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洪承疇降大清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 作者:明溪漱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東地區自東海海濱西部延伸至薊鎮,沿線總計一千四百裏,明朝初期廢除了原有的郡縣設置,改為設立衛所以防範敵軍侵犯。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冬季,西南方向出現一顆形狀如關刀的星辰,後來轉變為掃帚狀的彗星,明亮璀璨,持續顯現一百多天後,遼陽陷落。萬曆四十六年戊午(公元1618年),彗星再次出現,沈陽也隨之丟失。彗星被認為是清除舊事物、創造新氣象的象征。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正月中旬,遼陽觀測到太陽被弓形物圍繞,有箭射向太陽。有人說,這種現象名為“三擐”,預示著天下戰亂將起。那一年,遼陽遭受旱災和蝗災,秋糧被蟲害吞噬殆盡。大清軍隊攻陷山東濟南,俘虜了德王,並殺害了遼東的金總兵。到了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遼陽再次遭遇旱災和蝗災,秋稻幾乎顆粒無收。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遼陽發生嚴重饑荒,甚至出現人相食的慘劇,糧價飛漲,一鬥米的價格達到了一千二百文,相當於一兩七錢銀子,當然需要說明的是,那時使用的量具工具鬥和斛的容量是現在的三倍,當時我的家鄉大概一石米需六兩銀子。崇禎十四年辛巳(公元1641年)夏天,小麥豐收,百姓生活稍微有所緩解,此時洪承疇則率軍東征。
在此之前,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庚辰年,大清占據遼陽(此處可能筆誤,遼陽早在天啟元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就被清軍攻陷占領),宦官高起潛等人無法抵擋,被關押入獄,朝廷提拔洪承疇擔任經略遼東一職。洪承疇,字亨九,是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萬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科進士,曾任陝西總督,多次擊敗流寇,立下赫赫戰功。這時,洪承疇得知總兵祖大壽被圍困在錦州,於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洪承疇開始調動軍隊,八月率軍前往救援,與清軍對峙了四個多月,直到十一月退迴,並分兵把守各地衛所。到了崇禎十五年壬午年(公元1642年)二月,洪承疇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再次東征,當時清軍有二十四萬人,得知洪承疇即將抵達,他們分兵包圍錦州,以主力部隊迎戰。
洪承疇率軍前進至寧遠,向東三十五裏為高橋堡,再過三十五裏就是塔山,再過五十裏是杏山,又五十裏就到了鬆山,過了鬆山五十裏便是裏紅山,裏紅山距離錦州三十裏,錦州以東地區都歸屬清國。裏紅山上有一座石砌城堡,由清軍嚴密防守,山下平原地帶,洪承疇打算駐紮營地,但清軍占據高地優勢向下發射炮彈,使得洪承疇的軍隊四麵受敵,無法建立營地,隻得後撤。
隨後,洪承疇精選了十三萬士兵,派遣總兵官吳三桂、唐通等十三人率部作戰,采取退而複進的戰術,接連取得三次勝利,清軍被迫後撤六十裏,並在各要隘布防。清軍將領向清國奏報請求支援,清國四皇子親自率領精銳騎兵一萬三千人馳援前線,先祭拜天地,接著祭拜大海,然後登高山檢閱軍隊,看到洪承疇軍隊紀律嚴明、軍容整齊,感慨道:“人們都說洪承疇善於用兵,果真如此。難怪我們的將領們都敬畏他。”
