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景略先生他們幾個,已經在側殿候著了。”


    聽著沮授的稟報,趙昊輕輕點頭,放下了手中的書本。


    這是最新成冊的《三字經》,趙昊已經打算以此為藍本,作為推廣教育的第一步。


    領地內適齡孩童變多了,義務教育的計劃便可以開始策劃推行了。


    不過目前有更要緊的事,趙昊必須先將其處理好。


    “公子!”


    “嗯,都坐下吧。”


    偏廳之內,由各親衛裏三層外三層護衛著的地方,便是趙昊今晚打算與眾人商談之處。


    “景略,將各方最新情況,傳達給他們幾個吧。”


    “是。”


    王猛將最近收到的淮南、冀州、徐州等各方麵情報,逐一閱讀了起來。


    “袁本初這人果真不到黃河心不死,在下轄四郡內,大興農耕商貿,招兵買馬,不停操練。


    粗略估計,他麾下兵馬已超出二十萬之數。”


    沮授嗬嗬一笑,“為了跟主公對抗,他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了。然而如此窮兵黷武,再怎麽奮發圖強也是白費。”


    眾人點點頭,繼續聽王猛解說。


    “益州與雲州,依舊爭鬥不斷。不過雙方都隻有小規模的戰鬥出現,恐怕也察覺到了我們的製衡之意,並沒有大動幹戈。”


    公孫鞅點點頭,“賈龍跟公子並非一心,這人怕是更想借機割據雲州,行趙佗之事。”


    鮮有現身的白起,撫須感歎。


    “嗬嗬,交州的士燮年年遣人長途跋涉來訪,偏遠的雲州卻欲行趙佗割據故事。公子派遣的魏忠賢,應該就是為了壓製這等情況吧?”


    王猛點頭一笑,“正是如此,劉焉如今已是病危。在魏忠賢的策劃下,劉瑁雖說會跟劉璋鬥上一陣。但無需多少時日,便能應對賈龍。


    雲州畢竟‘南人’眾多,憑借賈龍的能力,無法將其完全統合,便不足為懼。”


    隨後,王猛拿起另一張帛書,掃了一眼後傳閱眾人。


    “淮南袁術,意欲稱帝。這其實大家都有計算,但主公派出的間諜,竟然說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安置流民政策。


    雖然也有良臣張勳,挑選少數流民到淮北屯田。隻是數年之後,那些以南人自居的世家也好,百姓也罷,絕對不會支持袁術。”


    沮授哈哈一笑,“即便是權宜之計,怎能說出如此割裂之語?屆時淮北受攻,淮南之徒又豈會襄助?袁公路,自掘墳墓罷了!”


    趙昊會心一笑,下意識地補充道。


    “塚中枯骨,不足為慮。”


    眾人聞言皆附和:“公子高論!”


    隨後王猛話鋒一轉:“隻是,此舉令公子有所關注的孫堅所部,一定程度上壯大了實力。其子孫策結拜義兄弟周瑜,更推出了對山越剿撫並用之策。


    恐怕不出三年,會稽便能成為鐵板一塊,那袁公路想再把手伸進去也不容易。”


    趙昊擺了擺手,“無妨,再壯大,也不過二三十萬左右的人口領地,無法威脅我軍。不過他日袁公路真想稱帝,一定要令他們站在我們這一邊,背擊袁公路。


    如此,兩敗俱傷的揚州,更方便我們日後掌控!”


    李儒陰狠的表情頓時出現,嘴角微揚後附和道。


    “正應如此!就算這孫文台真如公子所說那般武德豐沛,也隻能跟袁公路艱苦拉扯對戰。就是可憐了這些勞動力無法為我們所用...”


    “文和放心,等我們兵鋒劍指淮南之時,他們都將是寶貴的勞動力。”趙昊頓了頓,補充道:“但如果可以,到時候我們還是盡量找外族俘虜來勞作。”


    “在我們大地周遭的異族,實際上不少部族體內也有著我們炎黃子孫的血脈。”


    “所以我們的手段可以用在那些極惡的世家之人上,卻不能用在這些日後都將成為子民的人上。”


    李儒微微頷首,“公子放心,儒分得清。”


    最後,王猛將大家最為關注的徐州局勢,一並奉上。


    “徐州的邊緣人劉備,看來得到軍師相助,竟然上書朝廷管理徐州擅立州牧事宜。


    這等事,天下諸侯雖都心照不宣,但卻說得名正言順。


    他劉備這是想摻和二陶相爭的局麵了,公子,要讓他得手嗎?”


