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莨挑中了一把象牙刻蟹爪菊紋的梳篦。
姚娘掃了一眼,不吝惜的讚道:“小哥兒真是慧眼獨具!這象牙梳篦是舶來品,雕工尤為精巧,整個曜安未必能找出第二件重樣的。”
他聽了,底氣略微不足:“那,此物值幾何?”
“二兩銀。”
他身子晃了晃,險些栽倒。
丫頭乖覺地又倒上一杯茶,喚了一聲:“那位公子,您先坐下來歇歇。”
範莨慢慢走到另一把竹椅那兒落了座。在他看來,梳篦確為佳品,也很適合阿姐,然而價錢又著實昂貴,於是乎一籌莫展,將目光投了過去。
對麵的人卻沒理睬他,隻垂眸淡定的喝著茶,仿佛世上沒有任何事情能撼動他的半分情緒。
他覺得喉嚨像塞了一團棉花似的。
伴著一陣鶯聲燕語,走進來幾個執著美人扇的少女。
“姑娘們隨意瞧瞧。”姚娘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
“這裏的東西倒是不俗氣。”
“那一對銀鑲東珠耳墜子不錯,我得戴了試試。”
“沒誆你們吧!表姐每次與我提起這個妙緣齋,都是讚不絕口的。”
“咦,這把梳篦可真別致!”一名黃衫少女喜色外露,“上頭還雕刻了娘親喜愛的菊花,正好能當作送給她的生辰禮!”
姚娘隱隱有些預感不妙,朝屏風看了一下,道:“不敢瞞著姑娘,適才那位小哥兒也瞧中了這把梳篦,待我問過他……”
黃衫少女不聽也罷,一聽這話,趕緊把梳篦攥在手裏:“我買了!多少銀兩?”
姚娘眼皮抖了抖。
話語聲中,範莨已慢吞吞的走了迴來,視線不受控製的盯著她手裏的梳篦。
黃衫少女一張俏臉頓時帶了不滿,微微抬著下巴:“正所謂君子不奪人所好,這間鋪子裏還有許多飾物,你且去挑挑別的吧!”
另一名少女擠過來幫腔:“你既未付賬,這買賣便是做不得數的!”
他抿了抿唇。原本成全人家的一片孝心也未嚐不可。但她們如此作派,反倒使他憋出了幾分倔強:“凡事,總得講求個先來後到。”
這廂吵吵嚷嚷的,一名穿著白玉蘭撒花羅衫的少女抬手揉揉額頭,繞到屏風的一端,不經意間瞅了瞅,表情有了些微的變化。
“韓紹清。”她坐到竹椅上,又把係在腰間的一隻鼓鼓的荷包取了下來,指尖伸進去掏了掏,拈出一顆散發著果香的蜜餞,“你要吃麽?”
他緩緩搖頭。
眼前少女名叫蔡臻兒,他曾受邀去蔡家拜訪,與其有過數麵之緣。或許自小就極其喜好各類甜食,又或許隨了她父親,她的身形頗有些珠圓玉潤。
蔡臻兒吃掉幾顆蜜餞的功夫,範莨由於寡不敵眾,已經“敗下陣來”。
他收迴視線,起身納了一禮:“蔡小姐,告辭了。”
幾名少女這才注意到屏風後頭還有一位異常俊秀的少年,遂用美人扇半掩了麵,互相遞著眼色。
“臻兒,這位是?”
“我爹爹的學生。”她爽利道。
“啊,那豈不是百川書院的!”
“臻兒既與他熟識,為何不早些為我們引薦?”
“你們忙著跟他同窗爭東西呢,我可沒法兒見縫插針。”
“……”黃衫少女偏頭掃了眼穿著素布長衫,一臉沮喪的範莨,咬著下唇,暗自懊惱自己方才的咄咄逼人了。
丫頭從簾子後頭又拎了一隻小巧的銅壺來,欲要給她們斟茶。
“毋需上茶,叨擾了。”蔡臻兒擺了擺手,“我們也走吧,去袁記點心鋪子……”
話語未完,竹椅傳來“哢擦”的突兀聲響。
她隻覺整個兒搖晃了一下,還未來得及作出反應,就在幾名少女的驚唿聲中翻倒在地,摔了個結結實實。
“哎呀,這可怎生是好!”姚娘急忙的來攙扶。
蔡臻兒隻覺臀處痛不可當,腦子裏還有嗡嗡的聲響,一時竟使不出勁兒,索性不動了。
一旁的丫頭哭天搶地:“姑娘,您可得起來呀,萬不能嚇唬我們!老板娘上有老下有小的,就指望著這間小鋪子了……”
姚娘眼皮顫了顫。
韓紹清兩人還沒走出鋪子,聽見這番動靜,又折了迴來。
“傷到何處了?”他蹲下身,麵色沉靜的查看著,“附近可有醫館?”
