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迴到落鷹寺,就被團團圍住了。
他們被這隻雪白的大雕吸引了。連皇上都被驚動了,跑出來看。
這隻空中霸主,此刻安靜地呆在沈又希肩上,任憑人們圍著它,瞧的瞧,評的評,它立在舞台中央,寵辱不驚。一身的王者氣質。
有人專門捉了一隻雞在它麵前晃動,它眼睛眨也不眨。
乾隆圍著這隻大白雕轉了一圈,連說“上品,上品!”
大家七嘴八舌,說得給這大白雕取個名字。沈又希請皇上給它取名。
乾隆想了想,說:“就叫扶搖吧!”
這雕似乎聽懂了,一振翅膀,直衝雲霄,在高空盤旋了兩圈,一個俯衝下來,落在地上,引得大家驚唿不已。
沈又希挪到哪兒,這大白雕就跟到哪兒,亦步亦趨,大有不離不棄的架勢。
“哇!又希簡直帥呆了!連大白雕都粘著你呢!”
“巴雅,你看看,你看看,你得跟這大白雕學學,瞧它多會粘人!”
“還不夠粘嗎?”
大家一邊笑,一邊調侃,氣氛很好,大家低落的情緒,被這隻大白雕治愈了。
這才發現,巴雅根本不在現場。
巴雅到底是女生,掉進河裏後,盡管喝了祛寒湯,還是患上了風寒。頭痛,打噴嚏,流鼻涕,還發起了燒。
海青去房裏看了看,開了一副發汗的藥,並讓沈又希把屋子裏弄得暖和些。
“別擔心!喝完藥,出一身汗,就沒事兒了。”海青說。
有海青在,大家一點兒不擔心的。
但沈又希忽然有了歉疚感。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她也不至於在冰冷的河水裏凍到生病。
她為了他生病,他卻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裏,對她不聞不問。
這樣一想,他坐到床邊,拉起了她的手。對她說,快點好起來。
巴雅眼皮動了動,未語。她是醒著的,她不想讓他看到她眼睛裏有淚。
他和她,一直是她在追。
他對她,不迎不拒。尤其是他失手殺了人後,他心裏對巴雅有了抗拒,覺得這一段感情,帶來的壓力大過歡喜。
大約巴雅也是有感覺的,所以,這一路上,她變得沉默了,以往那種張揚,收斂了。
她看他,眼睛裏也有了歉疚。
到底誰欠了誰呢?感情的事情,如果摻雜了“誰欠誰”,大約是走不下的。
他心底對她說“對不起”。
是夜,沈又希做了一個長長的夢。
漠北的大草原上,一個快樂的少年騎馬飛馳。與他並肩的,是他的父親羅藝。
待兩人停下,羅藝從懷裏掏出一隻古香古色的塤,手把手教他吹奏。
群鷹從遠處飛來,聚焦在他們的頭頂上空,盤旋,一會兒排成圈,一會兒排成行,一會兒飛起來,一會兒落下去。
羅藝正在教兒子馴鷹。
陽光明媚,草原上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母親坐在花叢中,一邊縫著馬鞍,一邊時不時笑看著父子倆。
這一個溫馨的場景,讓他往後的生活裏,常常憶起。
當時隻道是尋常。迴首難覓舊時光。
父親長年征戰在外,難得與他和母親團聚。隻要是在一起,他必須嚴格要求他,教他羅家槍法,教他馬術,教他馴鷹。
他是一個快樂的孩子,無憂無慮地長成了如水杉一般挺拔的少年郎。
14歲那年,他入軍營,在父親羅藝身邊當差。古語雲,上陣父子兵。他是父親的驕傲,帶在身邊,親自教他,自不必言。
那年他受母親派遣,去給姨母拜壽,途經貝州,與女扮男裝的竇雲娘相遇。
宇宙一點提示也沒有給他,毫無征兆地,他陷入了一場愛戀。
他是世無雙的羅公子。頭戴銀冠,二龍搶珠抹額,前發齊眉,後發披肩,身穿白袍,外罩魚鱗鎧甲,彎弓插箭,掛劍懸鞭,坐一騎小白龍,提一杆丈八滾銀槍。
她被那出眾的外貌吸引了。又見他提著銀槍,遂想試他一試。
“那誰?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竇雲娘雙手叉腰,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
羅成自己也是霸道慣了,自是見不得別人在自己麵前霸道的。
這人分明長得周正好看,卻一副如此霸道的嘴臉,實在難看。光天化日裏攔路搶劫,目無王法,委實該好好教訓一下。
但父親曾經教育他:“武是什麽意思?你看看這個字就明白了。武者,止戈也!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武。”
所以,他好脾氣地衝竇雲娘一笑:“這位小哥,在下受家母所遣,要去給姨母拜壽,途經貴地,還望行個方便。”
他不僅文質彬彬,笑起來也這麽好看!哎呀媽呀,簡直要命!這俏郎君,喜煞人也!
