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換請求剃度出家。
住持很為難。當日聖上身邊的小德子拿著玉牌前來,隻傳了聖上口諭,“好好照拂”。也沒說別的。如今他要出家,這佛門哪裏是想進就進想出就出的地方?
這世上,若心病不醫,又能逃到哪裏躲到哪裏呢?躲到哪裏,都還是苦的。
因為有顆心。
住持無奈,隻能推說,事關重大,要等師父出關了,請示他老人家。
十日後,釋空出關。
白發白衣,須眉皆白,清瘦清淨的釋空,閉目盤腿坐在蒲團上。
“師父,今日這人身份不一般,弟子怕拿捏不好,反給寺院帶來影響。所以還請師父明示。”住持向釋空報告。
“帶他來吧!”釋空說。
楊之換見到釋空那一刻,忽然淚流滿麵,撲通一聲跪下,叫了一聲“師父”。
住持和身邊的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誤會是釋空仙風道骨,氣場強大,讓楊之渙情不自禁地跪下不停地磕頭。
釋空未語。半晌睜開眼睛,緩緩地吐了幾個字:“你迴來了?”
“弟子迴來了,師父。”楊之換眼淚長流不止。
“嗯!你可明白了?”釋空問。
“弟子還未明白。還請師父開示。”楊之渙請求。
釋空招手,楊之換上前。
釋空與楊之換眼神對視了幾秒,彈了一下他的眉心,示意楊之換坐下。
楊之換就這樣入定了。
原來,楊之換是一隻木魚,一番番輪迴都跟在釋空身邊,每日裏晨鍾暮鼓,梵音彌耳,他漸漸慧根深種,頗具靈氣,他發出的聲音,意韻空靈,禪意深厚,釋空誇:“如此再修修,就能化成人形。”
那一世輪轉,他終於有了人身,隻是無法開口講話。
釋空說:“無妨,無妨。這世人以為嘴巴是用來說話的,其實,嘴巴是用來吃飯的。你可懂?”
他搖頭。
釋空說:“人們通過眼耳鼻舌身來追求空性,好比緣木求魚。隻有空掉這些,才能真正找到空,與心合一,與道合一。”
他搖頭。
釋空說:“你看那枝頭上的知了,一天到晚聒噪‘知了知了’,你知道,它到底知了什麽?”
他還是搖頭。
釋空遂以“知了”作了他的法號。
他有了身體,有了名字,他可以用雙腳隨意行走,用眼睛看山川河流,用耳朵聽鳥聲蟲鳴,用鼻子聞茶味花香,還能用嘴巴品嚐世間美味。
他被無比的快樂、無比的安寧、無比的幸福包圍著,像一個純淨的嬰孩一樣,帶著好奇感知一切,體會一切。
一切都那麽好,都剛剛好。
他天天在寺院裏劈柴,打水、掃地、聽經,聽經,掃地,打水,劈柴,一點一滴的體悟著當下的快樂,每一秒都是快樂的。
那一日,風和日麗,老銀杏樹的金黃葉子鋪滿了地,如詩如畫。
他蹲在地上,一片一片把葉子裝進竹筐,把詩情畫意裝進心裏。
一個白衣女子隨母親上山進香,一路上蹦蹦跳跳,歡聲笑語,路過他的身邊。
他聽了這天籟一樣的聲音,不禁扭過頭去看她。
那一刻,調皮的風兒將她的白紗衣吹上了他的臉,一陣女兒香拂過,他呆了。
世間還有這麽美好的,他不曾體會過的東西。
望著她的背影,他的心便飄飄地跟了她去。
不再快樂,不再歡笑。
釋空明察秋毫,不動聲色。
然而,他漸漸消瘦下去,沉屙漸深,臥床不起。
釋空看著他沒有神采的眼睛,歎了口氣:“癡子,癡子啊!”
“師父,我別無他求。隻想見她一麵,知道她長什麽樣子。”他懇求道。
釋空歎口氣,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3000年前的某一個春天,有位僧人下山去化緣,途中將一隻心愛的木魚遺落了。木魚落在道旁,地廣人稀,無人問津。它靜靜地等待,等待主人迴來將它帶走。
漫山遍野鋪滿了黃色的蒲公英花,隨風輕輕搖曳,輕輕歌唱,它沉醉在花的香氛裏,不知年月。忽覺臉上氧氧的,毛茸茸的,原來是蒲公英的小小的白色的種子隨風而起,滾過木魚,待它想看清的時候,種子又被一陣風吹向了別處。
後來僧人迴來找到了這隻木魚,依舊每日裏晨鍾暮鼓,梵音彌耳,終成人形。而這朵蒲公英的種子,在輪迴裏輾轉幾番,也有了人形,成了人家的女兒。
“師父,他是誰家的女兒?她叫什麽名字?她好看嗎?”他的眼睛亮了。
釋空說:“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一麵之緣,就像一陣風刮過一樣。你可明白?”
