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飛離地球不知人類的渺小,不親臨宇宙不知人類的脆弱。
環視周遭,滿眼全是或明或暗的亮點,無邊無際,無窮無盡,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會為此而瘋掉。贏惠、高靜還有張喆站在印加城1號停靠平台的盡頭,望著眼前黑漆漆的太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最近遇到的趣事。
他們一起來此,是為迎接一艘嶄新的飛船和許久不曾見麵的老友,繁密的星辰中一個白點正在迅速接近這座城市。距太空城約2千公裏時,白點才展現出它真實的麵貌,那是個巨大的飛行物,它追隨太陽的光芒而來,船身上的盈虧印證了它巨大的體量,雖看不到它尾部的光亮,可急速縮短的距離足以證明它在迅速移動。
20分鍾後,飛船的全貌才完全展現在三人眼前,楔形的船身上黑下白,且還有幾處是黑中帶著白,白中帶有黑,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道家的陰陽合體,這個造型是張喆設計的,問其出處,他說:陰陽調和之下事物才能穩定,且這個規律適合於萬物。
越接近平台飛船的速度越慢,待飛船巨大的船身開始靠向平台的一側時,溫柔地像一位正在繡花的姑娘,船身與平台間的距離在50米時,平台邊緣伸出30條粗壯的機械臂,機械臂緊緊抓住船體上的固定裝置,不多時巨大的船身便被機械臂牢牢固定在平台旁。中小型飛船會直接停在平台上,而體量巨大的飛船隻能采用側停。
高靜和贏惠驚訝地發現這艘楔形飛船比‘諾斯’號還長了四分之一,‘諾斯’號飛船停靠平台時與平台長度基本持平。這艘太空船於1年前開始建造,集中了工業區80%的人力、物力,曆經1年零102天的奮鬥才有了這艘星際型飛船,它是‘諾斯’號飛船的翻版,幾乎窮盡了太空城當前所能掌握的一切科技。
飛船停靠平穩後,位於船身側麵的一扇盾形艙門開啟,陸陸續續下來很多人,來迎接的三人分別與走在最前麵的兩位老友握手擁抱。這二位正是一直奮鬥在工業城的肇一川和明浩,跟隨二人走出飛船的是四周前被送往工業城探親的家屬。再有72小時來自地球的訪客將完成此次訪問返迴地球,因種種原因隻有兩位家屬留在了太空城,雖然親屬認為太空城已很適合生活和居住,可讓他們馬上丟下地球上的眾多親屬、朋友以及生活了一輩子的環境,還是有些不舍,最終留下的隻有兩人,他們是肇一川的父母。
肇一川父母留下來是為了迎接半年後小孫子的降臨。肇一川半年前與一名美麗的俄羅斯姑娘簽訂了《完全責任書》,依照地球上的說法是兩人擦出了愛情火花。來太空城之前麗蓮.伊萬諾娃是一名大一的學生,為報效祖國她參軍投入了轟轟烈烈的衛國戰爭,不幸的是她參戰的第四天便成為德軍俘虜,如果沒有太空城的那次穿越計劃,恐怕她年輕的生命早就消失在曆史滾滾的洪流之中了。
她的知識基礎在眾多移民中是很優秀的,其本人又喜歡動手,所以被安排在製造部門邊研究邊學習邊工作。兩人幾乎天天在一起,日久生情,愛情的火花到底是什麽時候擦出來的他倆也說不清了,總之在他們簽訂《完全責任書》那天,7名太空城創始人除2人實在抽不出身,其餘人全趕到了瑪雅城,為自己夥伴能找到心愛之人而送去最忠心的祝福。
新星際飛船的抵達是想讓太空城的民眾看到,我們還在不斷發展著進步著,因為當前太空城內有一種安於現狀的心態在蔓延,很多人覺得太空城在科技上領先地球,宇宙中又沒有什麽威脅存在,於是,就有人想如此世世代代延續下去,為讓大家豎立起憂患意識,管理委員會要對這種自殺式的想法進行一次科技洗腦,讓那些想安於現狀的人知道隻有不斷努力才能生存,停下腳步就是等待死亡。為此瑞迪的社會部門也不止一次提醒大家,任何行星包括腳下的太空城全是人類的臨時之所,隻有不斷進取才能將命運攥在自己手中。
高靜指著停靠在平台邊的巨型飛船,既興奮又感慨地說:“這是我們自己建造的第一艘星際飛船,真讓人高興,我們終於可以自己建造星際型號的飛船了,終於可以駕駛著它馳騁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了。”
肇一川迴身深情地望著他傾注了無限心血製造完成的,也是他們迴地球第一艘出於自己之手的鴻篇巨作。
轉迴身時肇一川用驕傲的口吻,自誇道。“怎麽樣?我們沒有辜負大夥的殷切期望吧。”
“甭管怎麽說,我們終於有了新星際飛船,可以進行更遠距離的星際探索了。”贏惠一臉不可思議地搖著頭,似乎不敢相信這一切全是真的。從地球上的草民到可以觸摸宇宙的人,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吧,有什麽話我們迴去說,碰頭會已經開始了。”高靜說著操控著兩輛懸浮車停在大家麵前。
