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兒翻閱到2018年10月17日。直接複製粘貼吧,對曾經有個紀念匯總。
?10月17日:通過“老爸”學到了太多知識!幸好,我一直的“智商稅”不高。【世界上越來越需要“較勁、較真,一根筋的人”,它就像一束刺眼的“光”,照得到每一個黑暗的角落,有縫隙的地方,你必定能看到它的“芒”】
?「心若安好便是晴天??」若要淨化世間,要先淨化各人的心靈;每個人的心靈淨化了,這個世界自然就美好清淨了~
公眾號文章更新:《維摩詰經》: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維摩詰經》全稱《維摩詰所說經》,又名《不可思議解脫經》等,是一部影響勝過《金剛經》的偉大經典。大乘佛教的權威性經典,被譽為“大乘佛教文獻寶冠之珠”,在印度佛教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自問世以來,傾倒了無數高僧大德、名士清流,對中國的佛教、哲學、文學、藝術等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經中的兩句話可以作為點睛之筆:一是“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二是“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唯心淨土”是大乘佛教的一個基本思想,許多佛門經典都曾不同程度地說到它,但唯有《維摩詰經》談得最是直截了當、生動透徹,對中國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的影響也最大。
“心淨則佛土淨”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都是其最為重要的思想資源和經典依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貫穿於整部《維摩詰經》的一根主線——“不二法門”,更是整個中國佛教的方法論依據。
本經的主人公是古印度的在家大菩薩維摩詰居士,相傳是金粟如來的化身,以居士身份輔助佛陀攝化眾生。經中所講的內容微遠幽深,窮理盡化,非下乘智力可測,非常人可思可議。
這個時代尤其需要《維摩詰經》心淨則佛土淨,這是《維摩詰經》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句話。當今社會,一切都被商品化了,損人利己、唯利是圖成為很多人的處世準則。在這物欲橫流、世風日下之時,需要《維摩詰經》來淨化世間。若要淨化世間,要先淨化各人的心靈;每個人的心靈淨化了,這個世界自然就美好清淨了。
摘選《維摩詰經》十大經典名句,可作為安頓你一生的終極智慧:
01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翻譯:倘若菩薩想要成就清淨的佛土,就應當先清淨自己的心;隨著自己的心清淨了,佛土自然也就跟著清淨了。自悟:心淨,一切皆淨;心不淨,一切皆不淨。你的心是什麽樣子,看到的世界就是什麽樣子。
【你的心怎樣,看到的世界就怎樣】
02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翻譯:文字本身沒有自性,沒有文字這種實在的東西,不執著於文字就是解脫。解脫的境界,才是一切法的本來麵目。自悟:讀書,不在看,不在記,而在熏。熏精神,養內涵,增智慧,得自在,才是“本”。舍本逐末,隻以博聞強記為榮,徒增負擔和虛妄,最是悲哀。
【讀書的最高心法】
03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翻譯:正直不屈之心就是道場,因為直心真誠、不虛假。自悟:道法自然,自然即真。直心的反麵是諂曲之心,自以為聰明,其實愈加悖道。世間事盡可權宜,但必須以不失本心為基礎與根本。世人醉心處世之法,往往失了本而不自知,隻能越陷越深。
【真實的人,就是深刻的人】
04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
翻譯:隻有在煩惱的泥淖中,眾生才能生起佛法的覺悟。因此要知道,一切煩惱,就是成佛的種子。自悟: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
【人生的蓮,隻開在煩惱的泥中】
05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翻譯:一切煩惱就是道場,因為煩惱也是實相本質的展現;眾生就是道場,因為借由眾生,便能了解無我的道理。自悟:一切成長,必從挫折中來;一切領悟,必從執迷中來;太多自知,往往從觀察別人而來;這就是陰陽。所謂“借假修真”,借假才能修真,別無他途。
【煩惱,就是通往覺悟的路】
