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一行人隨俞水容攀上石牆,穿過鬼迷峪,再下到穀底,穿過峽穀對麵的原始森林,曆盡五六個小時才翻上一處山岡。但見東、西、南三麵峰巒起伏,連綿不絕,北麵平疇沃野直達雲龍江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眾人來到主峰下麵的一處凹地,眼前一片一畝多大的開闊地裏,長滿了金剛刺等荊棘。秦時月正想怎麽過去時,俞水容一指那些大大小小的亂石,說:“從石頭上跳過去。”
秦時月攀上一塊岩石,站在上麵目測了一下亂石的間距,基本上在一米五到兩米左右。這樣的間距,足以讓一般人望而卻步,可在練功者眼裏,屬於熱身的對象。在俞水容的帶領下,大家依次縱躍而過。
到了盡頭,又是一片大腿粗的野生杜英樹。林子裏很清爽,除了落葉,連荊棘都沒有一叢。眾人踩著厚厚的落葉穿過樹林,來到石崖邊。俞水容在石壁前站定,說“仰頭壁”到了。果真,到了此間,眾人無一例外地在仰頭觀望石壁。
俞水容抬頭打了聲尖利的唿哨,過一會,石壁上兩人高的地方,就有一處藤蔓被撥開,露出一張女人俊俏的臉。秦時月一看,那不是夏菱又是誰?
等夏菱踩著石壁上的錯層下來,聽到秦時月叫了聲“嫂子”,她也立時認了出來,一把握住秦時月的手,喜歡得直叫“好弟弟”。
時月介紹了白蘇、紫蘇姐妹,夏菱一個個抱過來,左看右看,口中“嘖嘖”連聲,說:“要不是親眼看到,還真難相信,天底下竟還有這樣滴靈的姑娘。我這迴知道了,‘若要大姑娘,樟塢夏家塘’這樣的話,完全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不知天高地厚。你看這屏峰園的姑娘,才是花中牡丹哦!”一番話,把周家姐妹羞得滿麵通紅。
進了洞,大家紛紛長籲了一口氣。夏菱用臉盆接來洞中的泉水,讓大家擦臉,一邊為大家泡上野生的山茶。
時月喝了幾口茶水,出了洞口,重新下到坳地,在林子裏四處走動。每到一個新的地方,他總是會這樣勘察四周的地形,做到心中有數。他看了一會,問陪同他的俞水容:“二哥,這就是著名的天子岡麽?”
水容搖搖頭,說:“不是,這是羊角峰仰頭壁。天子岡還在下麵,半山腰稍微上來一點,有個標誌性的石嘴頭,本地人叫‘龍頭石’。從龍頭石到這裏,估摸還有個把小時的山路。天子岡太出名。太有名的地方,太有特征的地方,去的人多,比較受注目,安全性就差了,不適合隱居,這個賢弟可比我懂哦。”
時月點點頭,說:“兄長明智。‘槍打出頭鳥’‘出頭椽子先爛’‘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些都是古代老百姓總結出來的經驗。這裏不起眼,又有一處有名的地方擋在前麵,這裏就也就成了安全的後方,對嗎?”
俞水容哈哈一笑,說:“對了對了,人都往天子岡去了,我這裏就沒有人來啦。而且從棠梓上開始登山,到天子岡也要三個小時,一般人都覺得累了,加上羊角峰、仰頭壁又沒有什麽名氣,人們不知道,自然不會上來。野豬、角麂等動物反而會來光顧。不過由於沒有東西吃,它們一般也隻是歇個腳,過個路,逗留幾個小時,頂多也就耽擱一個晚上,因此十分清靜。”
時月看看頭上筆陡的山峰,還真有點像個羊角。
水容明白他的意思,說:“從這裏看還不是很像,因為是仰視的。從東麵遠處看過來,這個羊角那是活脫脫像的。”
時月點點頭,再找那個洞口,卻哪裏找得到?