“有的有的!”丫頭不住的點頭,“順著這條街一直走,再朝右拐,十幾步遠處便有一間元善堂。”
“不必了,馬車就停在東麵街口。”蔡臻兒疼的呲牙咧嘴,“韓紹清,送我迴書院去,請葛郎中來看診。”
“也好。”他緩緩點頭,“我先去喚車夫,把馬車趕來。”
不消一盞茶的功夫,丫頭和幾名少女七手八腳的把蔡臻兒搬入了馬車裏。
迴書院的路上,她躺在車內一側,神色顯得很是憂蹙。
另一側的範莨掃了幾眼,開口勸解道:“蔡小姐,人難免有旦夕禍福,何況你隻是尋常的摔傷,好好將養著,不久之後定能康複的。”
“哎,我被爹娘拘在家中許久,約莫已有六七日沒能吃上袁記點心鋪子的栗子糕、杏仁酥和紅棗餅。好不容易有了順當的理由出來,合著又是鏡花水月,一場空罷了。”說完,她傷感的把手滑入荷包中,緩慢而熟練的取出一顆蜜餞,塞入嘴裏。
“……”他驟然生出一種難言之感。
蔡家的宅子坐落在書院旁側。夫婦倆得了消息,又是一陣兵荒馬亂。
屋簷下錯落有致的掛著幾盆不同顏色的矮牽牛,偶有蜂蝶圍繞著轉悠。他們兩人並排站著,仿似賞花。
“它的花期很長,我阿姐曾在家中栽種了許多。”範莨瞄了瞄日影,又對著花歎息一聲,“可惜今日入城一趟,徒勞無獲。”
韓紹清負著雙手,任由秋初的風拂動衣角。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來日你若蟾宮折桂,於她而言,便賽過世間的一切金玉珠寶。”
他默了小會兒,往後退了半步,朝他一揖,動作裏充滿了少年人所特有的誠摯:“紹清兄,承你吉言。”
這幅情景落在蔡夫子眼裏,他不由頷首,眼角也笑出了紋路。
姚娘掃了一眼,不吝惜的讚道:“小哥兒真是慧眼獨具!這象牙梳篦是舶來品,雕工尤為精巧,整個曜安未必能找出第二件重樣的。”
他聽了,底氣略微不足:“那,此物值幾何?”
“二兩銀。”
他身子晃了晃,險些栽倒。
丫頭乖覺地又倒上一杯茶,喚了一聲:“那位公子,您先坐下來歇歇。”
範莨慢慢走到另一把竹椅那兒落了座。在他看來,梳篦確為佳品,也很適合阿姐,然而價錢又著實昂貴,於是乎一籌莫展,將目光投了過去。
對麵的人卻沒理睬他,隻垂眸淡定的喝著茶,仿佛世上沒有任何事情能撼動他的半分情緒。
他覺得喉嚨像塞了一團棉花似的。
伴著一陣鶯聲燕語,走進來幾個執著美人扇的少女。
“姑娘們隨意瞧瞧。”姚娘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
“這裏的東西倒是不俗氣。”
“那一對銀鑲東珠耳墜子不錯,我得戴了試試。”
“沒誆你們吧!表姐每次與我提起這個妙緣齋,都是讚不絕口的。”
“咦,這把梳篦可真別致!”一名黃衫少女喜色外露,“上頭還雕刻了娘親喜愛的菊花,正好能當作送給她的生辰禮!”
姚娘隱隱有些預感不妙,朝屏風看了一下,道:“不敢瞞著姑娘,適才那位小哥兒也瞧中了這把梳篦,待我問過他……”
黃衫少女不聽也罷,一聽這話,趕緊把梳篦攥在手裏:“我買了!多少銀兩?”
姚娘眼皮抖了抖。
話語聲中,範莨已慢吞吞的走了迴來,視線不受控製的盯著她手裏的梳篦。
黃衫少女一張俏臉頓時帶了不滿,微微抬著下巴:“正所謂君子不奪人所好,這間鋪子裏還有許多飾物,你且去挑挑別的吧!”
另一名少女擠過來幫腔:“你既未付賬,這買賣便是做不得數的!”
