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開創棉花紡織業
“陛下,您或許多慮了,北王殿下可能真的隻是擔心北境安寧,又擔心陛下不肯放行,這才未經請示私自離京北上,讓殿下坐鎮北境未嚐不是明智決定。”齊公公微笑寬慰。
“希望如此吧。”皇帝再次無奈感歎。
話說北王李恪帶著妻兒,順利迴到定北城,受到北庭都護府文武官員,以及定北城軍民熱烈歡迎。
三年過去再迴來,李恪已經十八歲,還帶迴了妻兒,讓北王一係精神大振。
北王有後意味著,他們追隨之人有了傳承未來可期。
當晚定北城熱鬧非凡,全城上下都在慶祝北王迴歸,王府舉辦酒宴招待眾文武。
同時讓王妃金德曼,領著小王子李仁,小郡主李玫,正式與北庭文武官員認識。
迴到定北城一個月後,李恪將所有事務交給王妃代為處理。
自己率領一萬定北軍將士,在蘇定方和阿史那思摩陪同下,出定北城先往東巡視安東州等地。
在安東州平壤城與弟弟李諳會麵,交代了些事情後,在半島巡視一圈繼續北上,巡視靺鞨部落,隨後向西北巡視室韋部落。
隨後轉向西前往薛延陀部,最後南下返迴定北城。
“殿下,這幾年都護府耕種司按您的吩咐,夏季在鐵山附近試種棉花成功,之後兩年擴大種植範圍,收獲不少囤積了棉絮和種子,您看接下來還要繼續播種嗎?”北王府長史岑文本,在稟報棉花耕種成果後問。
“繼續擴大播種,棉花和種子囤積越多越好,有了棉花以後將士和百姓,在冬季就不用再忍受嚴寒侵襲。”
“你明天讓人將城中的木匠和鐵匠,召集到王府中,孤要指導他們製作一套新式紡織設備,將囤積的棉花紡織出一種,更耐用更保暖的新布料,製作棉布衣服,防寒棉衣,棉被,棉襪,棉鞋等保暖物品。”李恪微笑吩咐。
“棉花還能織布製衣嗎?!臣等還真沒想到。”岑文本很是不可思議。
“當然能,而且用棉花紡織出的布料,雖然比不上錦緞,可比麻布更結實細膩,也更保暖,將棉絮片縫製在夾層中,做成棉衣,棉被,棉鞋等等保暖防寒效果明顯,以後冬季就不用再懼怕嚴寒了,有了它以後冬天就能少死很多人。”李恪微笑解釋。
“哦~,那這棉花也算是天賜神物,臣記得此物早在南北朝時就有了,可惜幾百年來我們隻是當成觀賞物,竟然沒人發現此物的真實作用,此事若成大唐百姓又有福了,臣替大唐百姓謝過殿下。”岑文本驚訝的拱手拜謝。
次日定北城內的木匠和鐵匠,被召集到北王府中,李恪拿出幾張設計圖紙,吩咐這些匠人製作出來。
幾天後幾套新式棉花紡織設備,在李恪指導下順利製作完成。
隨即叫來幾個有紡織經驗的織娘,讓她們用新的紡織設備,將棉絮紡織成布。
織娘們在北王指點下,先將棉絮紡成棉線,隨後利用新織機織成棉布。
“殿下,用棉絮織成的棉布,感覺綿軟柔順不比綢緞差多少,比綢緞更抗拉扯,而且原料和製作成本更低,隻要繼續擴大種植麵積產量跟上,相信不久後天下百姓,都能穿上棉布製作的衣服,臣等恭賀殿下創造出新布料。”岑文本和幾位官員,拿著剛織出的第一匹棉布,摸了摸潔白棉布,又用力拉扯揉搓試了試很是驚喜。
“先別急,棉布好不好,還要製作成衣服穿身上才知道,這第一匹棉布,就先為岑先生製作一件外袍試穿看看如何?”李恪笑問。
“多謝殿下,這是臣的榮幸。”岑文本笑著拜謝。
“林尚衣,為岑先生量身製衣。”李恪微笑吩咐身後王府尚衣局掌事。
“是,殿下。”林尚衣行禮領命,隨即領著手下為岑文本現場量身,定製棉布外袍。
王府製衣繡娘們按尺寸裁剪縫製,很快就製作完成一件潔白的棉布外袍。
