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握手言和 斷懸疑案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梁曆一六二年,北戎曆鴻靈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審案至第十日深夜。
暫且不論寧遠與穆念安之間的劍拔弩張,先來說說墨林。
他從凰棠別院走出後並未遠離,而是靜靜地站在門口,手中摩挲著一塊光滑如墨的修真羅盤。身邊有侍女提著燈籠為他照明,她鵝黃的衣裙在微弱的光影中顯得溫暖宜人,這讓身著青衫的道士心中稍感寬慰。
“道長不是要離開了麽?”侍女低聲詢問。
“還不至於那麽早,姑娘再陪我片刻吧。”墨林說著便將自己的青衫長袍外衣輕輕披在侍女身上,頓時令她滿臉飛紅。
“道長,這樣不合適。”侍女連忙推辭。
“何來的不合適?夜晚寒露深重,姑娘衣裳單薄,容易受寒侵體。我這個人又生性畏暗,因此隻能麻煩姑娘陪我在此,從情理上講,這是我應當做的事情。”墨林的話語平靜如水,但卻讓人聽著舒暢無比。
“您與靈瑜郡主似乎關係很好,為何不讓郡主陪在您身邊呢?”侍女問得貼切,畢竟墨林是同靈瑜郡主一同離開凰丹尹府邸的,但卻並未讓靈瑜送行,而是讓她帶著大護法返迴了居所……
“我先前已然言明,夜深露重,霜寒侵骨,她若隨我於此,難免染疾受寒。”墨林之語一如既往地淡然而平靜。
“哼,原來如此,你是擔憂她會受涼染疾,故而憐惜於她,卻忽視了我呢。”侍女口中話語帶著一絲醋意的調侃,豈料墨林臉色轉瞬變得嚴肅:“我並非有意隱瞞,事實確是如此。不讓陪同,並非對她有偏愛,實乃不願她跟隨我曆盡艱辛困苦;而為你披衣,則是憂慮你因伴我左右而過度勞累。我不願她受委屈,卻隻能委屈姑娘你了。”
此一番話語邏輯獨特,令侍女一時之間啞口無言,隻得輕笑兩聲,隨後不再言語。
墨林自知自己言語之中欠缺情感智慧,但他更願意坦誠以待。又等候了片刻,約莫盞茶功夫,遠方漸漸出現一道飄渺身影,卻是公羊千循施展縮地成寸神通而來。
此刻公羊千循麵帶寒霜,懷中抱著似是陷入昏睡的漸離。墨林見狀並無過多反應,隻是鎮定地指向附近的一匹拐子老馬:“將其安置於馬背上,讓他得以安眠。”
“此事無需閣下費心。”
公羊千循雖這般說著,依舊小心翼翼地將漸離安放於馬背上。
墨林緩步走近公羊千循,手中持著一枚羅盤:“我明白當年拋下你與漸離之舉是我失當,正如你麵臨生死之際欲舍我而去的道理一樣,事實上,我們都無權指責對方冷漠無情。”
公羊千循被這一席話堵住,短暫沉默之後,便轉移話題指向羅盤:“你明知我要帶你前往俊海國,如今卻又用羅盤喚我前來,此舉有何意圖?”
“對於司馬種道的心思,我確實不明,但我清楚接下來要做的大事,唯有你相助,方可保我安全無憂。如果你願意陪我走完這段旅程,一同前往俊海之事也可商量。”墨林直言不諱。
“看來你終究還是決定涉足這場紛爭。”公羊千循神情黯然,深知陵陽城如今已是強敵環伺之局,而道門交付的任務卻又難以推托。
然而,這位千字輩的大師兄終究點頭應允,但他臉上的凝重依然無法消散:“漸離究竟患上了何種病症,怎會陷入此種境況?”