洪承疇營地北麵八十裏處有一座北山,山脈綿延數十裏,清國四皇子登上山嶺仔細觀察洪承疇的陣勢,發現雖然前鋒強大,但後衛薄弱,突然醒悟道:這個陣型雖然在前方具備一定的攻擊能力,但其後方防守薄弱,因此是可以被攻破的。四皇子於是連夜命令清軍士兵在北山山頂中間開出一道形容如同刀背的深溝,如果遇到硬石就鑿掉。這條溝上方寬一丈二尺,深八尺,底部狹窄,僅容腳踏,馬匹無法通過,人也無法攀登,一旦跌入溝中,無立足之地,難以躍起。這條溝長達三十裏,並由士兵嚴密防守,當時該地已被清軍占據,並且所有抵抗者都已經全部被殺死。在陣地的西麵也開挖了一條壕溝,並用土築起堡壘,全長五十裏,直接連接至杏山,同樣派兵嚴守,以阻斷明朝方麵的援軍。陣地南側瀕臨大海,因此無需設防壕溝,而東麵則是清國的土地。壕溝防禦體係建成後,明軍的糧草補給和援軍路線被徹底切斷,任何試圖砍柴取水的人都會被巡邏的士兵殺死。因此,明軍大軍都不敢越過壕溝。
最初清軍構築防線時,洪承疇並未察覺到自己已陷入困境,直至後來才意識到被敵人所困,但此時已無力改變現狀,於是上書請求援軍,總共提交了十八份奏疏,但宦官高起潛擔心洪承疇立功,極力阻止其奏疏上報朝廷。
這時清軍占據了有利地形,切斷明軍的支援,對洪承疇軍隊形成了包圍態勢,
。此外,還有奇特的天象預兆,南海的潮汐線突然前移了四十餘裏,使得明軍無法安穩紮營。洪承疇意識到情勢危急,決定向西轉移,清軍緊隨其後。當明軍接近壕溝時,吳三桂等人督率士兵填壕而過,但清軍守軍猛烈射擊,箭如雨下,明軍無法抵擋,最終大敗,被清軍逼迫的紛紛向南逃至海邊,十三萬大軍幾乎全部溺亡。吳三桂與唐通及麾下五百名精銳軍官趁亂突圍而出,其餘的十一位總兵官如曹變蛟、馬如龍等,均戰死沙場。曹變蛟曾經鎮守西安,有抵抗賊寇的功績,眾人對其戰死深感惋惜。清軍覆滅了洪承疇的軍隊後,隨即攻破了洪山,俘虜了洪承疇。洪承疇拒不投降,清國皇帝因其英勇便沒有殺他。此事發生在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九月二十日。
清軍接著全力進攻錦州,祖大壽得知洪承疇戰敗,內心恐懼,欲投降大清,但城中投降過來的夷人反對,甚至欲殺祖大壽全家。這些投降的夷民居住在遼東北部靠近遼陽的地方,當時明朝控製之外的區域是降夷們居住的土地,而降夷之外的土地就是清國的土地。他們夾在明朝和清國之間,遼東人稱他們為“夾道之人”。此前,由於受到清國的壓迫,他們歸附明朝,被稱為降夷,他們都擅長騎射,加入祖大壽麾下,領取朝廷俸祿,對防守錦州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時,祖大壽認識到如果公開投降,內部將對自己不利,便秘密寫信聯係清軍表達投降的意願。然後引誘降夷出城,收去了他們的武器鎧甲,賞給他們酒食,並趁機將他們全部殺死。隨後祖大壽投降了清國。順治初年,祖大壽尚在北京,時年八十四歲。
錦州失陷後,當年冬天,清軍攻入山東,攻陷兗州府,殺害魯王。崇禎十六年癸未年(公元1643年)春天,遼陽、中左前後衛先後被清國占領,整個遼東地區徹底淪陷。高起潛上疏建議將吳三桂調至山海關鎮守,洪承疇的兒子到京城擊鼓鳴冤,皇帝這才得知洪承疇曾上過十八份奏疏,對他為國捐軀表示哀悼,並在京師為其建祠祭祀,還蔭庇了他的一個兒子。直到現在,遼東人仍將這次戰役稱為“洪承疇跨海東征”。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五月,我在鎮江遇到一位名叫唐奉山的遼東人,他自稱曾是洪承疇軍中的一員,親眼見證了這些事情的發生。
祖大壽,字複宇,籍貫滁州,曾任寧遠衛指揮使,掌征遼前鋒將軍印,官至總兵官、左都督。康熙五年(),其子祖永烈擔任將軍,鎮守蘇州,其軍紀嚴酷,蘇州百姓深受其苦,祖永烈兄弟均在軍中擔任將領。
