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這一條正中秦王政下懷。
愛子一生一次的加冠,自然要天下諸侯盡西來。楚王是個僅剩的刺頭,隻要把他逮來了,剩下的燕王齊王不怕他們敢不過來。
秦王政很滿意這個安排,當即給燕國傳國書,勒令燕王喜麻溜地收拾收拾,前來秦國為太子祝賀。
齊王那邊就客氣很多,秦王政用的是邀請的口吻。還說到時候齊王來了就可以見到新鮮出爐的階下囚楚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收到國書的齊王建有點意動,可以過去親自看一看楚王的倒黴模樣,他感覺很賺。
酈食其極力勸說:
「此時不去,等楚王被軟禁後,那楚國定要重新擁立一位楚王。到時候舊王不再是楚王,去看他也沒意思了。」
有了新王,舊王就失去了「楚王是個階下囚俘虜」的意義。齊王想看的就是楚王被俘,而不是什麽阿貓阿狗的楚國公子被俘。
齊王建此時想起了他久病的相國後勝:
「舅舅那邊以為如何?」
使者前往後勝府上詢問,但後勝起不來身,精神頭也很不好,無法迴話。
後勝的兒子前來接待使者,他想起府上收了那麽多秦國送來的賄賂,自覺自家應該替秦王說話。
於是後勝之子便道:
「秦王一向禮遇大王,前去觀禮未嚐不可。此次加冠禮特意邀請了大王,正說明秦王看重大王啊!」
齊王建聽完使者的迴話,徹底放下心來,高高興興地派人去準備行囊了。
酈食其告別齊王迴府之後,沒忍住笑了一聲。他見呂雉出來迎接自己歸家,忙將事情與義妹分享一番。
呂雉也噗嗤一笑:
「齊王隻怕要有去無迴了。」
君不見當年楚懷王與秦昭襄王會盟,被秦國扣押,至死不得歸國。那次他們還是在秦楚邊境的武關相會的,可不是直接進入的秦都鹹陽。
齊王建倒好,主動送上門去,直接就進入了大秦核心地區。秦王要是能放他離開,呂雉把自己的名字倒過來寫。
沒了後勝幫忙參謀,齊王建著實是蠢到令人髮指。
與齊國的快樂出發不同的是,燕國那邊一片愁雲慘澹。
燕王喜不想去,他萬分地不想過去。但在暴秦跟前,燕王沒有說不的權利。
燕國臣子也一臉的如喪考妣。但他們為了燕國存亡,還是不得不勸說王上為大局而計。
現在去了秦國,隻是有可能被扣押。要是不去,秦軍立刻就得打過來,強行把燕王抓走。
燕王喜不抱期望地問道:
「秦楚還在交戰,我們此時偷襲秦地,如何?」
聽聞秦國出動八十萬大軍攻楚,調走了那麽多兵力呢,秦國境內肯定非常空虛吧?
臣子冷酷地打破了王上的幻想:
「我燕軍六十萬打不過趙國十萬人馬。」
沒了樂毅,燕國軍隊就是紙老虎。看起來人多,其實根本不能打。
更何況,如今的燕國當真出得了這麽多人嗎?恐怕是拿不出來的。
燕王喜悲痛哭泣:
「若太子丹還在便好了!」
這樣就可以把太子送去觀禮,讓太子代替燕王出行,也不算怠慢了秦國太子。
臣子們目露諷刺。
就算太子還在,去的也得是你燕王。頂多是你被扣押之後,大家擁立太子繼位,避免國中無君主。
更何況,太子丹那腦迴路眾人著實無法理解,也不敢放他再去秦國找死。要是太子丹在觀禮的時候又搞出點什麽動靜來,燕國是真的得完蛋。
群臣對視一眼,最終請命道:
「請大王重立太子!」
不管如何,要給燕國留個後路。燕王喜可以被秦國扣下,但燕國不能沒有繼位的人選。
如今國內的其餘公子裏頭沒有哪個特別能夠服眾的,隻能燕王來決斷。否則燕國到時候還得陷入爭權奪位的混亂之中,情況將會更糟糕。
燕王喜被氣得渾身顫抖:
「寡人還在,你們、你們……」
眾人這是默認他迴不來了,已經開始考慮下一任燕王了啊!
愁雲慘澹的燕國最終還是完成了新任太子的冊立。
人選倒不是燕王挑的,燕王拒不配合,臣子們也隻能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了。
燕國奪位之戰提前開啟。
原本發兵攻秦好歹還能給秦國造成一點小麻煩的,現在燕國內亂了,徹底不用再防備這邊。
聽聞燕國都城中為此很是鬧騰了一場,各位公子都有自己的支持者,誰也不服誰。但他們有誌一同地圈禁了燕王,防止老父親出手搗亂。
等到新太子終於「選」出來後,新太子一派先脅迫著燕王喜寫下冊立詔書,又積極主動地將死賴在燕國不肯走的燕王喜直接打包送來了秦國。
齊王建抵達鹹陽時,正巧遇見燕王喜被人五花大綁地押來鹹陽。
齊王大驚失色:
「這這這,這是什麽情況?」
難道是秦王出手了?燕王不肯來,就直接去燕國都城綁人嗎?這也太粗暴了吧?
