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雲朵的羊一夜之間全死了。皇上很震怒,下令潞安府查辦。
“連畜牲都不放過!給我查清楚,德性這麽敗壞,查出來要嚴懲。影響太惡劣了!”乾隆說。
這是咋了嘛?一夜之間一百多條羊命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沒了!可憐的“羊大人”!
這是一樁大案要案,潞安府一定是要嚴查的。
“潞安就這麽大,社會治安非常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上黨人幾乎都信佛。皇上你看啊,從這裏往東,有觀音堂、天台寺、大雲寺、原起寺、淳化寺、龍門寺、龍祥寺、佛頭寺,大大小小十幾座寺廟,香火都非常好。這麽些年來,我想斷個案都沒機會。皇上,臣推測,上黨人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小。先排查一下最近到上黨來的外地人。”知府大人說。
皇上點頭同意,潞安府於是挨家挨戶查找外來人。
聽說有人殺了一百多隻羊命,上黨人自發開展找兇手。每個人都能找到當晚的證人,自證清白。
這麽大案子,一天時間破案,除非是神仙。
所以皇上下令潞安府繼續追查,大部隊繼續南下。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整個上黨,隻有一個人惴惴不安。這個人就是巴雅。
聽說即刻啟程出發,遠離案發現場,巴雅心裏鬆了一口氣。
當我們要做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時,一定要想一想,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當然不值得。巴雅心裏從此背負了一座山。這座山,總有一天會壓垮她自己的。
因為,種下什麽因,就會結出什麽果。
知府一路相送。
路過觀音堂,乾隆下令停下。
觀音堂築坐東朝西,二進院,中軸線上自西向東有天王殿(山門)、獻亭、正殿,兩側為鍾、鼓樓及東西配殿。主殿觀音殿,麵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前簷出卷棚抱廈,廊下與柱頭鬥栱均為三踩單下昂。梁架為四架梁對後單步梁通簷用三柱。門楣上掛有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郜欽立的“觀音堂”鎏金匾。
觀音堂裏,儒、釋、道三教匯集,用其塑造技法、圓塑、懸塑、凸塑、組塑、貼塑、浮塑等手法齊全,打造了圓塑、懸塑計500餘件,其間穿插山石、樹木、建築,件件栩栩如生。
這是一個天人的世界。極樂的世界。
麵對這500多尊菩薩,以不同的麵貌,不同的姿態,自上而下,目光灼灼地看著你,很少人會沒有壓迫感和心慌感。
見有人來,一大群鳥自大殿內飛出,落在屋頂上,樹梢上,並不遠去,而是好奇地看著一群人。
乾隆看了這些雕塑,讚歎不已。吩咐知府大人,要好好管理,不要讓鳥在雕塑上拉尿,破壞了這些文物。
有一些從頂上落下來的物件,散落在地上,乾隆吩咐知府:“既要讓這些菩薩保佑咱們,咱們是不是也得護佑好這些菩薩呢?”
知府連連點頭。
大約是看出來潞安府的困難,乾隆歎了口氣,說:“你上個折子,朝廷撥點資費給你,把保護修繕之責擔起來。”
知府跪下磕頭,滿頭大汗。殿內人都大氣不敢出。
乾隆語氣裏,似有指責潞安府對文物保護不力。
出了大殿,看到院中一株古槐,一問得知,竟是千年有餘的樹齡。光禿禿的枝幹蝤勁地伸向天空。
童鈺抬頭,發現一隻像阿福的貓正在樹上蹲著,嘴裏像是叨著什麽東西。這家夥跑到這裏來逮鳥?
“阿福!阿福?”童鈺喚它。它隻是搖了搖尾巴,並未動。的確是阿福!
童鈺左右看看,沒見到梅嬉身影。大約是躲在什麽地方。童鈺忍不住嘴角上揚,心裏偷偷地笑了。
明明還在三九天裏,竟然感覺很熱!
