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就是個圈套。”
蘇成聽韓禧講了林珣所為,很快得出結論。
“我知道。他自己藏著掖著,反倒誘我去查,擺明是想坑我。”韓禧替自己倒了杯水,一口飲下,“難就難在他沒安好心是事實,這件案子有問題也是事實。”
“憑你如今的能耐,還不足以碰這樁案子。”蘇成見他猶豫,索性一棍子將他打醒。
韓禧摸摸鼻子,“其實我本來也沒打算順著這根藤摸下去。刑部和大理寺所有要員皆為這件案子奔波,便是抓不住兇手,也不可能絲毫察覺不出異樣。
見過林珣那晚,我迴去想了許久。興許在背後推動這件案子調查結果的人,並非是包藏壞心,徇私枉法。齊越使臣給的時間並不多,總得有人將罪名擔下來。”
蘇成頷首,“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咱們所見不過一隅之偏,此案牽連甚廣,不隻是抓住一個兇手那般簡單。”
“不過……我總想再試試,興許還能有轉機也說不定。倘若真就白白冤死一個人,也未免太不仁道。”
蘇成歎氣,“適才還在說不管,現下又講出這話,你豈非是自相矛盾?”
韓禧拍著胸脯保證,“我自然有我的辦法。小爺這麽多年長在韓家,也不是幹吃白飯的。商人陽奉陰違、鑽營取巧那一套我也沒少學,好歹能保全自己。”
“你這說的是什麽話?自己罵自己呢”蘇成無奈,“不過我查到一些東西,興許對你有用。”
……
韓禧原本以為隻要自己不上林珣的套,他便無計可施。
沒曾想淩行川三日後腰斬的消息一出,第一個站出來阻止的人竟然是陳司直。
“此事尚有疑點,不可草草結案。”
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齊聚,一個個蓄著胡須,橫眉冷目,看起來就不好惹。
韓禧便是一向吊兒郎當、不拘小節慣了,此時也被迫規矩站在角落,大氣都不敢喘。
陳司直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提出異議,明擺著沒留任何餘地。
刑部尚書聞言並不急著迴應,而是看了一眼身旁的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麵色一沉,“這樁案子已然結案。陳司直若是有所補充,另作文書交予本官即可。”
韓禧聞言心中為陳司直捏了一把汗。
大理寺卿這話算是給了他台階下。
怕就怕……
“下官以為,真兇並非淩行川。”
陳司直卻像是聽不懂大理寺卿的暗示,當眾打了他的臉。
大理寺卿壓製怒火的間隙,刑部尚書主動接過話茬,“陳司直如此說,有何證據?”
“經下官查證,齊越會盟使左靖死的當日,還有一人在千靈藝坊,他卻偏偏躲過了大理寺和刑部的盤問。”
韓禧腦子頓時炸開。
陳司直後麵的話像漿糊似的鑽進他的耳朵。
他正好站在陳司直身後,一字一句,他都聽得清楚。
但他全然沒有精力分析。
若不是僅存的理智告訴他不該在此時添亂,他早便衝上去捂住陳司直的嘴。
韓禧忽而想到什麽,抬頭看向林珣。
對方的神色雖無異常,眸中卻滿含深意。
幾乎是一瞬間,韓禧就確定陳司直此刻的作為和他脫不了幹係。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怒火,靜待陳司直和幾位官員結束對峙。
最後大理寺卿隻讓陳司直在三日內拿出證據,否則淩行川還是會被依律處決。
幾位要員離開後,陳司直挺起脊背往堂外走。
跨門檻時竟一個踉蹌險些摔倒。
韓禧眼疾手快上前扶住他。
“大人,您沒事兒吧?”
陳司直擺擺手,借著韓禧的力將另一隻腳邁過去。
“要不先請大夫來瞧瞧吧?”
“老毛病,不礙事。”
“本來您身體就不舒坦,連著奔波這麽些時日,想不加重病情都難。現下案子結了,您又何必再節外生枝?合該請個大夫好好調養身子才是。”
韓禧一股腦將憋在心裏的話吐出來。
陳司直聞言並未反駁,隻直直盯著韓禧。
堅如磐石的眼神讓韓禧未盡的話全都梗在喉嚨眼裏。
陳司直抽迴被韓禧扶著的手,直視前方,“本官這輩子,不敢說沒辦過一樁冤假錯案,卻也從未昧著良心讓人無辜獲罪。”
韓禧急切解釋,“可這樁案子,不止是一條人命那麽簡單,大人難道不懂嗎?”