岑文本在侍女幫助下,脫下綢緞外袍,換上新製棉布外袍,試著活動肢體來迴走動,感覺很是不錯。
“殿下,棉布所製衣服確實不錯,還請殿下下令,增製新式紡織機械,繼續增加棉花種植麵積。”
“孤正有此意,以後這棉花和棉布,就是我們北庭都護府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除此之外,孤還讓那些工匠製作了另一種紡織機械,用於羊毛紡織,從今年開始王府商隊在貿易同時,要順道向各部落收購羊毛。
收迴的羊毛同樣可以紡織成,保暖效果更好的毛線和羊毛布,毛線可織成毛衣和毛毯,羊毛布可製作成毛尼大衣。
有了棉衣,棉被,棉鞋和棉襪,加上羊毛所織毛衣,毛毯,毛尼大衣等,大唐將士和百姓以後將不懼嚴寒。”李恪微笑迴應。
“殿下,岑大人的棉衣外袍製作完成了。”這時林尚衣捧著一件,剛完成的冬季棉衣長袍過來。
“為岑先生換上試試效果。”李恪微笑吩咐。
“是,岑大人,奴婢等為您更衣。”林尚衣微笑領命,轉身向岑文本一禮。
“那就勞煩林尚衣。”岑文本微笑迴禮。
隨即在兩位侍女協助下,林尚衣為岑文本換上棉袍。
“呃,好暖和,殿下,沒想到將棉花填充在夾層中,竟然如此暖和,大唐百姓看來真的有福了,臣代天下百姓拜謝殿下。”岑文本穿上厚實柔軟的棉外袍,馬上就感覺寒氣消失全身暖和起來,完全不輸皮毛的保暖效果,驚喜的拱手拜謝。
“岑大人,保暖效果真的很好嗎?”身邊有同僚好奇的問。
“當然,大家都試試就知道了,來來,大家都試穿感受一下。”岑文本說著脫下棉袍,讓身邊的同僚都試穿一下。
“哎~,還真是,好暖和,有了此物以後寒冬就好過了,你們也試試。”
在場官吏相繼試穿感受了下,全都欣喜不已。
“陛下,您或許多慮了,北王殿下可能真的隻是擔心北境安寧,又擔心陛下不肯放行,這才未經請示私自離京北上,讓殿下坐鎮北境未嚐不是明智決定。”齊公公微笑寬慰。
“希望如此吧。”皇帝再次無奈感歎。
話說北王李恪帶著妻兒,順利迴到定北城,受到北庭都護府文武官員,以及定北城軍民熱烈歡迎。
三年過去再迴來,李恪已經十八歲,還帶迴了妻兒,讓北王一係精神大振。
北王有後意味著,他們追隨之人有了傳承未來可期。
當晚定北城熱鬧非凡,全城上下都在慶祝北王迴歸,王府舉辦酒宴招待眾文武。
同時讓王妃金德曼,領著小王子李仁,小郡主李玫,正式與北庭文武官員認識。
迴到定北城一個月後,李恪將所有事務交給王妃代為處理。
自己率領一萬定北軍將士,在蘇定方和阿史那思摩陪同下,出定北城先往東巡視安東州等地。
在安東州平壤城與弟弟李諳會麵,交代了些事情後,在半島巡視一圈繼續北上,巡視靺鞨部落,隨後向西北巡視室韋部落。
隨後轉向西前往薛延陀部,最後南下返迴定北城。
“殿下,這幾年都護府耕種司按您的吩咐,夏季在鐵山附近試種棉花成功,之後兩年擴大種植範圍,收獲不少囤積了棉絮和種子,您看接下來還要繼續播種嗎?”北王府長史岑文本,在稟報棉花耕種成果後問。
“繼續擴大播種,棉花和種子囤積越多越好,有了棉花以後將士和百姓,在冬季就不用再忍受嚴寒侵襲。”
“你明天讓人將城中的木匠和鐵匠,召集到王府中,孤要指導他們製作一套新式紡織設備,將囤積的棉花紡織出一種,更耐用更保暖的新布料,製作棉布衣服,防寒棉衣,棉被,棉襪,棉鞋等保暖物品。”李恪微笑吩咐。
“棉花還能織布製衣嗎?!臣等還真沒想到。”岑文本很是不可思議。