童鈺看了看左右,悄悄地搓了搓手,掩麵而笑。
劉鳳岡拍了拍他,悄聲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什麽好事,說出來,讓我看看能不能給你攪黃了!”
童鈺恢複一本正經的模樣,悄聲說:“就是覺得知府大人挺難的。”
劉鳳岡看了看知府那弓腰駝背、誠惶誠恐、滿頭大汗的樣子,也不禁歎了口氣。
在權勢、官帽麵前,又有幾人能坦然麵對?
出了觀音堂,一路上不斷地見到寺廟。
乾隆必要進去看一看。
阿福不知道什麽時候跳上了童鈺的馬背上,嘴裏叼著竟是一截木頭。童鈺拿過來看了一下,發現是觀音堂的的東西,再一細看,是一支木頭雕刻成的筆,塗著油彩。
“阿福,你把哪位菩薩的筆偷來了?”
阿福輕嗚一聲,跳下馬背,進了樹叢。
“梅嬉,你出來吧?”童鈺走到一段院牆的後麵,放大聲音說。
梅嬉一身鵝黃棉服,衣緣上點綴著淡綠色的滾邊,清新而動人。
她抱著阿福,一臉笑意地看著童鈺。
童鈺走過去,抱著她,什麽也沒說。隻是抱著她。她身上散發著好聞的味道。
兩個人不說話,感受著彼此的心跳。
“好香!好想你!”許久,童鈺開口。
梅嬉笑而不語。
童鈺問梅嬉是不是來這裏有事?
“許你們皇帝視察,就不許我視察?我來看我的臘梅。”她指了指峽穀的臘梅樹說。
童鈺把她抱得更緊。央求她一路跟著。梅嬉笑而不應。
許久,童鈺掏出木頭筆,說:“阿福在觀音堂叨了一截木頭,又不能吃,它是要幹什麽?”
“這是它送給你的禮物。”梅嬉說。
“送我的禮物?是不是想吃烤鴨了啊?”童鈺揉了揉阿福的胖腦袋。
“你仔細看看這筆。這可是魁星手上的那隻筆。”梅嬉說。
“嗯。得想辦法還迴去。任是這位神仙脾氣再好,法器被偷了,也會發火吧?”童鈺笑著說。
“這可不是一隻普通的筆。”梅嬉說。
“怎麽不普通?這筆難道能點石成金?”童鈺問。
“說對了。不信,你試試。”梅嬉神秘地說。
童鈺用腳把腳下的地整了整,問:“你想要什麽?”
梅嬉挑了挑眉毛,說:“桃花吧!”
於是童鈺就畫了一枝桃花。
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地上躺著一枝開得正豔的粉色桃花。
童鈺驚得張大了嘴巴。
原來真的是一支點石成金的神筆!
他拾起桃花,送給梅嬉。
“這可是那千年老槐樹跟魁星討的。專門討來送你的。”梅嬉說。
這就不奇怪了。她和這老槐樹同屬木家一脈。
“謝謝魁星神!謝謝神樹!”他朝著觀音堂拜了拜。
“不謝我啊?”梅嬉說。
童鈺在梅嬉臉上親了下。
福貓喵嗚一聲逃跑了!大約是受不了這兩個人撒糖,齁甜齁甜的,委實受不了。
童鈺喊:“阿福,別走,送你一隻烤鴨!”
他在地上畫了一隻烤鴨。
福貓迴來,地上果然一隻香噴噴的烤鴨。於是毫不客氣地大快朵頤。
童鈺還想畫一朵玫瑰送梅嬉。
“這筆是用那老槐樹的枝條做成的。能量很大,但也不能這麽濫用,用一次,能量就減少一些。”梅嬉製止了他。“省著派大用場吧!”