“沒有一樁案子會隻關乎一條人命,背後皆有數不盡的愛恨情仇,利益牽扯。但這些跟案子本身沒有關係。”
本來還一門心思想說服陳司直的韓禧霎時不知該用什麽理由繼續和陳司直爭辯。
用一個人的性命解救千千萬萬個人的性命或許是縱觀大局的權宜之計,卻不代表它是對的。
誰能說那個人就該為其他人赴死呢?
韓禧心中升起一股無力感。
他本以為隻要自己踏踏實實做一個好官,就能和那些貪官汙吏區別開來。
但事實上他和那些人似乎也沒什麽不同。
是非公道、天下興亡並非像銅幣一樣,隻有正反兩麵。
韓禧將陳司直扶到茶室歇息,自己轉頭就去找了林珣。
一肚子煩悶全衝著林珣發泄。
“你跟陳司直說了什麽?”
林珣毫不心虛地直視他,嘴角噙著一分不易察覺的笑意,“我此前就說過,陳司直是個好官,他看不慣冤案,想要查明真相,同我有什麽幹係?並非是我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
韓禧恍然大悟,原來對方一開始想利用的人就是陳司直,而非自己。
他氣紅了臉,攥緊拳頭才壓下衝上去暴揍林珣的衝動。
“你他娘的到底想幹嘛!”
林珣相較於怒火中燒的韓禧,平靜得像一潭死水。
“大家來此的目的不都一樣嗎?查出真兇。”
韓禧衝上前抓住他的前襟,“你要查你自己滾去查!”
比韓禧矮上半個頭的林珣注視著韓禧的下巴,也不反抗,“我雖想查,卻苦於沒有這個本事。”
韓禧咬牙切齒道:“你別太得意,多行不義必自斃。”
林珣卻笑了,貼著韓禧的耳朵,“說得沒錯 。可如今在行不義的人是誰?狡猾逃脫的兇手,徇私舞弊的幫兇,沆瀣一氣的朝廷,貌似都比我可惡吧?”
韓禧瞳孔微張,猛地甩開林珣,再次忍不住問出和上迴一樣的話,“你到底知道什麽?”
林珣將被韓禧扯亂的衣襟撫平,“陳司直不是已經在查了嗎?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韓禧見林珣像隻泥鰍一樣狡猾,終於明白過來,不再在他身上浪費時間。
他想起蘇成提供的線索,馬不停蹄開始著手重新梳理案件。
強行阻攔陳司直不是辦法,隻能比他更快知道真兇,免得讓他被林珣完全牽著鼻子走。
……
“你們幹嘛?本王身上的傷口還疼著呢,別亂動!嘶——”
半夜被人抬起來的小壽王懵了。
“殿下請安靜些,否則屬下隻能將殿下打暈了。”
“你敢!”小壽王沒想到自己這輩子還有被下人威脅的一天。
可他瞧對方的神情絲毫不像開玩笑。
常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
小壽王眼珠一轉,軟下態度,“侍衛大哥,你們這麽做定然是奉了皇命。不如你們告訴本王到底發生了何事,本王也好配合你們不是?本王是絕對不會和皇兄作對的。”
他隻能通過上次從大夫那兒打聽到的消息大概猜出自己如今的境遇或許和齊越使臣的死脫不了幹係。
但後來這些侍衛就再沒給過他機會接觸外麵的人。
侍衛卻對他的話置若罔聞,將他強行塞進了馬車,兩個侍衛一左一右像看犯人似的將他夾在中間。
小壽王感受著身下的顛簸,無能狂怒。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馬車劇烈前後搖晃,小壽王差點從座椅上摔出去。
“籲——”從車夫吃力的聲音就能聽出來,定是費了些力氣才穩住馬車。
“車中何人?”外麵傳來中年男聲,聽著口音怪怪的。
小壽王頓時氣急敗壞,他差點因為這男人攔車被摔了屁股墩兒,他竟然還敢質問他的身份。
其中一名侍衛推開車門,掀簾走了出去。
小壽王聽見侍衛朝男人解釋。
“我家主人急病纏身,還請這位官人速讓我等前去就醫。”
小壽王一萬個不理解,他對這男人恭恭敬敬的幹嘛?
簡直丟人!
