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 作者:成人的童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到鍋裏的水被燒幹,舀了一勺子金黃色的豆油在鍋裏。
天氣冷了,裝油的油碗又是放在靠近北牆的地方。
現在油也更加的粘稠了,從勺子往鍋底牽出來一條長長的細絲。
在外麵陽光的映襯下,倒是特別的晶瑩,就像是蜂蜜一般。
等著鍋裏的油冒出青煙,他用勺子小心地舀起鍋裏的油淋在鍋壁上。
這才從蓋簾上拿起一個個麵團,拍成餅子小心地貼在鍋裏,用小火慢慢煎著。
煎了幾分鍾,等到餅子貼著鍋的那麵煎成金黃色,就用鏟子小心地把它翻個麵繼續小火慢煎。
一直到兩麵都熟透,才用鏟子鏟起來,裝在盤子裏。
用筷子夾著送到嘴邊,吹了幾口氣,讓餅的溫度沒那麽高,他才輕輕地咬了一口。
外皮酥脆,透著油香。
內裏的糯米綿軟粘牙,中間的豆沙也是豆香十足,又透著甜意。
李想國不由得給自己豎了個大拇指。
自己這手藝也越來越好了!
憑借著原主記憶裏麵,他奶奶的操作。
他第一次烙這個餅,就能有他奶奶至少七八分的水平。
他還是非常滿意的。
感覺到鍋裏沒那麽熱,他用調羹把鍋裏的油盡可能舀迴油碗。
剛想倒點水刷鍋,不過看看鍋裏還一層油的鍋底,他放棄了這麽奢侈的做法。
倉房還兩麻袋豆子,換豆腐或者豆油自然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村裏也沒有油坊,豆油都隻能拉著豆子去縣裏的油坊去換。
家裏的豆油是原主奶奶今年春天時候張羅著,讓村裏人幫著去換的。
原本是足夠用到明年夏天的。
不過因為原主奶奶去世,辦了場喪事,所以消耗了一些。
外加著李想國做飯,還是按著自己上輩子做飯的習慣,還沒養成那種精打細算的“毛病”。
油消耗的就比較快。
前兩天看過油缸,李想國也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自家的油隻剩下了小半缸,估摸著就隻有十幾斤的樣子。
自己這麽禍禍,外加著過年還得炸丸子、剛果之類的東西。
別搞到不等開化就把自家的油給用光了。
那樣頓頓吃白水煮菜,哪兒能受得了!
再想想自己以後要是進了城,還是這麽用。
隻怕過兩年進入票證時代,自己一個月的定量,三五天就得給造沒了。
那不得哭?
這樣想著,他也停下來。
直接去拿了個幹辣椒放在每天巴灰的煤鏟子上麵,伸到灶膛裏麵烘烤了幾分鍾。
看到辣椒表麵微微變色,這才取出來,放在砧板上,用刀切成辣椒末。
摟起來裝在小碗裏,再拿了個醃蘿卜切丁。
又去醬缸撈出來一根黃瓜,用調羹把上麵沾著的醬清理幹淨,再放進盆子裏用清水洗了一下。
這水直接倒進潲水桶,等下拿著去飲牛。
畢竟它們也是要定期補充鹽分的,根本不怕喝這個。
洗幹淨的醬黃瓜,也同樣切成大小相仿的丁,跟蘿卜丁混在一起。
又拿了大蒜,拍了兩瓣,剁成蒜蓉。
看看鍋裏,覺得油有些太少,然後又倒進去一點。
隨後下進去蒜蓉和幹辣椒麵,爆香。
再把鹹菜倒進去,翻炒熟了起鍋裝到碗裏,這才在鍋裏添上一些水慢慢溫著,等著吃完飯再來洗碗和刷鍋。
看著裝了大半碗的鹹菜,李想國合計了下,這應該夠自己吃半個月的。
想想剛才的操作,不由得好笑。
這還真的跟為了一瓶醋,包了一頓餃子差不多。
但是自嘲之後,他又暗自歎息。
真的去了城裏,隻怕過幾年,自己就別想著在家烙餅了。
不說家裏有沒有那麽多油烙餅。
就算有油,吃完出去,被鄰居聞到,都可能出事。
恨人有笑人無的太多了。
這可是這個民族有史以來,普羅大眾從未斷絕的傳承啊!
吃過早飯,打掃完衛生,李想國也再度忙碌起來。
自己那信寄出去也快一個月了,也沒收到什麽消息。
現在大雪封山了,想去鄉裏也不容易,自己也不知道那麵是不有自己的迴信。
他也隻能無奈地等待著,安心地為自己穿越過來的第一個新年做準備。
一切,隻能靜待來年春天解凍再說。
要是沒迴信,就再寫一封信去問問情況。
再沒迴信……
他也打算著去鄉裏開封介紹信,自己一個人獨自上路,殺向四九城!