童鈺這才收了手。
“我得走了!”梅嬉說。
“這麽快就走?我還有好多話沒跟你說呢!”童鈺說。
她伸出雙手,與童鈺的十個指頭相觸。
“你要說什麽,我都知道了。”她說。
“可是,我。。。。。”童鈺還想說。
她用指頭按在他的唇上,示意他閉嘴。“我知道。”
待梅嬉走了,童鈺那句半截話終於脫口而出:“還沒抱夠。”
福貓自然是聽見了,對梅嬉說:“還說我是饞貓,你看看這家夥,比我還貪心!”
梅嬉笑。
劉鳳岡四處找他,恰這時見他在短牆後麵對著空氣說“還沒抱夠”。
“你要抱誰?還沒抱夠?”劉鳳岡說:“梅嬉來過了?”
童鈺不理會他,把筆揣進了懷裏。
“你這,好像是觀音堂裏的東西吧?”劉鳳岡眼尖。
“噓!”童鈺示意他小點聲,“這可是一支神筆。神通特別大!”
“筆?可以點石成金嗎?來,畫幾塊金子試試?”劉鳳岡說。
“一身銅臭。畫那阿堵物作什麽?這筆得派著大用場呢!”童鈺學著梅嬉的話。
“你總得讓我見識一下,它有多神通廣大吧?”劉鳳岡說。
“以後會讓你見識到的。”童鈺悄聲說。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支筆的緣故,晚上童鈺做夢了,夢見自己竟然是一個擁有神筆的少年。
在夢裏,他擁有一支神奇的毛筆,可以畫星辰雲朵、山川河流、動物植物、人,隻要所畫,皆可成真。
他給每個人畫了一匹白馬,幾個人騎著白馬到處撒野;遇到一條大河,他就畫了一座彩虹橋,人和馬就從彩虹橋上跨過了河;餓了就畫烤全羊、烤鴨、大蟠桃、大鴨梨,應有盡有;困了就畫大房子,大床。。。。。。
“這日子,就像在夢裏一樣!但願長醉不願醒!”劉鳳岡感歎!
“如果是夢,我寧願就這樣不要醒來!”沈又希。
“美得你!是夢,總有醒的一天!”海青說。
“連畜牲都不放過!給我查清楚,德性這麽敗壞,查出來要嚴懲。影響太惡劣了!”乾隆說。
這是咋了嘛?一夜之間一百多條羊命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沒了!可憐的“羊大人”!
這是一樁大案要案,潞安府一定是要嚴查的。
“潞安就這麽大,社會治安非常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上黨人幾乎都信佛。皇上你看啊,從這裏往東,有觀音堂、天台寺、大雲寺、原起寺、淳化寺、龍門寺、龍祥寺、佛頭寺,大大小小十幾座寺廟,香火都非常好。這麽些年來,我想斷個案都沒機會。皇上,臣推測,上黨人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小。先排查一下最近到上黨來的外地人。”知府大人說。
皇上點頭同意,潞安府於是挨家挨戶查找外來人。
聽說有人殺了一百多隻羊命,上黨人自發開展找兇手。每個人都能找到當晚的證人,自證清白。
這麽大案子,一天時間破案,除非是神仙。
所以皇上下令潞安府繼續追查,大部隊繼續南下。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整個上黨,隻有一個人惴惴不安。這個人就是巴雅。
聽說即刻啟程出發,遠離案發現場,巴雅心裏鬆了一口氣。
當我們要做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時,一定要想一想,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當然不值得。巴雅心裏從此背負了一座山。這座山,總有一天會壓垮她自己的。
因為,種下什麽因,就會結出什麽果。
知府一路相送。
路過觀音堂,乾隆下令停下。
觀音堂築坐東朝西,二進院,中軸線上自西向東有天王殿(山門)、獻亭、正殿,兩側為鍾、鼓樓及東西配殿。主殿觀音殿,麵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前簷出卷棚抱廈,廊下與柱頭鬥栱均為三踩單下昂。梁架為四架梁對後單步梁通簷用三柱。門楣上掛有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郜欽立的“觀音堂”鎏金匾。
觀音堂裏,儒、釋、道三教匯集,用其塑造技法、圓塑、懸塑、凸塑、組塑、貼塑、浮塑等手法齊全,打造了圓塑、懸塑計500餘件,其間穿插山石、樹木、建築,件件栩栩如生。
這是一個天人的世界。極樂的世界。
麵對這500多尊菩薩,以不同的麵貌,不同的姿態,自上而下,目光灼灼地看著你,很少人會沒有壓迫感和心慌感。
見有人來,一大群鳥自大殿內飛出,落在屋頂上,樹梢上,並不遠去,而是好奇地看著一群人。
乾隆看了這些雕塑,讚歎不已。吩咐知府大人,要好好管理,不要讓鳥在雕塑上拉尿,破壞了這些文物。
有一些從頂上落下來的物件,散落在地上,乾隆吩咐知府:“既要讓這些菩薩保佑咱們,咱們是不是也得護佑好這些菩薩呢?”