聽到此處,墨林臉上掠過一抹沉重:“老貓患病了,你無需掛念。不出三日,自會痊愈,無甚大礙。”
說完,墨林徑直走向那匹老馬。
公羊千循滿麵疑慮,顯然察覺到墨林避而不談、敷衍應對之意。然而他們兩人之間原本便隻是萍水相逢的關係,他對漸離並不了解,更無資格為此事窮追不舍。
三人踏上征程,向西城區疾馳而去。途中遭遇數撥西梁黑軍阻攔,皆被公羊千循逐一擊敗。西城區雖不算太遠,但他們抵達之時,曙光才剛剛照亮天際。
正如同昔日與凰丹尹所言,墨林此行便是直指那位太子涼。無論是為了破解疑案,還是為了那名讓他牽腸掛肚的修行將帥,他都必須再次與這位尊貴的太子深入交談。
啞舍按摩坊乃是墨林精心策劃的一計,故此並不難覓其蹤跡。店內諸多服侍兵丁乙瞧見墨林皆喜出望外,在他們的引領下,眾人順利找到了太子涼所在之處。太子涼似乎早已料定墨林會前來拜訪,早已浴香淨身,離開了寢榻。然而,並未見到寧遠將軍出門迎接,隻因其當前尚需晝夜不懈地處理那件關乎生死存亡的秘事。
對此,墨林自然是毫不知情。三人被引入一間僻靜的廂房稍作歇息,半日之後,一名豪俠模樣的修士前來邀請墨林,直接領他進入了太子涼所在的溫煦雅閣之中。
閣內,一張茶幾置於中央,兩側各置仙蒲團,與上次相見之景如出一轍。太子涼依舊保持著那份皇家威儀,絲毫不見被廢太子的落魄之態,更未因北方戎族的大亂而顯露出頹唐之色。他畢恭畢敬地為墨林烹茶獻茶,這一次,他不再失禮,墨林也以笑容相對,與上次截然不同。
“先前言語冒犯真人,直言真人乃世俗相麵之流,實乃涼之過錯。然而當時真人初至,寧遠將軍身為武夫難以辨人,涼確實不敢輕率啟用。故以借口遣送真人離開,還望真人莫要記恨於心。”
太子涼的話語誠摯懇切,語畢手中的熱茶已泡好,是一壺珍稀的冰島白毫銀針。
“太子過謙了,上次我尚未能洞察閣下的底蘊,深知北戎與陵陽即將麵臨的巨大變故,因而想要窺探一位被廢太子能否在流放中堅守本心,又能否在大變中保持從容不迫。若這兩點都無法做到,寧遠將軍自然沒有必要生死相隨,是以那時便順水推舟地直接離去。”
墨林此刻也多了幾分客氣,二人舉手投足間盡顯修煉者間的政道默契。
“那麽真人,這段時間過去了,閣下是否已看清一切了呢?”太子涼嘴角含笑,輕輕問道。
“看得清清楚楚,在奸佞陷害、閹黨專權、兄長篡位的重重困境中,閣下忍受屈辱,堅持流放,並能在江湖中立足生根,麵對各方風浪泰然處之,種種於絕境中求生存的舉動,足以令寧遠將軍堅定地追隨閣下左右。”
墨林飲盡杯中茶水,微笑著反問道:“那麽太子殿下呢,這段時間過去,是否也看清了一些事情呢?”
太子涼聞聲,不禁苦笑搖頭:“不敢欺瞞真人,這些日子的確有人替我留意觀察。真人您在皇宮中調查案件的過程我也略有耳聞,確是深藏不露、運籌帷幄,今日涼當真心向真人請教大道之事。但對於真人您這個人,恕我直言,至今仍未看清。”
二人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後,彼此間確實萌生了幾分同道中人的敬佩之情。
“既然我們已敞開心扉,那我就直截了當地向太子殿下提問幾個問題,請太子務必如實作答,並且不必懷疑我詢問的問題與解決陵陽危局之間的聯係,可以嗎?”
墨林巧妙地將話題牽引至核心之處,太子涼聽見此言,麵上仍舊顯現出灑脫的笑意,坦然點頭:“我對寧遠將軍的舉薦深信不疑,同樣堅信自身識人的眼力。道友盡管直言詢問,涼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隻不過尚不知道友此行究竟欲探何事?”
墨林淡淡一笑,腕間衣袖輕抖,再次提起案上茶盞:“自然是關於修煉界之事!”
