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秦嶺,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厚了。滿山遍野開滿了雪白的梨花,粉紅的桃花,一樹一樹的花香在微風和陽光下愈發濃鬱!
“皇上,咱下一站要去哪裏?”巴雅問。
“洛陽!”乾隆看著滿目青山,大聲說。
然而少年們並沒有表現得多麽激動。因為少了一些人,洛陽再美,也變得不再那麽叫人向往了!
是的,少了劉鳳岡,少了周高高,少了楊之渙。少了他們,這一路上,少了好多樂趣。
“怎麽?你們不想去嗎?怎麽沒什麽反應?”乾隆看了看童鈺、沈又希、海青、巴雅、雲朵5個人。
“太好了!十三朝古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的洛陽!”童鈺大聲叫好。
“如果可以去看一眼那個高達90米的天子明堂,該有多好啊!如果可以去看一眼那個46米高的功德紀念碑,該有多好啊!如果能夠去看一眼高達312米的天堂,該有多好啊!”海青說。
“去洛陽高樓摘明月,把酒度良辰,花間賞美人!”沈又希說。
“想去洛陽喝牛肉湯,吃燒烤,看花燈!”巴雅說。
雲朵說:“洛陽有天堂嗎?每個人都可以去嗎?”
沈又希說:“洛陽的天堂,是一座有312米高、用來貯存佛像的地方,後來被迴紇人給燒毀了!海青說的三個地方,都被戰亂給毀了!”
洛陽,曾經多麽輝煌!
“沒關係!咱大清,要建比唐朝更雄偉的高樓!”童鈺說。
“不,最要緊的不是先建高樓,是要讓國家強大,不被外族入侵。國家不強大,建多高的樓,也有被毀的一天!我們要有固若金湯的邊防,我們要有戰無不勝的軍隊!隻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每一寸土地,每一座房屋,每一幢高樓。”乾隆說。
“皇上說的是!”少年的熱血又迴來了。
尤其沈又希,聽得是熱血沸騰又無比慚愧。父兄都是守邊關的,他自己卻因為失手殺人被流放,若不是皇上和幾個兄弟的搭救,不知此刻自己身在何處,又是何種境遇。一想到此,益發有了要建功立業的迫切願望。
乾隆興致不減,繼續說:“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其繁華與滄桑一樣耐人尋味。司馬光曾做過一首詩,‘煙悉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隻看洛陽城。’洛陽,是一個值得你們去好好感受的地方。”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成重。”童鈺接了一句詩。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沈又希也接了一句。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海青接。
“洛陽城裏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巴雅接。
雲朵走在最左邊,卻是什麽也接不上的。大家望著她,尤其是巴雅,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著她。
雲朵看了看沈又希,說:“少爺,我也要接一句,是吧?”
沈又希搖了搖頭說:“也不必。大家就是背背詩,好玩。”
“是不是接不出下句,很丟少爺的臉?”雲朵悄聲問。
沈又希看著她,哈哈笑起來,“不會。背個詩,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
“那我也接一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雲朵接了一句。
大家都扭頭看向雲朵。誰也沒有想到,一個放羊女,居然也會背詩。大家都以為她不識字。最吃驚的要屬巴雅。
“嗯,好詩!”皇上聽了雲朵的這一句,不禁稱讚她。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巴雅又接一句。
“桂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雲朵接。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巴雅頓了頓,繼續接。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雲朵接。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巴雅接。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雲朵接。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巴雅接。
“平時東幸洛陽城,天樂宮中徹夜明。”雲朵接。
“夢裏洛陽花,覺來蔥嶺雪。”巴雅接。
“華林滿芳景,洛陽遍陽春。”雲朵接。
“行邁離秦國,巡方赴洛師。”巴雅接。
眾人都默不作聲,看著兩個女子鬥來鬥去。他們倒也不是要看笑話,隻是想知道,雲朵到底能給他們什麽奇跡。
“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雲朵接。
“白玉誰家郎,迴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巴雅接。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雲朵接。
“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巴雅接。
“去年來校晚,不見洛陽花。”雲朵接。
“記得舊詩章,花多數洛陽。”巴雅接。
“緣憂武昌柳,遂憶洛陽花。”雲朵接。
“遠把龍山千裏雪,將來擬並洛陽花。”巴雅接。
“江山曆全楚,河洛越成周。”巴雅接。
“洛下三分紅葉秋,二分翻作上陽愁。”巴雅接。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行人絕。”雲朵接。
“長安重遊俠,洛陽富才雄。”巴雅接。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台映幾重。”巴雅接。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雲朵接。
“春還上林苑,花滿洛陽城。”巴雅接。
“洛陽三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雲朵接。
一群人不禁為兩個女子叫好!乾隆不禁為她們鼓起掌來!