知府連連點頭。
大約是看出來潞安府的困難,乾隆歎了口氣,說:“你上個折子,朝廷撥點資費給你,把保護修繕之責擔起來。”
知府跪下磕頭,滿頭大汗。殿內人都大氣不敢出。
乾隆語氣裏,似有指責潞安府對文物保護不力。
出了大殿,看到院中一株古槐,一問得知,竟是千年有餘的樹齡。光禿禿的枝幹蝤勁地伸向天空。
童鈺抬頭,發現一隻像阿福的貓正在樹上蹲著,嘴裏像是叨著什麽東西。這家夥跑到這裏來逮鳥?
“阿福!阿福?”童鈺喚它。它隻是搖了搖尾巴,並未動。的確是阿福!
童鈺左右看看,沒見到梅嬉身影。大約是躲在什麽地方。童鈺忍不住嘴角上揚,心裏偷偷地笑了。
明明還在三九天裏,竟然感覺很熱!
童鈺看了看左右,悄悄地搓了搓手,掩麵而笑。
劉鳳岡拍了拍他,悄聲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什麽好事,說出來,讓我看看能不能給你攪黃了!”
童鈺恢複一本正經的模樣,悄聲說:“就是覺得知府大人挺難的。”
劉鳳岡看了看知府那弓腰駝背、誠惶誠恐、滿頭大汗的樣子,也不禁歎了口氣。
在權勢、官帽麵前,又有幾人能坦然麵對?
出了觀音堂,一路上不斷地見到寺廟。
乾隆必要進去看一看。
阿福不知道什麽時候跳上了童鈺的馬背上,嘴裏叼著竟是一截木頭。童鈺拿過來看了一下,發現是觀音堂的的東西,再一細看,是一支木頭雕刻成的筆,塗著油彩。
“阿福,你把哪位菩薩的筆偷來了?”
阿福輕嗚一聲,跳下馬背,進了樹叢。
“梅嬉,你出來吧?”童鈺走到一段院牆的後麵,放大聲音說。
梅嬉一身鵝黃棉服,衣緣上點綴著淡綠色的滾邊,清新而動人。
她抱著阿福,一臉笑意地看著童鈺。
童鈺走過去,抱著她,什麽也沒說。隻是抱著她。她身上散發著好聞的味道。
兩個人不說話,感受著彼此的心跳。
“好香!好想你!”許久,童鈺開口。
梅嬉笑而不語。
童鈺問梅嬉是不是來這裏有事?
“許你們皇帝視察,就不許我視察?我來看我的臘梅。”她指了指峽穀的臘梅樹說。
童鈺把她抱得更緊。央求她一路跟著。梅嬉笑而不應。
許久,童鈺掏出木頭筆,說:“阿福在觀音堂叨了一截木頭,又不能吃,它是要幹什麽?”