原來,他和她的緣份僅止於此。
“可是,師父,我想念她的心,如長明燈一般無法熄滅。我拚命要摁掉它,掐滅它,每一次熄滅,必定會再燃得更加明亮。我的腦子裏全是一個念頭,見她的念頭。”他哭起來,眼淚滑過耳朵,打濕了頭下的枕頭。
“懇求師父,讓我去見她吧!我隻想看她一眼,哪怕隻一眼。”他坐了起來,給師父磕頭。
“也罷!這大約就是你的劫數!”釋空歎了口氣,“這夢幻泡影的紅塵,要看透看穿,要保持如如不動,豈是打坐參禪就能做到的?若無紅塵裏打滾,紅塵裏受傷,你怕是不能醒轉啊?”
他下得山來,幾番周折,成了她家的花奴。天天在園子裏種花,並無緣見到她。
他用心打理著花園,侍弄著花草,滿園生機勃勃,花開不斷。
女孩子自然是愛花的,她日常會來園子裏逛逛,曬曬太陽,采些花兒迴去做插花。
他一直不曾看到她的真麵目。
遠遠地看著她,遠遠地聽她笑,就已經很美好。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這樣,他遠遠地陪伴,遠遠地關注,別無他求。
若有所求,就請求老天,讓她永遠這麽開心快樂,無憂無慮,人生安好,歲月無恙。
春天的園子裏,開滿了鮮花,地上的蒲公英也競相開放,鋪了一地的金黃和一地的純白。
少女開心地在園子裏笑著,舞著,輕盈靈動,像風一樣。
他遠遠地聽著,跪在地上種月季,心中無限歡喜。
一雙好看的繡花鞋忽然停在他的身邊。摘下一朵蒲公英花球,一邊吹一邊往前走。走了兩步,又退迴來,停在他身邊。
他心跳如鼓。深深地埋下了頭。好一個近情情怯的癡子啊。
“嘿!這些花都是你種的吧?真好看。”她說。並沒有要他答的意思。
他依舊低著頭,幹自己的活。
“你叫什麽名字?”她又摘一朵花球,邊吹邊問。
他咬了咬唇,用手把地上的泥土鋪平。
“為什麽不理我?你不會說話嗎?你是木魚嗎?”她笑著問。
他細細地把土壤鋪平,拿一根樹枝寫下兩個字:“不會。”
“哦!果然不會說話。那你有名字嗎?”她繼續問。
他再次細細地把土壤鋪平,寫下兩個字:“知了。”
“知了,知了。這名字有意思。你父母是希望你能開口講話,像夏天的知了一樣,天天都說話,不停地說話嗎?”她笑著,邊走邊自言自語:“這名字也挺有意思的。”
師父是這個意思嗎?他愣了片刻。師父希望我能開口說話嗎?
直到她走遠了,他才抬起頭,癡癡地望著她的背影,發呆。
開口說話?假如他能開口說話,他也隻想對她一個人說話。
是夜,他做了一個很沉的夢。
她一身白衣,遠遠地朝他跑過來。她是笑著的,她是開心的。
他也是笑著的,他也是開心的。
他張開雙臂,想迎接她,想告訴她,他會說話了。
他心裏一直藏著一句話,可是這句話到底是什麽?他得趕緊掏出來。
他使勁掏啊掏啊,就是不知道這句放到哪裏去了。
他急得渾身大汗。忽然想起師父說,遇事得定下來。
於是,他舌抵上齶,讓自己的心跳慢下來,慢下來,再慢下來。
她跑過來了,近了,更近了,這句話還是沒有找到。
眼看她跑到自己跟前來了。他張開了嘴。
隻見她慢慢地從他眼前跑過去,跑過去了。
他想叫住她,跟她說那句話。
卻看見,遠遠地一個白衣男子在等她,她朝著那人跑過去了。
他停下,忘記了剛才自己要說什麽了。那麽重要的一句話,怎麽可以忘記?他不停地責備自己。
然後,他看見,她投進了那個人的懷抱。她是開心的,是幸福的。
可是他為什麽悵然若失。不是遠遠看著她就好嗎?不是隻要她開心就好嗎?
他發呆,思索。自己這顆心,到底要什麽?
醒來,那種若有所失的感覺依然在。
怎麽會有這種失去的感覺?到底失去了什麽?他什麽也沒有失去啊?
對,失去了一句話,一句很重要的話。一句隻對她一個人說的話。他心急,他心慌,他忘了放在什麽地方了。
於是,他困在了一句找不到的話裏了。
他日也想,夜也想,坐也想,行也想,動也想,靜也想,天天都在想,“我到底要對她什麽?”