饒是侍衛態度謙和,男人仍舊不依不饒,“是嗎?不知你家主人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侍衛不再一味討好男人,冷下聲音,“這與閣下無關。”
男人反而很是猖狂地提高了聲調,“我是齊越會盟使鍾祈,你們夜下疾馳,又不肯報上名號,莫不是做賊心虛?我有理由懷疑你們與會盟使左靖之死有關。”
小壽王在心裏默念了一百遍“謹言慎行”,才沒當場出去踢他一個窩心腳。
“裏麵坐著的人是大雍親王,豈容爾等放肆?”
侍衛見對方胡攪蠻纏,實在瞞不過去,索性亮出身份言語震懾。
“親王?哪個親王?”鍾祈依舊是一副不以為意的姿態。
小壽王忍無可忍,眼神示意身旁的侍衛掀開車簾。
侍衛猶豫片刻,迫於局勢所逼,不得不照做。
車簾被掀開的瞬間,小壽王借著微光勉強看清了馬上的男人,一身打扮的確像是齊越人。
他不曾起身,端坐於馬車上,振袖凝神,目光凜凜地盯著男人,“吾乃大雍壽王,蕭澄煥。”
對方打量著他,似乎是被他的氣勢所影響,並未像適才一般貿然開口。
“齊越是客,本王暫且饒恕你們驚駕之罪。若誤了本王瞧病,你們擔待得起嗎?”
“王爺瞧著也不像急病的樣子。”鍾祈迴過神來,上下打量小壽王,“再說哪有王爺親自上門求醫的道理?”
“本王有什麽病還需要向你交代不成?本王覺著你倒該隨本王去看看腦子。還有,本王親自上門是因為本王素來仁愛,不想老大夫一把年紀深夜奔走。想必鍾會盟使是在齊越見慣了魚肉百姓的貴族,因而才覺得奇怪。”
“你!”鍾祈咬牙橫了小壽王一眼,“在下雖無權過問王爺的行蹤,但眼下我齊越會盟使在大雍慘死,還請王爺切勿輕舉妄動,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小壽王垂眸消化對方所說的內容,並未接話。
鍾祈自覺無趣,客套一句後調轉馬頭離開。
待鍾祈的身影徹底消失不見,小壽王盯著隨行的兩名侍衛,“現在能把你們知道的告訴本王了吧?”
兩名侍衛對視一眼,抱拳沉默。
小壽王看著車頭的朝向,猜測道:“你們是要送本王出城?”
兩侍衛依舊抿唇不語。
小壽王觀察著他們的神色,進一步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在齊越使臣死的當日出現在千靈藝坊,按道理會被作為重點懷疑對象。
偏偏這段時日隻來人問過他為何出現在千靈藝坊,絲毫沒在他麵前提起過齊越使臣的事。
再者他能看出這個自稱齊越會盟使鍾祈的男人雖對他有兩三分警惕,卻也不像把他當兇手看待。
隻能證明堂兄暫且替他壓下了此事。
並打算送他出去暫避風頭。
就是不知鍾祈為何會突然出現攔住他。
“事到如今,本王不可能再連夜出城。你們若執意欺瞞本王,隻會讓事態愈發失控。”
小壽王強裝鎮定,企圖說服兩名侍衛。
說不害怕是假的。
旦夕禍福難以預料,尤其是皇家的人,生死隻在一念之間。
他那幾個皇兄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侍衛的嘴卻像是被漿糊黏住一般,“若無上命,屬下不敢妄言,還請王爺恕罪。”
小壽王無奈瞥了兩侍衛一眼,“罷了,先去醫館吧,好歹得把謊圓了不是?”
說罷,他靠在車壁上,餘光掃過兩側車窗外。
仿佛有無數雙眼睛隱匿在黑暗中。
早在鍾祈出現之時,侍衛便暗中傳了信給蕭景榕。
蕭景榕沉著臉聽完迴稟,心中籠罩著層層疑雲。
他之所以要送小壽王出城,一則是想進一步坐實他出門遊玩不在京中一事,二則憑那小子的性格,隻怕消停不了幾天。
若是叫那小子知道整件事的前因後果,保不齊會鬧出什麽亂子,不如讓他暫且離開是非之地。
為此還特意等到塵埃落定、兇手伏誅之時才遣人將他送出城去,就是怕剛出事,他立馬離京,太過引人注目。
鍾祈又是從哪兒知道的消息?
