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郡又叫潞安府,是太行山與太嶽山夾成的一塊大盆地,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這麽跟你說吧,皇上不是每年要去承德避暑山莊嗎,這地方,就跟那承德一樣,冬暖夏涼。人們稱這個地方叫“無扇之城”,賣扇子的在這裏,大約要哭死的節奏。


    唐玄宗曾把這上黨郡當作自己的別駕,大肆裝修,據說規格特別高。由於戰亂,毀得差不多了,但現在還是能看出來,當年的氣勢有多恢宏。


    且看。這上黨門坐北朝南,門庭與鍾、鼓樓平行排列在高峙的台基之上,錯落有致,交相輝映。大門麵寬三間,進深四椽,明間辟門,兩次間青磚砌築扇麵牆,單簷懸山頂。屋頂灰脊灰獸,簡板布瓦裝修。鍾鼓二樓青磚砌築城垛、券洞、踏道,上築閣樓,分上下兩層,下層廣深三間,單簷歇山頂。右側鍾樓上一匾,書曰“雲動”,左側鼓樓上一匾,書曰“風馳”,以示高聳之意。


    上黨郡的知府大人早早在就山口等著了。


    一群人進了上黨郡。


    馬爾佳吩咐知府大人,說後麵還有一群羊,也是風塵仆仆,需要好好招待。


    啊?知府大人以為自己聽錯了。看向旁邊的劉鳳岡。


    劉鳳岡哈哈笑著:“是的,大人。後麵有百十來隻羊,外加一個漂亮的牧羊姑娘,也需要您的關照。”


    “嗯嗯嗯!一定好好招待,好好招待!”知府大人點頭如搗蒜。


    這羊是什麽羊?咋這麽好命呢?


    知府吩咐一人留下,在山口等著這群“羊大人”。


    潞安是一個盆地,四麵環山,相對閉塞。這裏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樸敦厚,樂天知命。潞安人很少見到這麽多人,加上還在年裏,所有人都還在過年,閑著沒事,於是都到府衙門口來看熱鬧。


    衙門前麵空曠的廣場上,漸漸聚集了很多人,遠遠地看著遠方來客。


    知府大人命人驅趕,皇上擺了擺手,示意作罷。這些都是自己的子民,難道不能看看自己嗎?難道自己不能看看他們嗎?


    馬爾佳為難了。壓力全在他的身上。他無暇顧及雲朵和她的羊了。


    劉鳳岡朝沈又希擠了擠眼睛,意思是,你的機會來了。


    吃晚飯的時候,傳來了好消息,張廣泗繼收複凱裏後,又攻克了丹江。


    乾隆聽完,高興地說:“大快人心!大快人心!”


    正月還未完,就捷報頻傳,這一年一定會事事如意,事事稱心。


    “來,都幹了這碗酒!”潞安本地自釀的高梁酒,甘、醇、烈。


    “好酒!夠勁!你們年輕人,要多飲幾杯!”乾隆指著童鈺們說。


    劉鳳岡永遠是氣氛組組長,他不僅自己灌了一大碗,還逼著海青也灌了一大碗,沈又希和童鈺自然也是不落下的。


    一圈酒下來,大家都臉紅脖子粗了。皇上滿意地看著大家。


    “我想為皇上和各位獻上一曲。”不等皇上發話,他就拿出長笛,吹了起來。


    悠揚高亢,如烈酒入腹;奔騰激躍,如萬馬齊飛;婉轉曲折,如綠水繞山。


    皇上半閉著眼聽,知府大人半張著嘴聽。


    沈又希酒勁也上來,拔劍而舞。


    忽然,外麵傳來歌聲。


    和著劉鳳岡的笛聲。


    誰在唱歌?


    夕陽染紅了山巔。聲音像從天邊來。


    “去看看,誰在唱歌?”皇上也是被歌聲吸引了。


    外麵的人迴來說,是一個放羊女,在廣場上唱歌。


    這唱法未曾聽過。不似京劇,不似花腔戲,沒有技巧,沒有招數,連聲音也未經雕琢過。


    皇上來到大門前,隻見牧羊女坐在自己的小帳篷前,抱著一條狗,一群羊圍在她的身邊,她望著天邊,輕輕搖晃著身體,重複著一首歌:


    起初不經意的你 和少年不經世的我


    紅塵中的情緣 隻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


    想是人世間的錯 或前世流傳的因果


    終生的所有 也不惜獲取刹那陰陽的交流


    來易來 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遊


    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本應屬於你的心 它依然護緊我胸口


    為隻為那塵世轉變的麵孔後的翻雲覆雨手


    來易來 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遊


    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於是不願走的你 要告別已不見的我


    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 跟隨我倆的傳說


    來易來 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遊


    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於是不願走的你 要告別已不見的我


    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 跟隨我倆的傳說


    滾滾紅塵裏有隱約的耳語 跟隨我倆的傳說


    所有人都安靜了。羊也安靜了,連風也安靜了。


    沈又希淚流滿麵。這不就是他和雲娘的故事嗎?


    童鈺淚流滿麵,這不就是他和梅嬉的故事嗎?