竇雲娘打馬上前,以劍去挑他的槍。羅成揮槍輕輕擋了一下,並不願與她動手。
“竟敢跟我動手!小的們,把這人給我綁了!”竇雲娘假裝很憤怒地說。
她身後一列持劍的人,應聲上前。
羅成被逼無奈,心說:“別怪小爺不客氣了!”使出羅家槍,把這些人打得落花流水,趁機奪路而去。
眼見小哥哥要走了,竇雲娘打馬去追。二人打鬥在一處。
羅成使出了迴馬槍,劈麵向竇雲娘刺去,實則隻是挑落了她的發冠,嚇嚇她,別追了。
不曾想,烏發散落,一張標致的女兒臉露出來。
原來是個女的!好男不跟女鬥!
羅成收了槍。立在馬上看著她。
竇雲娘露出真容,有些惱羞成怒,掏出金彈弓,劈麵朝羅成射去。
有劍不用,用彈弓?哈哈!分明小孩子嘛!
羅成徒手接住金彈,看著她的樣子,心下甚覺可愛。
羅成騎在馬上,把金彈拿在手上把玩,好整以暇地看著她。
14歲的竇雲娘何曾被人這麽輕慢過?氣得小臉通紅,怒目而視,對追上來的手下說:“給我拿箭來!”
羅成見狀,拱手說:“姑娘,在下幽州羅成,的確有要事需趕路,耽擱不得。姑娘若心中有氣,不妨等在下迴來再撒氣?”
不等迴答,打馬而去。一騎絕塵。
“膽小鬼!算你跑得快!”竇雲娘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問手下:“他說他叫什麽?”
“羅成!”一幫女扮男裝的姑娘齊聲答。
“羅成?槍法精湛,馬術精湛,莫不是羅藝的兒子?”
想想剛才那一記迴馬槍,不是他又是誰?羅成又怎樣?
哼!被本姑娘看上的,絕不能讓他逃出我的手掌心!心高氣傲的竇雲娘,是真的看上了玉麵槍王。
竇雲娘此後日日在路上攔截,終於等到那白馬白袍的羅成返程而來。
這一次,她沒有女扮男裝,而是穿著明豔的騎馬裝,颯爽而俊俏。
這漠北,也有這麽美麗的女子!他心裏好生歡喜。
少年人的心裏有了喜歡,便也有了寬容、忍讓、嗬護。
“還我金彈!”竇雲娘攔住了他的去路。
羅成有意戲弄她,偏說金彈丟了,惹得她揮劍砍來。
“怎麽不用彈弓?”他用滾雲槍架住她的劍,“你分明彈弓比劍法要好。”
他戲弄她。
她氣惱,丟了劍,一躍跳上他的馬背,對他又撕又咬。
羅成大驚,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她是如此的潑辣,直接。
羅成全無招架之力。
一群人看他被打得抱頭如鼠,狼狽不堪的樣子,哈哈大笑。
兩人落下馬來,滾作一團。
竇雲娘有個手下欲上前幫忙,被攔下:“人家小兩口打架,你瞎摻合什麽?”
