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兒翻閱到2018年10月份,今天這篇要終結,下一篇就是11月了。偶爾也需要點緊迫感。


    ?10月21日百香果,請發揮你所有的天賦,來幫我一起抵擋這連綿的雨。


    每個周末我都要比平時忙兩倍,單老約翰都要來兩次~遇見兩個興趣廣泛又愛學習的崽,聽令!


    ?10月22日:聖安寺篇


    桂花香


    「睡至二三更時功名皆成幻影,過完一百年後老少都是古人」


    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應該是地藏經裏的話!此刻,如此舒心!【偷得半日閑】


    ?10月23日:不用糾結,不用請假,本周六來聖安寺“皈依”【百度導航“聖安古寺”】


    公眾號文章更新:佛教入門|什麽是“三皈依“、“受五戒”?看完還糾結嗎?


    皈依也作“歸依”,有“歸順、依靠”之意也是成為佛弟子的一種儀式。


    三皈依也作“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佛是指覺悟者,不單指佛陀或某一尊佛;法是教義、佛教經典,是佛所講的道理,修行的方法;僧是住世的佛,是延續佛的慧命者,是不是真正的佛弟子,就看你有沒有皈依?


    你沒有歸依學佛就是旁聽生,歸依後學佛你就是在冊生。可以說“三皈依”是你佛教入門的基礎。


    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隻有已經皈依了的佛弟子才可受五戒,受五戒也有正式的“受戒”儀式。而且,受五戒完全是自願的行為,皈依佛弟子也不一定要受五戒。


    但受了五戒的佛弟子就要嚴格按照戒律要求自己,不然就是佛經裏講的“犯戒”,佛經講“違背戒律”的罪過是很重的。不過,如果你沒有受戒,卻做了違反戒律的事,同樣有罪過。


    好比一個人不知道闖紅燈違法,他闖了就不算違法嗎?不知者者無罪是有條件的,比方說智商有問題,小孩不懂事等。


    所以,皈依和受戒是不一樣的,更不是一迴事當自己想了解佛教、想學習佛法,就去皈依即可皈依不是皈依哪個人,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當自己願意受持五戒時再受戒即可。


    小時候,你也有十萬個“為什麽”?就如同你現在的孩子一樣。


    媽媽,為什麽人會流鼻涕啊?爸爸,為什麽那朵雲總跟著我?我想出去玩,為什麽天還下雨?那個老奶奶的頭發為什麽是白的?……


    現在,你腦子裏沒有“為什麽”嗎?隻是,絕大多時候,選擇了不說。


    為什麽對方總不能理解你?為什麽說那麽清楚還需要解釋?為什麽雙方就是想的不一樣?這個“對方”是親人、朋友、同事……


    娑婆世界的苦何止這些最基本的溝通問題?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工作、生活、情感…


    皈依,是在為自己種下一顆“解脫”的種子,能夠遠離不善業、增上善業,成為一切律儀之根本,一切功德之來源,也能受到善法方麵護法神的保護,並且一切所願稱心如意,經常不離三寶的光明而且能憶起宿世,今生來世安樂,究竟獲得佛果等有無量功德。


    如果你皈依佛陀指示護法龍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時代,要保護、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寶弟子。如果你皈依你能夠獲得世間大眾的尊敬,並以為模範。如果你皈依你易獲得消災免難,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會成就。


    如果你皈依,你能積集廣大福德,得大富貴,如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如果你皈依你會減少煩惱,得遇善人為友,到處都能得方便。如果你皈依你就有受戒的資格。皈依三寶的人可以受持五戒,參加八關齋戒等。如果你皈依終有一天,你必定得度。


    ?12月24日:昨晚和女兒一起看7點新聞時,就好激動!特別是看到他對建橋代表們說,你們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我們也為你們感到驕傲!這是我們國家的驕傲!~


    分享的鏈接是人民日報報道:震撼航拍來了!你好,港珠澳大橋!


    它是超級跨海工程,主體工程集橋、島、隧於一體。它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總長約55公裏,120年設計使用壽命。50萬平方米鋼橋麵,世界最大規模的鋼橋麵鋪裝工程,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100公裏\/小時。“中國結”造型橋塔,標誌性景觀高達163米。


    ?10月25日:【深讀】人,一顆空杯心,明了空船論!