明浩叮囑幾句家人後上了另一輛懸浮車,朝管理中心飄浮而去。準備返迴地球的家屬們由機械服務員引導上了另外一輛懸浮車被送到指定位置。近兩天,分散在各個太空城的地球訪客將陸續返迴印加城,準備72小時後起航迴地球。
管理中心明亮的會議室內已坐了幾十人,他們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自己麵前的信息框,今天來這裏的人員除管理委會成員外還有各部門骨幹。懸浮框內的信息是最近一段時間各部門的工作成果和發展進度以及今後的發展方向。會議室的門‘呲’地一聲開啟,明浩氣宇軒昂地走了進來,工業區那邊路程遙遠,大家麵對麵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見到遠道迴來的朋友都十分熱情,以擁抱來表達之間的思念之情,眾人寒暄了一陣才安靜下來。
會議正式開始。
夏勁嵩朝肇一川笑了笑說:“你先來吧,遠道來的客人,聽贏惠說你為大家帶來一份大禮。”
肇一川沒推辭將手在空中一揮,新星際飛船的三維影像便展現在會議桌上方。
“這是我們的第一艘星際型飛船,參數全在上麵,大家看看,還有什麽意見和建議,提出後我們可以繼續改進。”肇一川一臉鄭重語調深沉地說。
這艘飛船無論是在設計還是在科技運用方麵全借鑒了‘諾斯’號飛船,但在動力和人機互動方麵進行了較大修改,讓飛船更適合地球人的操控習慣,在生態係統方麵也做的更加貼近於人類的使用。肇一川的講解用了半個多小時,期間大家頻頻點頭。
坐在明浩身邊的諸葛烈宏側身小聲道:“這艘飛船有跨時空功能嗎?”
明浩輕搖了一下頭,壓低了聲音迴道:“沒有,技術還達不到。”
諸葛烈宏聽到後輕“哦”了一聲說:“這樣更好。”
講解完畢後,大家對飛船從設計到建造沒提出什麽新的建議,可在對飛船如何使用上卻爭論的不可開交,有人提出可以用飛船去尋找人類能夠居住的新星球,為人類的延續尋找一個備份;也有人提出應該駕駛它去探索宇宙深處未知的物理現象,為最終征服宇宙奠定基礎;還有人提出造這樣的飛船還不如多造幾座太空城。在大家討論之際,高靜默默地將手一揮,一幅立體的星圖替換了星際飛船位置,星際飛船的三維影像被縮小在一旁。
她將語速控製的不緊不慢,“這是我們當前所能掌握的太空圖,範圍已達到100億光年,諾斯人為我們留下的資料起到決定作用,如果信息保存完整這張星圖應該是200億光年的空間。雖然我們也能用引力波探測到恆星、行星以及黑洞,可那也隻是一些基礎的數據,要想真正了解宇宙的真實情況就必須走出去。古人不是說:‘破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嗎!’為了我們人類能永遠在宇宙中繁衍下去,我們不能裹足不前。”
“那是要付出代價的,很有可能是生命的代價,你想過嗎?”阿加塔質疑道。
“代價肯定是有,難道我們住在太空城裏就沒有代價嗎?誰也不敢保證太空城就萬無一失。”坐在阿加塔對麵一直沒有開口的韓飛淑突然插話。
討論持續了很長時間,有人提出假設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遇到高等文明,就目前太空城掌握的科技水平能否妥善應對。最終討論形成兩派,一派認為先在銀河係內航行以積累星際航行的經驗,本星係內的事還沒整明白就要飛往外星係,損失一艘飛船和幾條人命是小,如將宇宙中的高級文明引到太陽係那事可鬧大了,目前應該將工作重點集中到構建新太空城上。另一派當然是想做跨星係航行,讓人類探索的觸手盡量伸的長一些,他們認為進入銀河內部的危險性遠遠超出了星係航行。在星係間航行可以積累更多的經驗,對宇宙有一個整體的正確認知,因為到目前為止太空城所掌握的全部宇宙信息全來自諾斯人的遺產,可這些遺產又多為碎片。認清宇宙的真諦才可把眼光放的更長遠。
夏勁嵩突然抬手示意大家安靜,待會場徹底靜下來,才開口道:“人類在地球生活的如此愜意,為什麽還要登月呢?還要拚命地去尋找適於人類居住的星球,並不惜餘力地想與外星人取得聯係。因為我們都知道沒有什麽是永恆的,地球不是、太陽係不是、銀河係也不是。我們要想永存就必須不斷地探索,安於現狀就是等待滅亡。”
“可我們現在麵臨最大困擾是太空城壽命即將到期的問題,進行宇宙探索不是不可以,我們現在不是也在進行嗎?宇宙探測器、數百艘無人采集飛船,關鍵是我們要抓住主要矛盾,沒有太空城我們就什麽都沒有了。”瑞迪慷慨激昂地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明浩輕咳了一聲,語氣平和地道:“大家講的都有道理,穩紮穩打是有必要,但異軍突起又有什麽不好呢?至於是先搞建設還是先做探索並不矛盾,建設中的各種成果可用於探索,探索中得到的先進理論又能促進我們更好地建設,總之我反對縮手縮腳,千裏馬要在廣闊的天地馳騁,不能隻在馬圈裏遛彎。”明浩說到這裏環顧了一下四周。其實明浩這麽說是想把話題拉迴來,因為剛才的討論偏離了方向。
