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這些娃子們,近來學業如何?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知白也認為此計不應公開。
絕不能再有其他人知道。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但朝會上,肯定還要商議的。
陸知白提議道:“此事確實應當保密,也不要提兒臣……
不過,可以公開前半部分~聽起來像是懷柔的加強版。”
畢竟,這次胡惟庸他不方便出現呀~
朱標在一旁發笑,說:“不錯,還是讓駙馬低調些。”
朱元璋手撫胡須笑道:
“嗯,那就這麽說,任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安撫的真正目的……哈哈!”
又過了一天。
朱元璋把諸多細節梳理清楚之後。
再上早朝。
便提起了此事。
群臣也都很關心結果。
主要也是擔心自己的奏疏,會不會惹得聖上不悅……
朱元璋高坐龍椅之上,掃視群臣。
“諸位愛卿,咱詳閱了諸位對西南的奏疏。
爾等一心為國,殫精竭慮,所提之策,很是有理,讓咱深感欣慰。”
眾大臣聽聞皇帝如此誇讚,紛紛謝恩,山唿萬歲:
“陛下聖明,能為陛下分憂,乃臣等之榮幸。”
殿內一片恭敬肅穆之景。
朱元璋微微頷首,又笑道:
“咱反複斟酌,認為大家說得對,對西南,還是應當懷柔。
大明以仁德治國,咱愛民如子,自是不會輕易興兵,致西南百姓生靈塗炭!”
隨後,朱元璋詳細闡述了他的懷柔策略。
從籌備大批糧食,安撫當地民眾,到派遣學識淵博的儒士前往當地推行教化,每一個環節都講得極為細致。
言畢,群臣思索一番,麵麵相覷之後,臉上都是鬆了一口氣。
戶部尚書率先出列,說道:
“陛下此計高瞻遠矚,盡顯仁君風範!如此安撫西南民眾,如春風化雨般,在潛移默化中化解矛盾,此乃大明之福,西南之福啊……”
其餘大臣緊跟其後,出列附和。
一時間,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讚歎:“陛下仁德……”
他們的神情,肉眼可見的高興。
朱元璋心中暗自滿意,也是樂滋滋的。
待殿中安靜下來,朱元璋順理成章的宣布道:
“既已決定下來,咱便派些人手,去西南那邊實地勘察一下。
此次事責任重大,關乎西南大計的成敗,所選之人必須忠誠可靠、能力出眾,且心思縝密,最好身強體健。
吏部!咱要十人左右,擬一份三十人的名單出來……”
吏部尚書領命。
群臣中,有些官位低的,心中又忐忑起來。
……
這天下午,政務的間隙,朱元璋難得偷閑,有了閑暇。
他心係皇室後代培育,便闊步邁向宮內皇家幼兒園。
剛踏入幼兒園,朗朗書聲便傳入耳中。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朱元璋循聲望去,隻見朱雄英等大孩子整齊圍坐於庭院的石桌旁,正在誦讀《論語》。
陽光透過繁茂枝葉,灑下斑駁光影,落在他們專注的小臉上。
清越稚嫩的聲音,聽著充滿朝氣。
朱雄英坐得筆直,雙目緊盯著手中書卷,一字一句,讀得抑揚頓挫。
身旁的孩子也是如此,個個腰背挺直,隨著誦讀節奏搖頭晃腦的。
朱元璋佇立在不遠處,靜靜地聆聽。
冷峻麵龐露出一絲微笑,不禁頷首讚許。
這些大孩子們,都已七歲以上,已經開蒙,看著已走上正軌。
朱元璋卻並未聲張,也沒打擾他們。
隨後,他來到三四歲孩童的區域。
還隔著老遠,就聽到裏頭吱吱哇哇,一片喧鬧。
朱元璋來到庭院,便瞧見孩子們像脫韁的小馬駒,相互追逐、嬉笑,叫嚷聲此起彼伏。
他腳步驟停,笑容瞬間消失,眉頭緊鎖,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
院子裏。
幾個五六歲的娃兒在追逐打鬧,口中叫嚷著什麽“吃俺老孫一棒”“潑猴休走,你我再戰三百迴合”之類的。
還有幾個三四歲的,在內院裏,不知蹦躂什麽,咯咯直笑。
朱元璋腳步驟停,笑容瞬間消失,眉頭緊鎖,眼神中閃過不悅。
他靜靜佇立在門口,目光如電,掃視著混亂的場景。
看了片刻,朱元璋退到了院牆外,對已經噤若寒蟬的侍從道:
“啟蒙師傅何在?給咱叫來!”
