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喜歡被比較。


    但若是與楊氏剛成婚時,楊氏把自己與古代豪傑相比,那自己隻會高興啊。


    若她對自己提出要求,那自己隻會覺得她坦蕩,這就是現在與後世的不同嗎?


    太過舉案齊眉的話在他腦子裏一晃而過,隨意搖了搖頭,女子說得不妥,不妥……


    【那時候的女子真是卑微啊,就這樣的一首詩還是被認為詩人是在尊重妻子,重點是咱們考證下來還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算了,咱們還是看看白居易的功績吧。】


    第150章


    白居易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卑微?


    兩個字在李清照的腦海中晃過,卑微嗎?


    她與官人,似乎官人從未讓她卑微過,但是……


    想起先時講杜甫時幕中女子說過的那些話,這些日子她仔細地思考了許久,他們理所應當地認為女子就是男子的附屬物。


    男子如此,女子如此,而她也逃不過去。


    這是否就是幕中女子所說的卑微呢?


    不說其他的,能像幕中女子那般如此大膽地評說男子的都已是少見。


    她已算好的了,至少還能評價他們的詞。


    【公元809年,元和四年,白居易三十八歲,正是在朝堂上大展拳腳的時候,他針砭時弊,什麽都敢說什麽都敢論,旨在將一切朝廷內外不合理的現象都告訴皇帝並且加以改正,就像他在《與元九書》中提到的那樣,「使下人之病苦聞於上」。】


    唐,元和年間。


    唐憲宗李純坐於上首,迴憶著白居易的所作所為,他無奈地笑了笑。


    這樣的人,按照以往的想法來說,那是定要重用的。


    可真正到了用他的時候,他那種不管不顧的性子,那是真難用啊。


    他確實讓自己知道了許多以往自己不知道的一些東西,但也給自己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他做了許多的事,但是我們從小都知道,班上愛告狀的那都是招人恨的。這世間萬事萬物都相互影響著,所以要改變一些社會現象,那就勢必會影響一些人, 白居易也因此得罪了不少的人。】


    班上,是什麽組織嗎?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得罪人。


    有時得罪人的事情總要有人做的。


    不合乎道理的現象那就是應該被改變,他們選擇明哲保身,卻不能所有人都明哲保身。


    屈原深吸一口氣。


    這條路不好走,可是直到那麽久的將來還有那麽多人願意犧牲自己將這條路走下去,那這就是值得堅持下去的一條路。


    他,絕不會輕易地放棄此事。


    【白居易在做官這事情上那真是沒話說,這一年,大旱無雨,唐憲宗就想著祈福施恩求雨,於是白居易上書皇帝請求豁免江淮兩地賦稅,多遣放宮女,唐憲宗照做了,沒想到還真就下了一場大雨。】


    唐,元和年間。


    李純記得那年的事,實乃神跡是也。


    承蒙上天眷顧,拯救了不少百姓。


    當時他曾在心中立誓,要繼續愛國愛民,多為整個天下著想,他也做到了,如今這局麵不也還行嗎?


    當然了,有些事情確實也不能算是盡善盡美,但足夠了。


    此次讓白居易迴來,希望他能收收他那性子吧。


    幕中女子說得夠清楚的了,若不是他那性子,也不至於在朝中難行,元稹也是,都讓他頭痛。


    另外他心中主要還念著另一件事,雖說幕中女子一再說這世間沒有仙人,但是此女顯然不是無所不知。


    該做的事他還是得做,求仙問藥這事不能再耽擱了。


    隻是恐怕得私底下進行了。


    這祈雨之事許多人都知道,大家也便就不覺得有多稀奇。


    但是在其他朝代眾人卻十分好奇這祈雨之道。


    祈雨有多難,誰都知道,都想學一學這唐憲宗,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眾人的好奇心才剛剛生出來,就被幕中女子潑了盆涼水。


    【雖然下雨肯定是一場巧合,但是這體現了白居易的愛國愛民的思想,為此他寫了一首《賀雨》。】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朕就知道!」


    嬴政已經看清了,女子是全然不信這些的。


    什麽求風祈雨,於她而言,那都是不可能的。


    這段時日,嬴政心中也不怎麽指望徐福了,與其指望徐福,他不如指望一下這幕中女子。


    隻是可惜他已年邁,沒那麽多時間讓他尋找求仙之道了。


    他得為大秦的未來做打算。


    勢要逆天改命。


    【這時候白居易擔任左拾遺,這個職位元稹當過,之前杜甫也當過,然後沒多久就被肅宗遣返了,可見是個不怎麽受待見的職位。】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如今的杜甫還沒當上這左拾遺呢。


    不過他也算是看得明白,這勸諫的事兒也確實不是那麽簡單的。


    他定不會再像幕中女子所說的自己那樣悶頭衝上去得罪人,保住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做事。


    這道理聽起來簡單,但是他也是看了這麽多人的經歷才明白過來。


    【當時唐朝的禁軍由宦官把持,尤其是神策軍,他們氣焰囂張,時常做出一些欺壓百姓的惡事,白居易就在《宿紫閣山北村》中深刻地揭露了此現象,反映了中唐時期唐朝存在的很大的社會問題,也反映了白居易不畏強權、敢於發聲的精神,整首詩的諷刺意味極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