“我也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尹麗直了直上身,語調平緩地說,“現今,我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可這些進步又有多少是真正來自於我們自己的才智?我們隻是站在諾斯人肩膀上的複製者而已。擔憂我們的位置被高級文明發現,難道我們就守在家裏不出去嗎?我們不走出去難道就不會被外星文明發現嗎?諾斯人和拉多人探索的宇宙範圍一定比我們現在遙遠的多,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是被外星係文明所摧毀,這說明什麽,說明根本沒有外星文明,我個人認為,太陽係是宇宙唯一能孕育出生命的地方;或許也可能印證了我們人類包括諾斯人和拉多人對外星文明來說是低等文明,低到我們所掌握的科技就是一個笑話,外星文明不屑與我們見麵。”
“尹麗分析的有一定道理。”諸葛烈宏接過話頭,繼續道,“在太空城這樣環境裏,我們人類的壽命應該在130-150歲,如果現在我們裹足不前,等我們離開這個世界,能給我們後代留下什麽?這裏不是地球,科學技術是我們的唯一保證,現在我們的責任就是讓後代在宇宙中延續下去,隻有砥礪前行地不斷探索宇宙規律,掌握的宇宙規律越多,我們延續的概率就越大。至於飛船的用途,為什麽不讓抱負遠大的人去常識一下呢?”
諸葛烈宏講完後再無人說話,大家淩亂的想法蒙太奇般地在腦海中流連。
“這個話題就到這裏吧,至於飛船怎樣使用我們再從長計議。”華生是這次會議的主持,他果斷結束了星際飛船這個話題,開始了下一個議題。
華生醫生停頓片刻,繼續道:“地球訪客很快要離開太空城,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會與我們的聯係越來越緊密。這次聯合國秘書長史密斯先生以及全體訪客對這次的參觀非常滿意,他們迫切希望能與我們在各個領域開展合作。他們嘴上說是合作,其實根本目的是希望我們轉讓一些技術。在技術轉讓方麵請各部門畫好紅線,那些科技和技術可以轉讓,那些絕對不能轉讓,需要各部門嚴格執行。再有是安全問題,我們與地球簽訂了人員往來合約,很快會有符合我們要求的人員來太空城參觀和遊玩甚至有人定居,所以安全方麵我們要有所準備。”
一番商議後,會議決定,先由張喆和贏惠作為與地球合作的代表,將合作項目敲定下來,後續具體實施由贏惠來完成。張喆本想接待任務完成後返迴製造部門完成他手上的工作,可聯合國秘書長提名希望這次合作項目的簽訂能由張喆牽頭,看來那次徹夜長談讓二人之間產生了某種默契。
“大家看,還有什麽需要管理委員會和各部門來進行.....。”沒等華生把話說完,一個聲音傳來“我有問題。”說話的是一名滿頭金發的年輕人,他歸屬於諸葛烈宏的基因部門。
華生朝年輕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我叫凱爾文,來自醫學部。我們這裏大多數人來自於20世紀30年代,雖然現在是21世紀,可我們還是想迴地球尋找一下自己的親人,即便時間已過去了六七十年,即便找到親人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找到的隻是一塊冰冷的墓碑,對我們心靈也是一個莫大的慰藉,希望管理委員會能考慮此事。”
地球來的訪客勾起太空城居民埋在心底的思鄉之情。
話音落後,會場內一片怪異的平靜,大家都低下頭,好像在想著什麽心事,這樣的寂靜維持了足足有2分鍾。
張喆雙手撐著桌麵站起身朝大家鞠了個躬,而後一臉鄭重說:“我們8人將大家接到這裏,現在3年過去了。凱爾文提出這件事說明我們考慮不周,沒能顧及到大家的感觸,在這裏我代表我們8人同大家說聲對不起。”
凱爾文也慢慢起身,語氣真誠地說:“你們8人從地獄把我們解救出來,將我們領上一條嶄新的人生道路,我們從心底裏感謝你們,可時過境遷我們隻是想看一眼親人,所以希望……”
“凱爾文的這個提議,可以由張喆、贏惠和劉美琴來完成。想同地球親人建立聯係的居民,可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聯絡人,我們可以通過聯合國這個橋梁,那樣找到人的幾率會大很多。”高靜提議。
“好是好,會不會暴露了我們的身份。”尹麗似乎有些疑慮。
夏勁嵩笑著道:“我們8人的身份地球人已經知曉,至於他們,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地球人知道又怎樣。”
