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繼續上路。
接下來,皇上是西行還是南下?幾個人一邊走一邊討論。其實過了前麵的山口,就見分曉。
遠遠的,就見十字路口聚了一群人。馬爾佳咐咐停下,命人前去打探,才得知是有個婦人要跟情人私奔,被家族發現了,派人攔下,家丁們正在毆打私奔的兩個人。
“私奔?”乾隆探出腦袋,看了看被捆綁塞進竹籠的兩個人,擺了擺手,示意不必管,繼續前行。
馬車緩緩駛過這群人。
忽然,這群人忽然操起刀來,蜂擁而上,揮刀衝向乾隆的馬車。
“保護皇上!”沈又希一見情形不妙,飛身從馬上躍起,跳到皇上的馬車下,與刺客展開搏鬥。
馬爾佳、童鈺、劉鳳風及便衣護衛也紛紛上前。團團圍在皇上的車下。
正在這時,從三個路口各衝出來一輛馬車,朝乾隆的馬車飛奔而來。
“沈又希,快帶皇上走!”童鈺揮手掀翻了其中一輛馬車,沈又希趁機駕著馬車奪路衝了出去。
馬爾佳衝童鈺喊:“童鈺,你帶上楊之換,快去保護皇上,這裏交給我就行了。”
童鈺和楊之換騎上馬,去追皇上的馬車。
“不要戀戰!”楊之換看著周圍山上不斷湧來的人,邊打馬邊衝馬爾佳說。
“好的!”馬爾佳說。
沈又希駕著馬車拚命跑,不知不覺跑進了一處峽穀。路越來越窄,越來越難走,馬車無法前行,沈又希隻好帶著皇上下了馬車,查看地勢。
兩人在溪邊一邊洗臉一邊四處看,發現他們到了一個環形山下,前麵是一條大瀑布,無路可走。
沈又希忽然反應過來,拉著皇上往馬車跑去,邊跑邊說說:“皇上,我們上當了!”
這時,河穀外衝出一撥人,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這群人明顯比先前那幫人更加專業,手持短弓,一上來就朝兩人射箭。
一時箭矢如雨,沈又希隻好和皇上躲到了馬車後麵。準備伺機往山上撤。
還好,在童鈺和楊之換恰在這時趕到。
幾個人合在一處,對方的箭矢大約也用完了,提刀衝過來。
正在這時,一女子駕著馬車,衝散了刺客,從後麵衝出來,高喊“皇上別怕,吳憂來救您了!”
“吳憂,你怎麽來了?周高高呢?”皇上看到吳憂,愣了一下,問。
“周高高很好,皇上放心。皇上先上車,迴頭跟您細說。”吳憂催促皇上趕緊上馬車。
皇上正在猶豫,聽見後麵喊:“皇上小心!”隻見周高高飛身而來,撲倒了皇上。
一柄劍噗嗤一聲刺穿了她的前胸。
吳憂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手中這把劍,最終會刺向周高高。
她愣住了。
童鈺揮手將她打翻在地,楊之換趁機擒了她。
“救幫主!”隻聽刺客中有人大喊。
“都給我退下,不然我一刀砍下她的頭。”楊之換大聲說。
皇上扶周高高坐起來,血大團大團從周高高的口中吐出來。
“高高,周高高,你給我挺住,挺住!”他慌亂地擦拭她的血跡,越擦越多,急得他快要哭出來,“禦醫,禦醫!海青呢,海青在哪裏?”
