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將葛郎中送至門外,接著返迴女兒的閨房。
“你看看自個兒這副模樣,身段就快要趕上你父親了,連椅子也被你壓得散了架!今後還想嫁人嗎?”她捏著絹帕按了按眼角。
蔡臻兒臥在榻上,信誓旦旦的道:“娘,我願意一直待在家中,還能奉養你和爹爹!倒是真沒想過要出嫁。”
焦氏聽了這話,胸前起伏著,微微顫抖著手指向她:“你是要折我的壽……”
“夫人,老爺說要留二位公子用飯。”廚子的聲音在門簾外頭,“請問菜色如何安排?”
“蔥爆牛柳,清蒸桂花魚,火腿鮮筍湯,再加一個砂鍋煨蹄筋!”
焦氏又是一口氣悶在了喉嚨裏。少刻,她理了理氣息,掀開簾子道:“先去灶房看看食材。”
午時,蔡臻兒對著矮幾上的一碟清炒香芹和一碗白粥,臉苦成了一團。
夜晚,鎮上燈火已滅,打更人敲著竹梆子路過。“咚——咚”,更聲悠長,在青石板鋪成的街道上迴蕩著。
沈記酒鋪的後院靜寂無聲。
黑暗的屋中,一盞孤獨的燭火靜靜的在燃燒。沈釗紋絲不動的站立著,整個人透出一股冷厲卻又蕭索的荒涼來。
他的麵前赫然立著七個牌位。牌位上並無名諱,隻有些深鑿鐫刻的圖形,有的似殘月,有的似水草,在火光中清晰而觸目。
“阿釗,護著她逃吧。有多遠便走多遠,莫要再迴來。”
“天理昭彰,爾等亂臣賊子,必食其果!”
“一起殺出去!”
“不必管我們了,就當作,葬在此處……待他日,魂歸來兮……”
“釗兒快走,別往迴看!”
這一聲聲的,直刺入他的腦子裏麵,勢必要將他三魂七魄摧散。沈釗唇角緊抿著,雙手都攥得骨節泛白,額上的疤痕隱隱作痛。
“嘎吱。”身後的門被打開,涼風灌了進來,燭影搖晃,忽明忽暗。
他緩緩閉了眼睛,直至心神漸漸安定,才道:“如何?”
沈楠拍了拍身上的風塵,目光在牌位那處停留了片時,慢慢側過身把門關好,道:“這些年陶叔不斷對紀大掌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家終是拗不過,幫著往上頭遞了話……我們見了一個主事的人,是程家的旁支,名叫程仿文。他從筕州府捎來了口信,程家不便插手藩國之事,雖不好施以援手,然也允諾不會與我們為敵。”
“確定是程家家主親口所述?”
“他持有青玉貔貅令牌,應當錯不了。”
屋內沉寂了許久,直至燭台積滿了燭淚。
“據聞太子常年體弱,但四皇子也養在程皇後膝下,更別提暮山上的那位……程家雖未參與朝政,其地位卻早已穩如磐石,不願趟這渾水,也是人之常情。”他眸中神色幾經變幻,最後沉澱下來。“如此,我們便放手一搏吧。”
沈楠不由吞咽了一下,半晌才道:“並無勝算。”
“無妨,若是成了,便恭迎她迴去。假使不幸落敗,不過就是我們幾個馬革裹屍罷了。”
“……”
金桂樹逐漸綻放花蕊,街頭巷尾都散發著馥鬱的清香。
“釗舅舅,給您。”她豪邁的把藕色荷包遞到他手中,“我掙來的!”
沈釗低頭去看,荷包鼓鼓囊囊的,而她穿一身清清爽爽的嫩藕色裙衫,露齒笑著。
他冷峻的麵色稍顯和緩,而那些噬心蝕骨的煎熬,也淡化了幾分。
那邊沈焱一口桂花釀含在嘴裏,差點噴出來。
“喂,來真的?!”
“記著,別告訴她。”
沈焱又倒上一整碗的桂花釀,仰頭飲盡,說:“且等等,我先去一趟瑤城。”
“為何?”
“上次在河邊遇見個神算子。”沈焱抬袖抹了一下嘴,“我再找他算一卦,問問吉兇。”
沈楠一臉狐疑的盯著他。
“嘿,你還別不信!我同荷兒從那個算卦攤子路過,他隻抬眼看了看,就說我們一主一仆漂流異鄉,也是可憐。”
“莫不是信口胡謅,恰巧蒙對的吧?”
