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什麽?由宦官把持?」李世民沒忍住驚嘆出了聲。
真是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這大唐江山一會兒讓女人做皇帝,一會兒讓宦官執掌禁軍,一會兒又六次讓人攻下都城。
真是太爭氣了!
簡直將李家的臉都丟盡了!
【「晨遊紫閣峰,暮宿山下村。」早上去遊這紫閣峰,晚上就借宿在山下的村莊裏,村裏的老人家見到了「我」覺得很高興,特地為「我」開了一壺酒,「村老見餘喜,為餘開一尊。」這裏交代時間地點和情景,直到此時看起來還是很正常的,甚至感覺是一幅其樂融融的鄉間樂景。】
【誰知道飯菜剛擺定,還沒開始舉杯,卻突然有人闖了進來,「舉杯未及飲,暴卒來入門。」他們那些人穿著紫色的衣服,帶著刀和斧子,約莫十來人,「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餘人。」他們來幹什麽呢?「奪我席上酒,掣我盤中飧。」】
李世民眉頭緊緊鎖著。
幕中女子不止一次說到以小見大,他對這個詞印象極其深刻。
他也是從戰亂年代過來的。
先時百姓們過的什麽日子他都清楚。
上邊越是昏庸無能,底下就越是混亂不堪。
這時候的大唐,該是從根裏就壞了。
其實李世民心中也很清楚,千秋萬代實在太難,朝廷更替也委實正常,可他還是希望大唐能統治得久些。
所以他能做的,就一定得做。
他得立規矩。
屆時能做的都做了,全看他們的造化了。
【就這樣直接搶東西,那是什麽人做得出來的?作為國家的官員,那做的都是為人民服務的事兒,可是在古代能做官那就是天大的恩賜,流油的肥差,越是混亂的年代,這種官員欺壓百姓的情況就會更加嚴重。】
唐,元和年間。
「為人民服務?此乃何意?」白居易疑惑地看向元稹。
元稹自然也不明白,準確地說知道表麵意思,卻不解其中深意。
不過後麵的話他們倒是聽明白了。
士農工商,許多人,就連他們也都是以做官為榮的。
這亂世欺壓百姓也是常有,不說亂世,太平盛世也有此番事。
【麵對這麽蠻橫不講理的官兵,「主人退後立,斂手反如賓。」這主人家站在後頭恭恭敬敬地拱手,反而還像是迎接貴賓似的,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還沒完?
也是,能欺壓百姓的兵卒,拿點吃食就會滿意嗎?
若他們這般知道滿足,這世間便少了許多的事。
可惜那隻是奢望。
【「中庭有奇樹,種來三十春。」主人家庭中有一棵種了三十年的奇樹,或許在迎白居易進門的時候還得意地為白居易介紹過,可這些人竟要砍樹,主人一下就急了,阻止卻無用。「主人惜不得,持斧斷其根。」砍了樹,那些人隨口便說是皇帝讓他們采的,而他們是皇帝的神策軍,「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
【這些神策軍原本是安史之亂時的西部軍,因為救駕有功,正所謂「居功自傲」就是這樣,他們在這時候又是被正得勢的宦官把持著,所以便更加跋扈。】
李純黑著臉,看著似乎憤怒極了。
這些狗奴才,真是不叫他省心的!
他們在外做些不靠譜的事,李純其實也不是不知道。
隻要他們能幫自己辦事,李純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可是如今鬧到了全天下人的麵前,他再不管說不過去。
他在心中輕笑,也好,藉此機會也是該好好清理清理了。
【「主人慎勿語,中尉正承恩!」砍樹的行徑徹底地激怒了這主人,可是主人「惜不得」阻止不了,估計也是怒了,「我」連忙上去勸說那主人還是不要再說了,這些神策軍,可正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呢。】
這白樂天!
又是在譏諷他!
李純就恨他這點,明明可以好好說,非得如此!
把那些作奸犯科的東西與他綁在一處,這是叫全天下的人指責他這個皇帝,逼著他去改呢!
若是從前李純看到也當沒看到,大大小小的事都值得放到他麵前來。
但是自從巨幕出現,很多事兒就由不得他了。
【最後這一句明顯就是諷刺了,你別反抗了,人家呀可正受寵呢。怎麽看怎麽陰陽怪氣,可正是這樣才顯得他對於這些人的罪惡行徑的憤恨,也體現了白居易的嫉惡如仇的性格。】
【那個時候的白居易就是這樣的,而他的好朋友元稹也是一樣,於是在這一年元稹因為觸犯舊官僚階級和藩鎮集團的利益,元稹被排擠,分務東台,第二年又因為彈劾房玄齡之後被罰俸,但是古代啊,雷霆雨露皆為君恩,被罰還得迴去謝恩,結果在路上遇到宦官爭住上廳,被打得鮮血直流,後來憲宗因為此事把他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
再談舊事,兩人異口同聲地嘆息了一聲。
如今宦官當道,他們就是再恨,卻也無能為力。
隻盼著這次宣他們迴京一切都能好起來。
至少,別再繼續頹敗下去了。
【這事情怎麽看錯不在元稹,因為按規定他是可以住上廳的,於是白居易便上書為自己的好朋友說話,結果沒人搭理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什麽?由宦官把持?」李世民沒忍住驚嘆出了聲。
真是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這大唐江山一會兒讓女人做皇帝,一會兒讓宦官執掌禁軍,一會兒又六次讓人攻下都城。
真是太爭氣了!