背後必定還有另一個推手。
蕭景榕意識到事情已經脫離掌控,比起揪出藏在暗處的人,他隻能先做最壞的打算。
“李培順,傳封柏來。”
李培順大氣不敢喘,躬身下去傳話。
畢竟但凡用到封柏,就證明他家主子要取人性命,誰都不敢這時候上趕著觸黴頭。
蘇成聽韓禧講了林珣所為,很快得出結論。
“我知道。他自己藏著掖著,反倒誘我去查,擺明是想坑我。”韓禧替自己倒了杯水,一口飲下,“難就難在他沒安好心是事實,這件案子有問題也是事實。”
“憑你如今的能耐,還不足以碰這樁案子。”蘇成見他猶豫,索性一棍子將他打醒。
韓禧摸摸鼻子,“其實我本來也沒打算順著這根藤摸下去。刑部和大理寺所有要員皆為這件案子奔波,便是抓不住兇手,也不可能絲毫察覺不出異樣。
見過林珣那晚,我迴去想了許久。興許在背後推動這件案子調查結果的人,並非是包藏壞心,徇私枉法。齊越使臣給的時間並不多,總得有人將罪名擔下來。”
蘇成頷首,“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咱們所見不過一隅之偏,此案牽連甚廣,不隻是抓住一個兇手那般簡單。”
“不過……我總想再試試,興許還能有轉機也說不定。倘若真就白白冤死一個人,也未免太不仁道。”
蘇成歎氣,“適才還在說不管,現下又講出這話,你豈非是自相矛盾?”
韓禧拍著胸脯保證,“我自然有我的辦法。小爺這麽多年長在韓家,也不是幹吃白飯的。商人陽奉陰違、鑽營取巧那一套我也沒少學,好歹能保全自己。”
“你這說的是什麽話?自己罵自己呢”蘇成無奈,“不過我查到一些東西,興許對你有用。”
……
韓禧原本以為隻要自己不上林珣的套,他便無計可施。
沒曾想淩行川三日後腰斬的消息一出,第一個站出來阻止的人竟然是陳司直。
“此事尚有疑點,不可草草結案。”
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齊聚,一個個蓄著胡須,橫眉冷目,看起來就不好惹。
韓禧便是一向吊兒郎當、不拘小節慣了,此時也被迫規矩站在角落,大氣都不敢喘。
陳司直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提出異議,明擺著沒留任何餘地。
刑部尚書聞言並不急著迴應,而是看了一眼身旁的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麵色一沉,“這樁案子已然結案。陳司直若是有所補充,另作文書交予本官即可。”
韓禧聞言心中為陳司直捏了一把汗。
大理寺卿這話算是給了他台階下。
怕就怕……
“下官以為,真兇並非淩行川。”
陳司直卻像是聽不懂大理寺卿的暗示,當眾打了他的臉。
大理寺卿壓製怒火的間隙,刑部尚書主動接過話茬,“陳司直如此說,有何證據?”
“經下官查證,齊越會盟使左靖死的當日,還有一人在千靈藝坊,他卻偏偏躲過了大理寺和刑部的盤問。”
韓禧腦子頓時炸開。
陳司直後麵的話像漿糊似的鑽進他的耳朵。
他正好站在陳司直身後,一字一句,他都聽得清楚。
但他全然沒有精力分析。
若不是僅存的理智告訴他不該在此時添亂,他早便衝上去捂住陳司直的嘴。
韓禧忽而想到什麽,抬頭看向林珣。
對方的神色雖無異常,眸中卻滿含深意。
幾乎是一瞬間,韓禧就確定陳司直此刻的作為和他脫不了幹係。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怒火,靜待陳司直和幾位官員結束對峙。
最後大理寺卿隻讓陳司直在三日內拿出證據,否則淩行川還是會被依律處決。
幾位要員離開後,陳司直挺起脊背往堂外走。
跨門檻時竟一個踉蹌險些摔倒。
韓禧眼疾手快上前扶住他。
“大人,您沒事兒吧?”
陳司直擺擺手,借著韓禧的力將另一隻腳邁過去。
“要不先請大夫來瞧瞧吧?”
“老毛病,不礙事。”
“本來您身體就不舒坦,連著奔波這麽些時日,想不加重病情都難。現下案子結了,您又何必再節外生枝?合該請個大夫好好調養身子才是。”
韓禧一股腦將憋在心裏的話吐出來。
陳司直聞言並未反駁,隻直直盯著韓禧。
堅如磐石的眼神讓韓禧未盡的話全都梗在喉嚨眼裏。
陳司直抽迴被韓禧扶著的手,直視前方,“本官這輩子,不敢說沒辦過一樁冤假錯案,卻也從未昧著良心讓人無辜獲罪。”
韓禧急切解釋,“可這樁案子,不止是一條人命那麽簡單,大人難道不懂嗎?”