    導讀? 人,不能讓心情生病。愉快的心情,是健康的第一要素。糟糕的心情,會降低人的免疫能力,影響睡眠質量,影響身體各機能正常工作。當我們的心情生病時,無疑是將自己置身於極其危險的境地。所以,常保一顆空杯心,明了一切空船論,身載滿滿的正能量,給你的心情保駕護航。


    空杯心


    南隱是一位禪師。一天,一位學者來向他問禪,但自己喋喋不休。南隱則默默無語,以茶相待。他將茶水注入這位客人的杯子,滿了也不停下來,而是繼續往裏麵倒,眼睜睜看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客人著急地說:“已經滿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南隱說:“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裏麵裝滿了自己的看法和成見。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呢?”


    空杯心態是求知若渴的學習精神以及可納百川的寬廣胸襟的象征。每個人的心就像一個空杯子,你往裏傾倒什麽,你的人生就是什麽味道 。


    人生如茶,空杯以對,就永遠都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


    空船理論


    《莊子·山木》篇裏講了一個小故事:


    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前麵一隻船正要撞過來。這個人喊了好幾聲沒有人迴應,於是破口大罵前麵開船的人不長眼。


    結果撞上來的竟是一隻空船,於是剛才怒氣衝衝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其實你會發現,生氣與不生氣,取決撞來的船上有沒有人!


    有時候,你生氣僅僅是因為對方“竟然有這樣的人”,而非僅僅是那個人對你造成的傷害。


    莊子因此得出一個結論: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意思就是不要太自我、太自私、太把自己當迴事。一個人如果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太把自己當迴事,那麽就很容易與別人起衝突。


    一個人如果不把自己當迴事,不以自我為中心,放下自已為是、放下偏見和無用的麵子,誰又能傷害他呢?可這世界上偏有各種各樣的人,“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如果碰到一個奇葩,就要生一頓氣,那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了。


    莊子說:“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人和事越多,這個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空船的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都要把別人看成一個“空船”;你被同事絆了一跤,就要想,他一定是無意的。


    當你被一些人傷害的時候,不要想著去報複,更不能沉溺於痛苦之中。


    要把這一次的傷害當作一次空船事件,你是被一隻空船撞傷了,而非是一個人有意開著船撞你。


    隻有這樣,你才能盡快地從憤怒和痛苦中走出來,盡快完成創傷後的自療自愈,也才能不斷放大自己的格局。


    ?10月26日,公眾號文章更新:觀音菩薩出家日(九月十九日) | 為什麽菩薩這麽靈?


    民間非常崇信觀音菩薩,長達兩千多年的曆史中,世世代代的人們都把他奉為“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萬能之神。


    據 《妙法蓮華經》說,觀音是大慈大悲的菩薩,如果人們遇難,隻要喊他的名字,就會前來救助,有著“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的慈悲心腸。


    眾所周知:“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中,明天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出家日了,所以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或迴顧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來由。


    觀音菩薩出家日及起源依據


    漢傳佛教認為,觀音菩薩生日為陰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為六月十九日,其中,我們最為看重的還是觀音菩薩的出家日和成道日,誕生日是一種對觀音菩薩成人入世的紀念。


    觀音菩薩的出家日和成道日是則是一種對於觀音菩薩本身的佛性修行的緬懷和體會。在這一天,通過了解觀音菩薩出家成道的由來和修行經過,以勉勵佛信徒的修行堅韌。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關於觀音菩薩的第一次現世,最為廣泛流傳的說法出自《編年通論》和《汝州誌》,其中記載的觀音菩薩的事跡可作為參考(有稱杜撰):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莊嚴王,他的王後是寶應夫人,生了三個女兒,大女兒妙嚴,二女兒妙音,三女兒妙善(傳言妙善就是觀音菩薩的第一次現世);到了一定的年紀,妙嚴和妙音都順利嫁做人妻,唯獨妙善寧死不願出嫁,執意要出家修行;


    莊嚴王為此大怒,將妙善趕出來王宮,從此之後,妙善遁入深山青燈相伴一心向佛;又過了很多年,莊嚴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至親的一隻手,一隻眼做藥引方能活命;而妙嚴和妙音此時都不肯犧牲,唯有遁入深山修行的妙善,肯為救父舍去一隻手一隻眼;


    佛祖被妙善的孝心感動,便賜予她千隻手千隻眼,使之成為千手千眼的觀世音!,即是分別對應了觀音菩薩化身妙善公主降生和修行的不同時期。


    ?10月27日:觀音菩薩出家日~一盞燈,是希望也是熄滅。照亮你前行的路,滅你妄念顛倒想!