吳三桂,曾任遼東前屯衛指揮使,被朝廷欽點負責鎮守寧遠中左中右等處地方,還官至團練總兵官、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唐通,字達軒,陝西西安府涇陽縣人,被朝廷欽點負責鎮守薊鎮西協等處地方,專門負責石古曹牆四路的防務,官至左軍都督府右都督。
前文記載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月,高起潛兵敗,十二月,改由洪承疇出任薊遼總督,而此處又說是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之事,可能是因為洪承疇擔任總督雖在崇禎十一年,但其增援錦州的具體行動可能發生在崇禎十三年。
在此之前,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庚辰年,大清占據遼陽(此處可能筆誤,遼陽早在天啟元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就被清軍攻陷占領),宦官高起潛等人無法抵擋,被關押入獄,朝廷提拔洪承疇擔任經略遼東一職。洪承疇,字亨九,是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萬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科進士,曾任陝西總督,多次擊敗流寇,立下赫赫戰功。這時,洪承疇得知總兵祖大壽被圍困在錦州,於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洪承疇開始調動軍隊,八月率軍前往救援,與清軍對峙了四個多月,直到十一月退迴,並分兵把守各地衛所。到了崇禎十五年壬午年(公元1642年)二月,洪承疇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再次東征,當時清軍有二十四萬人,得知洪承疇即將抵達,他們分兵包圍錦州,以主力部隊迎戰。
洪承疇率軍前進至寧遠,向東三十五裏為高橋堡,再過三十五裏就是塔山,再過五十裏是杏山,又五十裏就到了鬆山,過了鬆山五十裏便是裏紅山,裏紅山距離錦州三十裏,錦州以東地區都歸屬清國。裏紅山上有一座石砌城堡,由清軍嚴密防守,山下平原地帶,洪承疇打算駐紮營地,但清軍占據高地優勢向下發射炮彈,使得洪承疇的軍隊四麵受敵,無法建立營地,隻得後撤。
隨後,洪承疇精選了十三萬士兵,派遣總兵官吳三桂、唐通等十三人率部作戰,采取退而複進的戰術,接連取得三次勝利,清軍被迫後撤六十裏,並在各要隘布防。清軍將領向清國奏報請求支援,清國四皇子親自率領精銳騎兵一萬三千人馳援前線,先祭拜天地,接著祭拜大海,然後登高山檢閱軍隊,看到洪承疇軍隊紀律嚴明、軍容整齊,感慨道:“人們都說洪承疇善於用兵,果真如此。難怪我們的將領們都敬畏他。”
洪承疇營地北麵八十裏處有一座北山,山脈綿延數十裏,清國四皇子登上山嶺仔細觀察洪承疇的陣勢,發現雖然前鋒強大,但後衛薄弱,突然醒悟道:這個陣型雖然在前方具備一定的攻擊能力,但其後方防守薄弱,因此是可以被攻破的。四皇子於是連夜命令清軍士兵在北山山頂中間開出一道形容如同刀背的深溝,如果遇到硬石就鑿掉。這條溝上方寬一丈二尺,深八尺,底部狹窄,僅容腳踏,馬匹無法通過,人也無法攀登,一旦跌入溝中,無立足之地,難以躍起。這條溝長達三十裏,並由士兵嚴密防守,當時該地已被清軍占據,並且所有抵抗者都已經全部被殺死。在陣地的西麵也開挖了一條壕溝,並用土築起堡壘,全長五十裏,直接連接至杏山,同樣派兵嚴守,以阻斷明朝方麵的援軍。陣地南側瀕臨大海,因此無需設防壕溝,而東麵則是清國的土地。壕溝防禦體係建成後,明軍的糧草補給和援軍路線被徹底切斷,任何試圖砍柴取水的人都會被巡邏的士兵殺死。因此,明軍大軍都不敢越過壕溝。