不久後,兩名啟蒙夫子一路小跑而來,趕忙拱手行禮。
二人乃是錢敬修、孫文,都是從翰林院裏選出來的,專門給這些小點的孩子啟蒙。
錢敬修瞥了一眼亂糟糟的院子裏頭,解釋道:
“陛下,剛才上了一堂課,便讓皇子皇孫先歇歇……”
朱元璋卻不問此事,直截了當的問道:
“咱的這些娃子們,近來學業如何?過來也有一個半月了,他們總該習慣了吧。”
兩名夫子都低著頭,思索片刻,才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陛下,孩子們年紀不一,啟蒙程度也不同。有些皇子皇孫剛剛起步,進度是慢了些。
不過,他們天賦優異,臣等悉心教導,日後定能有所進益……”
朱元璋一下聽出話中深意,微微眯眼,目光中閃過思索,緊接著問道:
“平日用什麽教材啟蒙?”
兩位夫子連忙迴應:
“迴陛下,主要是《三字經》《百家姓》這類經典……不過,一些小殿下,正是初初習字,還未開始習文……”
朱元璋點點頭,決定親自瞧瞧孩子們的學習情況。
他終於邁進庭院裏,走入其間。
大的娃子先反應過來,停止嬉鬧。
參差不齊的聲音喊道:
“父皇”“皇爺爺……”
朱元璋扯出一個和藹的笑,道:
“過來集合!”
內院的孩子也跑過來。
牆角還有兩個娃娃走來,正是抱著奶瓶的陸清嶸,還有朱允熥。
朱允熥見到朱元璋,神情有些緊張,快步趕來,又迴頭催促的看了看不緊不慢的陸清嶸。
待人齊了,小娃子們神態各異。
朱元璋目光微動,將一切盡收眼底。
他神色平和的問道:
“小家夥們,最近都學了些啥呀?”
許多孩子眼睛亮晶晶,七嘴八舌的迴答上了:
“聽三姑父講故事!”
“講美猴王!”
“猴子好厲害的!”
“……”
絕不能再有其他人知道。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但朝會上,肯定還要商議的。
陸知白提議道:“此事確實應當保密,也不要提兒臣……
不過,可以公開前半部分~聽起來像是懷柔的加強版。”
畢竟,這次胡惟庸他不方便出現呀~
朱標在一旁發笑,說:“不錯,還是讓駙馬低調些。”
朱元璋手撫胡須笑道:
“嗯,那就這麽說,任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安撫的真正目的……哈哈!”
又過了一天。
朱元璋把諸多細節梳理清楚之後。
再上早朝。
便提起了此事。
群臣也都很關心結果。
主要也是擔心自己的奏疏,會不會惹得聖上不悅……
朱元璋高坐龍椅之上,掃視群臣。
“諸位愛卿,咱詳閱了諸位對西南的奏疏。
爾等一心為國,殫精竭慮,所提之策,很是有理,讓咱深感欣慰。”
眾大臣聽聞皇帝如此誇讚,紛紛謝恩,山唿萬歲:
“陛下聖明,能為陛下分憂,乃臣等之榮幸。”
殿內一片恭敬肅穆之景。
朱元璋微微頷首,又笑道:
“咱反複斟酌,認為大家說得對,對西南,還是應當懷柔。
大明以仁德治國,咱愛民如子,自是不會輕易興兵,致西南百姓生靈塗炭!”