聽見“修煉界”三字,太子涼眉頭微揚,內心深處的一片柔軟隨之泛起漣漪。
他靜靜地注視著眼前的茶壺,壺內靈泉水正洶湧澎湃,推擠著壺蓋起伏不定,一股股蘊含天地靈氣的霧氣如仙鯉躍動,圓潤豐盈,在壺蓋周圍掙紮著冒出頭來,宛如幾支狼豪大筆揮灑出的肆意水墨畫卷。
“道友有所求,不妨直接告知於我。”
太子涼一貫痛快直言,先前對墨林的不滿便是一五一十表露,如今對墨林的認可同樣是坦率至極。當日被墨林拒之門外,他曾懊悔不已;現在願為墨林解答疑惑,則心甘情願,無絲毫猶豫。他深知,眼前這位看似尋常實則非凡的道士,對他及他的封國內部修煉界的穩定至關重要。即便尚未見到實際成效,但他對此感應強烈得近乎虛幻。
“想來太子已然明了,當年紫宸公賜予你名號卻不授予你兵權,反將兵權交付給了鄴王趙胤,卻又不曾給你正式冊封。趙胤心中憤恨,落入溫侯俊的算計之中,其後果已無需我贅述,溫侯俊現已敗勢盡顯,陵陽之地已是亂象叢生。”
墨林語氣平和地講述著這些已成定局的事實,太子涼聞聲,僅報以淡然微笑。
“道友無需再多言宮廷內的宦官賀華黎如何一手遮天。現如今,天下諸多勢力紛紛插手其中,賀華黎也不過是個任人擺布的木偶而已。”
墨林輕輕搖頭:“太子已然洞察全局,那麽敢問太子,所謂掌控傀儡之人是否已有端倪?”
墨林越發欣賞與太子間的交流,如此簡潔高效,唯有智者之間才能達成。
“此事尚未明了,不過一個宦官能夠操縱朝廷內外,必然有隱秘強大的勢力暗中操盤。”太子涼提起煮好的靈茶,為墨林斟滿一杯熱氣騰騰的新茗。
“道友慢飲,小心燙口,先稍待片刻讓茶涼些再品。”
墨林含笑迴應:“本座已經查明皇宮中的龍鳳大案真相,紫宸公之死乃是賀華黎所為,他事後偽造假象嫁禍於鄴王。至於百裏太後之死,也應該與此人脫不了關係。”
“竟然是他下的毒手?”太子涼對於紫宸公的死訊早已得知,此刻臉上並未流露出任何波動。
“非也,並非賀華黎親手殺害百裏太後。據本座推測,百裏太後應當已秘密逃離皇宮。一同失蹤的還有剛剛降生的皇嗣,藏匿於鄴王府的大雁籠中被運送出城。百裏太後的遺體更是神秘消失,鈺璟宮中的棺槨之內出現了一位神秘女刺客,與此同時,鳳棲宮中竟然出現了假冒凰棠氏——也就是太子您的胞姐的人物,本座懷疑這二者背後乃同一人所策劃。”
墨林將宗門秘事全盤泄露,並無絲毫保留。此次他親臨瑤池涼殿會晤太子涼並非虛與委蛇之舉,實則是已有開誠布公的決心,而這亦需對方能以真心相對。於是他略微睜開半闔的眼眸,更加專注地審視著眼前的趙涼。
提及凰棠氏,太子涼的麵色果然流露出一抹黯然,手中握著靈茶杯的指尖不覺緊繃,按在杯緣上,指尖的血色也因此顯得略淡。
“看來道友確是對諸多往事洞若觀火。不錯,凰棠氏自小便庇護於我成長,對我有如親生母親般的養育之恩。我對父皇的離奇身故疑點重重,其中牽扯到那狗奴才之事,我心中早已有所預料。然而對於百裏太後以及失蹤孩童的事,乃至那女修與偽裝者的存在,道友若有見解,不妨直言不諱。”
墨林目光始終未曾離開太子涼的眼神,他並非在這亂世之中尋求依附的智囊,而是誓要護佑那位繡劍將軍未來的道路通暢無阻:“依我觀察,賀華黎、女修刺客以及偽裝者背後,皆受同一強大勢力操控。表麵上看似宮廷內外交織著曆年舊案與新發案件,實則一股無形的力量早已將一切盡攬手中!”
“道友之意是指早有人潛伏於北戎皇宮之內,並以此翻雲覆雨、操控一切嗎?可如今宮內群雄割據,為何此人遲遲不願露麵,奪取皇權呢?”