隻見俞水容笑了笑,三步並作兩步搶到前麵去,騰身就上到了離地兩米多高的地方,撩開石壁上密密織就的絡石,露出一個半人高的洞口來。
時月想,洞口這樣的離地高度,剛好可以避免動物的侵入,外麵又有藤蔓、樹林、荊棘、亂石層層遮隔,可謂隱蔽至極,真是個天然的藏身之地。
想完之後,他也施展輕身之術,提一口氣,一步就躍上了洞口。
進洞後,他將絡石複原,心想,洞口遮上了,那這采光如何處理?再看洞內,卻是亮的,詫異之下,一抬頭,卻見洞頂還有個小洞,透進光線來。再看洞裏的地麵,竟然是幹燥的。
俞水容知道他心思,說:“頭上那洞是斜向的,雨水進不來,而且這“天窗”洞口位於一塊巨大的斜坡上,雨水全部順著岩麵流走了,所以雨水不會進洞,”再一指洞內,說:“洞裏麵卻有泉水,不過不大,水邊還有路。”
秦時月他們聽了俞水容的介紹,又在他帶領下進去察看了一段,才知道進去一百多米,拐彎之後,洞內多了條腳背深的小溪,是從另一個支洞流過來的。洞的中間有小溪,兩側卻是幹的,分布著細沙和平整的石灰岩,可供通行。
沿溪進去,洞廳曲曲折折,時大時小。小的地方僅幾米寬,大的地方有幾畝到十幾畝不等。洞廳深不可測,並有多處支洞,頂上也有多處縫隙與外界相通,所以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往裏、往外撤離,神通再大都難以找到。
由於洞並非是密封的,所以即使向內排放煙火、毒氣,也傷不了裏麵的人。
“一處天生的避難所,也是一個理想的藏兵洞和戰備要地。”秦時月說。
“真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天無絕人之路。”周紫蘇俏皮地說。
水容也感慨:“是啊。我起初到這裏,想在天子岡的仙鶴眼睛裏安家的。但後來想想看,它那麽出名,慕名前來的人一定不會少。天長日久,隻會越來越多,不適合安家,所以在這山上到處找。有一天,我見到一隻老鷹在山上樹林上空盤旋,於是一連幾天關注它的行蹤和起落,才找到這個洞。隻是我住進來後,老鷹隻能換地方了,真是難為它了,嘿嘿。”
水榮告訴大家,此洞本無名,自他住入,美其名曰“摩天洞”。
時月覺得這名字好,有氣勢。又說想到天子岡去看看。
水容說,好,但不忙,先好好歇歇,有的是機會。
他知道秦時月十分好奇,又是個急性子,於是向他介紹說,所謂天子岡的風水,其實就是一個龍頭石加兩個洞穴,外加一泓泉水。
目前來說,龍頭石是可以到的,兩處洞穴從上往下到不了,得從下麵的棠梓上攀上來,通過一條很隱蔽的小徑,才能到達。
那孔泉水呢,在其中一個石洞裏。
據水容介紹,龍頭石其實就是傳說中的仙鶴頭,而龍頭石正下方的兩處山洞,自然就是仙鶴的兩隻眼睛了。
鶴眼自然是凹進去的,所以人站在仙鶴頭頂,看不到下麵的鶴眼,隻能看到植被茂盛的深穀。
從這些方麵講,鶴眼所在之處,也是比較安全的,隻是它的名氣太大,山腳村裏的老百姓又人人皆知,故還不能作為隱居或避難藏身之地。
鶴眼所在的兩個岩洞,一個有水,一個沒水。
據棠梓上流傳的說法,早先兩個岩洞都是有水的,但後來有個上山的婦女內急,在水潭邊解決了,還在潭中洗了手,從此泉水幹涸。按照風水上的講法,即是仙鶴的一隻眼睛瞎了,該風水寶地也就破了。
白蘇聽了好奇,問:“俞二哥,那此地又是一塊怎樣的風水寶地呢?”
秦時月也知道,據廟下、百花穀老輩人講,天子岡有風水寶地,地在仙鶴的嘴裏,也就是兩個山洞正下方一處伸出的壟岡上。
據說此處福地,隻有有福之人才有資格安眠;無福之人,葬下去了也不得安寧。
怎麽個不寧法?