隨後,朱元璋詳細闡述了他的懷柔策略。
從籌備大批糧食,安撫當地民眾,到派遣學識淵博的儒士前往當地推行教化,每一個環節都講得極為細致。
言畢,群臣思索一番,麵麵相覷之後,臉上都是鬆了一口氣。
戶部尚書率先出列,說道:
“陛下此計高瞻遠矚,盡顯仁君風範!如此安撫西南民眾,如春風化雨般,在潛移默化中化解矛盾,此乃大明之福,西南之福啊……”
其餘大臣緊跟其後,出列附和。
一時間,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讚歎:“陛下仁德……”
他們的神情,肉眼可見的高興。
朱元璋心中暗自滿意,也是樂滋滋的。
待殿中安靜下來,朱元璋順理成章的宣布道:
“既已決定下來,咱便派些人手,去西南那邊實地勘察一下。
此次事責任重大,關乎西南大計的成敗,所選之人必須忠誠可靠、能力出眾,且心思縝密,最好身強體健。
吏部!咱要十人左右,擬一份三十人的名單出來……”
吏部尚書領命。
群臣中,有些官位低的,心中又忐忑起來。
……
這天下午,政務的間隙,朱元璋難得偷閑,有了閑暇。
他心係皇室後代培育,便闊步邁向宮內皇家幼兒園。
剛踏入幼兒園,朗朗書聲便傳入耳中。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朱元璋循聲望去,隻見朱雄英等大孩子整齊圍坐於庭院的石桌旁,正在誦讀《論語》。
陽光透過繁茂枝葉,灑下斑駁光影,落在他們專注的小臉上。
清越稚嫩的聲音,聽著充滿朝氣。
朱雄英坐得筆直,雙目緊盯著手中書卷,一字一句,讀得抑揚頓挫。
身旁的孩子也是如此,個個腰背挺直,隨著誦讀節奏搖頭晃腦的。
朱元璋佇立在不遠處,靜靜地聆聽。
冷峻麵龐露出一絲微笑,不禁頷首讚許。
這些大孩子們,都已七歲以上,已經開蒙,看著已走上正軌。
朱元璋卻並未聲張,也沒打擾他們。
隨後,他來到三四歲孩童的區域。
還隔著老遠,就聽到裏頭吱吱哇哇,一片喧鬧。
朱元璋來到庭院,便瞧見孩子們像脫韁的小馬駒,相互追逐、嬉笑,叫嚷聲此起彼伏。
他腳步驟停,笑容瞬間消失,眉頭緊鎖,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
院子裏。
幾個五六歲的娃兒在追逐打鬧,口中叫嚷著什麽“吃俺老孫一棒”“潑猴休走,你我再戰三百迴合”之類的。
還有幾個三四歲的,在內院裏,不知蹦躂什麽,咯咯直笑。
朱元璋腳步驟停,笑容瞬間消失,眉頭緊鎖,眼神中閃過不悅。
他靜靜佇立在門口,目光如電,掃視著混亂的場景。
看了片刻,朱元璋退到了院牆外,對已經噤若寒蟬的侍從道:
“啟蒙師傅何在?給咱叫來!”
不久後,兩名啟蒙夫子一路小跑而來,趕忙拱手行禮。
二人乃是錢敬修、孫文,都是從翰林院裏選出來的,專門給這些小點的孩子啟蒙。
錢敬修瞥了一眼亂糟糟的院子裏頭,解釋道:
“陛下,剛才上了一堂課,便讓皇子皇孫先歇歇……”
朱元璋卻不問此事,直截了當的問道:
“咱的這些娃子們,近來學業如何?過來也有一個半月了,他們總該習慣了吧。”
兩名夫子都低著頭,思索片刻,才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陛下,孩子們年紀不一,啟蒙程度也不同。有些皇子皇孫剛剛起步,進度是慢了些。
不過,他們天賦優異,臣等悉心教導,日後定能有所進益……”
朱元璋一下聽出話中深意,微微眯眼,目光中閃過思索,緊接著問道:
“平日用什麽教材啟蒙?”
兩位夫子連忙迴應:
“迴陛下,主要是《三字經》《百家姓》這類經典……不過,一些小殿下,正是初初習字,還未開始習文……”
朱元璋點點頭,決定親自瞧瞧孩子們的學習情況。
他終於邁進庭院裏,走入其間。
大的娃子先反應過來,停止嬉鬧。
參差不齊的聲音喊道:
“父皇”“皇爺爺……”
朱元璋扯出一個和藹的笑,道:
“過來集合!”
內院的孩子也跑過來。
牆角還有兩個娃娃走來,正是抱著奶瓶的陸清嶸,還有朱允熥。
朱允熥見到朱元璋,神情有些緊張,快步趕來,又迴頭催促的看了看不緊不慢的陸清嶸。
待人齊了,小娃子們神態各異。
朱元璋目光微動,將一切盡收眼底。
他神色平和的問道:
“小家夥們,最近都學了些啥呀?”
許多孩子眼睛亮晶晶,七嘴八舌的迴答上了:
“聽三姑父講故事!”
“講美猴王!”
“猴子好厲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