權兵權的漢室宗親正式聯姻。雙方的關係也將牢不可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就是可惜了曆史上的樊家嫂嫂,這輩子還不知在哪處流浪。她的未來夫君已經投入別人的溫柔鄉,他的弟弟...咳咳,不提也罷。
現在,趙昊能用得上的親族,還真就剩下遠方的那個趙範了。但這廝貪財又好色,屬實是庸人本色。拿這貨去跟被人聯姻,他趙昊丟不起這個臉。
未來,怕是隻能用別的法子去籠絡本土名士了。
【裴潛 字文行 30歲
統:63 武:42 智:85 政:87 魅:76
個性:1、農政 2、搬運 3、律法 4、能吏】
這兩場聯姻大婚中,趙昊見識到不少新加入的良才。
但這裏麵,也就一個早年到荊州避禍,聽聞趙昊橫掃八方後,特地迴來投奔的河東裴家裴潛能力說得過去。
正好涼州羌漢混雜,又需治理。有裴潛的出現,涼州部分空缺也能得以填補。
194年,7月。
徐州牧陶謙病死,曾經有人議立小沛太守劉備代為徐州牧。
但在趙高的操作下,陶謙的大兒子陶商被發配到徐州南麵,與曹豹,陳登等人一同帶兵抵擋虎視眈眈的袁術。
如此一來,繼承徐州的是陶謙二子陶應。
這一世與原本曆史軌跡較為不同的,徐州發生過叛亂事件的主導闕宣,今世因為青州易主,外有群雄環伺,並沒有行此大逆不道之舉。
反而,因為趙高的到來,與其結成了聯盟,一同扶持陶應上位。
實際上,二人都是打算把陶應架空,有利於自己在徐州非法牟利之舉!
看著徐州落入奸人之手,小沛城中的劉備等人,快要按奈不住。
而一張熟悉的麵孔,此時竟出現在劉備麵前!
“玄德公,陳公台有一計,或可借此平定徐州之奸佞。
不知玄德公,可願行此計?”
......
經過種輯,王子服之事,保皇黨眾人不再敢胡作非為,每日都老老實實地上班,生怕下一個被滅族的會是自己。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京畿之地的水利成功疏通,農耕與經濟貿易開始快速恢複。
趙昊也終於有多餘的人力物力,去開發涼州了。
西域那邊也傳迴來了信件,賈思勰在那邊發現了許多適合在中原,以及在沙漠種植的蔬果綠植,等研究好那些植物的生長規律以及習性後,盧俊義他們便會歸來。
而蒙恬那邊,因為大漠西北之地,尚有匈奴早先遷移的殘部,以及堅昆唿揭等胡聯合了起來,漸漸有與漢庭反抗的趨勢。
蒙恬率領蒙家軍,蕩平了這些胡虜殘部,如今整個額爾齊斯河以東的地界,除了遼東北部的少數胡人占領區域外,都成了蒙恬管理的地域。
漠北之地的人口在這些年裏,也翻了兩番。草原上的百姓能吃飽飯,生活安穩,內部又團結,自然願意多生子嗣。
不過,教育人才緊缺的問題也就出現了。趙昊對此也暫無解決辦法,隻能公開招募,看看是否有人願意到漠北教授那裏的百姓識字讀文。
並州的人口也在趙昊的種種改革措施影響下,大幅增長。
這些世家勳貴,隻要不出頭搞事,憑借並州肥沃的土地早早就能發展起來了。
趙昊略作猜測,在沒有得到紅薯,土豆,玉米這幾樣產物時,並州供養的人口極限是一千五百萬左右,除去正常死亡,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恐怕兩年內就能達到這個限製。
所以,趙昊頒布了並州百姓到幽州,冀州,涼州,甚至青州工作,將會得到優惠補償以及獎勵的政策。
剿滅董卓,自己獲得過兩張百萬人口召喚卡。一張用在了青州,另一張補充在司隸。
但趙昊改革和拓展開來的業務太多了,僅憑當地那些人根本做不完,要是並州的人能走出去,自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其餘各州的發展,從而不用單靠官吏盲目努力,也能提升經濟商貿。