“這是它送給你的禮物。”梅嬉說。
“送我的禮物?是不是想吃烤鴨了啊?”童鈺揉了揉阿福的胖腦袋。
“你仔細看看這筆。這可是魁星手上的那隻筆。”梅嬉說。
“嗯。得想辦法還迴去。任是這位神仙脾氣再好,法器被偷了,也會發火吧?”童鈺笑著說。
“這可不是一隻普通的筆。”梅嬉說。
“怎麽不普通?這筆難道能點石成金?”童鈺問。
“說對了。不信,你試試。”梅嬉神秘地說。
童鈺用腳把腳下的地整了整,問:“你想要什麽?”
梅嬉挑了挑眉毛,說:“桃花吧!”
於是童鈺就畫了一枝桃花。
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地上躺著一枝開得正豔的粉色桃花。
童鈺驚得張大了嘴巴。
原來真的是一支點石成金的神筆!
他拾起桃花,送給梅嬉。
“這可是那千年老槐樹跟魁星討的。專門討來送你的。”梅嬉說。
這就不奇怪了。她和這老槐樹同屬木家一脈。
“謝謝魁星神!謝謝神樹!”他朝著觀音堂拜了拜。
“不謝我啊?”梅嬉說。
童鈺在梅嬉臉上親了下。
福貓喵嗚一聲逃跑了!大約是受不了這兩個人撒糖,齁甜齁甜的,委實受不了。
童鈺喊:“阿福,別走,送你一隻烤鴨!”
他在地上畫了一隻烤鴨。
福貓迴來,地上果然一隻香噴噴的烤鴨。於是毫不客氣地大快朵頤。
童鈺還想畫一朵玫瑰送梅嬉。
“這筆是用那老槐樹的枝條做成的。能量很大,但也不能這麽濫用,用一次,能量就減少一些。”梅嬉製止了他。“省著派大用場吧!”
童鈺這才收了手。
“我得走了!”梅嬉說。
“這麽快就走?我還有好多話沒跟你說呢!”童鈺說。
她伸出雙手,與童鈺的十個指頭相觸。
“你要說什麽,我都知道了。”她說。
“可是,我。。。。。”童鈺還想說。
她用指頭按在他的唇上,示意他閉嘴。“我知道。”
待梅嬉走了,童鈺那句半截話終於脫口而出:“還沒抱夠。”
福貓自然是聽見了,對梅嬉說:“還說我是饞貓,你看看這家夥,比我還貪心!”
梅嬉笑。
劉鳳岡四處找他,恰這時見他在短牆後麵對著空氣說“還沒抱夠”。
“你要抱誰?還沒抱夠?”劉鳳岡說:“梅嬉來過了?”
童鈺不理會他,把筆揣進了懷裏。
“你這,好像是觀音堂裏的東西吧?”劉鳳岡眼尖。
“噓!”童鈺示意他小點聲,“這可是一支神筆。神通特別大!”
“筆?可以點石成金嗎?來,畫幾塊金子試試?”劉鳳岡說。
“一身銅臭。畫那阿堵物作什麽?這筆得派著大用場呢!”童鈺學著梅嬉的話。
“你總得讓我見識一下,它有多神通廣大吧?”劉鳳岡說。
“以後會讓你見識到的。”童鈺悄聲說。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支筆的緣故,晚上童鈺做夢了,夢見自己竟然是一個擁有神筆的少年。
在夢裏,他擁有一支神奇的毛筆,可以畫星辰雲朵、山川河流、動物植物、人,隻要所畫,皆可成真。
他給每個人畫了一匹白馬,幾個人騎著白馬到處撒野;遇到一條大河,他就畫了一座彩虹橋,人和馬就從彩虹橋上跨過了河;餓了就畫烤全羊、烤鴨、大蟠桃、大鴨梨,應有盡有;困了就畫大房子,大床。。。。。。
“這日子,就像在夢裏一樣!但願長醉不願醒!”劉鳳岡感歎!
“如果是夢,我寧願就這樣不要醒來!”沈又希。
“美得你!是夢,總有醒的一天!”海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