“小兩口打架?!”這聲音大到恰好落入這二人的耳中。
兩人你看我,我看你,通紅了臉。似是心思被挑破了。
有時候,我們那些隱秘的心事,以為隱藏的很好,其實外人早一眼看穿了。這大約就是少年,單純的少年。
二人自此情愫暗生,但私下裏並不能常常見麵。
他多麽想,和她一起騎馬看落日,聽他吹塤,看他馴鷹。
她多麽想,和他一起牽手在大漠,聽她唱歌,看她跳舞。
直到兩位的父親,羅藝與竇建德在戰場上兵戎相見,他們被迫卷入了戰爭。
“勸你父親歸順大唐吧!這樣打來打去,有什麽意義?”
“勸你父親放下屠刀吧!做朝廷的棋子,有什麽意思?”
“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隻有統一,才能讓百姓休養生息。”
“誰願意天天打仗,提著腦袋過日子?都是李世民逼的。”
吵完了架,她是柔軟的,他是體貼的。
她與他針鋒相對,不過是好麵子而已。在心裏她覺得他說的對,勸父親息兵歸順,需要時間和方法。
他們私下裏約見了。
“讓父親吃個敗仗,看清形勢,再勸不遲。”
於是兩人達成了默契。她偷偷給他報信。
羅藝大敗竇建德,於是雙方走上了談判桌。
竇建德也自知這都是大勢所趨,於是歸順了唐朝。但他一生自傲,不願受人轄製,同時也自覺一生殺業太重,所以請求剃度出家。皇上準了。他說這一生,隻有一女是他的牽掛,但求皇上好生安置其愛女竇雲娘。
羅成找到父親,把竇雲娘跟自己通風報信的事情講與他聽。羅藝見過竇雲娘,也甚是喜歡。於是把羅成的話轉述給皇上。皇上何其聰明,自然明白羅成的用意,指著他們父子哈哈大笑,並賜婚,成全了羅成與竇雲娘。
於是二人喜結連理。
羅成以為,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開始了。
然而並不是。
命運就是這樣,給甜糖的時候,也同時準備了苦藥。
但看你如何看待這甜與苦。
他們被這隻雪白的大雕吸引了。連皇上都被驚動了,跑出來看。
這隻空中霸主,此刻安靜地呆在沈又希肩上,任憑人們圍著它,瞧的瞧,評的評,它立在舞台中央,寵辱不驚。一身的王者氣質。
有人專門捉了一隻雞在它麵前晃動,它眼睛眨也不眨。
乾隆圍著這隻大白雕轉了一圈,連說“上品,上品!”
大家七嘴八舌,說得給這大白雕取個名字。沈又希請皇上給它取名。
乾隆想了想,說:“就叫扶搖吧!”
這雕似乎聽懂了,一振翅膀,直衝雲霄,在高空盤旋了兩圈,一個俯衝下來,落在地上,引得大家驚唿不已。
沈又希挪到哪兒,這大白雕就跟到哪兒,亦步亦趨,大有不離不棄的架勢。
“哇!又希簡直帥呆了!連大白雕都粘著你呢!”
“巴雅,你看看,你看看,你得跟這大白雕學學,瞧它多會粘人!”
“還不夠粘嗎?”