“皇上,別怕!我要是死了,死在你的懷裏,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周高高握著皇上的手腕,忽然摸到了那顆黑痣。
那是黑衣人楊之換的黑痣。
她吃驚地說:“你是,你是。。。。。。”
“是,我是。我喜歡你很久很久了。還記得小時候嗎?小時候你說我的名字很好笑,你還記得嗎?”皇上把她抱在懷裏,流下了眼淚。
她轉了轉眼珠,笑了。
“那天,你拿著我的香囊,跟我說,你喜歡我很久了。知道我有多高興嗎?”他說。
“你的香囊?所以,馬上救我的人,是你?”周高高問。
“是我。”他說。
“知了。這樣挺好。不要為難她。這些年,她孤身一人,心裏其實很苦的。”周高高說。
一個人心懷仇恨,活在這世上,原本就如同活在地獄。何況她孤身一人行走在地獄?要多苦就有多苦。
皇上不說話,隻是把她抱得更緊了。
這一生,她以為自己全心全意愛著的是一個人。到頭來,卻是這樣的局麵。
陰差陽錯,天意弄人。
麵對死亡,她忽然不再糾結自己的情感,原也不過是一場空罷了。
“答應我。如果我死了,不要難過。不要為了我再造殺業。”周高高說。
“不,你不能死!不要死!我不要你死!”他說。
叛亂頭目被抓,其他人也被馬爾佳一並拿下。
海青將周高高帶離皇上身邊,安置在馬車上醫治。
馬爾佳、楊之換們突擊審問這群刺客。
原來,這吳憂,本是呂留良的女兒,叫呂無憂。
曾靜發動叛亂那年,她才8歲。呂氏滿族16歲以上的男子全部處斬,她被賣到了妓院,從此改名俏俏,並成為京城最紅的花魁。後銷聲匿跡,傳聞被一富商贖身,去了南洋。
實際上,這些年,她一直隱居幕後,四處聯絡父親呂留良的門生,為呂家報仇。
呂留良學識淵博,門生頗多,曾靜也是其中一個。曾靜發動叛亂,策反嶽鍾琪,反被嶽鍾琪施計,導致策反失敗,被雍正關入大牢。雍正忌憚曾靜在南方發動的大量群眾力量,覺得簡單砍了曾靜的頭,無異於火上澆油,會讓反抗活動越來越多。究其根源,還在於當時與曾靜關係密切的呂留良到處散布“反清複明”的言論和書籍有關。
策反主謀雖不是呂留良,但這個案子總要有人來擔吧?既然不能殺曾靜,不如利用曾靜,將罪名全部推到呂留良身上。於是雍正下令銷毀了呂留良全部書籍,直係家族16歲以上的男丁全部被處斬。雍正在位時,甚至頒布上諭,要求子孫不得追究殺戮曾靜。
真正的主謀曾靜還平安地活著,而呂家卻落得如此慘烈地下場。她痛恨冷酷無情的皇上,更痛恨這顛倒黑白的朝廷。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報仇。
得知皇上出行消息,她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一路跟隨到此,精心策劃,還假扮耍猴的來接近他們。她以為這個策劃萬無一失,沒想到,周高高讓她功虧一簣。
原來,在定國寺裏,她傳遞消息的信鴿被周高高發現了。周高高得知她是呂留良的女兒,非常震驚。
周高高:“你要刺殺皇上?”
呂無憂:“是!你喜歡的那個人,是我的仇人!”
周高高:“可殺你父親的人不是他。”
呂無憂:“都一樣!父債子償!”
周高高:“你不可能成功的。不要白白流血犧牲。”
呂無憂:“我活著,就是為了報仇。流血犧牲算什麽!不過,看在你心腸還算好的份上,我不殺你。你就老老實實待著吧!”呂無憂把周高高綁起來,鎖在了屋子裏。
周高高掙脫捆縛後,換了行裝,跟在呂無憂身後,這才及時救了皇上。
哦,不,是救了楊之換。
可憐周高高,終因傷勢過重、流血過多而不治。
巴雅哭得眼睛像桃子。其他幾個人一直沉默不語。
氣氛特別壓抑。
對於他們來說,這就像是一個夢,假的。
怎麽可能呢?那麽鮮活那麽敏捷那麽深情那麽熱烈的周高高,怎麽可能會永遠離開他們呢?她是不是在跟他們開玩笑,過幾天還會出現在大家麵前?