“當然能,而且用棉花紡織出的布料,雖然比不上錦緞,可比麻布更結實細膩,也更保暖,將棉絮片縫製在夾層中,做成棉衣,棉被,棉鞋等等保暖防寒效果明顯,以後冬季就不用再懼怕嚴寒了,有了它以後冬天就能少死很多人。”李恪微笑解釋。
“哦~,那這棉花也算是天賜神物,臣記得此物早在南北朝時就有了,可惜幾百年來我們隻是當成觀賞物,竟然沒人發現此物的真實作用,此事若成大唐百姓又有福了,臣替大唐百姓謝過殿下。”岑文本驚訝的拱手拜謝。
次日定北城內的木匠和鐵匠,被召集到北王府中,李恪拿出幾張設計圖紙,吩咐這些匠人製作出來。
幾天後幾套新式棉花紡織設備,在李恪指導下順利製作完成。
隨即叫來幾個有紡織經驗的織娘,讓她們用新的紡織設備,將棉絮紡織成布。
織娘們在北王指點下,先將棉絮紡成棉線,隨後利用新織機織成棉布。
“殿下,用棉絮織成的棉布,感覺綿軟柔順不比綢緞差多少,比綢緞更抗拉扯,而且原料和製作成本更低,隻要繼續擴大種植麵積產量跟上,相信不久後天下百姓,都能穿上棉布製作的衣服,臣等恭賀殿下創造出新布料。”岑文本和幾位官員,拿著剛織出的第一匹棉布,摸了摸潔白棉布,又用力拉扯揉搓試了試很是驚喜。
“先別急,棉布好不好,還要製作成衣服穿身上才知道,這第一匹棉布,就先為岑先生製作一件外袍試穿看看如何?”李恪笑問。
“多謝殿下,這是臣的榮幸。”岑文本笑著拜謝。
“林尚衣,為岑先生量身製衣。”李恪微笑吩咐身後王府尚衣局掌事。
“是,殿下。”林尚衣行禮領命,隨即領著手下為岑文本現場量身,定製棉布外袍。
王府製衣繡娘們按尺寸裁剪縫製,很快就製作完成一件潔白的棉布外袍。
岑文本在侍女幫助下,脫下綢緞外袍,換上新製棉布外袍,試著活動肢體來迴走動,感覺很是不錯。
“殿下,棉布所製衣服確實不錯,還請殿下下令,增製新式紡織機械,繼續增加棉花種植麵積。”
“孤正有此意,以後這棉花和棉布,就是我們北庭都護府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除此之外,孤還讓那些工匠製作了另一種紡織機械,用於羊毛紡織,從今年開始王府商隊在貿易同時,要順道向各部落收購羊毛。
收迴的羊毛同樣可以紡織成,保暖效果更好的毛線和羊毛布,毛線可織成毛衣和毛毯,羊毛布可製作成毛尼大衣。
有了棉衣,棉被,棉鞋和棉襪,加上羊毛所織毛衣,毛毯,毛尼大衣等,大唐將士和百姓以後將不懼嚴寒。”李恪微笑迴應。
“殿下,岑大人的棉衣外袍製作完成了。”這時林尚衣捧著一件,剛完成的冬季棉衣長袍過來。
“為岑先生換上試試效果。”李恪微笑吩咐。
“是,岑大人,奴婢等為您更衣。”林尚衣微笑領命,轉身向岑文本一禮。
“那就勞煩林尚衣。”岑文本微笑迴禮。
隨即在兩位侍女協助下,林尚衣為岑文本換上棉袍。
“呃,好暖和,殿下,沒想到將棉花填充在夾層中,竟然如此暖和,大唐百姓看來真的有福了,臣代天下百姓拜謝殿下。”岑文本穿上厚實柔軟的棉外袍,馬上就感覺寒氣消失全身暖和起來,完全不輸皮毛的保暖效果,驚喜的拱手拜謝。
“岑大人,保暖效果真的很好嗎?”身邊有同僚好奇的問。
“當然,大家都試試就知道了,來來,大家都試穿感受一下。”岑文本說著脫下棉袍,讓身邊的同僚都試穿一下。
“哎~,還真是,好暖和,有了此物以後寒冬就好過了,你們也試試。”
在場官吏相繼試穿感受了下,全都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