雲朵看了看沈又希,問:“我輸了嗎?”
沈又希搖了搖頭。忽然覺得這女子身上有無數寶藏,須得慢慢探尋。
他的確不知道,這雲朵在成為放羊女之前,也是跟著爺爺讀書識字的,且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巴雅原以為,這一局,她贏定了,但她知道,掌聲多半是給雲朵的,給一個放羊女的。
她巴雅能背詩,實屬正常。而雲朵會背詩,超出了想象。這是不是也說明,大家其實都是以貌取人?
巴雅心裏又酸又苦又惱,卻無處說與人知。尤其是沈又希對雲朵的態度,令她是又恨又痛,感覺自己被拋棄了。她常常咬著牙在被子裏痛哭。她其實已經繼續不下去這場旅行了。但她表麵上卻是雲淡風輕。那些痛,她一個人藏起來獨自品味。
童鈺希望能在洛陽和梅嬉重逢。臘梅已經過了花季,她的事情應該少了很多吧?
聽說洛陽城裏每年到了上元節都會放焰火,他希望與她一起看焰火。
海青忽然也很想念妻兒。劉鳳岡帶來的書信,是蘭若寫的,她在信中說竹若很好,孩子們很好,一家人都好,讓他放心。竹若也在信的末尾添了幾個字:很好,勿念。看來這信是兩姐妹一起商量著寫的。兩姐妹如此和睦,讓他很是欣慰。
到達洛陽,正好是正月十五。
還是老樣子,幾個人在街上逛,皇上去了洛陽府,一堆公文等著他閱批呢。
街道上人潮熙來攘往,熱鬧非凡,節日的氣氛感染著每一個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人間本無憂愁,萬事值得慶賀。
雲朵像個小孩子一樣,樣樣都新鮮,樣樣都想看都想摸,沈又希也縱著她去。而扶搖似乎也知道要護著雲朵,雲朵走哪兒,它就劃著兩隻小矮腳,一搖一晃,亦步亦趨,像個跟屁蟲一樣跟著她。
巴雅冷眼瞧著,不置一詞。可她的牙齒已經咬碎了千萬遍,吞咽了千萬遍,硌得她胃好疼好疼。
有些情緒,吞進肚子,真的無法自行消化。
童鈺走著瞧著,在一個牛肉館的招牌上,瞧見了木家的徽記。
木家做的生意可真是五花八門呀!童鈺這一路上看到,木家幾乎涉獵了所有的商業和行當。
直覺告訴他,這裏,他得進去看一看。
他問:“餓不餓,去那裏吃碗牛肉吧!”指了指梁記銅瓢牛肉的招標。
“沒吃過。走,去看看銅瓢牛肉是什麽。”海青說。
幾個人走進了梁記銅瓢牛肉館。
大堂很清雅,店小二問,是選雅座還是包間。
沈又希說,就坐雅座,還可以看看街麵。
於是5個人找了一個靠窗的桌子坐下來。
銅瓢牛肉就是用銅鍋子煮的牛肉火鍋。不過味道是真不錯,主要是食材很新鮮,牛肉很地道,配料也講究。
吃了一半,童鈺去結賬,向賬房出示了木家的信物。
賬房將他領到後廳,後廳倒是比前廳更敞亮更幹淨。
一個中年人出來問:“公子有何事需要幫忙?”
童鈺說:“有一封信要煩請老板代為給師父送去。”
那人看了看童鈺,說:“莫非是童公子?”
童鈺說:“正是。”
木家都知道,昝棋海收了一個關門弟子。中年男人把童鈺上下打量了一番,笑著說:“師弟,師父他老人家早就算準了你會到洛陽來。前幾日長風還來過,問有沒有見到你。今日終於見到小師弟啦!”中年人大約跟父親年紀不相上下,但師弟師弟叫得很順口。童鈺也沒覺得不妥。
童鈺很久沒跟師父聯係了。師父說過,為了防止被囚靈族發現,非萬不得已,不要用意念溝通。
看來師父一定是有事情要找他。
梁師兄從室內拿出一封信,童鈺打開,隻見上麵隻寫著一行字:“讓長風陪你上雞心嶺。”
長風師兄呢?