然而,看著她的軀體被裝進了一個木匣子裏,大家才醒過來,這是現實。
少年們第一次體會到人生的無常,生離死別的無常。
對於當年曾靜造反案,乾隆是一清二楚的。
呂留良雖然不是主犯,卻也並不冤枉。他集結門生,四處散布反清複明的言論,朝廷屢次想招安他,都無果,他甚至躲到寺院出家。曾靜因為仰慕他的才學,歸其門下學習。受其反清複明的言論影響,才主動去策反嶽鍾琪。
雪崩時,沒有一朵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但,哪一朵雪花是無辜的呢?
“呂家並不無辜。曾靜罪該萬死!”皇上聽完他們的審訊後,緩緩地說出了這句話。
這個可惡的秀才,以為會幾句漢話就是愛國,以為說幾句“反清複明”的反調就是愛國?因他的愚蠢無知,白白犧牲了多少性命!
“傳朕旨意!曾靜立即淩遲處死!著劉庭玉徹查曾靜案,凡有關人員一律不得姑息!”
不日,收到快報,曾靜、張倬等人被淩遲處死,曾家人被流放寧古塔為奴。
楊之換請求護送周高高的遺體迴定國寺,皇上準許了。
楊之換在定國寺安置了周高高的遺體後,就傳信給皇上,說自己想留在定國寺。
皇上歎了口氣,答應了。
當年爺爺為了保護他,做了這樣的安排,他不予置評。他是一個極其自信的人,他不認為這樣做是對他的保護。有人說,有一個和皇上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存在,才是威脅。他舉棋不定。說實話,他本可以光明正大的活著,但因為這張一模一樣的臉,他隻能成為一個影子人。所以,他對這個弟弟,一直心存愧疚。
這次帶他出來,讓他不再做影子,也是想看看他的反應,再想下一步如何安置他。
不曾想,發生了刺殺這樣的事情,讓周高高為了救他而死於非命,他更覺得自己欠他太多了。
這也是為什麽,他會不顧父皇遺命,也要砍了曾靜腦袋的原因。
接下來,皇上是西行還是南下?幾個人一邊走一邊討論。其實過了前麵的山口,就見分曉。
遠遠的,就見十字路口聚了一群人。馬爾佳咐咐停下,命人前去打探,才得知是有個婦人要跟情人私奔,被家族發現了,派人攔下,家丁們正在毆打私奔的兩個人。
“私奔?”乾隆探出腦袋,看了看被捆綁塞進竹籠的兩個人,擺了擺手,示意不必管,繼續前行。
馬車緩緩駛過這群人。
忽然,這群人忽然操起刀來,蜂擁而上,揮刀衝向乾隆的馬車。
“保護皇上!”沈又希一見情形不妙,飛身從馬上躍起,跳到皇上的馬車下,與刺客展開搏鬥。
馬爾佳、童鈺、劉鳳風及便衣護衛也紛紛上前。團團圍在皇上的車下。
正在這時,從三個路口各衝出來一輛馬車,朝乾隆的馬車飛奔而來。
“沈又希,快帶皇上走!”童鈺揮手掀翻了其中一輛馬車,沈又希趁機駕著馬車奪路衝了出去。
馬爾佳衝童鈺喊:“童鈺,你帶上楊之換,快去保護皇上,這裏交給我就行了。”
童鈺和楊之換騎上馬,去追皇上的馬車。
“不要戀戰!”楊之換看著周圍山上不斷湧來的人,邊打馬邊衝馬爾佳說。
“好的!”馬爾佳說。
沈又希駕著馬車拚命跑,不知不覺跑進了一處峽穀。路越來越窄,越來越難走,馬車無法前行,沈又希隻好帶著皇上下了馬車,查看地勢。
兩人在溪邊一邊洗臉一邊四處看,發現他們到了一個環形山下,前麵是一條大瀑布,無路可走。
沈又希忽然反應過來,拉著皇上往馬車跑去,邊跑邊說說:“皇上,我們上當了!”