最初清軍構築防線時,洪承疇並未察覺到自己已陷入困境,直至後來才意識到被敵人所困,但此時已無力改變現狀,於是上書請求援軍,總共提交了十八份奏疏,但宦官高起潛擔心洪承疇立功,極力阻止其奏疏上報朝廷。
這時清軍占據了有利地形,切斷明軍的支援,對洪承疇軍隊形成了包圍態勢,
。此外,還有奇特的天象預兆,南海的潮汐線突然前移了四十餘裏,使得明軍無法安穩紮營。洪承疇意識到情勢危急,決定向西轉移,清軍緊隨其後。當明軍接近壕溝時,吳三桂等人督率士兵填壕而過,但清軍守軍猛烈射擊,箭如雨下,明軍無法抵擋,最終大敗,被清軍逼迫的紛紛向南逃至海邊,十三萬大軍幾乎全部溺亡。吳三桂與唐通及麾下五百名精銳軍官趁亂突圍而出,其餘的十一位總兵官如曹變蛟、馬如龍等,均戰死沙場。曹變蛟曾經鎮守西安,有抵抗賊寇的功績,眾人對其戰死深感惋惜。清軍覆滅了洪承疇的軍隊後,隨即攻破了洪山,俘虜了洪承疇。洪承疇拒不投降,清國皇帝因其英勇便沒有殺他。此事發生在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九月二十日。
清軍接著全力進攻錦州,祖大壽得知洪承疇戰敗,內心恐懼,欲投降大清,但城中投降過來的夷人反對,甚至欲殺祖大壽全家。這些投降的夷民居住在遼東北部靠近遼陽的地方,當時明朝控製之外的區域是降夷們居住的土地,而降夷之外的土地就是清國的土地。他們夾在明朝和清國之間,遼東人稱他們為“夾道之人”。此前,由於受到清國的壓迫,他們歸附明朝,被稱為降夷,他們都擅長騎射,加入祖大壽麾下,領取朝廷俸祿,對防守錦州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時,祖大壽認識到如果公開投降,內部將對自己不利,便秘密寫信聯係清軍表達投降的意願。然後引誘降夷出城,收去了他們的武器鎧甲,賞給他們酒食,並趁機將他們全部殺死。隨後祖大壽投降了清國。順治初年,祖大壽尚在北京,時年八十四歲。
錦州失陷後,當年冬天,清軍攻入山東,攻陷兗州府,殺害魯王。崇禎十六年癸未年(公元1643年)春天,遼陽、中左前後衛先後被清國占領,整個遼東地區徹底淪陷。高起潛上疏建議將吳三桂調至山海關鎮守,洪承疇的兒子到京城擊鼓鳴冤,皇帝這才得知洪承疇曾上過十八份奏疏,對他為國捐軀表示哀悼,並在京師為其建祠祭祀,還蔭庇了他的一個兒子。直到現在,遼東人仍將這次戰役稱為“洪承疇跨海東征”。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五月,我在鎮江遇到一位名叫唐奉山的遼東人,他自稱曾是洪承疇軍中的一員,親眼見證了這些事情的發生。
祖大壽,字複宇,籍貫滁州,曾任寧遠衛指揮使,掌征遼前鋒將軍印,官至總兵官、左都督。康熙五年(),其子祖永烈擔任將軍,鎮守蘇州,其軍紀嚴酷,蘇州百姓深受其苦,祖永烈兄弟均在軍中擔任將領。
吳三桂,曾任遼東前屯衛指揮使,被朝廷欽點負責鎮守寧遠中左中右等處地方,還官至團練總兵官、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唐通,字達軒,陝西西安府涇陽縣人,被朝廷欽點負責鎮守薊鎮西協等處地方,專門負責石古曹牆四路的防務,官至左軍都督府右都督。
前文記載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月,高起潛兵敗,十二月,改由洪承疇出任薊遼總督,而此處又說是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之事,可能是因為洪承疇擔任總督雖在崇禎十一年,但其增援錦州的具體行動可能發生在崇禎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