華生將雙手放在桌麵上,看向剛坐下的張喆說:“張喆、贏惠還有劉美琴,那你們就辛苦辛苦,幫大家了卻這個心願。”
美琴搶先表態:“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張喆和贏惠也表態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盡最大努力讓親人團聚。
“有關太空城內部安全問題,我們請曲忠鑫為大家講講。”華生醫生抬手示意曲忠鑫。
曲忠鑫是一名中國國民黨軍人,年紀30歲出頭,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看問題透徹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頭腦清楚,辦事果斷。自擔任14座太空城的安全工作以來,沒發生過惡性案件,當然這與太空城擁有犯罪預警係統有很大關係。今後地球訪客和常駐太空城的居民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安全問題的確不容小覷。
曲忠鑫清了一下嗓子,麵帶嚴肅地說道:“對地球人開放的太空城有9座,工業城與我們許多關鍵項目有關,我的想法是不宜對地球開放,這樣自然可以屏蔽技術外泄,我還有個建議,應將科研部門盡量向工業區那邊轉移,這樣有利於科技融合和技術保密。”
“抱歉我先打斷一下。”明浩舉手道,“曲先生的這個提議非常好,現在我們科研部門的地點太過分散,科研人員喜歡住在那座城市便將研究室建在那座城市,這樣的確不利於科技之間相互融合。”
肇一川也附和道:“現在工業城那邊確實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說,我們現在研製的生物計算機,它需要生物學、基因學、物理學、化學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麵的支持,可這些部門太過分散,如能整合在一起那效率還能提高一大截。”
華生醫生邊在自己麵前的信息框內記錄著什麽邊說道:“這個建議很關鍵,管理委員會要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曲先生你繼續說。”
曲忠鑫繼續道:“太空城開放後地球各國家的軍方肯定會派遣科技和軍事方麵的間諜來搜集情報,搜集情報是小,如果有人搞破壞,那我們的損失……。”
大家知道曲忠鑫後麵話的意思,這裏不是地球,太空城的生態係統如果被破壞那就是幾萬條生命,不亞於一次大屠殺。
“這個問題我們來解決,絕對不讓一個危險人物進入到我們的城市。”說話的正是張喆,“我們將在地球設置篩查部門,對進入太空城的所有人進行記憶搜索,一旦發現記憶中有不利於我們的片段,此人將被列入到我們的係統黑名單,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這樣好,這樣好。將危險攔截在地球上。”瑞迪讚許道。
“這就是我們安全部門的兩點擔憂,以後工作中還需要大家多多的支持。”曲忠鑫朝四周微微點了點頭。
“大家還有什麽額外的事宜需要在這裏討論?如果沒有我們散會。”華生環顧一下四周問道。
這時明浩悻悻然地舉手道:“我想說句話。”明浩此話一出,會場一片肅靜。
“現在新星際飛船已經首航,我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做一次遠航,在宇宙中遨遊是我小時候的夢想,我想實現這個夢。”
會場瞬間籠罩上肅殺的氣氛,明浩是8名創始人之一,他如果真想做什麽,沒有人也沒有理由阻攔人家去實現夢想。雖說太空城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管理委員會,可現階段創始人在這個委員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我也想做一次真正的星際之旅,我們的客運和貨運飛船與星際飛船比,就如同是小漁船比萬噸巡洋艦,軍艦就是要遠航去經曆風雨的,難道我們把它放在家裏當花瓶看嗎?”漂亮小夥貝爾納也舉起手,慷慨激昂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眾人都沉默了。
或許,以後這樣的事會很多很多,有人想實現自己的抱負,有人想安於現狀。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地球,不會有任何問題。可這種情況發生在太空城就顯得十分的尖銳,一個舉動會牽扯出一係列的問題。
華生打破僵局,一字一句地說:“我們不會妨礙追求自己夢想的人,沒有夢想就沒有進步,但就你們兩人如何進行遠航......”
