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落山之際,秦時月一行三人抵達遮風坳石雞灣螺螄坪。


    一種異常肅穆的氣氛,讓人感覺很是異樣。白蘇口裏喚著“爺爺”“妹妹”,當先直奔平房,然後“哇——”的一聲哭出聲來。


    秦時月與俞水榮緊跟進門,已見白蘇哭成了個淚人,而紫蘇的雙眼早已紅腫不堪。老焦在一旁口中念念有詞。而師父呢,安詳地坐在床上,結跏趺坐,麵露微笑,卻已沒了生氣。


    秦時月搶上前,試過師父的鼻息,撫了他胸口與脈搏,確認師父業已仙逝,一時悲從中來,伏地哽咽而拜,哀聲說:“師父,弟子秦時月來遲,請師父寬恕!師父……一時哽咽抽泣不已。


    他這時方才想起出門前師父為何會單獨交待他一些事項,原來是老人家已經感覺到自己要走了。


    師父交待了他什麽?四件事:


    一是替他妥善善後。萬一他某天走了,就地掩埋即可。不必尋龍覓穴。福人睡福地,隻要陰陽調和、藏風得氣之地,就是好地。


    二是三人要親如手足。無論秦時月日後是否婚配,時月都要將白蘇、紫蘇姐妹帶於身邊,當嫡親的姐妹對待。


    三是政治上要擇善而從,棄暗投明。要向燕自立看齊,支持為人民打江山、坐江山的政黨和軍隊。


    四是成為一代武學宗師。要終生勤修不輟,將中華武術發揚廣大。


    好在他當時就答應了師父的要求,但沒想到師父會走得這麽快。


    一時間,師父對他的種種好處,一一浮現於眼前:


    進藥莊時,師父對與他的慈愛與賞識。


    摒棄門戶之見,毅然收下他這個關門徒弟。


    在周侗祖師像前叩拜宣誓。


    手把手教他手法、身法、步法、心法。


    焚香彈琴,淡泊明誌。


    托紫蘇送來鐵環背心。


    師徒之間的一見如故、把盞言歡……


    一幕一幕,不是父子,勝如父子啊,讓過早失去父愛的秦時月倍感溫暖。


    世間難得是真情,可真情好不容易降臨了,又為什麽這麽早離我而去呢。師父,我好舍不得你,我還沒有好好盡弟子之禮啊!還想陪您喝酒,還想帶給您全國各地的很多好酒,還想在您麵前表演更好的功夫,再聽取您的諄諄教誨和爽朗的笑聲……


    萬般不舍之情,讓秦時月淚如雨下。


    “大家節哀。你們的爺爺、師父吉人自有天相,此去自有神佛一路蔽護!請大家不要過度悲傷,更不要在師父靈前痛哭失聲。要不,按佛學的講法,老人家是會因為過度留戀而不忍離去的,那會誤了他的大事啊,南(na)無(mo)啊(a)彌陀佛。”老焦在一旁提醒說。


    白蘇聽了,聲音從慟哭漸漸變成抽泣。


    老焦將其攙出,並讓紫蘇、時月他們一起過來,說:“按照佛門的講法,新故之人,不能聽聞哭聲,要不其魂識會產生依戀之心,誤了轉世的最佳時機……我們不搞迷信,但人死不能複活,哭本無益;何況大家都沒有死過,沒有經驗,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魂識和來世……,隻要對逝者有利,不如寧信其有。”


    水榮說:“是啊,老師傅講得對,我們要為故掉的人考慮,不能光顧著自己的感受。”


    時月說:“焦老之言極是。我以前在南華寺聽過僧人講法,也請迴一些佛書,上麵確實是這麽講的,有生死輪迴之說。人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投胎的種子。我們無力評價真偽,隻能當作學說予以尊重。逝者為大,我們自當懷抱最美好的祝願,祝願先人們能夠往生淨土或善道。如果真的有靈魂,而且能夠長存不滅,這地世人是一種最好的勸誡。這樣的話,善良者就能往生善道,真正體現‘善有善報’。”


    老焦在一旁語重心長地說,“好啊,好!你有如此識見,又有如此善良、寬廣的胸懷,實在難得,也是周老英雄之大幸!來吧,孩子們,跟著我一起誦佛號,”說完領誦起來,“南(na)無(mo)阿(a)彌陀佛……”


    由於他是反複唱念,所以眾人跟了五六遍就能和上,一時螺螄坪上梵唱聲聲,氣氛變得甚是祥和。時月與師姐、師妹的哀傷情緒也平複了不少。


    後來,老焦又教了大家一句咒語,說是“觀音心咒”,又稱“六字大明咒”。


    時月聽了,原來就是《西遊記》中出現過的六個字——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


    時月一問,周紫蘇、周白蘇也都說,對啊,她們也有印象,是五指山上的一張符紙,上麵就寫了這六個字。


    時月說,是的是的,《西遊記》中的確是這麽寫的。有“齊天大聖”之稱的石猴懇求騎馬路過的唐僧攀上山去,替他將符紙揭了,之後石猴才從五指山下掙脫出來,成為唐僧的弟子,護他前往西天取經。