太子涼麵帶憂慮之色,聰慧如他自然一語即明墨林話語背後的深意。
然而墨林搖頭否認:“在我看來,幕後操盤者的真實目標恐怕並非北戎皇族。即便有此野心,單憑北戎一州之地也尚不足以令其顯露真容。”
太子涼神色疑惑:“我十九洲之中,從未見識過這般胃口之大的人,道友以為他究竟意欲何為?”
墨林答道:“難以揣測,如今我的修為僅能窺見他在北戎布下的棋局,卻尚未能觸及與其分庭抗禮的高度。”
“原來道長也有如此謙遜示弱的時候。”太子涼難得地調侃了一句。
二人相視而笑,桌上茶水不斷翻滾沸騰,暖閣內的光線溫馨明亮,映照著北戎州冬日的潔白陽光。一根寒冬中的杏樹枝從八角窗外探入屋內,屋外一片寂靜,聽不到一絲西梁黑甲衛隊的喧囂聲浪。畢竟此處乃太子涼掌控的西城,穆家的死侍尚無力在此地肆意妄為。
然而,這隻是暫時的狀態而已。
“道長既然聲稱已看出些許端倪,不妨分享一下高見吧。”太子涼再度直截了當地說道。
道士聞言並未推脫,他為自己續添一杯滾燙的靈茶,隨後趁著熱氣入口吞下,喉間湧起一團白霧:“還能有何見解?一切都是因一個女子而起。”
“莫非你說賀華黎這樣一個宦官,也是因女子而動幹戈?”太子涼雖存疑慮,但墨林卻堅定地點頭道:“正是如此,無論賀華黎還是背後的布局之人,在北戎的一舉一動,全是為了一個女子。”
四十四
太子涼聞聲立刻領悟:“那麽就隻可能是那位青春永駐的百裏太後,賀華黎在操控者的布局下策劃了龍鳳大案,製造出百裏太後罹難的假象,隨後將孩子和百裏一族秘密送離皇宮?”
墨林微微頷首,他漸漸欣賞起與太子涼交談的感覺,相較於與寧遠那個固執之人交流,暢快了許多:“如此看來,那孩子與百裏氏的失蹤皆成謎團,百裏案發現場出現的刺客實乃操控者有意為之,設下迷霧,以天樞神隕針為兇器,嫁禍閣下及魁門,同時還將溫侯俊與鄴王牽扯進嫌疑漩渦之中,你以為這意味著什麽呢?”
太子涼眼神深邃如同重巒疊嶂,他沉默片刻,將道士墨林的話語在腦海中反複迴味:“這意味著有人意圖顛覆我們的一切,以便迎接百裏太後與孩子重返朝堂!”
“太子果真睿智,正是這個道理。賀華黎的所有籌劃與手段,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將北戎江山交予百裏之子啊!”
墨林豪飲一大口靈茶,盡顯豪情壯誌:“然而,這恐怕僅僅是背後那位高人的第一步棋。這位隱藏在幕後的強者,胸襟絕非如此狹窄,北戎州如今麵臨的危機局勢,以往我不甚明了,現在則漸漸有所洞悉!”
“道長之意,是否有人正在操縱這片天地,刻意布置出十九國劍指陵陽的亂局?但究竟何人才具備這樣的神通廣大,既能擺布各方諸侯乃至西梁朝廷,卻又能在無形中銷聲匿跡,讓人無從追尋呢?這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太子涼握著茶盞的手不由得微微顫抖,腦海中滋生的想法越發恐怖,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還自以為聰明的感覺實在難以忍受。
“此事尚不明朗,但我正期待與他一較高下。”墨林的表現卻截然不同,仿佛在平淡生活中覓得了一絲樂趣,因為此刻出現了一位視天下為棋局的大宗師,他渴望與其共下一局宏大的棋盤。
“敵在暗處,我居明麵,未來的道路必定崎嶇難行。”太子涼低吟,語氣愈發冷峻。
“是明是暗並非輕易能定論之事,當務之急是我們要做好眼前之事,先掃自家門前雪,再謀求更多的博弈策略。”
話音剛落,太子涼的目光瞬間凝聚在道士身上:“道長,既然提到眼前之事,那我多問一句。我的密探查探到一個消息,陵陽宮中心出現了尊師您的陣法布置,對此您有何解釋?”