“他提前走了,說是路上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置。他會在雞心嶺上等著你。”
童鈺點了點頭。他估摸著,等他們到了雞心嶺,正月應該要過完了。
“皇上,咱下一站要去哪裏?”巴雅問。
“洛陽!”乾隆看著滿目青山,大聲說。
然而少年們並沒有表現得多麽激動。因為少了一些人,洛陽再美,也變得不再那麽叫人向往了!
是的,少了劉鳳岡,少了周高高,少了楊之渙。少了他們,這一路上,少了好多樂趣。
“怎麽?你們不想去嗎?怎麽沒什麽反應?”乾隆看了看童鈺、沈又希、海青、巴雅、雲朵5個人。
“太好了!十三朝古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的洛陽!”童鈺大聲叫好。
“如果可以去看一眼那個高達90米的天子明堂,該有多好啊!如果可以去看一眼那個46米高的功德紀念碑,該有多好啊!如果能夠去看一眼高達312米的天堂,該有多好啊!”海青說。
“去洛陽高樓摘明月,把酒度良辰,花間賞美人!”沈又希說。
“想去洛陽喝牛肉湯,吃燒烤,看花燈!”巴雅說。
雲朵說:“洛陽有天堂嗎?每個人都可以去嗎?”
沈又希說:“洛陽的天堂,是一座有312米高、用來貯存佛像的地方,後來被迴紇人給燒毀了!海青說的三個地方,都被戰亂給毀了!”
洛陽,曾經多麽輝煌!
“沒關係!咱大清,要建比唐朝更雄偉的高樓!”童鈺說。
“不,最要緊的不是先建高樓,是要讓國家強大,不被外族入侵。國家不強大,建多高的樓,也有被毀的一天!我們要有固若金湯的邊防,我們要有戰無不勝的軍隊!隻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每一寸土地,每一座房屋,每一幢高樓。”乾隆說。
“皇上說的是!”少年的熱血又迴來了。
尤其沈又希,聽得是熱血沸騰又無比慚愧。父兄都是守邊關的,他自己卻因為失手殺人被流放,若不是皇上和幾個兄弟的搭救,不知此刻自己身在何處,又是何種境遇。一想到此,益發有了要建功立業的迫切願望。
乾隆興致不減,繼續說:“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其繁華與滄桑一樣耐人尋味。司馬光曾做過一首詩,‘煙悉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隻看洛陽城。’洛陽,是一個值得你們去好好感受的地方。”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成重。”童鈺接了一句詩。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沈又希也接了一句。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海青接。
“洛陽城裏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巴雅接。
雲朵走在最左邊,卻是什麽也接不上的。大家望著她,尤其是巴雅,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著她。
雲朵看了看沈又希,說:“少爺,我也要接一句,是吧?”
沈又希搖了搖頭說:“也不必。大家就是背背詩,好玩。”
“是不是接不出下句,很丟少爺的臉?”雲朵悄聲問。
沈又希看著她,哈哈笑起來,“不會。背個詩,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
“那我也接一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雲朵接了一句。
大家都扭頭看向雲朵。誰也沒有想到,一個放羊女,居然也會背詩。大家都以為她不識字。最吃驚的要屬巴雅。
“嗯,好詩!”皇上聽了雲朵的這一句,不禁稱讚她。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巴雅又接一句。
“桂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雲朵接。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巴雅頓了頓,繼續接。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雲朵接。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巴雅接。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雲朵接。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巴雅接。
“平時東幸洛陽城,天樂宮中徹夜明。”雲朵接。
“夢裏洛陽花,覺來蔥嶺雪。”巴雅接。
“華林滿芳景,洛陽遍陽春。”雲朵接。
“行邁離秦國,巡方赴洛師。”巴雅接。
眾人都默不作聲,看著兩個女子鬥來鬥去。他們倒也不是要看笑話,隻是想知道,雲朵到底能給他們什麽奇跡。
“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雲朵接。
“白玉誰家郎,迴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巴雅接。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雲朵接。
“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巴雅接。
“去年來校晚,不見洛陽花。”雲朵接。
“記得舊詩章,花多數洛陽。”巴雅接。
“緣憂武昌柳,遂憶洛陽花。”雲朵接。
“遠把龍山千裏雪,將來擬並洛陽花。”巴雅接。
“江山曆全楚,河洛越成周。”巴雅接。
“洛下三分紅葉秋,二分翻作上陽愁。”巴雅接。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行人絕。”雲朵接。
“長安重遊俠,洛陽富才雄。”巴雅接。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台映幾重。”巴雅接。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雲朵接。
“春還上林苑,花滿洛陽城。”巴雅接。
“洛陽三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雲朵接。
一群人不禁為兩個女子叫好!乾隆不禁為她們鼓起掌來!
