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又希心痛到無知無覺,耳邊聽不到聲音,連唿吸都沒有。


    他躺在冰冷的河水裏,任憑淚水與河水一起流淌。


    前世記憶這麽痛,難怪上天要把人的記憶拿走。這是保護啊!倘若前世記憶都保留著,大約沒幾個人願意投胎做人了。


    直到巴雅把他抱在懷裏,拚命拍他的臉,他才慢慢蘇醒過來。


    靈魂出竅的這一刻,仿佛過了好幾世。但其實就過去了十幾分鍾。


    “又希,你怎麽了?你嚇死我了!”巴雅看到沈又希睜開眼睛,哭了起來。


    他掉下河的那一刻,她並未在意,以為就是個小小的意外,直到他一動不動躺在河水裏,她才跳下馬,抱起他,發現他沒有唿吸,沒有心跳,一刹時她感覺自己也沒有了心跳。


    她拚命喊他,搖他,掐他,想著他因為她而受的那些苦,恨不能代他死去。


    “我沒事兒!就是剛剛,剛剛這追風受了驚嚇,可能這河裏有蛇?”沈又希安慰她。


    她搖頭,沒有揭穿他。這大冷的天,河裏怎麽會有蛇?


    他不希望她擔心,她就假裝不擔心好了。


    兩人濕淋淋地迴來,嚇到了皇上。


    “怎麽了這是?”乾隆說,“掉河裏了?”


    “馬受驚了。”巴雅說。


    對於一個騎手來說,跌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馬爾佳說,前麵有個寺院。你們倆上馬車,換上幹衣服。咱們去那裏,喝點薑湯祛祛寒。”乾隆吩咐大家上馬,快速朝那個紅瓦白牆的地方疾飛。


    “落鷹寺”幾個瘦金體嵌在斑駁的牆上,與這北方的荒涼一唿一應,更顯得蒼涼。


    童鈺在大門上方左右門額上看到了木家的徽記。


    寺院並不大,一個住持帶著六個和尚。和尚們把房間騰出來,勉強把皇上、幾個官員和童鈺們安置下來。


    馬爾佳吩咐大隊人馬在寺外紮營。


    海青熬了祛寒湯,盯著巴雅和沈又希趁熱喝了下去。


    沈又希第一次經曆靈魂出竅,整個人呆呆傻傻,還在夢境裏未還魂。


    喝完湯,他就捂著被子躺下,但腦海裏一幕一幕的全是那紮心的場麵,還是痛,痛到不敢去想,卻忍不住去想。眼淚止也止不住。


    大約是看出他的不對勁,海青碰了碰童鈺,努了努嘴,示意他多關注沈又希。


    說實話,沈家遭此一劫,沈又希忽然間就長大了。稚氣盡脫的一張臉,看得巴雅好心酸。他經曆了怎樣的苦,才有這樣的脫胎換骨?


    無論是誰,要成長,必遭遇身體的或者心靈的曆劫,才能達成。


    鳳凰要涅磐,必主動去經曆火的洗禮。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也先讓他曆盡劫波。


    沈又希躺了一會兒,想到童鈺經常靈魂出竅,就爬起來推了推正在窗前發呆的童鈺:“睡不著。出去轉轉?”


    童鈺點頭。


    兩人穿上披風,出了門。


    寺院的天井裏,堆了一堆泡菜壇子,沈又希在這堆破爛裏看到一個小東西,揀起來看看,是一隻塤。


    他把滿是汙泥的塤洗幹淨,發現一邊是一個大寫的“l”,一邊是“十八”兩上字。


    “咱去問問,看看這東西,哪裏來的?”他拉著童鈺,要去找人問。


    “大約是丟棄不用的。喜歡你就收起來唄!”童鈺說。


    沈又希搖了搖頭,說:“你不懂。”


    他沒告訴童鈺,這隻塤,似曾相識。


    一個劈柴的小和尚正好路過。


    “很多年前,寺裏救了一個凍得快要死掉的姑娘,這東西是她落下的。”


    “她叫什麽名字?”


    小和尚搖了搖頭,他哪有機會跟姑娘說話呀。這塤是他等姑娘走後,去收拾房間發現的。因為自己不會吹,所以就扔在了這裏。


    “她去了哪裏?”


    “風雪過去了,她趕著她的羊群走了。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裏。”


    “放羊女?”


    沈又希看了看手上的塤,對小和尚說:“這塤,我先拿著,若姑娘迴來找,你告訴她,我叫沈又希,來自京城。”


    “這東西,也不值錢,大約是不會迴來找的。”


    沈又希謝過小和尚,和童鈺走出了寺院。


    “沒見你對什麽東西上過心啊?這個東西,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嗎?京城裏比這好看、工藝精致的塤,到處都是。你要喜歡,迴頭讓鳳岡給你物色一個好的。”


    沈又希試了試音,又來一句:“你不懂。”


    童鈺笑,我又不是你肚裏蛔蟲,你不說,我怎麽能懂?


    沈又希把塤遞給童鈺看,指著上麵的“l”和“十八”說,“你仔細看看。”


    童鈺看了看,沒覺得有什麽特殊。刻字的陶製口處處可見啊。


    “可能是姓劉,或者李,十八歲的生日禮物?”


    “還記得皇上提到的燕雲18騎嗎?”


    “怎麽?跟這隻塤有什麽關係?”


    “‘l’是不是也是羅?‘十八’是不是代表十八騎?”