“不像是那等江湖騙子。荷兒說他算錯了,他也半點兒不惱,連聲道她天資聰穎,命格非凡呢!”
“得了,你說吧,被誆了多少銀錢?”
“難得在市井之中遇見這麽有眼光的人,賞了他二兩銀子,哈哈哈……”
沈釗聽了,一張臉幾乎凝成冰殼。
隔日,沈焱藏在床板底下的一隻黑陶罐子被他直接收走了,名曰“充公”。
一輪彎月掛在墨色的空中,靜靜打量著凡間。
俞氏在院中用井水清洗豆子。
零碎的月光耀著,牆頭處隱約有花枝探過,掛著半枯的花朵。
忽地,一道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劍氣揮過,花枝被齊生生斬斷,跌落在地。
她心頭一個激靈,手上的動作隨即僵住。
秋夜微涼,並不寒冷,可近來每每入夜之後,周圍仿佛總有風聲唿嘯……
一刻鍾後,豆子總算洗好了。俞氏輕籲了一口氣,欲要迴屋。
正在此時,“喀嚓”一聲,略粗的晾衣繩突兀地攔腰斷成了兩截。
她又是頭皮一麻,不由得倒退半步。
牆的另一邊突然間沒了動靜。不一會兒,有叩門聲響起。
“誰?”
一段短暫而又漫長的沉默後,他道:“叨擾了。”
聽見這個熟悉的聲音,她緊繃的神色稍微舒緩。
沈釗的腳步停留在斷掉的晾衣繩麵前,又略微觀察了一下周遭,撫額道:“抱歉。”
俞氏聽得他如此說,心裏頭自然清明異常,朝他福了一福:“沈爺言重了,奴家的這條命是您救的,不必如此客氣。往後若有什麽差遣,您也吩咐便是。”
沈釗背對著她,良久未語。
紅葉稀疏,秋草漸深。
韓紹清穿了石青色的襴袍,在案前提筆寫字。倏地,墨汁不慎滴到了紙麵上。那紙映著天光白炫炫的,一兩滴墨色暈開,更顯刺眼。
他低頭看著,無端的覺得心神有些不安寧。細想,已有一整月未收到家書了。
“你看看自個兒這副模樣,身段就快要趕上你父親了,連椅子也被你壓得散了架!今後還想嫁人嗎?”她捏著絹帕按了按眼角。
蔡臻兒臥在榻上,信誓旦旦的道:“娘,我願意一直待在家中,還能奉養你和爹爹!倒是真沒想過要出嫁。”
焦氏聽了這話,胸前起伏著,微微顫抖著手指向她:“你是要折我的壽……”
“夫人,老爺說要留二位公子用飯。”廚子的聲音在門簾外頭,“請問菜色如何安排?”
“蔥爆牛柳,清蒸桂花魚,火腿鮮筍湯,再加一個砂鍋煨蹄筋!”
焦氏又是一口氣悶在了喉嚨裏。少刻,她理了理氣息,掀開簾子道:“先去灶房看看食材。”
午時,蔡臻兒對著矮幾上的一碟清炒香芹和一碗白粥,臉苦成了一團。
夜晚,鎮上燈火已滅,打更人敲著竹梆子路過。“咚——咚”,更聲悠長,在青石板鋪成的街道上迴蕩著。
沈記酒鋪的後院靜寂無聲。
黑暗的屋中,一盞孤獨的燭火靜靜的在燃燒。沈釗紋絲不動的站立著,整個人透出一股冷厲卻又蕭索的荒涼來。
他的麵前赫然立著七個牌位。牌位上並無名諱,隻有些深鑿鐫刻的圖形,有的似殘月,有的似水草,在火光中清晰而觸目。
“阿釗,護著她逃吧。有多遠便走多遠,莫要再迴來。”
“天理昭彰,爾等亂臣賊子,必食其果!”
“一起殺出去!”
“不必管我們了,就當作,葬在此處……待他日,魂歸來兮……”
“釗兒快走,別往迴看!”
這一聲聲的,直刺入他的腦子裏麵,勢必要將他三魂七魄摧散。沈釗唇角緊抿著,雙手都攥得骨節泛白,額上的疤痕隱隱作痛。
“嘎吱。”身後的門被打開,涼風灌了進來,燭影搖晃,忽明忽暗。
他緩緩閉了眼睛,直至心神漸漸安定,才道:“如何?”