與會的其他人也點頭覺得華生說的對,組成一個跨星際飛行的團隊最少需要10人以上,兩人不足以應付宇宙眾多的未知風險。
“如果我們召集的人數足夠就可以……?”明浩用期待的眼神掃視著在場的眾人,希望有誌同道合的人站出來。
“我們不會阻攔任何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人員、有計劃、有目標、有預案就可以實施。”華生語氣堅定地說。
貝爾納起身來到明浩身邊四掌相擊,看來二人是一心要將這件事付諸實施了。
環視周遭,滿眼全是或明或暗的亮點,無邊無際,無窮無盡,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會為此而瘋掉。贏惠、高靜還有張喆站在印加城1號停靠平台的盡頭,望著眼前黑漆漆的太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最近遇到的趣事。
他們一起來此,是為迎接一艘嶄新的飛船和許久不曾見麵的老友,繁密的星辰中一個白點正在迅速接近這座城市。距太空城約2千公裏時,白點才展現出它真實的麵貌,那是個巨大的飛行物,它追隨太陽的光芒而來,船身上的盈虧印證了它巨大的體量,雖看不到它尾部的光亮,可急速縮短的距離足以證明它在迅速移動。
20分鍾後,飛船的全貌才完全展現在三人眼前,楔形的船身上黑下白,且還有幾處是黑中帶著白,白中帶有黑,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道家的陰陽合體,這個造型是張喆設計的,問其出處,他說:陰陽調和之下事物才能穩定,且這個規律適合於萬物。
越接近平台飛船的速度越慢,待飛船巨大的船身開始靠向平台的一側時,溫柔地像一位正在繡花的姑娘,船身與平台間的距離在50米時,平台邊緣伸出30條粗壯的機械臂,機械臂緊緊抓住船體上的固定裝置,不多時巨大的船身便被機械臂牢牢固定在平台旁。中小型飛船會直接停在平台上,而體量巨大的飛船隻能采用側停。
高靜和贏惠驚訝地發現這艘楔形飛船比‘諾斯’號還長了四分之一,‘諾斯’號飛船停靠平台時與平台長度基本持平。這艘太空船於1年前開始建造,集中了工業區80%的人力、物力,曆經1年零102天的奮鬥才有了這艘星際型飛船,它是‘諾斯’號飛船的翻版,幾乎窮盡了太空城當前所能掌握的一切科技。
飛船停靠平穩後,位於船身側麵的一扇盾形艙門開啟,陸陸續續下來很多人,來迎接的三人分別與走在最前麵的兩位老友握手擁抱。這二位正是一直奮鬥在工業城的肇一川和明浩,跟隨二人走出飛船的是四周前被送往工業城探親的家屬。再有72小時來自地球的訪客將完成此次訪問返迴地球,因種種原因隻有兩位家屬留在了太空城,雖然親屬認為太空城已很適合生活和居住,可讓他們馬上丟下地球上的眾多親屬、朋友以及生活了一輩子的環境,還是有些不舍,最終留下的隻有兩人,他們是肇一川的父母。
肇一川父母留下來是為了迎接半年後小孫子的降臨。肇一川半年前與一名美麗的俄羅斯姑娘簽訂了《完全責任書》,依照地球上的說法是兩人擦出了愛情火花。來太空城之前麗蓮.伊萬諾娃是一名大一的學生,為報效祖國她參軍投入了轟轟烈烈的衛國戰爭,不幸的是她參戰的第四天便成為德軍俘虜,如果沒有太空城的那次穿越計劃,恐怕她年輕的生命早就消失在曆史滾滾的洪流之中了。
她的知識基礎在眾多移民中是很優秀的,其本人又喜歡動手,所以被安排在製造部門邊研究邊學習邊工作。兩人幾乎天天在一起,日久生情,愛情的火花到底是什麽時候擦出來的他倆也說不清了,總之在他們簽訂《完全責任書》那天,7名太空城創始人除2人實在抽不出身,其餘人全趕到了瑪雅城,為自己夥伴能找到心愛之人而送去最忠心的祝福。
新星際飛船的抵達是想讓太空城的民眾看到,我們還在不斷發展著進步著,因為當前太空城內有一種安於現狀的心態在蔓延,很多人覺得太空城在科技上領先地球,宇宙中又沒有什麽威脅存在,於是,就有人想如此世世代代延續下去,為讓大家豎立起憂患意識,管理委員會要對這種自殺式的想法進行一次科技洗腦,讓那些想安於現狀的人知道隻有不斷努力才能生存,停下腳步就是等待死亡。為此瑞迪的社會部門也不止一次提醒大家,任何行星包括腳下的太空城全是人類的臨時之所,隻有不斷進取才能將命運攥在自己手中。
高靜指著停靠在平台邊的巨型飛船,既興奮又感慨地說:“這是我們自己建造的第一艘星際飛船,真讓人高興,我們終於可以自己建造星際型號的飛船了,終於可以駕駛著它馳騁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了。”
肇一川迴身深情地望著他傾注了無限心血製造完成的,也是他們迴地球第一艘出於自己之手的鴻篇巨作。
轉迴身時肇一川用驕傲的口吻,自誇道。“怎麽樣?我們沒有辜負大夥的殷切期望吧。”
“甭管怎麽說,我們終於有了新星際飛船,可以進行更遠距離的星際探索了。”贏惠一臉不可思議地搖著頭,似乎不敢相信這一切全是真的。從地球上的草民到可以觸摸宇宙的人,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吧,有什麽話我們迴去說,碰頭會已經開始了。”高靜說著操控著兩輛懸浮車停在大家麵前。