這時,河穀外衝出一撥人,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這群人明顯比先前那幫人更加專業,手持短弓,一上來就朝兩人射箭。
一時箭矢如雨,沈又希隻好和皇上躲到了馬車後麵。準備伺機往山上撤。
還好,在童鈺和楊之換恰在這時趕到。
幾個人合在一處,對方的箭矢大約也用完了,提刀衝過來。
正在這時,一女子駕著馬車,衝散了刺客,從後麵衝出來,高喊“皇上別怕,吳憂來救您了!”
“吳憂,你怎麽來了?周高高呢?”皇上看到吳憂,愣了一下,問。
“周高高很好,皇上放心。皇上先上車,迴頭跟您細說。”吳憂催促皇上趕緊上馬車。
皇上正在猶豫,聽見後麵喊:“皇上小心!”隻見周高高飛身而來,撲倒了皇上。
一柄劍噗嗤一聲刺穿了她的前胸。
吳憂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手中這把劍,最終會刺向周高高。
她愣住了。
童鈺揮手將她打翻在地,楊之換趁機擒了她。
“救幫主!”隻聽刺客中有人大喊。
“都給我退下,不然我一刀砍下她的頭。”楊之換大聲說。
皇上扶周高高坐起來,血大團大團從周高高的口中吐出來。
“高高,周高高,你給我挺住,挺住!”他慌亂地擦拭她的血跡,越擦越多,急得他快要哭出來,“禦醫,禦醫!海青呢,海青在哪裏?”
“皇上,別怕!我要是死了,死在你的懷裏,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周高高握著皇上的手腕,忽然摸到了那顆黑痣。
那是黑衣人楊之換的黑痣。
她吃驚地說:“你是,你是。。。。。。”
“是,我是。我喜歡你很久很久了。還記得小時候嗎?小時候你說我的名字很好笑,你還記得嗎?”皇上把她抱在懷裏,流下了眼淚。
她轉了轉眼珠,笑了。
“那天,你拿著我的香囊,跟我說,你喜歡我很久了。知道我有多高興嗎?”他說。
“你的香囊?所以,馬上救我的人,是你?”周高高問。
“是我。”他說。
“知了。這樣挺好。不要為難她。這些年,她孤身一人,心裏其實很苦的。”周高高說。
一個人心懷仇恨,活在這世上,原本就如同活在地獄。何況她孤身一人行走在地獄?要多苦就有多苦。
皇上不說話,隻是把她抱得更緊了。
這一生,她以為自己全心全意愛著的是一個人。到頭來,卻是這樣的局麵。
陰差陽錯,天意弄人。
麵對死亡,她忽然不再糾結自己的情感,原也不過是一場空罷了。
“答應我。如果我死了,不要難過。不要為了我再造殺業。”周高高說。
“不,你不能死!不要死!我不要你死!”他說。
叛亂頭目被抓,其他人也被馬爾佳一並拿下。
海青將周高高帶離皇上身邊,安置在馬車上醫治。
馬爾佳、楊之換們突擊審問這群刺客。
原來,這吳憂,本是呂留良的女兒,叫呂無憂。
曾靜發動叛亂那年,她才8歲。呂氏滿族16歲以上的男子全部處斬,她被賣到了妓院,從此改名俏俏,並成為京城最紅的花魁。後銷聲匿跡,傳聞被一富商贖身,去了南洋。
實際上,這些年,她一直隱居幕後,四處聯絡父親呂留良的門生,為呂家報仇。
呂留良學識淵博,門生頗多,曾靜也是其中一個。曾靜發動叛亂,策反嶽鍾琪,反被嶽鍾琪施計,導致策反失敗,被雍正關入大牢。雍正忌憚曾靜在南方發動的大量群眾力量,覺得簡單砍了曾靜的頭,無異於火上澆油,會讓反抗活動越來越多。究其根源,還在於當時與曾靜關係密切的呂留良到處散布“反清複明”的言論和書籍有關。
策反主謀雖不是呂留良,但這個案子總要有人來擔吧?既然不能殺曾靜,不如利用曾靜,將罪名全部推到呂留良身上。於是雍正下令銷毀了呂留良全部書籍,直係家族16歲以上的男丁全部被處斬。雍正在位時,甚至頒布上諭,要求子孫不得追究殺戮曾靜。
真正的主謀曾靜還平安地活著,而呂家卻落得如此慘烈地下場。她痛恨冷酷無情的皇上,更痛恨這顛倒黑白的朝廷。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報仇。
得知皇上出行消息,她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一路跟隨到此,精心策劃,還假扮耍猴的來接近他們。她以為這個策劃萬無一失,沒想到,周高高讓她功虧一簣。
原來,在定國寺裏,她傳遞消息的信鴿被周高高發現了。周高高得知她是呂留良的女兒,非常震驚。
周高高:“你要刺殺皇上?”
