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學宮裏新增了學子月考、季考等階段性考核製,還新增了講師的月度總結、季度總結等匯報製。
這月的月末,在全宮上下的哀嚎聲中,學子們完成了一次月考,講師們也絞盡腦汁寫完了月結。但是這還沒完,因為講師們還要閱卷,學子們也要麵對自己考得稀爛的試卷。
程祭酒不受影響,他認真地翻看著講師們交上來的月度總結,滿意地點頭。
有了這些總結,他就可以更全麵詳細地了解學宮中那數量龐雜的弟子都是個什麽情況了。然後再挑選表現優異的,寫進奏摺裏呈給秦王查閱。
程祭酒:每月向上級匯報的工作成果這不就有了?
不需要他親自下去走訪調查,給他省了多少事。
不過考慮到講師說的也不一定全麵,萬一漏下什麽人才也不好。迴頭還可以在學子裏推選優秀代表,讓他們也寫月度總結。
學宮一片欣欣向榮,可見再過不久就能收穫一波成熟的學子了。
扶蘇看完了程祭酒送來的奏報。
秦王政問道:
「學宮中可有不錯的人才?」
扶蘇點頭:
「有個叫蕭何的學子,很會調解矛盾,學問也好。」
秦王政很滿意,會調解矛盾啊,派去安撫六國之人應該不錯。
比起那些學子的學問如何,秦王政更看重一個人的能力。當官又不是考試,能把實事辦好才是硬道理。
扶蘇又提起另一人:
「還有個叫曹參的學子,也很是有趣。」
尋常學子哪敢扯他大秦太子的虎皮為自己謀利,曹參實在是膽大。明知道這些消息肯定會被報上去,依然肆無忌憚地做了。
在其他學子還隻知道埋頭苦讀,默默等待英主慧眼識珠的時候,曹參已經學會了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憑此一事他就能迅速在大秦最高統治者那邊留下印象,不知甩開了同窗們多遠。
秦王政聽完他的事跡,讚賞道:
「此人膽大心細,再觀望幾月,他和蕭何便可直接招入朝中了。」
長安學宮有特招的名額,不需要額外再通過考試得官,也不一定非得出師後才許入朝。
這個優待表麵上看起來是給諸子百家的安撫、是對高端人才的認可,實則考核都在私底下進行過了。
除卻蕭曹二人之外,學宮中自然也湧現出了不少其他的優秀人才。數量遠超父子二人的預料,而且看起來都是最近幾月才加入學宮的新人。
可見長安學宮步入正軌之後,著實吸引了不少大才前來求學。
天底下的人才那麽多,之前都是在暗中觀察秦國值不值得投效罷了。
扶蘇又拿起了前線戰報遞給父親:
「貴族許是察覺到了危機,三路大軍攻向楚都壽春的路上,遭遇了重重阻擊。」
貴族到底沒有當真幹看著楚都被破,衡量過後,沿路的貴族選擇出兵騷擾。
他們想著好歹消耗一點秦軍的有生力量,哪怕救不了楚王,後續秦國攻打他們的私人堡壘時,也會因為之前的消耗而出現兵力不夠的窘迫。
軍隊因此前進困難,不得不時常停下行軍,被迫迎戰。
不過好消息是昌平君已經被李信擒住了,他那點兵力怎麽可能擋得住李信大軍?雙方將領也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人物,此戰堪稱毫無懸念。
當然,昌平君本人雖然被擒,後續卻沒有押送到鹹陽來。這人最好還是死在外頭為妙,送來秦國反而棘手。
所以昌平君尋機自盡時李信故意沒防備,任由他成功「殉國」了。對外就說攻破陳郢時昌平君就已經拔劍自刎,他李信沒抓到活的。
戰場上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城破時敵人要自盡哪裏攔得住。所以秦王政表示不怪將軍,將軍攻城辛苦了,直接將此事蓋棺定論。
秦王都說昌平君是被抓之前就自盡的,別人當然不能跑出來反駁,再去揪李信看管不利的小辮子。
實際上秦國朝中也沒人這麽沒眼色,誰不知道這是王上的授意呢。隻是有些事情不能放到明麵上來說,他昌平君必須得是「畏罪自盡」的。
最近秦國朝中有別的事情要忙。
太子的加冠大禮當初是昌平君率領百官提議要大辦的,昌平君死就死了,太子的大事可不能耽擱。
之前原定的是要在太子生辰那日行冠禮,結果秦王看過底下人呈上來的流程預案之後不是很滿意。
再加上過不了兩月就是大秦新年,楚王也眼看著就要成為階下囚。思來想去,秦王政還是決定延期舉行。
當初說延期舉辦冠禮是在委屈兒子的,是他秦王。現在說在大秦新年之時為太子加冠更顯隆重的,又是他秦王。
大秦臣子:王上說什麽都是對的。
為了不讓王上覺得自打臉了,當臣子的還要絞盡腦汁地吹捧,為王上尋出足夠的藉口。
李斯表示:
「新年之時加冠,太子殿下便可在禮成後去拜謁太廟,將這一好消息告知歷代先王。」
王綰也道:
「新舊交替之際,有除舊迎新的好寓意,確是全年最好的日子了,太子正該在此時加冠。」
蒙毅更了解前線的情況:
「大軍即將抵達壽春,必能趕在年前將楚王拿下。屆時楚侯可來觀禮,我大秦太子加冠,諸侯怎能不齊聚於此,為太子慶賀?」
這月的月末,在全宮上下的哀嚎聲中,學子們完成了一次月考,講師們也絞盡腦汁寫完了月結。但是這還沒完,因為講師們還要閱卷,學子們也要麵對自己考得稀爛的試卷。
程祭酒不受影響,他認真地翻看著講師們交上來的月度總結,滿意地點頭。
有了這些總結,他就可以更全麵詳細地了解學宮中那數量龐雜的弟子都是個什麽情況了。然後再挑選表現優異的,寫進奏摺裏呈給秦王查閱。
程祭酒:每月向上級匯報的工作成果這不就有了?