明浩叮囑幾句家人後上了另一輛懸浮車,朝管理中心飄浮而去。準備返迴地球的家屬們由機械服務員引導上了另外一輛懸浮車被送到指定位置。近兩天,分散在各個太空城的地球訪客將陸續返迴印加城,準備72小時後起航迴地球。
管理中心明亮的會議室內已坐了幾十人,他們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自己麵前的信息框,今天來這裏的人員除管理委會成員外還有各部門骨幹。懸浮框內的信息是最近一段時間各部門的工作成果和發展進度以及今後的發展方向。會議室的門‘呲’地一聲開啟,明浩氣宇軒昂地走了進來,工業區那邊路程遙遠,大家麵對麵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見到遠道迴來的朋友都十分熱情,以擁抱來表達之間的思念之情,眾人寒暄了一陣才安靜下來。
會議正式開始。
夏勁嵩朝肇一川笑了笑說:“你先來吧,遠道來的客人,聽贏惠說你為大家帶來一份大禮。”
肇一川沒推辭將手在空中一揮,新星際飛船的三維影像便展現在會議桌上方。
“這是我們的第一艘星際型飛船,參數全在上麵,大家看看,還有什麽意見和建議,提出後我們可以繼續改進。”肇一川一臉鄭重語調深沉地說。
這艘飛船無論是在設計還是在科技運用方麵全借鑒了‘諾斯’號飛船,但在動力和人機互動方麵進行了較大修改,讓飛船更適合地球人的操控習慣,在生態係統方麵也做的更加貼近於人類的使用。肇一川的講解用了半個多小時,期間大家頻頻點頭。
坐在明浩身邊的諸葛烈宏側身小聲道:“這艘飛船有跨時空功能嗎?”
明浩輕搖了一下頭,壓低了聲音迴道:“沒有,技術還達不到。”
諸葛烈宏聽到後輕“哦”了一聲說:“這樣更好。”
講解完畢後,大家對飛船從設計到建造沒提出什麽新的建議,可在對飛船如何使用上卻爭論的不可開交,有人提出可以用飛船去尋找人類能夠居住的新星球,為人類的延續尋找一個備份;也有人提出應該駕駛它去探索宇宙深處未知的物理現象,為最終征服宇宙奠定基礎;還有人提出造這樣的飛船還不如多造幾座太空城。在大家討論之際,高靜默默地將手一揮,一幅立體的星圖替換了星際飛船位置,星際飛船的三維影像被縮小在一旁。
她將語速控製的不緊不慢,“這是我們當前所能掌握的太空圖,範圍已達到100億光年,諾斯人為我們留下的資料起到決定作用,如果信息保存完整這張星圖應該是200億光年的空間。雖然我們也能用引力波探測到恆星、行星以及黑洞,可那也隻是一些基礎的數據,要想真正了解宇宙的真實情況就必須走出去。古人不是說:‘破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嗎!’為了我們人類能永遠在宇宙中繁衍下去,我們不能裹足不前。”
“那是要付出代價的,很有可能是生命的代價,你想過嗎?”阿加塔質疑道。
“代價肯定是有,難道我們住在太空城裏就沒有代價嗎?誰也不敢保證太空城就萬無一失。”坐在阿加塔對麵一直沒有開口的韓飛淑突然插話。
討論持續了很長時間,有人提出假設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遇到高等文明,就目前太空城掌握的科技水平能否妥善應對。最終討論形成兩派,一派認為先在銀河係內航行以積累星際航行的經驗,本星係內的事還沒整明白就要飛往外星係,損失一艘飛船和幾條人命是小,如將宇宙中的高級文明引到太陽係那事可鬧大了,目前應該將工作重點集中到構建新太空城上。另一派當然是想做跨星係航行,讓人類探索的觸手盡量伸的長一些,他們認為進入銀河內部的危險性遠遠超出了星係航行。在星係間航行可以積累更多的經驗,對宇宙有一個整體的正確認知,因為到目前為止太空城所掌握的全部宇宙信息全來自諾斯人的遺產,可這些遺產又多為碎片。認清宇宙的真諦才可把眼光放的更長遠。
夏勁嵩突然抬手示意大家安靜,待會場徹底靜下來,才開口道:“人類在地球生活的如此愜意,為什麽還要登月呢?還要拚命地去尋找適於人類居住的星球,並不惜餘力地想與外星人取得聯係。因為我們都知道沒有什麽是永恆的,地球不是、太陽係不是、銀河係也不是。我們要想永存就必須不斷地探索,安於現狀就是等待滅亡。”
“可我們現在麵臨最大困擾是太空城壽命即將到期的問題,進行宇宙探索不是不可以,我們現在不是也在進行嗎?宇宙探測器、數百艘無人采集飛船,關鍵是我們要抓住主要矛盾,沒有太空城我們就什麽都沒有了。”瑞迪慷慨激昂地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明浩輕咳了一聲,語氣平和地道:“大家講的都有道理,穩紮穩打是有必要,但異軍突起又有什麽不好呢?至於是先搞建設還是先做探索並不矛盾,建設中的各種成果可用於探索,探索中得到的先進理論又能促進我們更好地建設,總之我反對縮手縮腳,千裏馬要在廣闊的天地馳騁,不能隻在馬圈裏遛彎。”明浩說到這裏環顧了一下四周。其實明浩這麽說是想把話題拉迴來,因為剛才的討論偏離了方向。