一是地震。一旦有人偷葬寶地,天子岡一帶就會地動山搖,山腳棠梓上村民家的碗櫥都會“啷啷啷”地響起來。
二是村民水缸的水會發臭。所以,隻要出現這兩個現象,棠梓上的人就會來岡上尋找,將新墳挖掉,曝屍荒野。幾次三番之後,大家都知道仙鶴嘴裏無法偷葬,於是才方罷休。
然而,什麽樣的人都有,什麽腦筋人都能動出來。
有人到了壟岡上,裝作砍柴不小心,一狠心將手指頭切下來一截,挖開土埋了。結果呢?照樣地動山搖,水缸發臭。村民們傾巢而出趕往岡上,一寸寸摸排查找,果然就在土裏刨出一截新葬的斷指,揚棄後,一切複歸平靜。
還有一個叫花子,在壟岡上睡覺,結果睡到半夜就被一頓巴掌打醒,見是一位青麵獠牙的鬼怪,正揚著蒲扇樣的手抽打得起勁。後又被一把揪起胸脯,罵道:“你這種討飯骨頭,哪裏配睡這樣的真龍寶地!馬上給我滾蛋,要不打你個骨裂筋斷!”說完將他整個人拎起來往山下扔去……
乞丐驚醒,連滾帶爬下山,在山民那裏哭訴,說這風水寶地有鬼神看護,連睡覺都不讓。
那這處風水寶地,後來被誰家得走呢?說出來大名鼎鼎,就是幾十裏外秦夢雲龍江洋漲沙上的孫家。
孫家是洋漲瓜橋埠的漁民,世代務農,下江捕魚,上岸種地,過著漁樵耕種生活,連讀書人都沒出過。
到孫鍾這一代,又種上了十畝田的西瓜。
卻說這一年非常特別,整片瓜田裏才結了一個大西瓜。為此,孫鍾還日夜抽時間看守,防止被人偷吃了。
有一天,瓜棚裏來了一處白胡子老頭,向他討瓜吃。好客的孫鍾看看瓜八成已熟,可以吃了,便摘下來,用刀切成三塊,跟老者講,一塊祭祖,一塊孝敬家中老母,一塊供老者享用。老人直誇孫鍾厚道,吃完西瓜後,飄然離去。
據說,那吃西瓜的老者原來是個神仙。為了感謝孫鍾,也表彰他的孝順,所以送了孫家三分之一的天下,於是後世才有了孫吳、曹魏、劉蜀三國鼎立的局麵。
統一江東的吳國國君孫權,就是種瓜人孫鍾的孫子。
而誕生孫權和他的哥哥孫策、父親孫堅這些英雄豪傑,則又是通過天子岡“仙鶴形”這一風水寶地來實現的。
孫鍾施瓜後,不久老母親就病故了。他請了一位有名的風水先生,在雲龍江南岸選擇的風水寶地有兩處,隻是直到棺材都抬出了,家人還都沒有想好選擇哪一處,一路尚在爭議。
後來,風水先生看看眾口難調,便問了他們一句話:“你們到底是想出萬代諸侯呢,還是一朝天子?”
族裏有個有主見的人說:“萬代諸侯也還要仰人鼻息,哪比得一朝天子風光,可以君臨天下,唯我獨尊!”
族人們也紛紛表示認同,說:“是啊,要麽不做官,要做就做個老大。”
風水先生聽言,馬上對抬棺的材夫們說:“迴杠!迴杠!”
因為據當地的風俗,棺材一旦抬出,是不允許掉頭的,所以他想讓大家掉頭,不能說“掉頭”,隻能說“迴杠”,一邊用手指示著方向。
於是隊伍掉向改道,浩浩蕩蕩前往天子岡。後來,那掉頭之地就被命名為“迴杠”。後人為美其名,又改作“翽崗”,意謂瑞鳥翔集之高地。
隊伍雖然改了方向,可是天公好像並不作美,等到送葬隊伍到達天子岡的仙鶴嘴上,還沒等風水先生指明穴承所在,一場聲勢浩大的烏風暴雨突然降臨。大家於是四處找地方躲雨。
半晌後雨停,大家從林子裏、岩石下、洞穴裏出來,卻再也找不到棺木,原來是狂風驟雨將棺木吹進了壟岡上的一處窪地,之後泥沙俱下,早將棺木坐實。
眾材夫見狀,一時大驚失色,愁眉苦臉,不知如何應對。
風水先生讓大家別急,拿出羅盤一對,頓時喜形於色,連連稱奇,說:“奇哉!奇哉!棺木所坐,恰是仙鶴之嘴,也正好是穴承所在,真乃天意也。孫家以後必出帝王!”