他抿了抿唇。原本成全人家的一片孝心也未嚐不可。但她們如此作派,反倒使他憋出了幾分倔強:“凡事,總得講求個先來後到。”
這廂吵吵嚷嚷的,一名穿著白玉蘭撒花羅衫的少女抬手揉揉額頭,繞到屏風的一端,不經意間瞅了瞅,表情有了些微的變化。
“韓紹清。”她坐到竹椅上,又把係在腰間的一隻鼓鼓的荷包取了下來,指尖伸進去掏了掏,拈出一顆散發著果香的蜜餞,“你要吃麽?”
他緩緩搖頭。
眼前少女名叫蔡臻兒,他曾受邀去蔡家拜訪,與其有過數麵之緣。或許自小就極其喜好各類甜食,又或許隨了她父親,她的身形頗有些珠圓玉潤。
蔡臻兒吃掉幾顆蜜餞的功夫,範莨由於寡不敵眾,已經“敗下陣來”。
他收迴視線,起身納了一禮:“蔡小姐,告辭了。”
幾名少女這才注意到屏風後頭還有一位異常俊秀的少年,遂用美人扇半掩了麵,互相遞著眼色。
“臻兒,這位是?”
“我爹爹的學生。”她爽利道。
“啊,那豈不是百川書院的!”
“臻兒既與他熟識,為何不早些為我們引薦?”
“你們忙著跟他同窗爭東西呢,我可沒法兒見縫插針。”
“……”黃衫少女偏頭掃了眼穿著素布長衫,一臉沮喪的範莨,咬著下唇,暗自懊惱自己方才的咄咄逼人了。
丫頭從簾子後頭又拎了一隻小巧的銅壺來,欲要給她們斟茶。
“毋需上茶,叨擾了。”蔡臻兒擺了擺手,“我們也走吧,去袁記點心鋪子……”
話語未完,竹椅傳來“哢擦”的突兀聲響。
她隻覺整個兒搖晃了一下,還未來得及作出反應,就在幾名少女的驚唿聲中翻倒在地,摔了個結結實實。
“哎呀,這可怎生是好!”姚娘急忙的來攙扶。
蔡臻兒隻覺臀處痛不可當,腦子裏還有嗡嗡的聲響,一時竟使不出勁兒,索性不動了。
一旁的丫頭哭天搶地:“姑娘,您可得起來呀,萬不能嚇唬我們!老板娘上有老下有小的,就指望著這間小鋪子了……”
姚娘眼皮顫了顫。
韓紹清兩人還沒走出鋪子,聽見這番動靜,又折了迴來。
“傷到何處了?”他蹲下身,麵色沉靜的查看著,“附近可有醫館?”
“有的有的!”丫頭不住的點頭,“順著這條街一直走,再朝右拐,十幾步遠處便有一間元善堂。”
“不必了,馬車就停在東麵街口。”蔡臻兒疼的呲牙咧嘴,“韓紹清,送我迴書院去,請葛郎中來看診。”
“也好。”他緩緩點頭,“我先去喚車夫,把馬車趕來。”
不消一盞茶的功夫,丫頭和幾名少女七手八腳的把蔡臻兒搬入了馬車裏。
迴書院的路上,她躺在車內一側,神色顯得很是憂蹙。
另一側的範莨掃了幾眼,開口勸解道:“蔡小姐,人難免有旦夕禍福,何況你隻是尋常的摔傷,好好將養著,不久之後定能康複的。”
“哎,我被爹娘拘在家中許久,約莫已有六七日沒能吃上袁記點心鋪子的栗子糕、杏仁酥和紅棗餅。好不容易有了順當的理由出來,合著又是鏡花水月,一場空罷了。”說完,她傷感的把手滑入荷包中,緩慢而熟練的取出一顆蜜餞,塞入嘴裏。
“……”他驟然生出一種難言之感。
蔡家的宅子坐落在書院旁側。夫婦倆得了消息,又是一陣兵荒馬亂。
屋簷下錯落有致的掛著幾盆不同顏色的矮牽牛,偶有蜂蝶圍繞著轉悠。他們兩人並排站著,仿似賞花。
“它的花期很長,我阿姐曾在家中栽種了許多。”範莨瞄了瞄日影,又對著花歎息一聲,“可惜今日入城一趟,徒勞無獲。”
韓紹清負著雙手,任由秋初的風拂動衣角。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來日你若蟾宮折桂,於她而言,便賽過世間的一切金玉珠寶。”
他默了小會兒,往後退了半步,朝他一揖,動作裏充滿了少年人所特有的誠摯:“紹清兄,承你吉言。”
這幅情景落在蔡夫子眼裏,他不由頷首,眼角也笑出了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