    水容聽了,說,老輩人講,《西遊記》,活放金娘屁。被你們這麽一說,倒還是有幾分來曆的哦。


    時月說,《西遊記》隻是小說,完全是作者吳承恩杜撰的。但據學者研究,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在曆史上均有原型。


    唐僧不必說,原型就是唐代高僧玄奘,俗家名字叫陳禕。其餘二人,一猴一人,在玄奘取經的路上,都曾陪伴過,敦煌壁畫和靈隱寺的石刻上都有反映。


    老焦說,肯定有來曆,天上人間之事,自然可以天馬行空地編造,但六字真言之類,決不是憑空而來,乃是有佛門傳承的。


    時月說,是啊,有些東西,凡夫俗子既然不懂,科學也證明不了,又有道德教化之功,就不要輕易否定,應予尊重。


    姐妹倆聽了,這才完全止住哭泣。


    老焦將一張樹段拚成的桌子挪到周老英雄床前,在上麵點燃蠟燭,設了個簡易靈堂。


    沒有香燭,時月去拔了些艾草與藿香的幹枝來,在火盆裏點燃,一時煙霧繚繞,香氣馥鬱,氛圍也平和了許多。


    老焦又開始誦《往生咒》: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tuo)伽(qie)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多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jia)蘭帝。阿彌利哆,毗迦蘭哆。伽彌膩,伽伽那(nuo),枳(zhi)多迦利,娑婆訶。


    秦時月也學著老焦和廟裏和尚的模樣,雙手合掌肅立師父床前,背誦起以前背過的《心經》和《大悲咒》,並將它們迴向給師父。


    說也奇怪,就這樣誦佛號、經咒一小時後,師父的儀容變得更加慈祥和紅潤,麵色如生,就像睡著了一樣。


    時月用幹淨的手娟,將師父眼角溢出的一滴眼淚輕輕吸了,然後長籲一口氣,說:“這下放心了,師父去了好地方了。”


    他這才問了紫蘇,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自從他們離開後,師父的傷勢就開始轉重。想來前幾天的精神好轉,一是受了百年黃精的滋補,二是迴光返照罷了。


    傷勢轉沉後,師父對紫蘇說,他中了陰寒之掌。換了早年健壯的時候,可以通過自己的陽剛之氣慢慢恢複,但現在上了年紀,體內陽氣本就不足,陰寒之氣進入心脈之後,便再難驅除,喪命是遲早的事。


    紫蘇提出,能不能再吃一下老焦那枝千年何首烏試試?


    爺爺搖搖頭說,要是補藥真能續命,那曆代皇帝還會沒有長生的嗎?靈藥再補,也補不了人先天的元精、元氣、元神啊。縱然補得了一時,也補不了一世。而且,大補之物,垂死之人服之,反而會因無力接納消受而加速氣絕。人啊,應該盡人事而順天命,天命不可違也,該走就走,不必留戀這具形骸。


    時月聽了,便知師父已了悟生死之事,於是心內也坦然許多。


    他跟姐妹倆講了江湖上的一件公案。一位有名的外家拳師與一名內家拳師,因鬥氣而逞強,雙方約定互擊三拳。結果呢?互擊後,三年內兩人相繼辭世。家人未說原因,但武林中人推測是因內傷而死。他們正屬英年,尚且無法經受重擊,何況師父這樣的古稀老人呢?


    紫蘇說,師父還講,人生自古誰無死,但求死得清白、走得灑脫。他個人與家族沒有遺憾,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看到天下大同、百姓安樂的局麵。


    家裏的事,師父說希望白蘇、紫蘇姐妹能多聽從秦時月的意見和安排。他少年老成,日後必有大成。


    姐妹倆要更加互敬互愛,並且妥善處理好與秦時月的關係,一切以和睦親愛為目的。


    至於婚姻之事,理當順其自然,勿要強人所難。不管姐妹倆與秦時月有沒有夫妻之緣,不管哪一個與秦時月結成夫婦,三人都要親如一家,並且將周家的醫學和武技傳承下去,還要輔佐秦時月做到醫武雙修、海納百川、兼收並蓄、推陳出新,為弘揚中華武學和醫學等傳統文化作出貢獻。其餘概無牽掛。


