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開發棉花和羊毛真正價值
之後一段時間,工匠們大量製作棉花紡織設備,三年囤積的棉花很快被紡織成棉布,製作出冬季棉衣,棉被,棉鞋,棉襪和棉手套。
除優先發放給將士和庫存一部分,剩下的全部通過王府在城中開設的衣被店,以比較實惠的價格售賣給轄區百姓。
隨後又製作了大量羊毛紡織設備,王府商隊從四周各部收迴的羊毛,通過脫脂蒸煮殺毒後紡成羊毛線,一部分用織機織成羊尼布和羊毛毯,一部分由學會手工織衣技術的女子,手工織成羊毛衣和保暖圍巾,產品全部先囤積在庫房中,為下個冬季到來準備。
幾個月轉瞬即逝,冬季再次降臨,定北城商隊運到長安,太原,蘇杭等城市的棉衣,棉褲,棉被,棉鞋,羊毛衣,羊毛毯,圍巾等等冬季禦寒保暖的新產品,很快就被各城百姓搶購一空。
首次穿上這種保暖效果很好的冬裝,各城不用在憑借體質硬扛嚴寒的百姓,都對北王很是感激,各地北王生祠的香火更旺盛。
貞觀十一年二月初,定北城外旌旗招展將士雲集。
北王李恪巡視了準備出征的將士,隨後與眾文武官員和定北城百姓道別。
最後來到王妃金德曼身前,擁抱妻子和子女。
“孤出征這段時間,王府和北庭都護府的一切事務,都要勞煩曼兒代為處理,京城那邊如果有什麽旨意,你們都無需理會,一切等我迴來再說。”李恪放開妻子微笑囑咐。
“三郎放心,臣妾明白,家裏你無需擔心臣妾會處理妥當,倒是你們此次遠征西域路途遙遠,路上可要多加小心,如果事不可為就早點返程迴來,別忘了家裏還有我們在等你。”金德曼有些擔心的提醒。
“嗯,放心吧,我一定會帶著將士們凱旋歸來,曼兒無需過多擔心。”李恪微笑寬慰妻子。
隨即轉頭微笑看著表妹武曌說:“武曌表妹,本王出征這幾年,你要跟著表嫂繼續學習,並協助她處理各項事務,等出征迴來我就納你為側妃。”
“北王表哥放心,我會跟著表嫂認真學習,協助表嫂處理好各項事務,不會讓王妃太過操心,祝表哥百戰百勝,曌兒等您凱旋迴來。”武曌有些嬌羞迴應。
在迴到定北城不久,李恪就為楊氏次女武華,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女皇武則天,直接改名武曌。
並在出征前近一年時間裏,親自教導武曌文化知識,讓她跟隨在身邊學習處理政務。
不愧為將來能成為傳奇女皇的人,武曌在學習方麵很有天賦,基本上一教就會,時常舉一反三,理解和記憶能力遠超常人。
李恪率領著三萬定北軍精銳騎兵,以及周圍各部騎兵十五萬,加上三萬後勤將士,合計二十一萬浩浩蕩蕩向東而去。
幾天後進入安東州,會合安東王李諳所部兩萬大軍繼續東進,在半島最東端停下腳步,在釜山休整了三天。
東羅王金勝曼率領兩萬東羅精銳前來會合。
這天準備渡海的二十五萬大軍,以三萬定北軍鐵甲精騎為先鋒,從沙灘往後整齊排成五列等待渡海指令。
李恪禦馬緩步走進沙灘停下,隨即從馬鞍上緩緩升空,懸立在十米空中迴頭看向,身後綿延數十裏的軍陣。
“將士們,準備好了嗎?”