暫且不論寧遠與穆念安之間的劍拔弩張,先來說說墨林。
他從凰棠別院走出後並未遠離,而是靜靜地站在門口,手中摩挲著一塊光滑如墨的修真羅盤。身邊有侍女提著燈籠為他照明,她鵝黃的衣裙在微弱的光影中顯得溫暖宜人,這讓身著青衫的道士心中稍感寬慰。
“道長不是要離開了麽?”侍女低聲詢問。
“還不至於那麽早,姑娘再陪我片刻吧。”墨林說著便將自己的青衫長袍外衣輕輕披在侍女身上,頓時令她滿臉飛紅。
“道長,這樣不合適。”侍女連忙推辭。
“何來的不合適?夜晚寒露深重,姑娘衣裳單薄,容易受寒侵體。我這個人又生性畏暗,因此隻能麻煩姑娘陪我在此,從情理上講,這是我應當做的事情。”墨林的話語平靜如水,但卻讓人聽著舒暢無比。
“您與靈瑜郡主似乎關係很好,為何不讓郡主陪在您身邊呢?”侍女問得貼切,畢竟墨林是同靈瑜郡主一同離開凰丹尹府邸的,但卻並未讓靈瑜送行,而是讓她帶著大護法返迴了居所……
“我先前已然言明,夜深露重,霜寒侵骨,她若隨我於此,難免染疾受寒。”墨林之語一如既往地淡然而平靜。
“哼,原來如此,你是擔憂她會受涼染疾,故而憐惜於她,卻忽視了我呢。”侍女口中話語帶著一絲醋意的調侃,豈料墨林臉色轉瞬變得嚴肅:“我並非有意隱瞞,事實確是如此。不讓陪同,並非對她有偏愛,實乃不願她跟隨我曆盡艱辛困苦;而為你披衣,則是憂慮你因伴我左右而過度勞累。我不願她受委屈,卻隻能委屈姑娘你了。”
此一番話語邏輯獨特,令侍女一時之間啞口無言,隻得輕笑兩聲,隨後不再言語。
墨林自知自己言語之中欠缺情感智慧,但他更願意坦誠以待。又等候了片刻,約莫盞茶功夫,遠方漸漸出現一道飄渺身影,卻是公羊千循施展縮地成寸神通而來。
此刻公羊千循麵帶寒霜,懷中抱著似是陷入昏睡的漸離。墨林見狀並無過多反應,隻是鎮定地指向附近的一匹拐子老馬:“將其安置於馬背上,讓他得以安眠。”
“此事無需閣下費心。”
公羊千循雖這般說著,依舊小心翼翼地將漸離安放於馬背上。
墨林緩步走近公羊千循,手中持著一枚羅盤:“我明白當年拋下你與漸離之舉是我失當,正如你麵臨生死之際欲舍我而去的道理一樣,事實上,我們都無權指責對方冷漠無情。”
公羊千循被這一席話堵住,短暫沉默之後,便轉移話題指向羅盤:“你明知我要帶你前往俊海國,如今卻又用羅盤喚我前來,此舉有何意圖?”
“對於司馬種道的心思,我確實不明,但我清楚接下來要做的大事,唯有你相助,方可保我安全無憂。如果你願意陪我走完這段旅程,一同前往俊海之事也可商量。”墨林直言不諱。
“看來你終究還是決定涉足這場紛爭。”公羊千循神情黯然,深知陵陽城如今已是強敵環伺之局,而道門交付的任務卻又難以推托。
然而,這位千字輩的大師兄終究點頭應允,但他臉上的凝重依然無法消散:“漸離究竟患上了何種病症,怎會陷入此種境況?”