呂無憂:“是!你喜歡的那個人,是我的仇人!”
周高高:“可殺你父親的人不是他。”
呂無憂:“都一樣!父債子償!”
周高高:“你不可能成功的。不要白白流血犧牲。”
呂無憂:“我活著,就是為了報仇。流血犧牲算什麽!不過,看在你心腸還算好的份上,我不殺你。你就老老實實待著吧!”呂無憂把周高高綁起來,鎖在了屋子裏。
周高高掙脫捆縛後,換了行裝,跟在呂無憂身後,這才及時救了皇上。
哦,不,是救了楊之換。
可憐周高高,終因傷勢過重、流血過多而不治。
巴雅哭得眼睛像桃子。其他幾個人一直沉默不語。
氣氛特別壓抑。
對於他們來說,這就像是一個夢,假的。
怎麽可能呢?那麽鮮活那麽敏捷那麽深情那麽熱烈的周高高,怎麽可能會永遠離開他們呢?她是不是在跟他們開玩笑,過幾天還會出現在大家麵前?
然而,看著她的軀體被裝進了一個木匣子裏,大家才醒過來,這是現實。
少年們第一次體會到人生的無常,生離死別的無常。
對於當年曾靜造反案,乾隆是一清二楚的。
呂留良雖然不是主犯,卻也並不冤枉。他集結門生,四處散布反清複明的言論,朝廷屢次想招安他,都無果,他甚至躲到寺院出家。曾靜因為仰慕他的才學,歸其門下學習。受其反清複明的言論影響,才主動去策反嶽鍾琪。
雪崩時,沒有一朵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但,哪一朵雪花是無辜的呢?
“呂家並不無辜。曾靜罪該萬死!”皇上聽完他們的審訊後,緩緩地說出了這句話。
這個可惡的秀才,以為會幾句漢話就是愛國,以為說幾句“反清複明”的反調就是愛國?因他的愚蠢無知,白白犧牲了多少性命!
“傳朕旨意!曾靜立即淩遲處死!著劉庭玉徹查曾靜案,凡有關人員一律不得姑息!”
不日,收到快報,曾靜、張倬等人被淩遲處死,曾家人被流放寧古塔為奴。
楊之換請求護送周高高的遺體迴定國寺,皇上準許了。
楊之換在定國寺安置了周高高的遺體後,就傳信給皇上,說自己想留在定國寺。
皇上歎了口氣,答應了。
當年爺爺為了保護他,做了這樣的安排,他不予置評。他是一個極其自信的人,他不認為這樣做是對他的保護。有人說,有一個和皇上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存在,才是威脅。他舉棋不定。說實話,他本可以光明正大的活著,但因為這張一模一樣的臉,他隻能成為一個影子人。所以,他對這個弟弟,一直心存愧疚。
這次帶他出來,讓他不再做影子,也是想看看他的反應,再想下一步如何安置他。
不曾想,發生了刺殺這樣的事情,讓周高高為了救他而死於非命,他更覺得自己欠他太多了。
這也是為什麽,他會不顧父皇遺命,也要砍了曾靜腦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