“沒有一樁案子會隻關乎一條人命,背後皆有數不盡的愛恨情仇,利益牽扯。但這些跟案子本身沒有關係。”
本來還一門心思想說服陳司直的韓禧霎時不知該用什麽理由繼續和陳司直爭辯。
用一個人的性命解救千千萬萬個人的性命或許是縱觀大局的權宜之計,卻不代表它是對的。
誰能說那個人就該為其他人赴死呢?
韓禧心中升起一股無力感。
他本以為隻要自己踏踏實實做一個好官,就能和那些貪官汙吏區別開來。
但事實上他和那些人似乎也沒什麽不同。
是非公道、天下興亡並非像銅幣一樣,隻有正反兩麵。
韓禧將陳司直扶到茶室歇息,自己轉頭就去找了林珣。
一肚子煩悶全衝著林珣發泄。
“你跟陳司直說了什麽?”
林珣毫不心虛地直視他,嘴角噙著一分不易察覺的笑意,“我此前就說過,陳司直是個好官,他看不慣冤案,想要查明真相,同我有什麽幹係?並非是我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
韓禧恍然大悟,原來對方一開始想利用的人就是陳司直,而非自己。
他氣紅了臉,攥緊拳頭才壓下衝上去暴揍林珣的衝動。
“你他娘的到底想幹嘛!”
林珣相較於怒火中燒的韓禧,平靜得像一潭死水。
“大家來此的目的不都一樣嗎?查出真兇。”
韓禧衝上前抓住他的前襟,“你要查你自己滾去查!”
比韓禧矮上半個頭的林珣注視著韓禧的下巴,也不反抗,“我雖想查,卻苦於沒有這個本事。”
韓禧咬牙切齒道:“你別太得意,多行不義必自斃。”
林珣卻笑了,貼著韓禧的耳朵,“說得沒錯 。可如今在行不義的人是誰?狡猾逃脫的兇手,徇私舞弊的幫兇,沆瀣一氣的朝廷,貌似都比我可惡吧?”
韓禧瞳孔微張,猛地甩開林珣,再次忍不住問出和上迴一樣的話,“你到底知道什麽?”
林珣將被韓禧扯亂的衣襟撫平,“陳司直不是已經在查了嗎?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韓禧見林珣像隻泥鰍一樣狡猾,終於明白過來,不再在他身上浪費時間。
他想起蘇成提供的線索,馬不停蹄開始著手重新梳理案件。
強行阻攔陳司直不是辦法,隻能比他更快知道真兇,免得讓他被林珣完全牽著鼻子走。
……
“你們幹嘛?本王身上的傷口還疼著呢,別亂動!嘶——”
半夜被人抬起來的小壽王懵了。
“殿下請安靜些,否則屬下隻能將殿下打暈了。”
“你敢!”小壽王沒想到自己這輩子還有被下人威脅的一天。
可他瞧對方的神情絲毫不像開玩笑。
常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
小壽王眼珠一轉,軟下態度,“侍衛大哥,你們這麽做定然是奉了皇命。不如你們告訴本王到底發生了何事,本王也好配合你們不是?本王是絕對不會和皇兄作對的。”
他隻能通過上次從大夫那兒打聽到的消息大概猜出自己如今的境遇或許和齊越使臣的死脫不了幹係。
但後來這些侍衛就再沒給過他機會接觸外麵的人。
侍衛卻對他的話置若罔聞,將他強行塞進了馬車,兩個侍衛一左一右像看犯人似的將他夾在中間。
小壽王感受著身下的顛簸,無能狂怒。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馬車劇烈前後搖晃,小壽王差點從座椅上摔出去。
“籲——”從車夫吃力的聲音就能聽出來,定是費了些力氣才穩住馬車。
“車中何人?”外麵傳來中年男聲,聽著口音怪怪的。
小壽王頓時氣急敗壞,他差點因為這男人攔車被摔了屁股墩兒,他竟然還敢質問他的身份。
其中一名侍衛推開車門,掀簾走了出去。
小壽王聽見侍衛朝男人解釋。
“我家主人急病纏身,還請這位官人速讓我等前去就醫。”
小壽王一萬個不理解,他對這男人恭恭敬敬的幹嘛?
簡直丟人!