06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
翻譯:什麽是得病的根本原因?執著、追求外物的心,便是得病的根本原因。自悟:攀緣是受欲望驅使,向外逐求。攀緣必有攀比,前者是病,後者是病重。人間多少追逐,皆起於攀比之心,於是大病不愈,終至膏肓。
【攀比是一種病】
07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翻譯:雖然生活在世間,卻不沾染世間的煩惱習氣;雖然家有妻小,但常修持清淨的佛道;雖然有眷屬親戚,卻享受著遠離塵俗、超越苦樂的安寧。自悟:真正的出家,是“心出家”而不是“身出家”;真正的出世,是“心出世”而不是“身出世”。人間種種,正是修行;出泥不染,最是境界。
【所謂幹淨,不在汙泥,而在不染】
08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翻譯:生起和滅亡是二,但萬法本就不生,更沒有滅,能在不生不滅裏安住於空寂,就是不二法門。自悟:白居易作詩問鳥窠禪師:“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複浮生是夢中?”禪師迴詩曰:“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隻此浮生是夢中。”緣起性空,生滅隻是無常,人生如夢似幻,世間幾人醒。
【浮生如夢,能有幾人醒】
09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
翻譯:依從內涵,不依從語言;依從真正的智慧,不依從一般的認識;依從究竟的經典,不依從不究竟的經典;依從正法,不依從人。自悟:現代人卻是反了過來——依語不依義,依識不依智,依人不依法。所謂顛倒夢想。結果自然也是顛倒——淺薄而非深刻,迷亂而非覺悟,煩惱而非自在。扭轉因,才能扶正果。
【現代人的可悲,顛倒夢想如何涅盤】
10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翻譯:我觀察如來,過去沒有來,未來沒有去,現在也不在。自悟:“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沒來,現在不斷流逝,沒有一點是你能把握。世人的痛苦則都來自放不下過去,執著於未來,迷亂於現在。看破這一層,就是活在當下、萬事隨緣,便是自在之真諦。
【自在的真諦,活在當下】
?10月17日:通過“老爸”學到了太多知識!幸好,我一直的“智商稅”不高。【世界上越來越需要“較勁、較真,一根筋的人”,它就像一束刺眼的“光”,照得到每一個黑暗的角落,有縫隙的地方,你必定能看到它的“芒”】
?「心若安好便是晴天??」若要淨化世間,要先淨化各人的心靈;每個人的心靈淨化了,這個世界自然就美好清淨了~
公眾號文章更新:《維摩詰經》: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維摩詰經》全稱《維摩詰所說經》,又名《不可思議解脫經》等,是一部影響勝過《金剛經》的偉大經典。大乘佛教的權威性經典,被譽為“大乘佛教文獻寶冠之珠”,在印度佛教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自問世以來,傾倒了無數高僧大德、名士清流,對中國的佛教、哲學、文學、藝術等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經中的兩句話可以作為點睛之筆:一是“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二是“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唯心淨土”是大乘佛教的一個基本思想,許多佛門經典都曾不同程度地說到它,但唯有《維摩詰經》談得最是直截了當、生動透徹,對中國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的影響也最大。
“心淨則佛土淨”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都是其最為重要的思想資源和經典依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貫穿於整部《維摩詰經》的一根主線——“不二法門”,更是整個中國佛教的方法論依據。
本經的主人公是古印度的在家大菩薩維摩詰居士,相傳是金粟如來的化身,以居士身份輔助佛陀攝化眾生。經中所講的內容微遠幽深,窮理盡化,非下乘智力可測,非常人可思可議。
這個時代尤其需要《維摩詰經》心淨則佛土淨,這是《維摩詰經》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句話。當今社會,一切都被商品化了,損人利己、唯利是圖成為很多人的處世準則。在這物欲橫流、世風日下之時,需要《維摩詰經》來淨化世間。若要淨化世間,要先淨化各人的心靈;每個人的心靈淨化了,這個世界自然就美好清淨了。