“北王殿下萬歲,吾等已經準備好了。”數十萬將士崇敬的看著空中身影大聲迴應。
“好,那就讓海峽對岸的倭國小鬼子,在你們的鐵騎下顫抖吧。”李恪說著迴頭抬手翻掌按向海麵。
隻見海麵上迅速結冰,並且快速向遠處的島嶼延伸,沒多久麵前的海上,架起一座寬近百米的冰橋,直通對麵長條狀對馬島。
“將士們,跨過冰橋,征服倭國。”
“殺~。”三萬定北軍精騎,在蘇定方,執思失力,阿史那思摩,楊雲,契必力劄率領下,踏上冰麵不緊不慢向著對麵島嶼衝去。
後方大軍緊隨其後相繼衝上冰橋,浩浩蕩蕩渡海東去。
李恪身影一閃消失在空中,瞬間出現在對馬島東側,雙手再次翻掌按向東側海麵,另一條跨海冰橋很快形成,貼著對麵小島直達九州島佐賀唐津。
從釜山到對馬島不到一百公裏,大軍以每小時四十公裏左右的速度,隻用了不到三小時就抵達對馬島。
大軍沒做停留,將士們在馬背上邊吃幹糧,邊驅馬快速橫穿對馬島,在北王指引下踏上東側冰橋,繼續渡海東進。
用了四個多小時,踏過最後這一百多公裏冰橋。
“倭國到了,將士們衝啊。”三萬先鋒精騎看到近在咫尺的海岸,驅馬加速衝最後百米冰橋,衝上海岸迅速殺散,因好奇聚集在岸邊的倭人。
隨即後方大軍源源不斷衝上海岸,快速跟在先鋒身後,向深處衝殺而去。
前方已經登岸的大軍,跟隨先鋒沿著西側海岸,向北快速挺進,通過與本島相連的路橋,殺進倭國最大的本州島。
後方陸續登岸的將士,在快速橫掃九州島後,留下最後登岸的東羅州兩萬大軍看守,其他將士相繼通過陸橋衝進本州島。
二十多萬大軍兵分數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如同天兵
突降,在倭國上下毫無防備之下,如同閃電一樣橫掃本州島南部。
三萬先鋒精銳騎兵在夜色降臨前,迅速推進到琵琶湖兩側,占領兩側大小城池,完成第一階段作戰目標,隔斷本州島南北聯係。
隨後暫停北進步伐,留下幾萬大軍駐守琵琶湖兩側,其他將士清理已占領區域內的頑敵。
在清理完本州島南部頑敵後,數路大軍衝過幾座新形成的冰橋,從幾個方向殺進四國島。
清理完四國島的頑敵,所有已占領區域實現基本控製,留下一萬安東軍,鉗製兩萬倭國歸降的底層武士看守四國島。
十幾天過去,完成占領區基本控製,休整三天的大軍兵分兩路,從琵琶湖兩側再次北進。
之後一段時間,工匠們大量製作棉花紡織設備,三年囤積的棉花很快被紡織成棉布,製作出冬季棉衣,棉被,棉鞋,棉襪和棉手套。
除優先發放給將士和庫存一部分,剩下的全部通過王府在城中開設的衣被店,以比較實惠的價格售賣給轄區百姓。
隨後又製作了大量羊毛紡織設備,王府商隊從四周各部收迴的羊毛,通過脫脂蒸煮殺毒後紡成羊毛線,一部分用織機織成羊尼布和羊毛毯,一部分由學會手工織衣技術的女子,手工織成羊毛衣和保暖圍巾,產品全部先囤積在庫房中,為下個冬季到來準備。
幾個月轉瞬即逝,冬季再次降臨,定北城商隊運到長安,太原,蘇杭等城市的棉衣,棉褲,棉被,棉鞋,羊毛衣,羊毛毯,圍巾等等冬季禦寒保暖的新產品,很快就被各城百姓搶購一空。
首次穿上這種保暖效果很好的冬裝,各城不用在憑借體質硬扛嚴寒的百姓,都對北王很是感激,各地北王生祠的香火更旺盛。
貞觀十一年二月初,定北城外旌旗招展將士雲集。
北王李恪巡視了準備出征的將士,隨後與眾文武官員和定北城百姓道別。
最後來到王妃金德曼身前,擁抱妻子和子女。
“孤出征這段時間,王府和北庭都護府的一切事務,都要勞煩曼兒代為處理,京城那邊如果有什麽旨意,你們都無需理會,一切等我迴來再說。”李恪放開妻子微笑囑咐。
“三郎放心,臣妾明白,家裏你無需擔心臣妾會處理妥當,倒是你們此次遠征西域路途遙遠,路上可要多加小心,如果事不可為就早點返程迴來,別忘了家裏還有我們在等你。”金德曼有些擔心的提醒。