其次,除了擁有土地,且努力耕作的本土農戶。趙昊還是希望這些人能習慣四處走動,而不是一直待在一個地方。
不久的將來,他不僅要繼續移民。還要把自己的龍旗,插滿天下。墨守陳規的老秦人,他可不需要。
因此,除去涼州之外,半個冀州與幽州,還有青州及司隸,都在緊跟著並州崛起的腳步而慢慢複興。
唯獨涼州著實是太過貧瘠,被曾經那些西涼逆賊禍禍的土地荒廢,河流不通。
如今,還需要調動人手把河道整修好,才能恢複當地的農耕,然後再是推動商業貿易。
青州之地,雖然商業也不算多發達。但在嶽飛與一眾文武的努力下,如今已是鐵板一塊,農業收成更是快要趕上並州,起碼現在就算青州被八麵圍攻,裏麵的存糧也足夠嶽家軍堅守三年。
【趙凡 曲阿小將 29歲
統:76 武:97 智:72 政:70 魅:81
個性:1、掃蕩 2、血路 3、陷陣 4、豪傑 5、驍勇】
【趙雨 25歲
統:69 武:82 智:77 政:76 魅:90
個性:1、麗影 2、豪傑 3、內助 4、輔助】
不多時,趙凡從南方趕了迴來,而趙雨也早早就在丞相府內居住,以示親近。
趙雲這一支,說起來跟趙昊的關係還沒趙凡這支近。
隻是趙凡早年跟他弟弟趙範在南方打拚,如今趙昊相招,趙凡才不遠萬裏前來投奔。
他弟弟在劉表那裏受憋屈氣,他早就不想待了。隻是趙範貪圖富貴,因此隻能他隻身入晉陽來與趙昊相認。
劉虞跟劉和,倒是對趙雨很滿意,趙家基因不差,再從趙雲的俊俏模樣來看,他姐姐長得差才怪。
趙雨反而不太感冒劉和這個公子哥兒,但這個時代裏,女子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趙家父母早喪,則是趙虎這個長兄為父了。
趙虎不反對,趙雨便也同意了這門婚事。
還好,跟劉和相處一段時間後,趙雨覺得劉和這人雖然能力一般般,但心性品德都算良好,二人也開始孕育愛情的結晶。
趙凡則是一表人才,與劉寵及其女,郡主劉采薇相見時,便王八對綠豆,互相看上眼了。
如此一來,趙昊跟兩位擁有實權兵權的漢室宗親正式聯姻。雙方的關係也將牢不可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就是可惜了曆史上的樊家嫂嫂,這輩子還不知在哪處流浪。她的未來夫君已經投入別人的溫柔鄉,他的弟弟...咳咳,不提也罷。
現在,趙昊能用得上的親族,還真就剩下遠方的那個趙範了。但這廝貪財又好色,屬實是庸人本色。拿這貨去跟被人聯姻,他趙昊丟不起這個臉。
未來,怕是隻能用別的法子去籠絡本土名士了。
【裴潛 字文行 30歲
統:63 武:42 智:85 政:87 魅:76
個性:1、農政 2、搬運 3、律法 4、能吏】
這兩場聯姻大婚中,趙昊見識到不少新加入的良才。
但這裏麵,也就一個早年到荊州避禍,聽聞趙昊橫掃八方後,特地迴來投奔的河東裴家裴潛能力說得過去。
正好涼州羌漢混雜,又需治理。有裴潛的出現,涼州部分空缺也能得以填補。
194年,7月。
徐州牧陶謙病死,曾經有人議立小沛太守劉備代為徐州牧。
但在趙高的操作下,陶謙的大兒子陶商被發配到徐州南麵,與曹豹,陳登等人一同帶兵抵擋虎視眈眈的袁術。
如此一來,繼承徐州的是陶謙二子陶應。
這一世與原本曆史軌跡較為不同的,徐州發生過叛亂事件的主導闕宣,今世因為青州易主,外有群雄環伺,並沒有行此大逆不道之舉。
反而,因為趙高的到來,與其結成了聯盟,一同扶持陶應上位。
實際上,二人都是打算把陶應架空,有利於自己在徐州非法牟利之舉!
看著徐州落入奸人之手,小沛城中的劉備等人,快要按奈不住。
而一張熟悉的麵孔,此時竟出現在劉備麵前!
“玄德公,陳公台有一計,或可借此平定徐州之奸佞。
不知玄德公,可願行此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