大家一邊笑,一邊調侃,氣氛很好,大家低落的情緒,被這隻大白雕治愈了。
這才發現,巴雅根本不在現場。
巴雅到底是女生,掉進河裏後,盡管喝了祛寒湯,還是患上了風寒。頭痛,打噴嚏,流鼻涕,還發起了燒。
海青去房裏看了看,開了一副發汗的藥,並讓沈又希把屋子裏弄得暖和些。
“別擔心!喝完藥,出一身汗,就沒事兒了。”海青說。
有海青在,大家一點兒不擔心的。
但沈又希忽然有了歉疚感。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她也不至於在冰冷的河水裏凍到生病。
她為了他生病,他卻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裏,對她不聞不問。
這樣一想,他坐到床邊,拉起了她的手。對她說,快點好起來。
巴雅眼皮動了動,未語。她是醒著的,她不想讓他看到她眼睛裏有淚。
他和她,一直是她在追。
他對她,不迎不拒。尤其是他失手殺了人後,他心裏對巴雅有了抗拒,覺得這一段感情,帶來的壓力大過歡喜。
大約巴雅也是有感覺的,所以,這一路上,她變得沉默了,以往那種張揚,收斂了。
她看他,眼睛裏也有了歉疚。
到底誰欠了誰呢?感情的事情,如果摻雜了“誰欠誰”,大約是走不下的。
他心底對她說“對不起”。
是夜,沈又希做了一個長長的夢。
漠北的大草原上,一個快樂的少年騎馬飛馳。與他並肩的,是他的父親羅藝。
待兩人停下,羅藝從懷裏掏出一隻古香古色的塤,手把手教他吹奏。
群鷹從遠處飛來,聚焦在他們的頭頂上空,盤旋,一會兒排成圈,一會兒排成行,一會兒飛起來,一會兒落下去。
羅藝正在教兒子馴鷹。
陽光明媚,草原上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母親坐在花叢中,一邊縫著馬鞍,一邊時不時笑看著父子倆。
這一個溫馨的場景,讓他往後的生活裏,常常憶起。
當時隻道是尋常。迴首難覓舊時光。
父親長年征戰在外,難得與他和母親團聚。隻要是在一起,他必須嚴格要求他,教他羅家槍法,教他馬術,教他馴鷹。
他是一個快樂的孩子,無憂無慮地長成了如水杉一般挺拔的少年郎。
14歲那年,他入軍營,在父親羅藝身邊當差。古語雲,上陣父子兵。他是父親的驕傲,帶在身邊,親自教他,自不必言。
那年他受母親派遣,去給姨母拜壽,途經貝州,與女扮男裝的竇雲娘相遇。
宇宙一點提示也沒有給他,毫無征兆地,他陷入了一場愛戀。
他是世無雙的羅公子。頭戴銀冠,二龍搶珠抹額,前發齊眉,後發披肩,身穿白袍,外罩魚鱗鎧甲,彎弓插箭,掛劍懸鞭,坐一騎小白龍,提一杆丈八滾銀槍。
她被那出眾的外貌吸引了。又見他提著銀槍,遂想試他一試。
“那誰?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竇雲娘雙手叉腰,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
羅成自己也是霸道慣了,自是見不得別人在自己麵前霸道的。
這人分明長得周正好看,卻一副如此霸道的嘴臉,實在難看。光天化日裏攔路搶劫,目無王法,委實該好好教訓一下。
但父親曾經教育他:“武是什麽意思?你看看這個字就明白了。武者,止戈也!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武。”
所以,他好脾氣地衝竇雲娘一笑:“這位小哥,在下受家母所遣,要去給姨母拜壽,途經貴地,還望行個方便。”
他不僅文質彬彬,笑起來也這麽好看!哎呀媽呀,簡直要命!這俏郎君,喜煞人也!
竇雲娘打馬上前,以劍去挑他的槍。羅成揮槍輕輕擋了一下,並不願與她動手。
“竟敢跟我動手!小的們,把這人給我綁了!”竇雲娘假裝很憤怒地說。
她身後一列持劍的人,應聲上前。
羅成被逼無奈,心說:“別怪小爺不客氣了!”使出羅家槍,把這些人打得落花流水,趁機奪路而去。
眼見小哥哥要走了,竇雲娘打馬去追。二人打鬥在一處。
羅成使出了迴馬槍,劈麵向竇雲娘刺去,實則隻是挑落了她的發冠,嚇嚇她,別追了。
不曾想,烏發散落,一張標致的女兒臉露出來。
原來是個女的!好男不跟女鬥!
羅成收了槍。立在馬上看著她。
竇雲娘露出真容,有些惱羞成怒,掏出金彈弓,劈麵朝羅成射去。
有劍不用,用彈弓?哈哈!分明小孩子嘛!
羅成徒手接住金彈,看著她的樣子,心下甚覺可愛。
羅成騎在馬上,把金彈拿在手上把玩,好整以暇地看著她。
14歲的竇雲娘何曾被人這麽輕慢過?氣得小臉通紅,怒目而視,對追上來的手下說:“給我拿箭來!”