“嗯,放心吧,我一定會帶著將士們凱旋歸來,曼兒無需過多擔心。”李恪微笑寬慰妻子。
隨即轉頭微笑看著表妹武曌說:“武曌表妹,本王出征這幾年,你要跟著表嫂繼續學習,並協助她處理各項事務,等出征迴來我就納你為側妃。”
“北王表哥放心,我會跟著表嫂認真學習,協助表嫂處理好各項事務,不會讓王妃太過操心,祝表哥百戰百勝,曌兒等您凱旋迴來。”武曌有些嬌羞迴應。
在迴到定北城不久,李恪就為楊氏次女武華,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女皇武則天,直接改名武曌。
並在出征前近一年時間裏,親自教導武曌文化知識,讓她跟隨在身邊學習處理政務。
不愧為將來能成為傳奇女皇的人,武曌在學習方麵很有天賦,基本上一教就會,時常舉一反三,理解和記憶能力遠超常人。
李恪率領著三萬定北軍精銳騎兵,以及周圍各部騎兵十五萬,加上三萬後勤將士,合計二十一萬浩浩蕩蕩向東而去。
幾天後進入安東州,會合安東王李諳所部兩萬大軍繼續東進,在半島最東端停下腳步,在釜山休整了三天。
東羅王金勝曼率領兩萬東羅精銳前來會合。
這天準備渡海的二十五萬大軍,以三萬定北軍鐵甲精騎為先鋒,從沙灘往後整齊排成五列等待渡海指令。
李恪禦馬緩步走進沙灘停下,隨即從馬鞍上緩緩升空,懸立在十米空中迴頭看向,身後綿延數十裏的軍陣。
“將士們,準備好了嗎?”
“北王殿下萬歲,吾等已經準備好了。”數十萬將士崇敬的看著空中身影大聲迴應。
“好,那就讓海峽對岸的倭國小鬼子,在你們的鐵騎下顫抖吧。”李恪說著迴頭抬手翻掌按向海麵。
隻見海麵上迅速結冰,並且快速向遠處的島嶼延伸,沒多久麵前的海上,架起一座寬近百米的冰橋,直通對麵長條狀對馬島。
“將士們,跨過冰橋,征服倭國。”
“殺~。”三萬定北軍精騎,在蘇定方,執思失力,阿史那思摩,楊雲,契必力劄率領下,踏上冰麵不緊不慢向著對麵島嶼衝去。
後方大軍緊隨其後相繼衝上冰橋,浩浩蕩蕩渡海東去。
李恪身影一閃消失在空中,瞬間出現在對馬島東側,雙手再次翻掌按向東側海麵,另一條跨海冰橋很快形成,貼著對麵小島直達九州島佐賀唐津。
從釜山到對馬島不到一百公裏,大軍以每小時四十公裏左右的速度,隻用了不到三小時就抵達對馬島。
大軍沒做停留,將士們在馬背上邊吃幹糧,邊驅馬快速橫穿對馬島,在北王指引下踏上東側冰橋,繼續渡海東進。
用了四個多小時,踏過最後這一百多公裏冰橋。
“倭國到了,將士們衝啊。”三萬先鋒精騎看到近在咫尺的海岸,驅馬加速衝最後百米冰橋,衝上海岸迅速殺散,因好奇聚集在岸邊的倭人。
隨即後方大軍源源不斷衝上海岸,快速跟在先鋒身後,向深處衝殺而去。
前方已經登岸的大軍,跟隨先鋒沿著西側海岸,向北快速挺進,通過與本島相連的路橋,殺進倭國最大的本州島。
後方陸續登岸的將士,在快速橫掃九州島後,留下最後登岸的東羅州兩萬大軍看守,其他將士相繼通過陸橋衝進本州島。
二十多萬大軍兵分數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如同天兵
突降,在倭國上下毫無防備之下,如同閃電一樣橫掃本州島南部。
三萬先鋒精銳騎兵在夜色降臨前,迅速推進到琵琶湖兩側,占領兩側大小城池,完成第一階段作戰目標,隔斷本州島南北聯係。
隨後暫停北進步伐,留下幾萬大軍駐守琵琶湖兩側,其他將士清理已占領區域內的頑敵。
在清理完本州島南部頑敵後,數路大軍衝過幾座新形成的冰橋,從幾個方向殺進四國島。
清理完四國島的頑敵,所有已占領區域實現基本控製,留下一萬安東軍,鉗製兩萬倭國歸降的底層武士看守四國島。
十幾天過去,完成占領區基本控製,休整三天的大軍兵分兩路,從琵琶湖兩側再次北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