簡直將李家的臉都丟盡了!
【「晨遊紫閣峰,暮宿山下村。」早上去遊這紫閣峰,晚上就借宿在山下的村莊裏,村裏的老人家見到了「我」覺得很高興,特地為「我」開了一壺酒,「村老見餘喜,為餘開一尊。」這裏交代時間地點和情景,直到此時看起來還是很正常的,甚至感覺是一幅其樂融融的鄉間樂景。】
【誰知道飯菜剛擺定,還沒開始舉杯,卻突然有人闖了進來,「舉杯未及飲,暴卒來入門。」他們那些人穿著紫色的衣服,帶著刀和斧子,約莫十來人,「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餘人。」他們來幹什麽呢?「奪我席上酒,掣我盤中飧。」】
李世民眉頭緊緊鎖著。
幕中女子不止一次說到以小見大,他對這個詞印象極其深刻。
他也是從戰亂年代過來的。
先時百姓們過的什麽日子他都清楚。
上邊越是昏庸無能,底下就越是混亂不堪。
這時候的大唐,該是從根裏就壞了。
其實李世民心中也很清楚,千秋萬代實在太難,朝廷更替也委實正常,可他還是希望大唐能統治得久些。
所以他能做的,就一定得做。
他得立規矩。
屆時能做的都做了,全看他們的造化了。
【就這樣直接搶東西,那是什麽人做得出來的?作為國家的官員,那做的都是為人民服務的事兒,可是在古代能做官那就是天大的恩賜,流油的肥差,越是混亂的年代,這種官員欺壓百姓的情況就會更加嚴重。】
唐,元和年間。
「為人民服務?此乃何意?」白居易疑惑地看向元稹。
元稹自然也不明白,準確地說知道表麵意思,卻不解其中深意。
不過後麵的話他們倒是聽明白了。
士農工商,許多人,就連他們也都是以做官為榮的。
這亂世欺壓百姓也是常有,不說亂世,太平盛世也有此番事。
【麵對這麽蠻橫不講理的官兵,「主人退後立,斂手反如賓。」這主人家站在後頭恭恭敬敬地拱手,反而還像是迎接貴賓似的,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還沒完?
也是,能欺壓百姓的兵卒,拿點吃食就會滿意嗎?
若他們這般知道滿足,這世間便少了許多的事。
可惜那隻是奢望。
【「中庭有奇樹,種來三十春。」主人家庭中有一棵種了三十年的奇樹,或許在迎白居易進門的時候還得意地為白居易介紹過,可這些人竟要砍樹,主人一下就急了,阻止卻無用。「主人惜不得,持斧斷其根。」砍了樹,那些人隨口便說是皇帝讓他們采的,而他們是皇帝的神策軍,「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
【這些神策軍原本是安史之亂時的西部軍,因為救駕有功,正所謂「居功自傲」就是這樣,他們在這時候又是被正得勢的宦官把持著,所以便更加跋扈。】
李純黑著臉,看著似乎憤怒極了。
這些狗奴才,真是不叫他省心的!
他們在外做些不靠譜的事,李純其實也不是不知道。
隻要他們能幫自己辦事,李純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可是如今鬧到了全天下人的麵前,他再不管說不過去。
他在心中輕笑,也好,藉此機會也是該好好清理清理了。
【「主人慎勿語,中尉正承恩!」砍樹的行徑徹底地激怒了這主人,可是主人「惜不得」阻止不了,估計也是怒了,「我」連忙上去勸說那主人還是不要再說了,這些神策軍,可正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呢。】
這白樂天!
又是在譏諷他!
李純就恨他這點,明明可以好好說,非得如此!
把那些作奸犯科的東西與他綁在一處,這是叫全天下的人指責他這個皇帝,逼著他去改呢!
若是從前李純看到也當沒看到,大大小小的事都值得放到他麵前來。
但是自從巨幕出現,很多事兒就由不得他了。
【最後這一句明顯就是諷刺了,你別反抗了,人家呀可正受寵呢。怎麽看怎麽陰陽怪氣,可正是這樣才顯得他對於這些人的罪惡行徑的憤恨,也體現了白居易的嫉惡如仇的性格。】
【那個時候的白居易就是這樣的,而他的好朋友元稹也是一樣,於是在這一年元稹因為觸犯舊官僚階級和藩鎮集團的利益,元稹被排擠,分務東台,第二年又因為彈劾房玄齡之後被罰俸,但是古代啊,雷霆雨露皆為君恩,被罰還得迴去謝恩,結果在路上遇到宦官爭住上廳,被打得鮮血直流,後來憲宗因為此事把他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
再談舊事,兩人異口同聲地嘆息了一聲。
如今宦官當道,他們就是再恨,卻也無能為力。
隻盼著這次宣他們迴京一切都能好起來。
至少,別再繼續頹敗下去了。
【這事情怎麽看錯不在元稹,因為按規定他是可以住上廳的,於是白居易便上書為自己的好朋友說話,結果沒人搭理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