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孟兆祥(孟章明)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 作者:明溪漱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兆祥,字允吉,號肖形,山西澤州人,定居於河間的交河縣。天啟壬戌年(公元1622年)中進士,初授大理寺評事,因丁憂離職。天啟丁卯年(公元1632年)恢複原職,主考四川鄉試。崇禎己巳年(公元1629年),他升任吏部稽勳司主事,曆任驗封司、考功司、文選司員外郎。崇禎辛未年(公元1631年),參與會試分考,所錄取的士子多為名士。當時正值選官之際,有其門生請求照顧地方關係,孟兆祥嚴肅拒絕道:“剛剛步入仕途,便懂得趨利避害,日後將無所不為。”聞者皆驚懼不已。孟兆祥如同鬆柏般堅韌的節操,到了晚年愈發剛勁。他留著長髯垂至腹部,風度翩翩,神采奕奕,堅決不受權貴請托,不與親朋故舊私下往來,自己在衙署中獨處,人品如同冰霜般冷峻威嚴。時人認為他具有包拯(諡號孝肅)的遺風。不久,他因觸怒宦官,因事被貶為行人司司副,後曆任光祿寺丞、少卿、左通政、太仆寺卿等官職。崇禎癸未年(公元1643年),升任通政使。同年八月,其子孟章明考中進士,新入仕途尚未授予官職。
崇禎甲申年(公元1644年),孟兆祥升任刑部右侍郎。當時國家時局日益危急,他的門生司勳郎熊文舉有次趁機詢問道:“萬一京師失守,該如何應對?”孟兆祥揮手不悅,答道:“不必商量,各人自行決斷。”接著他又說:“你有年邁雙親遠在千裏之外,且官職閑散,非重要崗位,還可以從容應對。”熊文舉聽後深感驚懼,不敢再言。賊軍攻入北京,孟兆祥守衛正陽門,城破後,寧死不降,最終死於城門之下。其妻何氏亦隨之殉節。
他的孟章明,字顯之,號綱宜,收殮父親遺體後,急忙迴家與妻子王氏告別說:“我不忍父親獨自赴死,決定隨他而去。”王氏答道:“你若死,我也絕不獨活。”孟章明磕頭謝道:“感謝夫人,但請夫人先自盡。”隨後,他遣散家中其他人。他看到妻子王氏懸梁自縊後,取筆在牆壁上大書:“有侮辱我們夫婦遺體者,我必化為厲鬼殺之。”待王氏氣絕,他把妻子屍體放在一扇門板上,上麵覆蓋了紅色衣裳,又在妻子屍體左側放一扇門板,自己也身著紅衣自縊。臨終前,他囑咐婢女:“我死後也要放在門板上。”於是夫妻二人一同殉節。南明朝廷追贈孟兆祥為刑部尚書,賜諡“忠貞”;追贈孟章明為河南道禦史,賜諡“節湣”。父子二人同入旌忠祠供奉。
孟兆祥的學生熊文舉曾兩度自縊,都被自己的學生劉蘭生等人救活。熊文舉作有《哭師詩》,其一寫道:盛德仰醇穆,雄文見炳磷。 日沉先棄杖,風急但焚輪。 舊裏碑傳記,虛堂案掩塵。 門生羞後死,灑淚誌忠臣。其二寫道:清肅銓規在,程材得士多。 尊嚴儀岱嶽,感愴重山河。 父子忠同傳,乾坤氣不磨。 西州投策痛,歔欷畏經過。其三寫道:生死從來事,門牆訓迪嚴。 誌操期逼古,風尚可頑廉。 詰曲馮心印,迂迴此誌淹。 悵然羞展卷,孤月墮虛簷。其四寫道:忍見皇輿蕩,羞稱江海逋。 從君臣已老,殉父子非孤。 青史芳名共,坤維正氣扶。 永魂餘弟子,風雨泣蒼梧。
我的議論是:京城失陷之變,殉節的文臣共有二十一人,孟氏父子竟占其二,實屬罕見。然而,大臣為君主捐軀,妻子為丈夫殉節,這在曆史上並不鮮見。但特別令人敬佩的是,孟章明未受朝廷正式任命,卻矢誌不渝,慷慨赴死,尤為令人敬佩,堪稱明朝二百年來罕見之事。
我曾經考察過,山西地區投降賊軍的人眾多,唯獨孟氏父子犧牲生命來守護忠貞節氣,他們一門忠孝節義,堪稱寒冬中的長青鬆柏,令人敬仰!
崇禎甲申年(公元1644年),孟兆祥升任刑部右侍郎。當時國家時局日益危急,他的門生司勳郎熊文舉有次趁機詢問道:“萬一京師失守,該如何應對?”孟兆祥揮手不悅,答道:“不必商量,各人自行決斷。”接著他又說:“你有年邁雙親遠在千裏之外,且官職閑散,非重要崗位,還可以從容應對。”熊文舉聽後深感驚懼,不敢再言。賊軍攻入北京,孟兆祥守衛正陽門,城破後,寧死不降,最終死於城門之下。其妻何氏亦隨之殉節。
他的孟章明,字顯之,號綱宜,收殮父親遺體後,急忙迴家與妻子王氏告別說:“我不忍父親獨自赴死,決定隨他而去。”王氏答道:“你若死,我也絕不獨活。”孟章明磕頭謝道:“感謝夫人,但請夫人先自盡。”隨後,他遣散家中其他人。他看到妻子王氏懸梁自縊後,取筆在牆壁上大書:“有侮辱我們夫婦遺體者,我必化為厲鬼殺之。”待王氏氣絕,他把妻子屍體放在一扇門板上,上麵覆蓋了紅色衣裳,又在妻子屍體左側放一扇門板,自己也身著紅衣自縊。臨終前,他囑咐婢女:“我死後也要放在門板上。”於是夫妻二人一同殉節。南明朝廷追贈孟兆祥為刑部尚書,賜諡“忠貞”;追贈孟章明為河南道禦史,賜諡“節湣”。父子二人同入旌忠祠供奉。
孟兆祥的學生熊文舉曾兩度自縊,都被自己的學生劉蘭生等人救活。熊文舉作有《哭師詩》,其一寫道:盛德仰醇穆,雄文見炳磷。 日沉先棄杖,風急但焚輪。 舊裏碑傳記,虛堂案掩塵。 門生羞後死,灑淚誌忠臣。其二寫道:清肅銓規在,程材得士多。 尊嚴儀岱嶽,感愴重山河。 父子忠同傳,乾坤氣不磨。 西州投策痛,歔欷畏經過。其三寫道:生死從來事,門牆訓迪嚴。 誌操期逼古,風尚可頑廉。 詰曲馮心印,迂迴此誌淹。 悵然羞展卷,孤月墮虛簷。其四寫道:忍見皇輿蕩,羞稱江海逋。 從君臣已老,殉父子非孤。 青史芳名共,坤維正氣扶。 永魂餘弟子,風雨泣蒼梧。
我的議論是:京城失陷之變,殉節的文臣共有二十一人,孟氏父子竟占其二,實屬罕見。然而,大臣為君主捐軀,妻子為丈夫殉節,這在曆史上並不鮮見。但特別令人敬佩的是,孟章明未受朝廷正式任命,卻矢誌不渝,慷慨赴死,尤為令人敬佩,堪稱明朝二百年來罕見之事。
我曾經考察過,山西地區投降賊軍的人眾多,唯獨孟氏父子犧牲生命來守護忠貞節氣,他們一門忠孝節義,堪稱寒冬中的長青鬆柏,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