聽到此處,墨林臉上掠過一抹沉重:“老貓患病了,你無需掛念。不出三日,自會痊愈,無甚大礙。”
說完,墨林徑直走向那匹老馬。
公羊千循滿麵疑慮,顯然察覺到墨林避而不談、敷衍應對之意。然而他們兩人之間原本便隻是萍水相逢的關係,他對漸離並不了解,更無資格為此事窮追不舍。
三人踏上征程,向西城區疾馳而去。途中遭遇數撥西梁黑軍阻攔,皆被公羊千循逐一擊敗。西城區雖不算太遠,但他們抵達之時,曙光才剛剛照亮天際。
正如同昔日與凰丹尹所言,墨林此行便是直指那位太子涼。無論是為了破解疑案,還是為了那名讓他牽腸掛肚的修行將帥,他都必須再次與這位尊貴的太子深入交談。
啞舍按摩坊乃是墨林精心策劃的一計,故此並不難覓其蹤跡。店內諸多服侍兵丁乙瞧見墨林皆喜出望外,在他們的引領下,眾人順利找到了太子涼所在之處。太子涼似乎早已料定墨林會前來拜訪,早已浴香淨身,離開了寢榻。然而,並未見到寧遠將軍出門迎接,隻因其當前尚需晝夜不懈地處理那件關乎生死存亡的秘事。
對此,墨林自然是毫不知情。三人被引入一間僻靜的廂房稍作歇息,半日之後,一名豪俠模樣的修士前來邀請墨林,直接領他進入了太子涼所在的溫煦雅閣之中。
閣內,一張茶幾置於中央,兩側各置仙蒲團,與上次相見之景如出一轍。太子涼依舊保持著那份皇家威儀,絲毫不見被廢太子的落魄之態,更未因北方戎族的大亂而顯露出頹唐之色。他畢恭畢敬地為墨林烹茶獻茶,這一次,他不再失禮,墨林也以笑容相對,與上次截然不同。
“先前言語冒犯真人,直言真人乃世俗相麵之流,實乃涼之過錯。然而當時真人初至,寧遠將軍身為武夫難以辨人,涼確實不敢輕率啟用。故以借口遣送真人離開,還望真人莫要記恨於心。”
太子涼的話語誠摯懇切,語畢手中的熱茶已泡好,是一壺珍稀的冰島白毫銀針。
“太子過謙了,上次我尚未能洞察閣下的底蘊,深知北戎與陵陽即將麵臨的巨大變故,因而想要窺探一位被廢太子能否在流放中堅守本心,又能否在大變中保持從容不迫。若這兩點都無法做到,寧遠將軍自然沒有必要生死相隨,是以那時便順水推舟地直接離去。”
墨林此刻也多了幾分客氣,二人舉手投足間盡顯修煉者間的政道默契。
“那麽真人,這段時間過去了,閣下是否已看清一切了呢?”太子涼嘴角含笑,輕輕問道。
“看得清清楚楚,在奸佞陷害、閹黨專權、兄長篡位的重重困境中,閣下忍受屈辱,堅持流放,並能在江湖中立足生根,麵對各方風浪泰然處之,種種於絕境中求生存的舉動,足以令寧遠將軍堅定地追隨閣下左右。”
墨林飲盡杯中茶水,微笑著反問道:“那麽太子殿下呢,這段時間過去,是否也看清了一些事情呢?”
太子涼聞聲,不禁苦笑搖頭:“不敢欺瞞真人,這些日子的確有人替我留意觀察。真人您在皇宮中調查案件的過程我也略有耳聞,確是深藏不露、運籌帷幄,今日涼當真心向真人請教大道之事。但對於真人您這個人,恕我直言,至今仍未看清。”
二人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後,彼此間確實萌生了幾分同道中人的敬佩之情。
“既然我們已敞開心扉,那我就直截了當地向太子殿下提問幾個問題,請太子務必如實作答,並且不必懷疑我詢問的問題與解決陵陽危局之間的聯係,可以嗎?”
墨林巧妙地將話題牽引至核心之處,太子涼聽見此言,麵上仍舊顯現出灑脫的笑意,坦然點頭:“我對寧遠將軍的舉薦深信不疑,同樣堅信自身識人的眼力。道友盡管直言詢問,涼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隻不過尚不知道友此行究竟欲探何事?”
墨林淡淡一笑,腕間衣袖輕抖,再次提起案上茶盞:“自然是關於修煉界之事!”