    趙昊思索片刻後,點頭迴應。


    “他現在也有一個雜號將軍的名頭,那便給他一個亭侯的爵位,再加安東將軍的職位。若是徐州生亂,可便宜行事。”


    “公子高見!”


    “嗯,那就讓陶謙嫡子陶商,官職徐州刺史,次子陶應,為鎮東將軍。”


    陶謙也曾被封為鎮東將軍,如今讓不得徐州文臣支持的陶商獲得徐州刺史的官職,令不被徐州武將大部支持的陶應獲得將軍的身份。


    如此一來,二人必定相爭,隻有最後活下來的人,才能二者兼備!


    至於擔心雙方會因兄弟情深而合並?嗬嗬,不存在的。


    先不說有劉備的存在,也不會讓他們兄弟二人重歸於好,再度合流。


    有趙高在暗中攛掇,這一切,自然會如願發生。


    “公子,起以為,需要向青州方麵傳信。”


    白起的意思很簡單,我們雖然無法越過兗州豫州便進入徐州,但青州大軍早就蓄勢待發,隻要悉數南下,青徐二州,必入囊中。


    “白將軍之意,某明白。但如今還沒到攻侵土地之時,那些猶豫不定,不知如何站邊的世家,要是看到我們大軍盡起,你覺得他們會如何,天下諸侯又會如何?”


    白起頓了頓,“世家之尿性,必然是兩頭下注。那邊有利,便出賣另一邊。”


    “至於諸侯...或許,或許會群起而攻。”


    趙昊滿意點頭,“不錯,正是如此。這種首鼠兩端的世界,我趙昊不需要,我大秦不需要,天下的百姓,也不需要!


    給他們退路,隻會將禍害延綿千年。借著這機會將那些人連根拔起,才是某心中所願!”


    李儒對趙昊的敬仰,頓時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有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這麽毒的計劃,不正是他李儒擅長的地方嗎?


    “公子,儒...”


    “哈哈,文和不用說,到時候也會拜托你去解決這些事的。”


    “謝公子!”


    “這些諸侯,實際上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就算力戰天下,也未嚐不可。


    隻是如今涼州疲敝,益州實力尚存,雲州表裏不一。


    如果可以,我想令涼州的農耕經濟初步複蘇,我們掌控的半個冀州人強馬壯後,在跟這些野心勃勃之輩,掰掰手腕!”


    ...


    豫州,沛縣。


    “大哥!朝廷真的發下來任命書了!”


    關羽拿著朝廷任命的詔書,興奮地來到眾人麵前。


    “雲長,這不是意料之內的事嗎?不必驚慌,不必驚慌~”


    張飛倒是樂嗬地湊了過去,“大哥,也給俺一個將軍做一做?”


    “你小子,你們二人便是我麾下左右大將,這還用說?”


    “哈哈哈...”


    而陳宮卻對這一官職,極為敏感。


    但這時候跟劉備說這些虛無縹緲的話,根本無益。


    如此,陳宮也隻能將一切收在心底。


    “這鎮東將軍...袁紹可也有這個身份!”


    與此同時,陶應,陶商二人,都收到了朝廷的任命書。


    “二位先生,為什麽朝廷既然要給我將軍之職,卻又把徐州刺史這麽重要的位置給了我哥?應實在沒看明白,還請二位先生教我!”


    趙高與闕宣對視一眼後,趙高明言道。


    “主公,這朝廷的意思,說不好聽的,就是想要我們徐州互相爭鬥。


    說好聽點呢,便是他們也不知曉我們徐州的實際情況如何。因此便讓主公與大公子相爭,誰贏了,誰就能名正言順,掌管徐州!”


    闕宣撫須點頭,“老趙說的沒錯,主公,不能再猶豫了。”


    陶應有些犯難,眉頭微鎖,歎了口氣。


    “他,畢竟是我親哥。”


    闕宣暗暗一笑,暗道:“這人真是虛偽,要是知道他是你親哥,當初還爭什麽?長幼有序,直接把大權都交給你好大哥不就好了?”


    不過這些事都隻會埋在心底,想罷,闕宣上前拱手進言,給陶應一個台階下。


    “主公,權利爭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就算是親兄弟,他真的會放過你嗎?