新太子的下屬可不敢讓秦王背黑鍋,連忙解釋了一番。
齊王建這才聽明白了,敢情是燕國公子想趁機上位,於是強迫了燕王過來觀禮。和秦國沒什麽關係,秦國也是被燕國太子利用了。
愛子一生一次的加冠,自然要天下諸侯盡西來。楚王是個僅剩的刺頭,隻要把他逮來了,剩下的燕王齊王不怕他們敢不過來。
秦王政很滿意這個安排,當即給燕國傳國書,勒令燕王喜麻溜地收拾收拾,前來秦國為太子祝賀。
齊王那邊就客氣很多,秦王政用的是邀請的口吻。還說到時候齊王來了就可以見到新鮮出爐的階下囚楚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收到國書的齊王建有點意動,可以過去親自看一看楚王的倒黴模樣,他感覺很賺。
酈食其極力勸說:
「此時不去,等楚王被軟禁後,那楚國定要重新擁立一位楚王。到時候舊王不再是楚王,去看他也沒意思了。」
有了新王,舊王就失去了「楚王是個階下囚俘虜」的意義。齊王想看的就是楚王被俘,而不是什麽阿貓阿狗的楚國公子被俘。
齊王建此時想起了他久病的相國後勝:
「舅舅那邊以為如何?」
使者前往後勝府上詢問,但後勝起不來身,精神頭也很不好,無法迴話。
後勝的兒子前來接待使者,他想起府上收了那麽多秦國送來的賄賂,自覺自家應該替秦王說話。
於是後勝之子便道:
「秦王一向禮遇大王,前去觀禮未嚐不可。此次加冠禮特意邀請了大王,正說明秦王看重大王啊!」
齊王建聽完使者的迴話,徹底放下心來,高高興興地派人去準備行囊了。
酈食其告別齊王迴府之後,沒忍住笑了一聲。他見呂雉出來迎接自己歸家,忙將事情與義妹分享一番。
呂雉也噗嗤一笑:
「齊王隻怕要有去無迴了。」
君不見當年楚懷王與秦昭襄王會盟,被秦國扣押,至死不得歸國。那次他們還是在秦楚邊境的武關相會的,可不是直接進入的秦都鹹陽。
齊王建倒好,主動送上門去,直接就進入了大秦核心地區。秦王要是能放他離開,呂雉把自己的名字倒過來寫。
沒了後勝幫忙參謀,齊王建著實是蠢到令人髮指。
與齊國的快樂出發不同的是,燕國那邊一片愁雲慘澹。
燕王喜不想去,他萬分地不想過去。但在暴秦跟前,燕王沒有說不的權利。
燕國臣子也一臉的如喪考妣。但他們為了燕國存亡,還是不得不勸說王上為大局而計。
現在去了秦國,隻是有可能被扣押。要是不去,秦軍立刻就得打過來,強行把燕王抓走。
燕王喜不抱期望地問道:
「秦楚還在交戰,我們此時偷襲秦地,如何?」
聽聞秦國出動八十萬大軍攻楚,調走了那麽多兵力呢,秦國境內肯定非常空虛吧?
臣子冷酷地打破了王上的幻想:
「我燕軍六十萬打不過趙國十萬人馬。」
沒了樂毅,燕國軍隊就是紙老虎。看起來人多,其實根本不能打。
更何況,如今的燕國當真出得了這麽多人嗎?恐怕是拿不出來的。
燕王喜悲痛哭泣:
「若太子丹還在便好了!」
這樣就可以把太子送去觀禮,讓太子代替燕王出行,也不算怠慢了秦國太子。
臣子們目露諷刺。
就算太子還在,去的也得是你燕王。頂多是你被扣押之後,大家擁立太子繼位,避免國中無君主。
更何況,太子丹那腦迴路眾人著實無法理解,也不敢放他再去秦國找死。要是太子丹在觀禮的時候又搞出點什麽動靜來,燕國是真的得完蛋。
群臣對視一眼,最終請命道:
「請大王重立太子!」
不管如何,要給燕國留個後路。燕王喜可以被秦國扣下,但燕國不能沒有繼位的人選。
如今國內的其餘公子裏頭沒有哪個特別能夠服眾的,隻能燕王來決斷。否則燕國到時候還得陷入爭權奪位的混亂之中,情況將會更糟糕。
燕王喜被氣得渾身顫抖:
「寡人還在,你們、你們……」
眾人這是默認他迴不來了,已經開始考慮下一任燕王了啊!
愁雲慘澹的燕國最終還是完成了新任太子的冊立。
人選倒不是燕王挑的,燕王拒不配合,臣子們也隻能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了。
燕國奪位之戰提前開啟。
原本發兵攻秦好歹還能給秦國造成一點小麻煩的,現在燕國內亂了,徹底不用再防備這邊。
聽聞燕國都城中為此很是鬧騰了一場,各位公子都有自己的支持者,誰也不服誰。但他們有誌一同地圈禁了燕王,防止老父親出手搗亂。
等到新太子終於「選」出來後,新太子一派先脅迫著燕王喜寫下冊立詔書,又積極主動地將死賴在燕國不肯走的燕王喜直接打包送來了秦國。
齊王建抵達鹹陽時,正巧遇見燕王喜被人五花大綁地押來鹹陽。
齊王大驚失色:
「這這這,這是什麽情況?」
難道是秦王出手了?燕王不肯來,就直接去燕國都城綁人嗎?這也太粗暴了吧?
新太子的下屬可不敢讓秦王背黑鍋,連忙解釋了一番。
齊王建這才聽明白了,敢情是燕國公子想趁機上位,於是強迫了燕王過來觀禮。和秦國沒什麽關係,秦國也是被燕國太子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