後來,孫堅因藝高膽大,被錄用為衙門捕快,初時抓捕盜賊,後又領兵打仗。其長子孫策勇武過人,時稱“小霸王”,轉戰江東,占據南京,為一統江東奠定了基礎。後來,孫堅次子孫權繼承父兄基業,成立吳國,當上了開國皇帝。
吳國後為魏國所滅,據說與“仙鶴形”風水被破有關。農婦一泡尿,尿瞎仙鶴一隻眼,可謂一物降一物也。風水一破,江山便無法再固,天子寶座也就被別人坐去了。但給人一塊西瓜,得到一朝天子,這迴報也不可謂不大啊。
舊檀有《風水》詩來調侃人心:
風水古來講,
先人重子孫。
一朝為帝子,
萬代夢王尊。
眾人來到主峰下麵的一處凹地,眼前一片一畝多大的開闊地裏,長滿了金剛刺等荊棘。秦時月正想怎麽過去時,俞水容一指那些大大小小的亂石,說:“從石頭上跳過去。”
秦時月攀上一塊岩石,站在上麵目測了一下亂石的間距,基本上在一米五到兩米左右。這樣的間距,足以讓一般人望而卻步,可在練功者眼裏,屬於熱身的對象。在俞水容的帶領下,大家依次縱躍而過。
到了盡頭,又是一片大腿粗的野生杜英樹。林子裏很清爽,除了落葉,連荊棘都沒有一叢。眾人踩著厚厚的落葉穿過樹林,來到石崖邊。俞水容在石壁前站定,說“仰頭壁”到了。果真,到了此間,眾人無一例外地在仰頭觀望石壁。
俞水容抬頭打了聲尖利的唿哨,過一會,石壁上兩人高的地方,就有一處藤蔓被撥開,露出一張女人俊俏的臉。秦時月一看,那不是夏菱又是誰?
等夏菱踩著石壁上的錯層下來,聽到秦時月叫了聲“嫂子”,她也立時認了出來,一把握住秦時月的手,喜歡得直叫“好弟弟”。
時月介紹了白蘇、紫蘇姐妹,夏菱一個個抱過來,左看右看,口中“嘖嘖”連聲,說:“要不是親眼看到,還真難相信,天底下竟還有這樣滴靈的姑娘。我這迴知道了,‘若要大姑娘,樟塢夏家塘’這樣的話,完全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不知天高地厚。你看這屏峰園的姑娘,才是花中牡丹哦!”一番話,把周家姐妹羞得滿麵通紅。
進了洞,大家紛紛長籲了一口氣。夏菱用臉盆接來洞中的泉水,讓大家擦臉,一邊為大家泡上野生的山茶。
時月喝了幾口茶水,出了洞口,重新下到坳地,在林子裏四處走動。每到一個新的地方,他總是會這樣勘察四周的地形,做到心中有數。他看了一會,問陪同他的俞水容:“二哥,這就是著名的天子岡麽?”
水容搖搖頭,說:“不是,這是羊角峰仰頭壁。天子岡還在下麵,半山腰稍微上來一點,有個標誌性的石嘴頭,本地人叫‘龍頭石’。從龍頭石到這裏,估摸還有個把小時的山路。天子岡太出名。太有名的地方,太有特征的地方,去的人多,比較受注目,安全性就差了,不適合隱居,這個賢弟可比我懂哦。”
時月點點頭,說:“兄長明智。‘槍打出頭鳥’‘出頭椽子先爛’‘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些都是古代老百姓總結出來的經驗。這裏不起眼,又有一處有名的地方擋在前麵,這裏就也就成了安全的後方,對嗎?”
俞水容哈哈一笑,說:“對了對了,人都往天子岡去了,我這裏就沒有人來啦。而且從棠梓上開始登山,到天子岡也要三個小時,一般人都覺得累了,加上羊角峰、仰頭壁又沒有什麽名氣,人們不知道,自然不會上來。野豬、角麂等動物反而會來光顧。不過由於沒有東西吃,它們一般也隻是歇個腳,過個路,逗留幾個小時,頂多也就耽擱一個晚上,因此十分清靜。”
時月看看頭上筆陡的山峰,還真有點像個羊角。
水容明白他的意思,說:“從這裏看還不是很像,因為是仰視的。從東麵遠處看過來,這個羊角那是活脫脫像的。”
時月點點頭,再找那個洞口,卻哪裏找得到?