羅成見狀,拱手說:“姑娘,在下幽州羅成,的確有要事需趕路,耽擱不得。姑娘若心中有氣,不妨等在下迴來再撒氣?”
不等迴答,打馬而去。一騎絕塵。
“膽小鬼!算你跑得快!”竇雲娘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問手下:“他說他叫什麽?”
“羅成!”一幫女扮男裝的姑娘齊聲答。
“羅成?槍法精湛,馬術精湛,莫不是羅藝的兒子?”
想想剛才那一記迴馬槍,不是他又是誰?羅成又怎樣?
哼!被本姑娘看上的,絕不能讓他逃出我的手掌心!心高氣傲的竇雲娘,是真的看上了玉麵槍王。
竇雲娘此後日日在路上攔截,終於等到那白馬白袍的羅成返程而來。
這一次,她沒有女扮男裝,而是穿著明豔的騎馬裝,颯爽而俊俏。
這漠北,也有這麽美麗的女子!他心裏好生歡喜。
少年人的心裏有了喜歡,便也有了寬容、忍讓、嗬護。
“還我金彈!”竇雲娘攔住了他的去路。
羅成有意戲弄她,偏說金彈丟了,惹得她揮劍砍來。
“怎麽不用彈弓?”他用滾雲槍架住她的劍,“你分明彈弓比劍法要好。”
他戲弄她。
她氣惱,丟了劍,一躍跳上他的馬背,對他又撕又咬。
羅成大驚,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她是如此的潑辣,直接。
羅成全無招架之力。
一群人看他被打得抱頭如鼠,狼狽不堪的樣子,哈哈大笑。
兩人落下馬來,滾作一團。
竇雲娘有個手下欲上前幫忙,被攔下:“人家小兩口打架,你瞎摻合什麽?”
“小兩口打架?!”這聲音大到恰好落入這二人的耳中。
兩人你看我,我看你,通紅了臉。似是心思被挑破了。
有時候,我們那些隱秘的心事,以為隱藏的很好,其實外人早一眼看穿了。這大約就是少年,單純的少年。
二人自此情愫暗生,但私下裏並不能常常見麵。
他多麽想,和她一起騎馬看落日,聽他吹塤,看他馴鷹。
她多麽想,和他一起牽手在大漠,聽她唱歌,看她跳舞。
直到兩位的父親,羅藝與竇建德在戰場上兵戎相見,他們被迫卷入了戰爭。
“勸你父親歸順大唐吧!這樣打來打去,有什麽意義?”
“勸你父親放下屠刀吧!做朝廷的棋子,有什麽意思?”
“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隻有統一,才能讓百姓休養生息。”
“誰願意天天打仗,提著腦袋過日子?都是李世民逼的。”
吵完了架,她是柔軟的,他是體貼的。
她與他針鋒相對,不過是好麵子而已。在心裏她覺得他說的對,勸父親息兵歸順,需要時間和方法。
他們私下裏約見了。
“讓父親吃個敗仗,看清形勢,再勸不遲。”
於是兩人達成了默契。她偷偷給他報信。
羅藝大敗竇建德,於是雙方走上了談判桌。
竇建德也自知這都是大勢所趨,於是歸順了唐朝。但他一生自傲,不願受人轄製,同時也自覺一生殺業太重,所以請求剃度出家。皇上準了。他說這一生,隻有一女是他的牽掛,但求皇上好生安置其愛女竇雲娘。
羅成找到父親,把竇雲娘跟自己通風報信的事情講與他聽。羅藝見過竇雲娘,也甚是喜歡。於是把羅成的話轉述給皇上。皇上何其聰明,自然明白羅成的用意,指著他們父子哈哈大笑,並賜婚,成全了羅成與竇雲娘。
於是二人喜結連理。
羅成以為,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開始了。
然而並不是。
命運就是這樣,給甜糖的時候,也同時準備了苦藥。
但看你如何看待這甜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