聽見“修煉界”三字,太子涼眉頭微揚,內心深處的一片柔軟隨之泛起漣漪。
他靜靜地注視著眼前的茶壺,壺內靈泉水正洶湧澎湃,推擠著壺蓋起伏不定,一股股蘊含天地靈氣的霧氣如仙鯉躍動,圓潤豐盈,在壺蓋周圍掙紮著冒出頭來,宛如幾支狼豪大筆揮灑出的肆意水墨畫卷。
“道友有所求,不妨直接告知於我。”
太子涼一貫痛快直言,先前對墨林的不滿便是一五一十表露,如今對墨林的認可同樣是坦率至極。當日被墨林拒之門外,他曾懊悔不已;現在願為墨林解答疑惑,則心甘情願,無絲毫猶豫。他深知,眼前這位看似尋常實則非凡的道士,對他及他的封國內部修煉界的穩定至關重要。即便尚未見到實際成效,但他對此感應強烈得近乎虛幻。
“想來太子已然明了,當年紫宸公賜予你名號卻不授予你兵權,反將兵權交付給了鄴王趙胤,卻又不曾給你正式冊封。趙胤心中憤恨,落入溫侯俊的算計之中,其後果已無需我贅述,溫侯俊現已敗勢盡顯,陵陽之地已是亂象叢生。”
墨林語氣平和地講述著這些已成定局的事實,太子涼聞聲,僅報以淡然微笑。
“道友無需再多言宮廷內的宦官賀華黎如何一手遮天。現如今,天下諸多勢力紛紛插手其中,賀華黎也不過是個任人擺布的木偶而已。”
墨林輕輕搖頭:“太子已然洞察全局,那麽敢問太子,所謂掌控傀儡之人是否已有端倪?”
墨林越發欣賞與太子間的交流,如此簡潔高效,唯有智者之間才能達成。
“此事尚未明了,不過一個宦官能夠操縱朝廷內外,必然有隱秘強大的勢力暗中操盤。”太子涼提起煮好的靈茶,為墨林斟滿一杯熱氣騰騰的新茗。
“道友慢飲,小心燙口,先稍待片刻讓茶涼些再品。”
墨林含笑迴應:“本座已經查明皇宮中的龍鳳大案真相,紫宸公之死乃是賀華黎所為,他事後偽造假象嫁禍於鄴王。至於百裏太後之死,也應該與此人脫不了關係。”
“竟然是他下的毒手?”太子涼對於紫宸公的死訊早已得知,此刻臉上並未流露出任何波動。
“非也,並非賀華黎親手殺害百裏太後。據本座推測,百裏太後應當已秘密逃離皇宮。一同失蹤的還有剛剛降生的皇嗣,藏匿於鄴王府的大雁籠中被運送出城。百裏太後的遺體更是神秘消失,鈺璟宮中的棺槨之內出現了一位神秘女刺客,與此同時,鳳棲宮中竟然出現了假冒凰棠氏——也就是太子您的胞姐的人物,本座懷疑這二者背後乃同一人所策劃。”
墨林將宗門秘事全盤泄露,並無絲毫保留。此次他親臨瑤池涼殿會晤太子涼並非虛與委蛇之舉,實則是已有開誠布公的決心,而這亦需對方能以真心相對。於是他略微睜開半闔的眼眸,更加專注地審視著眼前的趙涼。
提及凰棠氏,太子涼的麵色果然流露出一抹黯然,手中握著靈茶杯的指尖不覺緊繃,按在杯緣上,指尖的血色也因此顯得略淡。
“看來道友確是對諸多往事洞若觀火。不錯,凰棠氏自小便庇護於我成長,對我有如親生母親般的養育之恩。我對父皇的離奇身故疑點重重,其中牽扯到那狗奴才之事,我心中早已有所預料。然而對於百裏太後以及失蹤孩童的事,乃至那女修與偽裝者的存在,道友若有見解,不妨直言不諱。”
墨林目光始終未曾離開太子涼的眼神,他並非在這亂世之中尋求依附的智囊,而是誓要護佑那位繡劍將軍未來的道路通暢無阻:“依我觀察,賀華黎、女修刺客以及偽裝者背後,皆受同一強大勢力操控。表麵上看似宮廷內外交織著曆年舊案與新發案件,實則一股無形的力量早已將一切盡攬手中!”
“道友之意是指早有人潛伏於北戎皇宮之內,並以此翻雲覆雨、操控一切嗎?可如今宮內群雄割據,為何此人遲遲不願露麵,奪取皇權呢?”