    “你這聯想能力,太強了。”


    沈又希沒辦法解釋,直覺就是告訴他,這隻塤跟燕雲十八騎有關係。他第一眼就覺得這東西眼熟。


    “鈺兒,剛才在河裏,我看到了我的前世。不,準確來說,是我父親的前世。”沈又希眼光灼灼地望著童鈺。


    “一到這個地方,我就覺得特別熟悉。剛才在河裏,馬受驚,我落水,然後就出現了一些畫麵。像靈魂出竅一樣。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麽。”他緊緊地抓住童鈺的胳膊,表情激動。


    童鈺點點頭。


    “我父親,是羅藝。”他飽含著眼淚說。


    “羅成?你是羅成?”既意外也不意外。


    沈又布把自己出竅時看到的畫麵告訴了童鈺。


    “都說燕王出爾反爾,降唐又叛唐,從當時的局麵講,羅藝叛唐,的確不符合人性和情理。聽你這樣說,是李世民為了翦除他,編造的曆史。倒是合情合理。”


    “童鈺,你說,為什麽要讓我知道這些?是不是羅藝想讓我為他正名?為‘反叛者’正名?”沈又希問。


    童鈺搖了搖頭。人死燈滅,不可能隔了千百年迴來討說法,討說法也沒有任何意義。


    “你知道能量場嗎?在某種特定的能量場,有些人會感知到宇宙的某些信息。比如覺得這個地方很熟悉,或者眼前的人似曾相識。可能這裏真的發生過一些事情,你的能量場與這裏很契合,就感知到了。”童鈺說。


    “你知道嗎,在封龍山,我也看到了我的前世,像看皮影戲一樣,一幀一幀地從腦海裏飄過。”


    “你知道我前世是誰嗎?我是梁山伯。”


    “梁山伯?被氣死的那個?不像啊?”


    “我們來地球輪迴了不曉得多少世了。可以做過豬狗,做過草木,做過山石,誰知道呢?所以,以前是誰,做了什麽,一點兒也不重要,是不是?”


    “我告訴你,那一世,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是一個大圓滿的結局。兩人被馬文才成全,去做了神仙眷侶。”


    “啊?都以為馬文才是壞人呢?這出入也太大了吧?”


    “可不是,你知道寫《梁祝》的人是誰嗎?是劉鳳岡。那一世,他是我的同窗。”


    “那我呢?我在你的故事裏嗎?”


    “在!你是書院看門的。”


    “啊!那一世,我混那麽差啊?”


    “一點不差,比現在更自由。每天小酒喝著,花生米吃著,下下棋,打打盹,可不比現在強?”


    “我還長這樣?”


    “大差不差。”


    沈又希忽然哈哈大笑!直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劉鳳岡,劉鳳岡知道這故事嗎?”


    “沒講過。不知道。那馬文才你知道是誰嗎?”童鈺見沈又希活過來了,索性再來個意想不到。


    “誰?”


    “海青?”


    “不是。”


    “那海青在那一世嗎?”


    “在。他是我的先生。”


    “當先生了。混得不賴。”


    “是我們這群人嗎?”


    “是的。現在終於理解了‘不是冤家不聚頭’是什麽意思了。前世若無糾纏,今生不會相遇。”


    “馬文才難道是皇上?”


    “皇上那一世是高僧大德。馬文才是楊之換。”


    “這可真沒想到。”


    兩人在荒灘上走著走著,說著說著,不知不覺走了很遠。


    荒灘上散落著一些牛羊,啃著地上的枯草,時不時叫兩聲。


    沈又希摸出l十八,對童鈺說:“想不想聽這個?”


    “我以為你隻會刀箭,沒想到這個也會。”


    “以前不會。但現在會了。”拿到這塤,他莫名其妙就知道要怎麽吹,無師自通了。


    深沉厚重的塤聲在荒原上響起。


    這曲子,也是自動跑進沈又希腦子裏的。


    低頭的牛羊抬起了頭,天上的雲朵散了又卷。


    遠處有嘹亮的鳥鳴聲傳來。


    不一會兒,不知從哪裏飛來一群老鷹,它們在兩個人的頭上盤旋著,鳴叫著。


    童鈺看呆了。


    沈又希又試著吹了兩個音節,一群老鷹齊刷刷地落在地上,麵朝沈又布,排得整整齊齊,像列隊的士兵。


    老鷹可是肉食性猛禽,性情兇猛,連羊、鹿都是它的口中食物。老鷹生性愛自由,喜歡獨來獨往,如今卻被一隻塤召喚來,集中在一起,服服貼貼,不能不稱奇。


    沈又希拿起塤,吹了兩聲,這群老鷹撲扇著翅膀,各自飛去。


    至此,沈又希明白了,這塤是馴鷹的。他隻是奇怪,自己怎麽會這個?難道前世,自己做過放鷹的?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會馴鷹。”沈又希揮了揮手上的塤,對童鈺說。


    “如果把咱前世的記憶都解鎖了,那咱還上什麽學堂啊,浪費時間嗎不是?”


    正說著,一隻大白雕從遠處飛來,一邊叫圍著沈又希盤旋,怎麽趕都趕不走。


    “你吹一下,讓它走。”童鈺生怕這家夥把他倆當羊撕了,趕緊對沈又希說。


    沈又布拿起塤,吹了兩聲,大白雕還是不走,繞著沈又希盤旋,一圈又圈。


    沈又希試著把自己的胳膊伸出去,大白雕收了翅膀,站在了他的肩膀上。


    這大白雕通體雪白,眼神銳利,爪子鋒利,一看就不是凡品。


    就這樣,落鷹寺前,少年沈又希收了這隻大白雕。


    奇跡,果然無處不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染梅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諾的口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諾的口紅並收藏染梅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