現在沒什麽農活兒了。
除了幾個打獵的偶爾還去上山下個夾子、放幾個套子。
又或者是用土槍打幾個野雞、狐狸之類的小動物。
大半的村民,每天都是安心窩在家裏,正式開始了貓冬。
這個年代,村裏連電都沒有。
更不要說什麽電視機之類的家電,村民們就連做夢都不會夢到會有這樣的東西。
甚至,別說電視機。
哪怕給他們一台裝電池的收音機,那估計也隻能收到一堆外語台,找不到什麽能聽得懂的節目。
更何況,他們也消耗不起價格高昂的幹電池。
村子小又太偏僻,就連唱二人轉的戲班子都不會到村裏來。
所以村民們的娛樂方式就非常的有限。
所幸的是,雖然沒像後世,有麻將牌、撲克牌可玩。
至少每人都長了一張嘴,還能一堆人湊到一家去扯閑篇。
家裏有牌九或者是類似麻將的看牌的,更成了一個個村民聚集的熱門人家。
這些人家每天都是門庭若市,來往的人絡繹不絕。
李想國也去湊過兩次熱鬧。
這些東西,前世他也沒玩過,倒是能看得津津有味。
不過一幫老爺們兒湊在一起,煙是肯定斷不了的。
畢竟土地也多,哪家還不在菜園或者家邊上開的荒地種上幾壟旱煙。
所以,各家的煙笸籮也始終是滿滿的。
有的抽煙袋鍋,有的用買來的舊報紙什麽的卷了煙抽。
所以受不了房子裏煙霧繚繞的李想國,也隻能看一會兒熱鬧就趕緊跑路了。
不過村裏人還算樸素,沒有設局聚賭的。
即便有彩頭的,也沒多大,更沒什麽抽頭。
玩了一天下來,點子再背,也輸不了幾百塊錢。
孩子們也是湊在一起,玩抓羊拐之類的遊戲。
不過這個,李想國就敬謝不敏了。
上輩子這東西玩得膩了,外表年齡不大,不過這心理年齡也跟孩子差著十萬八千裏。
實在跟這些鼻涕娃玩不到一塊兒。
所以,大半時間他也隻能一個人在家。
孤獨地做著家事。
孤獨地想著心事。
天氣冷了,裝油的油碗又是放在靠近北牆的地方。
現在油也更加的粘稠了,從勺子往鍋底牽出來一條長長的細絲。
在外麵陽光的映襯下,倒是特別的晶瑩,就像是蜂蜜一般。
等著鍋裏的油冒出青煙,他用勺子小心地舀起鍋裏的油淋在鍋壁上。
這才從蓋簾上拿起一個個麵團,拍成餅子小心地貼在鍋裏,用小火慢慢煎著。
煎了幾分鍾,等到餅子貼著鍋的那麵煎成金黃色,就用鏟子小心地把它翻個麵繼續小火慢煎。
一直到兩麵都熟透,才用鏟子鏟起來,裝在盤子裏。
用筷子夾著送到嘴邊,吹了幾口氣,讓餅的溫度沒那麽高,他才輕輕地咬了一口。
外皮酥脆,透著油香。
內裏的糯米綿軟粘牙,中間的豆沙也是豆香十足,又透著甜意。
李想國不由得給自己豎了個大拇指。
自己這手藝也越來越好了!
憑借著原主記憶裏麵,他奶奶的操作。
他第一次烙這個餅,就能有他奶奶至少七八分的水平。
他還是非常滿意的。
感覺到鍋裏沒那麽熱,他用調羹把鍋裏的油盡可能舀迴油碗。
剛想倒點水刷鍋,不過看看鍋裏還一層油的鍋底,他放棄了這麽奢侈的做法。
倉房還兩麻袋豆子,換豆腐或者豆油自然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村裏也沒有油坊,豆油都隻能拉著豆子去縣裏的油坊去換。
家裏的豆油是原主奶奶今年春天時候張羅著,讓村裏人幫著去換的。
原本是足夠用到明年夏天的。
不過因為原主奶奶去世,辦了場喪事,所以消耗了一些。
外加著李想國做飯,還是按著自己上輩子做飯的習慣,還沒養成那種精打細算的“毛病”。
油消耗的就比較快。
前兩天看過油缸,李想國也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自家的油隻剩下了小半缸,估摸著就隻有十幾斤的樣子。
自己這麽禍禍,外加著過年還得炸丸子、剛果之類的東西。
別搞到不等開化就把自家的油給用光了。
那樣頓頓吃白水煮菜,哪兒能受得了!