沈楠拍了拍身上的風塵,目光在牌位那處停留了片時,慢慢側過身把門關好,道:“這些年陶叔不斷對紀大掌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家終是拗不過,幫著往上頭遞了話……我們見了一個主事的人,是程家的旁支,名叫程仿文。他從筕州府捎來了口信,程家不便插手藩國之事,雖不好施以援手,然也允諾不會與我們為敵。”
“確定是程家家主親口所述?”
“他持有青玉貔貅令牌,應當錯不了。”
屋內沉寂了許久,直至燭台積滿了燭淚。
“據聞太子常年體弱,但四皇子也養在程皇後膝下,更別提暮山上的那位……程家雖未參與朝政,其地位卻早已穩如磐石,不願趟這渾水,也是人之常情。”他眸中神色幾經變幻,最後沉澱下來。“如此,我們便放手一搏吧。”
沈楠不由吞咽了一下,半晌才道:“並無勝算。”
“無妨,若是成了,便恭迎她迴去。假使不幸落敗,不過就是我們幾個馬革裹屍罷了。”
“……”
金桂樹逐漸綻放花蕊,街頭巷尾都散發著馥鬱的清香。
“釗舅舅,給您。”她豪邁的把藕色荷包遞到他手中,“我掙來的!”
沈釗低頭去看,荷包鼓鼓囊囊的,而她穿一身清清爽爽的嫩藕色裙衫,露齒笑著。
他冷峻的麵色稍顯和緩,而那些噬心蝕骨的煎熬,也淡化了幾分。
那邊沈焱一口桂花釀含在嘴裏,差點噴出來。
“喂,來真的?!”
“記著,別告訴她。”
沈焱又倒上一整碗的桂花釀,仰頭飲盡,說:“且等等,我先去一趟瑤城。”
“為何?”
“上次在河邊遇見個神算子。”沈焱抬袖抹了一下嘴,“我再找他算一卦,問問吉兇。”
沈楠一臉狐疑的盯著他。
“嘿,你還別不信!我同荷兒從那個算卦攤子路過,他隻抬眼看了看,就說我們一主一仆漂流異鄉,也是可憐。”
“莫不是信口胡謅,恰巧蒙對的吧?”
“不像是那等江湖騙子。荷兒說他算錯了,他也半點兒不惱,連聲道她天資聰穎,命格非凡呢!”
“得了,你說吧,被誆了多少銀錢?”
“難得在市井之中遇見這麽有眼光的人,賞了他二兩銀子,哈哈哈……”
沈釗聽了,一張臉幾乎凝成冰殼。
隔日,沈焱藏在床板底下的一隻黑陶罐子被他直接收走了,名曰“充公”。
一輪彎月掛在墨色的空中,靜靜打量著凡間。
俞氏在院中用井水清洗豆子。
零碎的月光耀著,牆頭處隱約有花枝探過,掛著半枯的花朵。
忽地,一道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劍氣揮過,花枝被齊生生斬斷,跌落在地。
她心頭一個激靈,手上的動作隨即僵住。
秋夜微涼,並不寒冷,可近來每每入夜之後,周圍仿佛總有風聲唿嘯……
一刻鍾後,豆子總算洗好了。俞氏輕籲了一口氣,欲要迴屋。
正在此時,“喀嚓”一聲,略粗的晾衣繩突兀地攔腰斷成了兩截。
她又是頭皮一麻,不由得倒退半步。
牆的另一邊突然間沒了動靜。不一會兒,有叩門聲響起。
“誰?”
一段短暫而又漫長的沉默後,他道:“叨擾了。”
聽見這個熟悉的聲音,她緊繃的神色稍微舒緩。
沈釗的腳步停留在斷掉的晾衣繩麵前,又略微觀察了一下周遭,撫額道:“抱歉。”
俞氏聽得他如此說,心裏頭自然清明異常,朝他福了一福:“沈爺言重了,奴家的這條命是您救的,不必如此客氣。往後若有什麽差遣,您也吩咐便是。”
沈釗背對著她,良久未語。
紅葉稀疏,秋草漸深。
韓紹清穿了石青色的襴袍,在案前提筆寫字。倏地,墨汁不慎滴到了紙麵上。那紙映著天光白炫炫的,一兩滴墨色暈開,更顯刺眼。
他低頭看著,無端的覺得心神有些不安寧。細想,已有一整月未收到家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