摘選《維摩詰經》十大經典名句,可作為安頓你一生的終極智慧:
01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翻譯:倘若菩薩想要成就清淨的佛土,就應當先清淨自己的心;隨著自己的心清淨了,佛土自然也就跟著清淨了。自悟:心淨,一切皆淨;心不淨,一切皆不淨。你的心是什麽樣子,看到的世界就是什麽樣子。
【你的心怎樣,看到的世界就怎樣】
02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翻譯:文字本身沒有自性,沒有文字這種實在的東西,不執著於文字就是解脫。解脫的境界,才是一切法的本來麵目。自悟:讀書,不在看,不在記,而在熏。熏精神,養內涵,增智慧,得自在,才是“本”。舍本逐末,隻以博聞強記為榮,徒增負擔和虛妄,最是悲哀。
【讀書的最高心法】
03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翻譯:正直不屈之心就是道場,因為直心真誠、不虛假。自悟:道法自然,自然即真。直心的反麵是諂曲之心,自以為聰明,其實愈加悖道。世間事盡可權宜,但必須以不失本心為基礎與根本。世人醉心處世之法,往往失了本而不自知,隻能越陷越深。
【真實的人,就是深刻的人】
04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
翻譯:隻有在煩惱的泥淖中,眾生才能生起佛法的覺悟。因此要知道,一切煩惱,就是成佛的種子。自悟: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
【人生的蓮,隻開在煩惱的泥中】
05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翻譯:一切煩惱就是道場,因為煩惱也是實相本質的展現;眾生就是道場,因為借由眾生,便能了解無我的道理。自悟:一切成長,必從挫折中來;一切領悟,必從執迷中來;太多自知,往往從觀察別人而來;這就是陰陽。所謂“借假修真”,借假才能修真,別無他途。
【煩惱,就是通往覺悟的路】
06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
翻譯:什麽是得病的根本原因?執著、追求外物的心,便是得病的根本原因。自悟:攀緣是受欲望驅使,向外逐求。攀緣必有攀比,前者是病,後者是病重。人間多少追逐,皆起於攀比之心,於是大病不愈,終至膏肓。
【攀比是一種病】
07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翻譯:雖然生活在世間,卻不沾染世間的煩惱習氣;雖然家有妻小,但常修持清淨的佛道;雖然有眷屬親戚,卻享受著遠離塵俗、超越苦樂的安寧。自悟:真正的出家,是“心出家”而不是“身出家”;真正的出世,是“心出世”而不是“身出世”。人間種種,正是修行;出泥不染,最是境界。
【所謂幹淨,不在汙泥,而在不染】
08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翻譯:生起和滅亡是二,但萬法本就不生,更沒有滅,能在不生不滅裏安住於空寂,就是不二法門。自悟:白居易作詩問鳥窠禪師:“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複浮生是夢中?”禪師迴詩曰:“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隻此浮生是夢中。”緣起性空,生滅隻是無常,人生如夢似幻,世間幾人醒。
【浮生如夢,能有幾人醒】
09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
翻譯:依從內涵,不依從語言;依從真正的智慧,不依從一般的認識;依從究竟的經典,不依從不究竟的經典;依從正法,不依從人。自悟:現代人卻是反了過來——依語不依義,依識不依智,依人不依法。所謂顛倒夢想。結果自然也是顛倒——淺薄而非深刻,迷亂而非覺悟,煩惱而非自在。扭轉因,才能扶正果。
【現代人的可悲,顛倒夢想如何涅盤】
10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翻譯:我觀察如來,過去沒有來,未來沒有去,現在也不在。自悟:“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沒來,現在不斷流逝,沒有一點是你能把握。世人的痛苦則都來自放不下過去,執著於未來,迷亂於現在。看破這一層,就是活在當下、萬事隨緣,便是自在之真諦。
【自在的真諦,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