    別忘了,要是他不想要徐州位置,怎麽會帶著曹豹等一眾陶謙舊將,跑到了廣陵?


    所以我們應該盡快聯合泰山豪傑,早早打一場勝仗,安穩人心!”


    趙高也添一把火,讓陶應速速作出決定。


    “闕長吏說得在理,公子,我等不僅要聯合泰山的豪傑。沛縣劉備劉玄德,雖然人數不多,但兵精糧足,曾受過老陶公的恩惠。


    我們必須將其爭取站在我們這一邊,即便不行,也不能讓他站在大公子那邊。


    不然,萬事皆休...”


    陶應哼了哼,“織席販履之輩罷了,還什麽虎牢關下曾與秦國公...秦王大戰多少迴合。以失敗來作為自己榮耀之徒,算得了什麽英雄好漢?


    泰山賊雖人數眾多,可他們非良善之輩,絕對會過度索求賞賜,現在我們還沒全占徐州,哪有那麽多錢糧供給他們?”


    二人還想勸一勸,“公子...”


    “好了,都別說了!我再想想再下決定,你們先迴去吧!”


    二人無奈,隻能悻悻而歸。


    但在他們心裏,陶應的頭上,從此多了四個大字標簽。


    那...就是‘剛愎自用’!


    ...


    “陳老,元龍,朝廷詔命下來了,勞煩二位觀察一番,看看這朝廷到底是何用意。”


    廣陵這邊,陶商也將自己獲得了徐州刺史一職的詔書,傳閱曹豹與陳家父子二人。


    廣陵原本就是陳家的大本營,要是扶持陶商能使自己獲利,他們陳家不介意幫一幫這可憐的大公子。


    “嘶...元龍,你怎麽看?”陳珪看著這一紙詔書,眉頭緊鎖。


    曹豹自然想不明白,這顯然是好事,但這陳家二人怎麽就看起來不高興了。


    “父親,這朝廷好手段啊...”陳登陳元龍,身兼文武俱備之才,人稱徐州之龍。


    但他卻對眼下朝廷布下的陽謀,隱隱生出一種無力感。


    “陶商公子,您為嫡長,繼承徐州父母官大任,理所應當。


    但朝廷卻任命應公子為將軍,不合法理,卻乎人情。


    奉承應公子的人,勢力不遑多讓。若是朝廷不加以安撫,那麽徐州事態恐怕也會超出他們的掌控之內。


    唉...隻是如此一隻隱秘的大手,一直籠罩在我等上方。即便能獲勝..恐怕也將難持久。”


    陶商幾人聞言後,頓時眉頭緊皺。


    他們倒不是因為陳登的話而感到不悅,他們反而十分相信陳登的預測,隻是對詭譎不明的前途,感到擔憂罷了。


    “嗯,元龍說得不錯。那麽如今,采取何等對策,才能讓商公子渡過危機?”


    陳登點了點頭,起身左右踱步了片刻後,即刻迴應。


    “大公子,派使者...不!陳某親自替您,到劉備劉玄德那跑一趟。


    這次,我們若是不能得勝,闕宣趙高之流,定然會攛掇應公子將我們斬盡殺絕。


    但若是能獲得玄德公的支持,我們還有勝利的希望。


    隻有我們勝了,商公子想保住應公子性命的法子,才能實現!”


    陶商點點頭,托著下巴思索片刻後,起身下令。


    “曹叔,陳老,勞煩你們暫時掌管廣陵軍政。


    元老,不知可否護衛一路,你我同去尋那劉玄德,請求援助!


    單單元龍你去,顯得太小家子氣了。如今有求於人,我陶商又不是什麽高貴公子,親自走一遭,才顯得有誠意!”


    陳登一喜,“元龍願往!”


    雖然陶商的能力很一般,但起碼不會痛下殺手,在權力的誘惑麵前,也不過是為求自保罷了。


    在陳家與曹家扶起他的那日,陶商便說過,隻要解決掉闕宣與趙高這兩個心思詭譎之輩,保住自己弟弟的性命,他可以放棄一切。


    現在看來,不說陶商能不能成事,起碼這個頂頭上司,不會畏首畏尾,也不會出賣自己人。


    這樣的人,就算不值得追隨,又怎麽不值得相助呢?


    “我等,願從公子號令不敢違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有無限銳士,可複辟大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火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火韋並收藏三國:我有無限銳士,可複辟大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