隻見俞水容笑了笑,三步並作兩步搶到前麵去,騰身就上到了離地兩米多高的地方,撩開石壁上密密織就的絡石,露出一個半人高的洞口來。
時月想,洞口這樣的離地高度,剛好可以避免動物的侵入,外麵又有藤蔓、樹林、荊棘、亂石層層遮隔,可謂隱蔽至極,真是個天然的藏身之地。
想完之後,他也施展輕身之術,提一口氣,一步就躍上了洞口。
進洞後,他將絡石複原,心想,洞口遮上了,那這采光如何處理?再看洞內,卻是亮的,詫異之下,一抬頭,卻見洞頂還有個小洞,透進光線來。再看洞裏的地麵,竟然是幹燥的。
俞水容知道他心思,說:“頭上那洞是斜向的,雨水進不來,而且這“天窗”洞口位於一塊巨大的斜坡上,雨水全部順著岩麵流走了,所以雨水不會進洞,”再一指洞內,說:“洞裏麵卻有泉水,不過不大,水邊還有路。”
秦時月他們聽了俞水容的介紹,又在他帶領下進去察看了一段,才知道進去一百多米,拐彎之後,洞內多了條腳背深的小溪,是從另一個支洞流過來的。洞的中間有小溪,兩側卻是幹的,分布著細沙和平整的石灰岩,可供通行。
沿溪進去,洞廳曲曲折折,時大時小。小的地方僅幾米寬,大的地方有幾畝到十幾畝不等。洞廳深不可測,並有多處支洞,頂上也有多處縫隙與外界相通,所以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往裏、往外撤離,神通再大都難以找到。
由於洞並非是密封的,所以即使向內排放煙火、毒氣,也傷不了裏麵的人。
“一處天生的避難所,也是一個理想的藏兵洞和戰備要地。”秦時月說。
“真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天無絕人之路。”周紫蘇俏皮地說。
水容也感慨:“是啊。我起初到這裏,想在天子岡的仙鶴眼睛裏安家的。但後來想想看,它那麽出名,慕名前來的人一定不會少。天長日久,隻會越來越多,不適合安家,所以在這山上到處找。有一天,我見到一隻老鷹在山上樹林上空盤旋,於是一連幾天關注它的行蹤和起落,才找到這個洞。隻是我住進來後,老鷹隻能換地方了,真是難為它了,嘿嘿。”
水榮告訴大家,此洞本無名,自他住入,美其名曰“摩天洞”。
時月覺得這名字好,有氣勢。又說想到天子岡去看看。
水容說,好,但不忙,先好好歇歇,有的是機會。
他知道秦時月十分好奇,又是個急性子,於是向他介紹說,所謂天子岡的風水,其實就是一個龍頭石加兩個洞穴,外加一泓泉水。
目前來說,龍頭石是可以到的,兩處洞穴從上往下到不了,得從下麵的棠梓上攀上來,通過一條很隱蔽的小徑,才能到達。
那孔泉水呢,在其中一個石洞裏。
據水容介紹,龍頭石其實就是傳說中的仙鶴頭,而龍頭石正下方的兩處山洞,自然就是仙鶴的兩隻眼睛了。
鶴眼自然是凹進去的,所以人站在仙鶴頭頂,看不到下麵的鶴眼,隻能看到植被茂盛的深穀。
從這些方麵講,鶴眼所在之處,也是比較安全的,隻是它的名氣太大,山腳村裏的老百姓又人人皆知,故還不能作為隱居或避難藏身之地。
鶴眼所在的兩個岩洞,一個有水,一個沒水。
據棠梓上流傳的說法,早先兩個岩洞都是有水的,但後來有個上山的婦女內急,在水潭邊解決了,還在潭中洗了手,從此泉水幹涸。按照風水上的講法,即是仙鶴的一隻眼睛瞎了,該風水寶地也就破了。
白蘇聽了好奇,問:“俞二哥,那此地又是一塊怎樣的風水寶地呢?”
秦時月也知道,據廟下、百花穀老輩人講,天子岡有風水寶地,地在仙鶴的嘴裏,也就是兩個山洞正下方一處伸出的壟岡上。
據說此處福地,隻有有福之人才有資格安眠;無福之人,葬下去了也不得安寧。
怎麽個不寧法?