雲朵看了看沈又希,問:“我輸了嗎?”
沈又希搖了搖頭。忽然覺得這女子身上有無數寶藏,須得慢慢探尋。
他的確不知道,這雲朵在成為放羊女之前,也是跟著爺爺讀書識字的,且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巴雅原以為,這一局,她贏定了,但她知道,掌聲多半是給雲朵的,給一個放羊女的。
她巴雅能背詩,實屬正常。而雲朵會背詩,超出了想象。這是不是也說明,大家其實都是以貌取人?
巴雅心裏又酸又苦又惱,卻無處說與人知。尤其是沈又希對雲朵的態度,令她是又恨又痛,感覺自己被拋棄了。她常常咬著牙在被子裏痛哭。她其實已經繼續不下去這場旅行了。但她表麵上卻是雲淡風輕。那些痛,她一個人藏起來獨自品味。
童鈺希望能在洛陽和梅嬉重逢。臘梅已經過了花季,她的事情應該少了很多吧?
聽說洛陽城裏每年到了上元節都會放焰火,他希望與她一起看焰火。
海青忽然也很想念妻兒。劉鳳岡帶來的書信,是蘭若寫的,她在信中說竹若很好,孩子們很好,一家人都好,讓他放心。竹若也在信的末尾添了幾個字:很好,勿念。看來這信是兩姐妹一起商量著寫的。兩姐妹如此和睦,讓他很是欣慰。
到達洛陽,正好是正月十五。
還是老樣子,幾個人在街上逛,皇上去了洛陽府,一堆公文等著他閱批呢。
街道上人潮熙來攘往,熱鬧非凡,節日的氣氛感染著每一個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人間本無憂愁,萬事值得慶賀。
雲朵像個小孩子一樣,樣樣都新鮮,樣樣都想看都想摸,沈又希也縱著她去。而扶搖似乎也知道要護著雲朵,雲朵走哪兒,它就劃著兩隻小矮腳,一搖一晃,亦步亦趨,像個跟屁蟲一樣跟著她。
巴雅冷眼瞧著,不置一詞。可她的牙齒已經咬碎了千萬遍,吞咽了千萬遍,硌得她胃好疼好疼。
有些情緒,吞進肚子,真的無法自行消化。
童鈺走著瞧著,在一個牛肉館的招牌上,瞧見了木家的徽記。
木家做的生意可真是五花八門呀!童鈺這一路上看到,木家幾乎涉獵了所有的商業和行當。
直覺告訴他,這裏,他得進去看一看。
他問:“餓不餓,去那裏吃碗牛肉吧!”指了指梁記銅瓢牛肉的招標。
“沒吃過。走,去看看銅瓢牛肉是什麽。”海青說。
幾個人走進了梁記銅瓢牛肉館。
大堂很清雅,店小二問,是選雅座還是包間。
沈又希說,就坐雅座,還可以看看街麵。
於是5個人找了一個靠窗的桌子坐下來。
銅瓢牛肉就是用銅鍋子煮的牛肉火鍋。不過味道是真不錯,主要是食材很新鮮,牛肉很地道,配料也講究。
吃了一半,童鈺去結賬,向賬房出示了木家的信物。
賬房將他領到後廳,後廳倒是比前廳更敞亮更幹淨。
一個中年人出來問:“公子有何事需要幫忙?”
童鈺說:“有一封信要煩請老板代為給師父送去。”
那人看了看童鈺,說:“莫非是童公子?”
童鈺說:“正是。”
木家都知道,昝棋海收了一個關門弟子。中年男人把童鈺上下打量了一番,笑著說:“師弟,師父他老人家早就算準了你會到洛陽來。前幾日長風還來過,問有沒有見到你。今日終於見到小師弟啦!”中年人大約跟父親年紀不相上下,但師弟師弟叫得很順口。童鈺也沒覺得不妥。
童鈺很久沒跟師父聯係了。師父說過,為了防止被囚靈族發現,非萬不得已,不要用意念溝通。
看來師父一定是有事情要找他。
梁師兄從室內拿出一封信,童鈺打開,隻見上麵隻寫著一行字:“讓長風陪你上雞心嶺。”
長風師兄呢?
“他提前走了,說是路上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置。他會在雞心嶺上等著你。”
童鈺點了點頭。他估摸著,等他們到了雞心嶺,正月應該要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