    ?10月28日:公眾號文章更新《聖安寺 | 觀音菩薩紀念日祈福法會,佛光普照法喜充滿!》


    2018年10月27日(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楊枝淨水遍灑三千大世界,慈航普渡利益無量諸眾生。


    祈願諸眾生菩薩加持、消災免難、離苦得樂虔誠皈依無量歡喜!


    在這殊勝的日子裏晨四時,寺門已開皎潔的月光、遍灑聖安古刹寺內,樹影娑婆、人影綽綽,各處殿堂內外虔誠善信恭敬禮佛。


    五時,伴著引罄敲響,觀音菩薩出家紀念祈福法會在大雄寶殿正式開啟,大和尚拈香主法,領眾誦經祈福僧眾和聲唱讚。虔誠拈香、禮佛、誦經法會莊嚴殊勝。


    經中所言:百千萬劫無量眾生,如遇危難痛苦,若能誠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對眾生的苦難有求必應。深秋暖陽,佛光普照。白日裏的聖安寺道場更顯莊嚴殊勝香客絡繹不絕、香霧繚繞。


    ?10月30日:公眾號文章更新:《聖安寺 | 什麽是寺院義工?義工的福報及功德》


    義工通常是指自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服務的人。而寺院義工,又有更深一層的要求,它不但要義務地去做事服務大眾,更要按照佛法的教義去工作、去實踐。


    寺院義工,是基於對佛法的熱愛與實踐在寺院裏自願貢獻自己的時間、精力、技能的群體擔任義工往往出自某種道義、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責任感是心意和生命的奉獻是智慧和時間的布施。


    寺院義工具有五個特征 自願性、利他性、無償性、義務性、組織性


    能付出,便有福,更何況“三寶是大福田”,能奉獻自己的身體、精力、時間。放下自我的執著,融入到義工團這個大集體當中以團體的需要,為需要盡力去做,便是“無我”身體做利益。一切眾生的事口裏說的是,柔和、讚歎、感恩的話語,讓聽者心生歡喜心生智慧;心裏想的是三寶的恩德,眾生的恩德,念念想的是如何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是“身、口、意”的清淨自然能消業障,身心健康。


    量大福大,心心念的是團體的需要,寺院的需要,為護持佛教,弘揚佛法而做義工,為世界和平,眾生安樂而做義工,這就是以我們的“身、口、意”大做供養、大行布施。不求迴報,也自然增長無量無邊的福報和功德。


    開智慧:通過在寺院學習做義工,既增長自己的見識和各種工作能力,又使自己體會義工團體,與社會上的其他團體所經曆的工作過程的不同。


    義工們和合增上,快樂的工作心態,與世俗工作中各種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心態不同,使自己懂得如何選擇人生道路,照顧心態健康快樂地生活;有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麵對問題發生時不該抱怨、煩惱,可就是習氣在那裏,陷在那裏跳不出來,這就是我們的資糧不足,無法轉變業報。


    如法做義工的功德很大,資糧積累夠了,麵對問題時自然心態就不一樣了。


    佛是“福、慧”兩足尊,是福德與智慧都圓滿的人,我們用心向佛陀學習,實踐佛陀的教法,就能積累成佛度眾生的資糧。


    要度眾生也要有緣才行,做義工就是廣結善緣。若將做義工的功德,迴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則功德更大更殊勝。“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學習佛菩薩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慈大悲精神。量大福大,成就道業更快。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安息」即便再有來者,你我再不是觀眾~


    ?10月31日:無限光明


    公眾號文章更新:新聞 | 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圓滿閉幕,三天珍貴圖集、視頻迴放!


    導語: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於福建莆田召開。本屆論壇以“交流互鑒、中道圓融”為主題,來自55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界人士、專家學者和其他社會知名人士共約千餘名代表和嘉賓蒞會,超越了曆屆論壇參會國家數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朋友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善文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善文居士並收藏我的朋友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