一是地震。一旦有人偷葬寶地,天子岡一帶就會地動山搖,山腳棠梓上村民家的碗櫥都會“啷啷啷”地響起來。
二是村民水缸的水會發臭。所以,隻要出現這兩個現象,棠梓上的人就會來岡上尋找,將新墳挖掉,曝屍荒野。幾次三番之後,大家都知道仙鶴嘴裏無法偷葬,於是才方罷休。
然而,什麽樣的人都有,什麽腦筋人都能動出來。
有人到了壟岡上,裝作砍柴不小心,一狠心將手指頭切下來一截,挖開土埋了。結果呢?照樣地動山搖,水缸發臭。村民們傾巢而出趕往岡上,一寸寸摸排查找,果然就在土裏刨出一截新葬的斷指,揚棄後,一切複歸平靜。
還有一個叫花子,在壟岡上睡覺,結果睡到半夜就被一頓巴掌打醒,見是一位青麵獠牙的鬼怪,正揚著蒲扇樣的手抽打得起勁。後又被一把揪起胸脯,罵道:“你這種討飯骨頭,哪裏配睡這樣的真龍寶地!馬上給我滾蛋,要不打你個骨裂筋斷!”說完將他整個人拎起來往山下扔去……
乞丐驚醒,連滾帶爬下山,在山民那裏哭訴,說這風水寶地有鬼神看護,連睡覺都不讓。
那這處風水寶地,後來被誰家得走呢?說出來大名鼎鼎,就是幾十裏外秦夢雲龍江洋漲沙上的孫家。
孫家是洋漲瓜橋埠的漁民,世代務農,下江捕魚,上岸種地,過著漁樵耕種生活,連讀書人都沒出過。
到孫鍾這一代,又種上了十畝田的西瓜。
卻說這一年非常特別,整片瓜田裏才結了一個大西瓜。為此,孫鍾還日夜抽時間看守,防止被人偷吃了。
有一天,瓜棚裏來了一處白胡子老頭,向他討瓜吃。好客的孫鍾看看瓜八成已熟,可以吃了,便摘下來,用刀切成三塊,跟老者講,一塊祭祖,一塊孝敬家中老母,一塊供老者享用。老人直誇孫鍾厚道,吃完西瓜後,飄然離去。
據說,那吃西瓜的老者原來是個神仙。為了感謝孫鍾,也表彰他的孝順,所以送了孫家三分之一的天下,於是後世才有了孫吳、曹魏、劉蜀三國鼎立的局麵。
統一江東的吳國國君孫權,就是種瓜人孫鍾的孫子。
而誕生孫權和他的哥哥孫策、父親孫堅這些英雄豪傑,則又是通過天子岡“仙鶴形”這一風水寶地來實現的。
孫鍾施瓜後,不久老母親就病故了。他請了一位有名的風水先生,在雲龍江南岸選擇的風水寶地有兩處,隻是直到棺材都抬出了,家人還都沒有想好選擇哪一處,一路尚在爭議。
後來,風水先生看看眾口難調,便問了他們一句話:“你們到底是想出萬代諸侯呢,還是一朝天子?”
族裏有個有主見的人說:“萬代諸侯也還要仰人鼻息,哪比得一朝天子風光,可以君臨天下,唯我獨尊!”
族人們也紛紛表示認同,說:“是啊,要麽不做官,要做就做個老大。”
風水先生聽言,馬上對抬棺的材夫們說:“迴杠!迴杠!”
因為據當地的風俗,棺材一旦抬出,是不允許掉頭的,所以他想讓大家掉頭,不能說“掉頭”,隻能說“迴杠”,一邊用手指示著方向。
於是隊伍掉向改道,浩浩蕩蕩前往天子岡。後來,那掉頭之地就被命名為“迴杠”。後人為美其名,又改作“翽崗”,意謂瑞鳥翔集之高地。
隊伍雖然改了方向,可是天公好像並不作美,等到送葬隊伍到達天子岡的仙鶴嘴上,還沒等風水先生指明穴承所在,一場聲勢浩大的烏風暴雨突然降臨。大家於是四處找地方躲雨。
半晌後雨停,大家從林子裏、岩石下、洞穴裏出來,卻再也找不到棺木,原來是狂風驟雨將棺木吹進了壟岡上的一處窪地,之後泥沙俱下,早將棺木坐實。
眾材夫見狀,一時大驚失色,愁眉苦臉,不知如何應對。
風水先生讓大家別急,拿出羅盤一對,頓時喜形於色,連連稱奇,說:“奇哉!奇哉!棺木所坐,恰是仙鶴之嘴,也正好是穴承所在,真乃天意也。孫家以後必出帝王!”
後來,孫堅因藝高膽大,被錄用為衙門捕快,初時抓捕盜賊,後又領兵打仗。其長子孫策勇武過人,時稱“小霸王”,轉戰江東,占據南京,為一統江東奠定了基礎。後來,孫堅次子孫權繼承父兄基業,成立吳國,當上了開國皇帝。
吳國後為魏國所滅,據說與“仙鶴形”風水被破有關。農婦一泡尿,尿瞎仙鶴一隻眼,可謂一物降一物也。風水一破,江山便無法再固,天子寶座也就被別人坐去了。但給人一塊西瓜,得到一朝天子,這迴報也不可謂不大啊。
舊檀有《風水》詩來調侃人心:
風水古來講,
先人重子孫。
一朝為帝子,
萬代夢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