太子涼麵帶憂慮之色,聰慧如他自然一語即明墨林話語背後的深意。
然而墨林搖頭否認:“在我看來,幕後操盤者的真實目標恐怕並非北戎皇族。即便有此野心,單憑北戎一州之地也尚不足以令其顯露真容。”
太子涼神色疑惑:“我十九洲之中,從未見識過這般胃口之大的人,道友以為他究竟意欲何為?”
墨林答道:“難以揣測,如今我的修為僅能窺見他在北戎布下的棋局,卻尚未能觸及與其分庭抗禮的高度。”
“原來道長也有如此謙遜示弱的時候。”太子涼難得地調侃了一句。
二人相視而笑,桌上茶水不斷翻滾沸騰,暖閣內的光線溫馨明亮,映照著北戎州冬日的潔白陽光。一根寒冬中的杏樹枝從八角窗外探入屋內,屋外一片寂靜,聽不到一絲西梁黑甲衛隊的喧囂聲浪。畢竟此處乃太子涼掌控的西城,穆家的死侍尚無力在此地肆意妄為。
然而,這隻是暫時的狀態而已。
“道長既然聲稱已看出些許端倪,不妨分享一下高見吧。”太子涼再度直截了當地說道。
道士聞言並未推脫,他為自己續添一杯滾燙的靈茶,隨後趁著熱氣入口吞下,喉間湧起一團白霧:“還能有何見解?一切都是因一個女子而起。”
“莫非你說賀華黎這樣一個宦官,也是因女子而動幹戈?”太子涼雖存疑慮,但墨林卻堅定地點頭道:“正是如此,無論賀華黎還是背後的布局之人,在北戎的一舉一動,全是為了一個女子。”
四十四
太子涼聞聲立刻領悟:“那麽就隻可能是那位青春永駐的百裏太後,賀華黎在操控者的布局下策劃了龍鳳大案,製造出百裏太後罹難的假象,隨後將孩子和百裏一族秘密送離皇宮?”
墨林微微頷首,他漸漸欣賞起與太子涼交談的感覺,相較於與寧遠那個固執之人交流,暢快了許多:“如此看來,那孩子與百裏氏的失蹤皆成謎團,百裏案發現場出現的刺客實乃操控者有意為之,設下迷霧,以天樞神隕針為兇器,嫁禍閣下及魁門,同時還將溫侯俊與鄴王牽扯進嫌疑漩渦之中,你以為這意味著什麽呢?”
太子涼眼神深邃如同重巒疊嶂,他沉默片刻,將道士墨林的話語在腦海中反複迴味:“這意味著有人意圖顛覆我們的一切,以便迎接百裏太後與孩子重返朝堂!”
“太子果真睿智,正是這個道理。賀華黎的所有籌劃與手段,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將北戎江山交予百裏之子啊!”
墨林豪飲一大口靈茶,盡顯豪情壯誌:“然而,這恐怕僅僅是背後那位高人的第一步棋。這位隱藏在幕後的強者,胸襟絕非如此狹窄,北戎州如今麵臨的危機局勢,以往我不甚明了,現在則漸漸有所洞悉!”
“道長之意,是否有人正在操縱這片天地,刻意布置出十九國劍指陵陽的亂局?但究竟何人才具備這樣的神通廣大,既能擺布各方諸侯乃至西梁朝廷,卻又能在無形中銷聲匿跡,讓人無從追尋呢?這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太子涼握著茶盞的手不由得微微顫抖,腦海中滋生的想法越發恐怖,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還自以為聰明的感覺實在難以忍受。
“此事尚不明朗,但我正期待與他一較高下。”墨林的表現卻截然不同,仿佛在平淡生活中覓得了一絲樂趣,因為此刻出現了一位視天下為棋局的大宗師,他渴望與其共下一局宏大的棋盤。
“敵在暗處,我居明麵,未來的道路必定崎嶇難行。”太子涼低吟,語氣愈發冷峻。
“是明是暗並非輕易能定論之事,當務之急是我們要做好眼前之事,先掃自家門前雪,再謀求更多的博弈策略。”
話音剛落,太子涼的目光瞬間凝聚在道士身上:“道長,既然提到眼前之事,那我多問一句。我的密探查探到一個消息,陵陽宮中心出現了尊師您的陣法布置,對此您有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