    都是淺顯的漢字,組合在一起,就是畫麵,就是情節,就是故事。聽得人柔腸百結,心事重重,熱淚盈眶。


    華夏每一個漢字都是有靈魂,充滿魅力的,不可阻擋,不能抵擋。


    皇上聽著聽著,鼓起了掌。人們跟著一起鼓起了掌。


    雲朵轉過頭,見人們都衝著自己鼓掌,害羞地站起來鞠躬。


    乾隆走上前,問:“姑娘,你歌叫什麽名字?”


    雲朵答:“滾滾紅塵。”


    “滾滾紅塵。好!好聽!”他摘下自己的玉牌,遞於雲朵。


    雲朵不接。“我不是賣唱的。”


    馬爾佳趕緊小跑著過來,跟雲朵說:“雲朵,收下。這是皇。。。這是官爺賞你的。官爺誇你唱得好!”


    雲朵遲疑了一下,接過玉牌,跪下謝恩。


    沈又希他們也走過來,問:“你這是什麽唱法?以前沒聽過這種唱法。”


    “這就是北方的民謠。”劉鳳岡說。


    “這歌詞,是你寫的嗎?”童鈺問。


    “不是。是羅大佑寫的。”雲朵說。


    這華夏大地,果然是人才濟濟。


    “羅大佑是誰?可否叫來一見?”乾隆問。


    “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裏。聽說去了天山雲遊。”雲朵說。


    “他和你,什麽關係?”乾隆問。


    “他是我父親的朋友。”雲朵答。


    乾隆點了點頭,問雲朵:“你可願意到京城去唱歌?”


    “我在哪裏都可以唱歌啊,一定要去京城嗎?”


    “京城人很多,你可以把這首歌唱給更多人聽。”乾隆說。


    雲朵搖了搖頭:“我唱歌是唱給自己聽的。再說,我還有一群羊需要放呢!”


    馬爾佳搖了搖頭,歎了口氣,替這傻姑娘可惜。


    沈又希卻暗暗舒了口氣。這姑娘傻得太可愛了!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


    但隻有當事人自己知道,她是憑著一顆心做事,簡單,直接,無欲,無求。


    皇上沒有再說什麽,點了點頭,說:“好。如果你哪天想去京城了,就拿著這塊玉去找我。”還吩咐馬爾佳好好照顧這位牧羊姑娘。


    通過雲朵的歌唱,人們記住了一個叫羅大佑的人,會寫歌,有一首叫《滾滾紅塵》的歌寫得很動人。


    所有人都很開心,除了巴雅。


    她終於看清楚,雲朵身上什麽東西最吸引人了。是那種天然和天真最吸引和打動人。這是她沒有的東西。


    剛才皇上問她要不要去京城唱歌的時候,所有人都好期待她能答應,隻有她和沈又希好緊張,害怕她答應了皇上。


    明白了緣由,她再也不敢輕視這個牧羊女。她得想辦法阻止她跟著大部隊。


    沒有肉包子了,沈又希給阿旺準備了大雞腿。


    趁著都去房間洗漱的時候,他朝雲朵的帳篷走去。


    阿旺見有人來,在帳篷外麵發現嗚嗚的警告聲。


    “阿旺,是我。給你送雞腿來了。”沈又希說著拿出雞腿。


    阿旺見到香噴噴的雞腿,高興地立起來,沈又希把雞腿喂給了阿旺。


    雲朵出來,見是沈又希,說:“你不要這麽慣著它。你們走了,我可沒有這麽多好吃的喂給它吃。”


    “什麽意思?你不跟我們走嗎?”沈又希問。


    “不走了。我是來送羊的。父親生前,要我一定記得給上黨郡的羅叔叔送一百隻羊來。這是說好要給的。現在你看看,除了這些小羊羔,正好一百隻不是?等明天把羊送過去,我就迴去了。”雲朵說。


    “你是說羅大佑嗎?不是說他不在家,去天山了嗎?”沈又希問。


    “是啊,他幾年前就出門了,要去天山。他家裏還有人啊!離這裏不遠了,半天就到。我都打聽過了。”雲朵說。


    沈又希忽然不知道要說什麽。他希望雲朵一直跟著自己,無論如何,不能讓她一個人四處流浪。他心疼。


    他點點頭,什麽也沒說。琢磨著迴去找童鈺想辦法。


    童鈺說,明天跟她一起去送羊,路上想辦法說服她。最好能有個事情讓她做,才能讓她踏實下來。


    第二天,沈又希早早起床,準備和雲朵一起去送羊。


    卻發現所有的羊都直挺挺地躺在廣場上,死了!


    連阿旺也死了!


    雲朵見到沈又希,雙眼通紅。


    沈又希心疼地抱著她說,“別哭,別哭!咱們想別的辦法。不就是還100隻羊嗎?咱們把羊折合成錢,給人家送去,好不好?”


    雲朵抬起頭,給沈又希跪下:“謝謝少爺大恩大德!從今以後,少爺就是我的主人。少爺讓雲朵做什麽,雲朵就做什麽。”


    沈又希紅了眼眶。


    巴雅怎麽也沒有想到,不僅沒能阻止雲朵,反倒是親手把雲朵推向了沈又希。


    命運總是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運行,人力真的難以抗爭,越抗爭反彈越大。


    該發生的就讓它發生,看著它發生就好。


    奈何我們太執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染梅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諾的口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諾的口紅並收藏染梅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