不需要他親自下去走訪調查,給他省了多少事。
不過考慮到講師說的也不一定全麵,萬一漏下什麽人才也不好。迴頭還可以在學子裏推選優秀代表,讓他們也寫月度總結。
學宮一片欣欣向榮,可見再過不久就能收穫一波成熟的學子了。
扶蘇看完了程祭酒送來的奏報。
秦王政問道:
「學宮中可有不錯的人才?」
扶蘇點頭:
「有個叫蕭何的學子,很會調解矛盾,學問也好。」
秦王政很滿意,會調解矛盾啊,派去安撫六國之人應該不錯。
比起那些學子的學問如何,秦王政更看重一個人的能力。當官又不是考試,能把實事辦好才是硬道理。
扶蘇又提起另一人:
「還有個叫曹參的學子,也很是有趣。」
尋常學子哪敢扯他大秦太子的虎皮為自己謀利,曹參實在是膽大。明知道這些消息肯定會被報上去,依然肆無忌憚地做了。
在其他學子還隻知道埋頭苦讀,默默等待英主慧眼識珠的時候,曹參已經學會了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憑此一事他就能迅速在大秦最高統治者那邊留下印象,不知甩開了同窗們多遠。
秦王政聽完他的事跡,讚賞道:
「此人膽大心細,再觀望幾月,他和蕭何便可直接招入朝中了。」
長安學宮有特招的名額,不需要額外再通過考試得官,也不一定非得出師後才許入朝。
這個優待表麵上看起來是給諸子百家的安撫、是對高端人才的認可,實則考核都在私底下進行過了。
除卻蕭曹二人之外,學宮中自然也湧現出了不少其他的優秀人才。數量遠超父子二人的預料,而且看起來都是最近幾月才加入學宮的新人。
可見長安學宮步入正軌之後,著實吸引了不少大才前來求學。
天底下的人才那麽多,之前都是在暗中觀察秦國值不值得投效罷了。
扶蘇又拿起了前線戰報遞給父親:
「貴族許是察覺到了危機,三路大軍攻向楚都壽春的路上,遭遇了重重阻擊。」
貴族到底沒有當真幹看著楚都被破,衡量過後,沿路的貴族選擇出兵騷擾。
他們想著好歹消耗一點秦軍的有生力量,哪怕救不了楚王,後續秦國攻打他們的私人堡壘時,也會因為之前的消耗而出現兵力不夠的窘迫。
軍隊因此前進困難,不得不時常停下行軍,被迫迎戰。
不過好消息是昌平君已經被李信擒住了,他那點兵力怎麽可能擋得住李信大軍?雙方將領也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人物,此戰堪稱毫無懸念。
當然,昌平君本人雖然被擒,後續卻沒有押送到鹹陽來。這人最好還是死在外頭為妙,送來秦國反而棘手。
所以昌平君尋機自盡時李信故意沒防備,任由他成功「殉國」了。對外就說攻破陳郢時昌平君就已經拔劍自刎,他李信沒抓到活的。
戰場上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城破時敵人要自盡哪裏攔得住。所以秦王政表示不怪將軍,將軍攻城辛苦了,直接將此事蓋棺定論。
秦王都說昌平君是被抓之前就自盡的,別人當然不能跑出來反駁,再去揪李信看管不利的小辮子。
實際上秦國朝中也沒人這麽沒眼色,誰不知道這是王上的授意呢。隻是有些事情不能放到明麵上來說,他昌平君必須得是「畏罪自盡」的。
最近秦國朝中有別的事情要忙。
太子的加冠大禮當初是昌平君率領百官提議要大辦的,昌平君死就死了,太子的大事可不能耽擱。
之前原定的是要在太子生辰那日行冠禮,結果秦王看過底下人呈上來的流程預案之後不是很滿意。
再加上過不了兩月就是大秦新年,楚王也眼看著就要成為階下囚。思來想去,秦王政還是決定延期舉行。
當初說延期舉辦冠禮是在委屈兒子的,是他秦王。現在說在大秦新年之時為太子加冠更顯隆重的,又是他秦王。
大秦臣子:王上說什麽都是對的。
為了不讓王上覺得自打臉了,當臣子的還要絞盡腦汁地吹捧,為王上尋出足夠的藉口。
李斯表示:
「新年之時加冠,太子殿下便可在禮成後去拜謁太廟,將這一好消息告知歷代先王。」
王綰也道:
「新舊交替之際,有除舊迎新的好寓意,確是全年最好的日子了,太子正該在此時加冠。」
蒙毅更了解前線的情況:
「大軍即將抵達壽春,必能趕在年前將楚王拿下。屆時楚侯可來觀禮,我大秦太子加冠,諸侯怎能不齊聚於此,為太子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