    之後,老爺子讓紫蘇退出,說自己須一人靜心運氣,以畢生功力與病邪作最後一次搏鬥,寧可力竭而亡也不想承受病痛的折磨。他讓紫蘇一小時後再入,屆時成敗便知。


    如果失敗命終,則任其陳屍七日,期間對遺體不可有絲毫搬動,也不必替他沐浴更衣。七日後擇一幹燥之地就地掩埋即可。


    紫蘇於一小時後進入,發現爺爺已駕鶴西去,靜坐雙盤而逝,麵容安詳。


    時月聽了,口稱“阿彌陀佛”。他佩服師父的睿智與豁達,也在心裏下決心要不負師恩,有所成就。


    在善後之事上,幸好還有老焦和俞水容在,有個商量和幫襯。大家分工協作,選墓地,挖墓穴,燒炭,鋪炭,燒水,兩人一組輪流護靈,唱念佛號,然後伐木做棺,一應事項,做得有條不紊。


    本來,按照本地鄉村的慣例,還要為老英雄淨身、換衣,但因為老英雄有遺言在先,老焦、水容、時月也都讚成,姐妹倆也就無話可說,雖心中不明原因,但還是放心由他們辦理。


    時月知其心理,便向姐妹倆解釋說,按照佛學所言,人在斷氣之後,神識離體的過程,相當於金蟬脫殼,甚為艱苦。


    這個過程,短則幾小時、幾天,長則七七四十九天。期間的神識,神通廣大,能夠飛行變化,上天入地,並且還能知道生者所思,具有不可思議之本領,稱為“中陰身”。


    這個時候,親屬要做的,就是要生恭敬心,任其自然,不去打擾;一旦打擾,就會幫了倒忙,不僅讓逝者感到痛苦,從而心生嗔恨,投身惡道。


    因此,這個過程當中,肉體和身上穿的衣服是否幹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往生順利、往生善道,才是根本大事。


    天、人、阿修羅、地獄、畜牲、餓鬼這六道,前三道為善道,後三道為惡道。


    故而人斷氣後,淨身事小,轉世事大,宜舍小取大,勿加幹涉,助人隨業往生。


    紫蘇問:“秦大哥,什麽叫‘隨業’往生?‘業’又是什麽?”


    時月說:“這個概念很複雜,非三言兩語說得清楚,我這裏隻能簡單地解釋一下。這‘業’,是‘業力’的簡稱。按我的理解,是身、口、意構成的記憶和能量,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再換一種更通俗的講法,是眾生一生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形成的功過積累吧。它會直接影響下一世的去處。這說法不一定準確,但可以幫助你們理解。”


    老焦雙手合十,說:“善哉,善哉。想不到你年紀輕輕,懂得這麽多,老夫真是不枉與你相識一場。”


    姐妹倆聽了,也甚是欣慰,更加相信爺爺的話,以後遇事要多與秦時月商議。


    在挖掘墓穴之時,得五色土,移除一蝰蛇窩及大小蝰蛇五條。


    俞水榮對眾人說:“聽老輩人講,蛇住的地方落宕避風,冬暖夏涼,乃吉地也。”


    時月與焦師父點頭稱是。眾人便頗感心安。


    老英雄入土後,眾人守孝七天,已是12月30日,為臘八節。


    時月想,後天就是1947年公曆元旦,建議大家過了元旦再拜別師父,白蘇、紫蘇姐妹也正有此意。


    時月問:“俞二哥,你過年不迴,大嫂她那邊沒事吧?”


    水容說:“沒事。她相信我。這麽多年,遇到好多事,可哪一次我都闖過來了,她放心的。”


    於是五人一起在石雞灣再守了兩天,在嫋嫋香煙中送別1947年最後一個漫漫長夜。


    2月2日,秦時月帶領眾人在墓前拜別師父。


    時月說:“師父在上,弟子福薄,與師父相處時間太少,更無緣盡孝,也無緣再睹慈顏,再領教誨。此地藏風聚氣,冬暖夏涼,又得雲山秀水相環,實乃天生福地,可容師父安息。弟子本當為師父守孝七七四十九天,但因公務在身,又急於為師父報仇雪恨,故須早點離去,恭請師父理解體諒,萬勿見怪為盼。”


    眾人依時月樣,在墳前一一拜過,然後打點行裝依依離去。唯有老焦執意留下,說在此生活幾十年,習慣了,也有感情了,哪裏都不想去,就讓他在這裏陪伴老英雄吧。


    眾人雖有不舍,但有他在陪伴老爺子,心裏倒是多了一份安慰,於是一一拜謝而去。時月將手頭的銀兩留下一半,可老焦哪裏肯要,隻象征性地留下一塊大洋,然後哈哈笑著前往小山上的窩棚,再沒有迴頭。


    秦時月知道他非常人,便也心中釋然,目送老焦消失在林中後,才轉身上路。


    舊檀有《別情》詩雲:


    才跟故友逢,


    又送親人行。


    寄語蓬萊道,


    波濤可暫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邑俠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舊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舊檀並收藏古邑俠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