“我也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尹麗直了直上身,語調平緩地說,“現今,我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可這些進步又有多少是真正來自於我們自己的才智?我們隻是站在諾斯人肩膀上的複製者而已。擔憂我們的位置被高級文明發現,難道我們就守在家裏不出去嗎?我們不走出去難道就不會被外星文明發現嗎?諾斯人和拉多人探索的宇宙範圍一定比我們現在遙遠的多,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是被外星係文明所摧毀,這說明什麽,說明根本沒有外星文明,我個人認為,太陽係是宇宙唯一能孕育出生命的地方;或許也可能印證了我們人類包括諾斯人和拉多人對外星文明來說是低等文明,低到我們所掌握的科技就是一個笑話,外星文明不屑與我們見麵。”
“尹麗分析的有一定道理。”諸葛烈宏接過話頭,繼續道,“在太空城這樣環境裏,我們人類的壽命應該在130-150歲,如果現在我們裹足不前,等我們離開這個世界,能給我們後代留下什麽?這裏不是地球,科學技術是我們的唯一保證,現在我們的責任就是讓後代在宇宙中延續下去,隻有砥礪前行地不斷探索宇宙規律,掌握的宇宙規律越多,我們延續的概率就越大。至於飛船的用途,為什麽不讓抱負遠大的人去常識一下呢?”
諸葛烈宏講完後再無人說話,大家淩亂的想法蒙太奇般地在腦海中流連。
“這個話題就到這裏吧,至於飛船怎樣使用我們再從長計議。”華生是這次會議的主持,他果斷結束了星際飛船這個話題,開始了下一個議題。
華生醫生停頓片刻,繼續道:“地球訪客很快要離開太空城,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會與我們的聯係越來越緊密。這次聯合國秘書長史密斯先生以及全體訪客對這次的參觀非常滿意,他們迫切希望能與我們在各個領域開展合作。他們嘴上說是合作,其實根本目的是希望我們轉讓一些技術。在技術轉讓方麵請各部門畫好紅線,那些科技和技術可以轉讓,那些絕對不能轉讓,需要各部門嚴格執行。再有是安全問題,我們與地球簽訂了人員往來合約,很快會有符合我們要求的人員來太空城參觀和遊玩甚至有人定居,所以安全方麵我們要有所準備。”
一番商議後,會議決定,先由張喆和贏惠作為與地球合作的代表,將合作項目敲定下來,後續具體實施由贏惠來完成。張喆本想接待任務完成後返迴製造部門完成他手上的工作,可聯合國秘書長提名希望這次合作項目的簽訂能由張喆牽頭,看來那次徹夜長談讓二人之間產生了某種默契。
“大家看,還有什麽需要管理委員會和各部門來進行.....。”沒等華生把話說完,一個聲音傳來“我有問題。”說話的是一名滿頭金發的年輕人,他歸屬於諸葛烈宏的基因部門。
華生朝年輕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我叫凱爾文,來自醫學部。我們這裏大多數人來自於20世紀30年代,雖然現在是21世紀,可我們還是想迴地球尋找一下自己的親人,即便時間已過去了六七十年,即便找到親人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找到的隻是一塊冰冷的墓碑,對我們心靈也是一個莫大的慰藉,希望管理委員會能考慮此事。”
地球來的訪客勾起太空城居民埋在心底的思鄉之情。
話音落後,會場內一片怪異的平靜,大家都低下頭,好像在想著什麽心事,這樣的寂靜維持了足足有2分鍾。
張喆雙手撐著桌麵站起身朝大家鞠了個躬,而後一臉鄭重說:“我們8人將大家接到這裏,現在3年過去了。凱爾文提出這件事說明我們考慮不周,沒能顧及到大家的感觸,在這裏我代表我們8人同大家說聲對不起。”
凱爾文也慢慢起身,語氣真誠地說:“你們8人從地獄把我們解救出來,將我們領上一條嶄新的人生道路,我們從心底裏感謝你們,可時過境遷我們隻是想看一眼親人,所以希望……”
“凱爾文的這個提議,可以由張喆、贏惠和劉美琴來完成。想同地球親人建立聯係的居民,可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聯絡人,我們可以通過聯合國這個橋梁,那樣找到人的幾率會大很多。”高靜提議。
“好是好,會不會暴露了我們的身份。”尹麗似乎有些疑慮。
夏勁嵩笑著道:“我們8人的身份地球人已經知曉,至於他們,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地球人知道又怎樣。”
華生將雙手放在桌麵上,看向剛坐下的張喆說:“張喆、贏惠還有劉美琴,那你們就辛苦辛苦,幫大家了卻這個心願。”
美琴搶先表態:“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張喆和贏惠也表態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盡最大努力讓親人團聚。
