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居益請發軍餉


    三月二十八日,陝西戶部侍郎南居益上奏說:“關中地區作為國家九邊軍事要地的一半重心所在,所需的軍餉供應相較於其他省份翻了一倍。近期國家動蕩不安,財政緊張,延綏、寧夏、固原三地駐軍的軍糧已經連續短缺長達三年。去年全省遭受嚴重旱災,家中如同罄口朝天般貧窮,田野間不見青草生長,邊境地區的糧食價格飆升,一鬥米的價格漲至四錢。軍民生活陷入極度困境,失去了安居樂業的信心,極端貧困之下人心思變,盜匪蜂擁而起,經常聽說各地頻繁發生打劫殺人事件。


    正值春荒之際,糧食供應更加困難,難以支撐,一些狡猾的盜匪和逃亡士兵相互勾結,愈發囂張,成群結隊的武裝人員身穿盔甲、敲響鑼聲,在西安周邊地區橫行霸道。這些人在耀州、涇陽、三原、富平、淳化、韓城、蒲城等地肆意燒殺搶掠,導致房屋被毀、財物牲畜被洗劫一空,鄉村變為廢墟。尤其是涇陽、富平兩地百姓受害尤為嚴重,遭到屠殺、強奸和破壞,景象慘不忍睹,幸存者也是驚恐萬分,扶老攜幼卻無處可逃。形勢嚴峻至此,江山社稷十分危險。


    我分析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饑餓的軍隊頻繁嘩變,加上城中的亡命之徒紛紛造反,經過數年的發酵,局勢逐漸失控,發展成為無法遏製的大火燎原之勢。當前應對之策在於,要想平定叛亂必須首先控製住離散的軍人,而要核查軍人情況則首先要解決拖欠已久的軍餉問題。如果軍餉不足,士兵們吃不飽飯,戰馬缺乏飼料,空著肚子扛槍作戰,即使是親如父子也無法保證彼此忠誠,那麽軍政長官又怎能駕馭得了這群日益囂張傲慢的士兵呢?現在唯有盡快發放三十萬軍餉來滿足需求,或許能夠在短期內阻止軍隊嘩變和民眾起義的進一步擴大。否則,崤山、函穀關以西地區可能會出現軍隊潰散、局勢無法控製的局麵,一旦關中局勢劇變,巴蜀、山西、湖北等相鄰地區也將受到影響,動搖全國穩定大局,屆時國家可能會出現不忍言之事。”


    無錫災荒疏略


    從天啟四年至天啟七年(公元1624年至1627年),無錫連續兩年發生了大規模洪水,一年出現了嚴重的旱災,後一年還爆發了蝗災。前一年的八月初旬到中秋以後,田間又突然滋生了一種異常的昆蟲,這種昆蟲沒有明顯的爪和牙齒,卻能潛入稻禾根部和節部,進而蛀蝕稻心,一旦觸及禾苗就會使其死亡。災情迅速蔓延至整個縣區,幾乎沒有一片莊稼得以幸免。當時,有的農民夫妻倆在田間抱頭痛哭後跳河自盡,有的哭泣之後迴到家中選擇上吊自殺,有的聽說鄰居自殺後便紛紛仿效。直至如今,還有饑餓的婦女辛辛苦苦織布積累,打算換取米糧,但在織布過程中身亡;有的父子將木柴磨碎,試圖做成可以充饑的餅狀食物,卻噎食而亡;更有民眾隻能吃樹皮、吞石粉,最後痛苦死去。這些情景令人痛心疾首,實在無法一一詳述。


    太尊(地方最高行政長官)迴複公文時提到,五邑之中隻有靖江沒有遭受災害,江陰雖然也有害蟲但並不算特別嚴重,僅受到約十之二三的損失。而無錫、宜興、武進三縣則是全麵受災,沒有一處沒蟲的,沒有一家田地不受侵害的。三地比較,武進縣的受災程度約為八分,無錫縣和宜興縣則幾乎達到九分災的程度。


    太尊(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名為曾櫻,是江西峽江人,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考中進士。當災情發生時,他正好進京述職,每三天就要去戶部哭訴一次,堅決要求朝廷采取措施以解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然而時任總督倉場的郭允厚以及戶部尚書王家禎對此堅持不予采納。


    譯者注:1.此時明朝正麵臨著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東北後金的崛起、西北邊患、江南經濟基礎的動搖以及朝廷內部閹黨和東林黨等黨派鬥爭激烈,都使得政府在應對地方災難和軍事危機時顯得力不從心。而地方官員如南居益、曾櫻等人的努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們關心民瘼、力圖穩定地方局勢的決心,但在整個國家機器運轉不暢的大環境下,其個人的努力往往顯得杯水車薪。


    假設當時朝廷能夠及時調整政策,集中財力物力優先解決關中地區的軍餉問題,同時加大對無錫等地災荒的援助力度,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社會矛盾,遏製社會動蕩的趨勢。然而,曆史的實際發展並非如此,明朝的內憂外患最終導致了國家的衰亡,而這些具體的危機事件和地方官員的應對,無疑加深了我們對明末社會危機的認識,並提示我們在國家治理層麵,如何更好地協調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合理分配資源以及有效應對突發事件,是維持社會穩定、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課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溪漱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溪漱石並收藏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