饒是侍衛態度謙和,男人仍舊不依不饒,“是嗎?不知你家主人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侍衛不再一味討好男人,冷下聲音,“這與閣下無關。”
男人反而很是猖狂地提高了聲調,“我是齊越會盟使鍾祈,你們夜下疾馳,又不肯報上名號,莫不是做賊心虛?我有理由懷疑你們與會盟使左靖之死有關。”
小壽王在心裏默念了一百遍“謹言慎行”,才沒當場出去踢他一個窩心腳。
“裏麵坐著的人是大雍親王,豈容爾等放肆?”
侍衛見對方胡攪蠻纏,實在瞞不過去,索性亮出身份言語震懾。
“親王?哪個親王?”鍾祈依舊是一副不以為意的姿態。
小壽王忍無可忍,眼神示意身旁的侍衛掀開車簾。
侍衛猶豫片刻,迫於局勢所逼,不得不照做。
車簾被掀開的瞬間,小壽王借著微光勉強看清了馬上的男人,一身打扮的確像是齊越人。
他不曾起身,端坐於馬車上,振袖凝神,目光凜凜地盯著男人,“吾乃大雍壽王,蕭澄煥。”
對方打量著他,似乎是被他的氣勢所影響,並未像適才一般貿然開口。
“齊越是客,本王暫且饒恕你們驚駕之罪。若誤了本王瞧病,你們擔待得起嗎?”
“王爺瞧著也不像急病的樣子。”鍾祈迴過神來,上下打量小壽王,“再說哪有王爺親自上門求醫的道理?”
“本王有什麽病還需要向你交代不成?本王覺著你倒該隨本王去看看腦子。還有,本王親自上門是因為本王素來仁愛,不想老大夫一把年紀深夜奔走。想必鍾會盟使是在齊越見慣了魚肉百姓的貴族,因而才覺得奇怪。”
“你!”鍾祈咬牙橫了小壽王一眼,“在下雖無權過問王爺的行蹤,但眼下我齊越會盟使在大雍慘死,還請王爺切勿輕舉妄動,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小壽王垂眸消化對方所說的內容,並未接話。
鍾祈自覺無趣,客套一句後調轉馬頭離開。
待鍾祈的身影徹底消失不見,小壽王盯著隨行的兩名侍衛,“現在能把你們知道的告訴本王了吧?”
兩名侍衛對視一眼,抱拳沉默。
小壽王看著車頭的朝向,猜測道:“你們是要送本王出城?”
兩侍衛依舊抿唇不語。
小壽王觀察著他們的神色,進一步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在齊越使臣死的當日出現在千靈藝坊,按道理會被作為重點懷疑對象。
偏偏這段時日隻來人問過他為何出現在千靈藝坊,絲毫沒在他麵前提起過齊越使臣的事。
再者他能看出這個自稱齊越會盟使鍾祈的男人雖對他有兩三分警惕,卻也不像把他當兇手看待。
隻能證明堂兄暫且替他壓下了此事。
並打算送他出去暫避風頭。
就是不知鍾祈為何會突然出現攔住他。
“事到如今,本王不可能再連夜出城。你們若執意欺瞞本王,隻會讓事態愈發失控。”
小壽王強裝鎮定,企圖說服兩名侍衛。
說不害怕是假的。
旦夕禍福難以預料,尤其是皇家的人,生死隻在一念之間。
他那幾個皇兄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侍衛的嘴卻像是被漿糊黏住一般,“若無上命,屬下不敢妄言,還請王爺恕罪。”
小壽王無奈瞥了兩侍衛一眼,“罷了,先去醫館吧,好歹得把謊圓了不是?”
說罷,他靠在車壁上,餘光掃過兩側車窗外。
仿佛有無數雙眼睛隱匿在黑暗中。
早在鍾祈出現之時,侍衛便暗中傳了信給蕭景榕。
蕭景榕沉著臉聽完迴稟,心中籠罩著層層疑雲。
他之所以要送小壽王出城,一則是想進一步坐實他出門遊玩不在京中一事,二則憑那小子的性格,隻怕消停不了幾天。
若是叫那小子知道整件事的前因後果,保不齊會鬧出什麽亂子,不如讓他暫且離開是非之地。
為此還特意等到塵埃落定、兇手伏誅之時才遣人將他送出城去,就是怕剛出事,他立馬離京,太過引人注目。
鍾祈又是從哪兒知道的消息?
背後必定還有另一個推手。
蕭景榕意識到事情已經脫離掌控,比起揪出藏在暗處的人,他隻能先做最壞的打算。
“李培順,傳封柏來。”
李培順大氣不敢喘,躬身下去傳話。
畢竟但凡用到封柏,就證明他家主子要取人性命,誰都不敢這時候上趕著觸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