“有關太空城內部安全問題,我們請曲忠鑫為大家講講。”華生醫生抬手示意曲忠鑫。
曲忠鑫是一名中國國民黨軍人,年紀30歲出頭,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看問題透徹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頭腦清楚,辦事果斷。自擔任14座太空城的安全工作以來,沒發生過惡性案件,當然這與太空城擁有犯罪預警係統有很大關係。今後地球訪客和常駐太空城的居民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安全問題的確不容小覷。
曲忠鑫清了一下嗓子,麵帶嚴肅地說道:“對地球人開放的太空城有9座,工業城與我們許多關鍵項目有關,我的想法是不宜對地球開放,這樣自然可以屏蔽技術外泄,我還有個建議,應將科研部門盡量向工業區那邊轉移,這樣有利於科技融合和技術保密。”
“抱歉我先打斷一下。”明浩舉手道,“曲先生的這個提議非常好,現在我們科研部門的地點太過分散,科研人員喜歡住在那座城市便將研究室建在那座城市,這樣的確不利於科技之間相互融合。”
肇一川也附和道:“現在工業城那邊確實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說,我們現在研製的生物計算機,它需要生物學、基因學、物理學、化學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麵的支持,可這些部門太過分散,如能整合在一起那效率還能提高一大截。”
華生醫生邊在自己麵前的信息框內記錄著什麽邊說道:“這個建議很關鍵,管理委員會要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曲先生你繼續說。”
曲忠鑫繼續道:“太空城開放後地球各國家的軍方肯定會派遣科技和軍事方麵的間諜來搜集情報,搜集情報是小,如果有人搞破壞,那我們的損失……。”
大家知道曲忠鑫後麵話的意思,這裏不是地球,太空城的生態係統如果被破壞那就是幾萬條生命,不亞於一次大屠殺。
“這個問題我們來解決,絕對不讓一個危險人物進入到我們的城市。”說話的正是張喆,“我們將在地球設置篩查部門,對進入太空城的所有人進行記憶搜索,一旦發現記憶中有不利於我們的片段,此人將被列入到我們的係統黑名單,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這樣好,這樣好。將危險攔截在地球上。”瑞迪讚許道。
“這就是我們安全部門的兩點擔憂,以後工作中還需要大家多多的支持。”曲忠鑫朝四周微微點了點頭。
“大家還有什麽額外的事宜需要在這裏討論?如果沒有我們散會。”華生環顧一下四周問道。
這時明浩悻悻然地舉手道:“我想說句話。”明浩此話一出,會場一片肅靜。
“現在新星際飛船已經首航,我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做一次遠航,在宇宙中遨遊是我小時候的夢想,我想實現這個夢。”
會場瞬間籠罩上肅殺的氣氛,明浩是8名創始人之一,他如果真想做什麽,沒有人也沒有理由阻攔人家去實現夢想。雖說太空城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管理委員會,可現階段創始人在這個委員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我也想做一次真正的星際之旅,我們的客運和貨運飛船與星際飛船比,就如同是小漁船比萬噸巡洋艦,軍艦就是要遠航去經曆風雨的,難道我們把它放在家裏當花瓶看嗎?”漂亮小夥貝爾納也舉起手,慷慨激昂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眾人都沉默了。
或許,以後這樣的事會很多很多,有人想實現自己的抱負,有人想安於現狀。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地球,不會有任何問題。可這種情況發生在太空城就顯得十分的尖銳,一個舉動會牽扯出一係列的問題。
華生打破僵局,一字一句地說:“我們不會妨礙追求自己夢想的人,沒有夢想就沒有進步,但就你們兩人如何進行遠航......”
與會的其他人也點頭覺得華生說的對,組成一個跨星際飛行的團隊最少需要10人以上,兩人不足以應付宇宙眾多的未知風險。
“如果我們召集的人數足夠就可以……?”明浩用期待的眼神掃視著在場的眾人,希望有誌同道合的人站出來。
“我們不會阻攔任何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人員、有計劃、有目標、有預案就可以實施。”華生語氣堅定地說。
貝爾納起身來到明浩身邊四掌相擊,看來二人是一心要將這件事付諸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