再想想自己以後要是進了城,還是這麽用。
隻怕過兩年進入票證時代,自己一個月的定量,三五天就得給造沒了。
那不得哭?
這樣想著,他也停下來。
直接去拿了個幹辣椒放在每天巴灰的煤鏟子上麵,伸到灶膛裏麵烘烤了幾分鍾。
看到辣椒表麵微微變色,這才取出來,放在砧板上,用刀切成辣椒末。
摟起來裝在小碗裏,再拿了個醃蘿卜切丁。
又去醬缸撈出來一根黃瓜,用調羹把上麵沾著的醬清理幹淨,再放進盆子裏用清水洗了一下。
這水直接倒進潲水桶,等下拿著去飲牛。
畢竟它們也是要定期補充鹽分的,根本不怕喝這個。
洗幹淨的醬黃瓜,也同樣切成大小相仿的丁,跟蘿卜丁混在一起。
又拿了大蒜,拍了兩瓣,剁成蒜蓉。
看看鍋裏,覺得油有些太少,然後又倒進去一點。
隨後下進去蒜蓉和幹辣椒麵,爆香。
再把鹹菜倒進去,翻炒熟了起鍋裝到碗裏,這才在鍋裏添上一些水慢慢溫著,等著吃完飯再來洗碗和刷鍋。
看著裝了大半碗的鹹菜,李想國合計了下,這應該夠自己吃半個月的。
想想剛才的操作,不由得好笑。
這還真的跟為了一瓶醋,包了一頓餃子差不多。
但是自嘲之後,他又暗自歎息。
真的去了城裏,隻怕過幾年,自己就別想著在家烙餅了。
不說家裏有沒有那麽多油烙餅。
就算有油,吃完出去,被鄰居聞到,都可能出事。
恨人有笑人無的太多了。
這可是這個民族有史以來,普羅大眾從未斷絕的傳承啊!
吃過早飯,打掃完衛生,李想國也再度忙碌起來。
自己那信寄出去也快一個月了,也沒收到什麽消息。
現在大雪封山了,想去鄉裏也不容易,自己也不知道那麵是不有自己的迴信。
他也隻能無奈地等待著,安心地為自己穿越過來的第一個新年做準備。
一切,隻能靜待來年春天解凍再說。
要是沒迴信,就再寫一封信去問問情況。
再沒迴信……
他也打算著去鄉裏開封介紹信,自己一個人獨自上路,殺向四九城!
現在沒什麽農活兒了。
除了幾個打獵的偶爾還去上山下個夾子、放幾個套子。
又或者是用土槍打幾個野雞、狐狸之類的小動物。
大半的村民,每天都是安心窩在家裏,正式開始了貓冬。
這個年代,村裏連電都沒有。
更不要說什麽電視機之類的家電,村民們就連做夢都不會夢到會有這樣的東西。
甚至,別說電視機。
哪怕給他們一台裝電池的收音機,那估計也隻能收到一堆外語台,找不到什麽能聽得懂的節目。
更何況,他們也消耗不起價格高昂的幹電池。
村子小又太偏僻,就連唱二人轉的戲班子都不會到村裏來。
所以村民們的娛樂方式就非常的有限。
所幸的是,雖然沒像後世,有麻將牌、撲克牌可玩。
至少每人都長了一張嘴,還能一堆人湊到一家去扯閑篇。
家裏有牌九或者是類似麻將的看牌的,更成了一個個村民聚集的熱門人家。
這些人家每天都是門庭若市,來往的人絡繹不絕。
李想國也去湊過兩次熱鬧。
這些東西,前世他也沒玩過,倒是能看得津津有味。
不過一幫老爺們兒湊在一起,煙是肯定斷不了的。
畢竟土地也多,哪家還不在菜園或者家邊上開的荒地種上幾壟旱煙。
所以,各家的煙笸籮也始終是滿滿的。
有的抽煙袋鍋,有的用買來的舊報紙什麽的卷了煙抽。
所以受不了房子裏煙霧繚繞的李想國,也隻能看一會兒熱鬧就趕緊跑路了。
不過村裏人還算樸素,沒有設局聚賭的。
即便有彩頭的,也沒多大,更沒什麽抽頭。
玩了一天下來,點子再背,也輸不了幾百塊錢。
孩子們也是湊在一起,玩抓羊拐之類的遊戲。
不過這個,李想國就敬謝不敏了。
上輩子這東西玩得膩了,外表年齡不大,不過這心理年齡也跟孩子差著十萬八千裏。
實在跟這些鼻涕娃玩不到一塊兒。
所以,大半時間他也隻能一個人在家。
孤獨地做著家事。
孤獨地想著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