而他,其實根本不會說話。
住持很為難。當日聖上身邊的小德子拿著玉牌前來,隻傳了聖上口諭,“好好照拂”。也沒說別的。如今他要出家,這佛門哪裏是想進就進想出就出的地方?
這世上,若心病不醫,又能逃到哪裏躲到哪裏呢?躲到哪裏,都還是苦的。
因為有顆心。
住持無奈,隻能推說,事關重大,要等師父出關了,請示他老人家。
十日後,釋空出關。
白發白衣,須眉皆白,清瘦清淨的釋空,閉目盤腿坐在蒲團上。
“師父,今日這人身份不一般,弟子怕拿捏不好,反給寺院帶來影響。所以還請師父明示。”住持向釋空報告。
“帶他來吧!”釋空說。
楊之換見到釋空那一刻,忽然淚流滿麵,撲通一聲跪下,叫了一聲“師父”。
住持和身邊的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誤會是釋空仙風道骨,氣場強大,讓楊之渙情不自禁地跪下不停地磕頭。
釋空未語。半晌睜開眼睛,緩緩地吐了幾個字:“你迴來了?”
“弟子迴來了,師父。”楊之換眼淚長流不止。
“嗯!你可明白了?”釋空問。
“弟子還未明白。還請師父開示。”楊之渙請求。
釋空招手,楊之換上前。
釋空與楊之換眼神對視了幾秒,彈了一下他的眉心,示意楊之換坐下。
楊之換就這樣入定了。
原來,楊之換是一隻木魚,一番番輪迴都跟在釋空身邊,每日裏晨鍾暮鼓,梵音彌耳,他漸漸慧根深種,頗具靈氣,他發出的聲音,意韻空靈,禪意深厚,釋空誇:“如此再修修,就能化成人形。”
那一世輪轉,他終於有了人身,隻是無法開口講話。
釋空說:“無妨,無妨。這世人以為嘴巴是用來說話的,其實,嘴巴是用來吃飯的。你可懂?”
他搖頭。
釋空說:“人們通過眼耳鼻舌身來追求空性,好比緣木求魚。隻有空掉這些,才能真正找到空,與心合一,與道合一。”
他搖頭。
釋空說:“你看那枝頭上的知了,一天到晚聒噪‘知了知了’,你知道,它到底知了什麽?”
他還是搖頭。
釋空遂以“知了”作了他的法號。
他有了身體,有了名字,他可以用雙腳隨意行走,用眼睛看山川河流,用耳朵聽鳥聲蟲鳴,用鼻子聞茶味花香,還能用嘴巴品嚐世間美味。
他被無比的快樂、無比的安寧、無比的幸福包圍著,像一個純淨的嬰孩一樣,帶著好奇感知一切,體會一切。
一切都那麽好,都剛剛好。
他天天在寺院裏劈柴,打水、掃地、聽經,聽經,掃地,打水,劈柴,一點一滴的體悟著當下的快樂,每一秒都是快樂的。
那一日,風和日麗,老銀杏樹的金黃葉子鋪滿了地,如詩如畫。
他蹲在地上,一片一片把葉子裝進竹筐,把詩情畫意裝進心裏。
一個白衣女子隨母親上山進香,一路上蹦蹦跳跳,歡聲笑語,路過他的身邊。
他聽了這天籟一樣的聲音,不禁扭過頭去看她。
那一刻,調皮的風兒將她的白紗衣吹上了他的臉,一陣女兒香拂過,他呆了。
世間還有這麽美好的,他不曾體會過的東西。
望著她的背影,他的心便飄飄地跟了她去。
不再快樂,不再歡笑。
釋空明察秋毫,不動聲色。
然而,他漸漸消瘦下去,沉屙漸深,臥床不起。
釋空看著他沒有神采的眼睛,歎了口氣:“癡子,癡子啊!”
“師父,我別無他求。隻想見她一麵,知道她長什麽樣子。”他懇求道。
釋空歎口氣,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3000年前的某一個春天,有位僧人下山去化緣,途中將一隻心愛的木魚遺落了。木魚落在道旁,地廣人稀,無人問津。它靜靜地等待,等待主人迴來將它帶走。
漫山遍野鋪滿了黃色的蒲公英花,隨風輕輕搖曳,輕輕歌唱,它沉醉在花的香氛裏,不知年月。忽覺臉上氧氧的,毛茸茸的,原來是蒲公英的小小的白色的種子隨風而起,滾過木魚,待它想看清的時候,種子又被一陣風吹向了別處。
後來僧人迴來找到了這隻木魚,依舊每日裏晨鍾暮鼓,梵音彌耳,終成人形。而這朵蒲公英的種子,在輪迴裏輾轉幾番,也有了人形,成了人家的女兒。
“師父,他是誰家的女兒?她叫什麽名字?她好看嗎?”他的眼睛亮了。
釋空說:“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一麵之緣,就像一陣風刮過一樣。你可明白?”
原來,他和她的緣份僅止於此。
“可是,師父,我想念她的心,如長明燈一般無法熄滅。我拚命要摁掉它,掐滅它,每一次熄滅,必定會再燃得更加明亮。我的腦子裏全是一個念頭,見她的念頭。”他哭起來,眼淚滑過耳朵,打濕了頭下的枕頭。
“懇求師父,讓我去見她吧!我隻想看她一眼,哪怕隻一眼。”他坐了起來,給師父磕頭。
“也罷!這大約就是你的劫數!”釋空歎了口氣,“這夢幻泡影的紅塵,要看透看穿,要保持如如不動,豈是打坐參禪就能做到的?若無紅塵裏打滾,紅塵裏受傷,你怕是不能醒轉啊?”
他下得山來,幾番周折,成了她家的花奴。天天在園子裏種花,並無緣見到她。
他用心打理著花園,侍弄著花草,滿園生機勃勃,花開不斷。
女孩子自然是愛花的,她日常會來園子裏逛逛,曬曬太陽,采些花兒迴去做插花。
他一直不曾看到她的真麵目。
遠遠地看著她,遠遠地聽她笑,就已經很美好。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這樣,他遠遠地陪伴,遠遠地關注,別無他求。
若有所求,就請求老天,讓她永遠這麽開心快樂,無憂無慮,人生安好,歲月無恙。
春天的園子裏,開滿了鮮花,地上的蒲公英也競相開放,鋪了一地的金黃和一地的純白。
少女開心地在園子裏笑著,舞著,輕盈靈動,像風一樣。
他遠遠地聽著,跪在地上種月季,心中無限歡喜。
一雙好看的繡花鞋忽然停在他的身邊。摘下一朵蒲公英花球,一邊吹一邊往前走。走了兩步,又退迴來,停在他身邊。
他心跳如鼓。深深地埋下了頭。好一個近情情怯的癡子啊。
“嘿!這些花都是你種的吧?真好看。”她說。並沒有要他答的意思。
他依舊低著頭,幹自己的活。
“你叫什麽名字?”她又摘一朵花球,邊吹邊問。
他咬了咬唇,用手把地上的泥土鋪平。
“為什麽不理我?你不會說話嗎?你是木魚嗎?”她笑著問。
他細細地把土壤鋪平,拿一根樹枝寫下兩個字:“不會。”
“哦!果然不會說話。那你有名字嗎?”她繼續問。
他再次細細地把土壤鋪平,寫下兩個字:“知了。”
“知了,知了。這名字有意思。你父母是希望你能開口講話,像夏天的知了一樣,天天都說話,不停地說話嗎?”她笑著,邊走邊自言自語:“這名字也挺有意思的。”
師父是這個意思嗎?他愣了片刻。師父希望我能開口說話嗎?
直到她走遠了,他才抬起頭,癡癡地望著她的背影,發呆。
開口說話?假如他能開口說話,他也隻想對她一個人說話。
是夜,他做了一個很沉的夢。
她一身白衣,遠遠地朝他跑過來。她是笑著的,她是開心的。
他也是笑著的,他也是開心的。
他張開雙臂,想迎接她,想告訴她,他會說話了。
他心裏一直藏著一句話,可是這句話到底是什麽?他得趕緊掏出來。
他使勁掏啊掏啊,就是不知道這句放到哪裏去了。
他急得渾身大汗。忽然想起師父說,遇事得定下來。
於是,他舌抵上齶,讓自己的心跳慢下來,慢下來,再慢下來。
她跑過來了,近了,更近了,這句話還是沒有找到。
眼看她跑到自己跟前來了。他張開了嘴。
隻見她慢慢地從他眼前跑過去,跑過去了。
他想叫住她,跟她說那句話。
卻看見,遠遠地一個白衣男子在等她,她朝著那人跑過去了。
他停下,忘記了剛才自己要說什麽了。那麽重要的一句話,怎麽可以忘記?他不停地責備自己。
然後,他看見,她投進了那個人的懷抱。她是開心的,是幸福的。
可是他為什麽悵然若失。不是遠遠看著她就好嗎?不是隻要她開心就好嗎?
他發呆,思索。自己這顆心,到底要什麽?
醒來,那種若有所失的感覺依然在。
怎麽會有這種失去的感覺?到底失去了什麽?他什麽也沒有失去啊?
對,失去了一句話,一句很重要的話。一句隻對她一個人說的話。他心急,他心慌,他忘了放在什麽地方了。
於是,他困在了一句找不到的話裏了。
他日也想,夜也想,坐也想,行也想,動也想,靜也想,天天都在想,“我到底要對她什麽?”
而他,其實根本不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