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陽金燦燦的光芒透過無邊的穹頂灑滿整座印加城,城中的一切被塗抹上一層金色。一艘宛如黃金打造的銀色飛船懸停在1號平台,準備起航送地球客人前往雅利安農業城參觀。史密斯雖然與張喆交談到很晚,僅睡了三個多小時,可他還是希望能親眼見一見為太空居民提供如此豐富食品的農業太空城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為地球人以後移民太空提供一些有用的經驗。
張喆與史密斯握了握手,麵帶微笑地說:“咱們先暫時告個別,我在這裏等待你們歸來。”
史密斯與張喆的雙手緊緊握在一起,什麽也沒有說,兩人昨晚談到很深的話題,從意識形態談到當前世界格局,又從世界格局談到人類發展方向,從人類的發展方向談到什麽才是人類文明的目標,現在兩人的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比用語言更讓人感到親切。
參觀農業太空城的客人共計37人,幾頓飯下來太空城豐富的食品供應折服了地球來的所有客人。數名農業專家不止一次在私下商議,預將太空城用於食物方麵的科技帶迴地球,那樣就徹底解決了地球人類的吃飯問題,而且不僅是吃飽還能讓全球人吃好。
人員到齊後飛船緩緩移動著身軀,溫柔地似絲綢掠過皮膚。如今太空城的飛船全部使用反物質作為動力能源,反物質與正物質相撞後雖然沒有氫核聚變那樣壯觀的景象,可它產生的能量是核聚變不能相提並論的,所以太空城規定以後製造的宇宙飛行器全部使用反物質作為動力源。反物質被廣泛使用,關鍵一點是半年前太空城依據諾斯人留下的科技遺產,創造出了四維空間,反物質在四維空間比在三維空間更容易製造,這也是目前飛船普遍使用反物質作為能源的根源所在。轉眼飛船已駛離了平台,飛向距離5.5萬公裏的雅利安城。
‘諸葛烈宏你該出來露個臉了,自接走女朋友就嚴重脫離崗位,不把未婚妻帶來給我們認識認識嗎?’贏惠和高靜一臉壞笑著給諸葛烈宏的私人信箱發送了一條信息。
很久很久也沒有迴信。
二人嬉笑著又發出一條:‘再不迴複,我們開啟查找功能了。’
數秒後,諸葛烈宏的全息影像終於出現在二女麵前,其後麵的背景竟然是某個實驗室。
“我還以為你們倆……”二女對視一眼詭異地將話隻說了一半。
臉上表露出你不說我們也知道的神情。
“你們啊!想多了。”諸葛烈宏揮手關閉掉圍繞在身邊的懸浮框說。
“你不陪女朋友,在實驗室裏幹什麽?”贏惠不解地問。
“唉!女人愛美真是天性啊!我是服了。我正在複製竹林的牙齒基因,她聽說我這裏能夠用基因複製方法培育出人體需要的組織,便迫不及待地讓我將她的四環素牙全部換掉。”諸葛烈宏哭喪著臉道。
“不對啊!她的牙齒沒有看上去那麽糟糕。再說,我們這個年齡很少有四環素牙,她怎麽會……”贏惠疑惑道。
“竹林小時在西北農村長大,之後才跟父母進了北京,那個年代農村人生病有藥吃就不錯了,誰還會考慮藥物的後遺症。”
二女聽後點了點頭。中國改革開放前夕,很多經濟不發達地區信息閉塞,因為對藥物副作用認識不夠把小病吃成了大病,甚至還有吃死了人的現象出現。
突然,贏惠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起身道:“我不與你們聊了,今天我那裏有參觀者,烈宏今天一定要把女朋友帶給我們看看,金屋藏嬌可不行。”贏惠帶著笑聲疾步走出了房間。
幾分鍾後,贏惠乘坐的懸浮車停在一座被綠色植物包裹的建築前,與半年前比較,這裏多了許多植物,有植物就顯得有了無限生機。建築正麵懸浮著一塊大信息框,信息框內是四行不同的文字,用英文、中文、法文和俄文寫著‘教學部’。
贏惠抬腳走下車,麵前突兀地展開了一塊信息框,上麵顯示客人還有三分鍾抵達。隨後她將信息共享給‘教學部’的其他人員,並給部內服務機器人下達準備接待客人的指令。這些事剛做完,一輛中型懸浮車便停在麵前,這種懸浮車的內部格局和地球上的公共汽車差異並不大,兩側是座椅中間是過道,最明顯的差異是這裏的車全沒有車輪,車頂和車幫由透明金屬製成,人坐在車內感到無比的敞亮。
阿加塔第一個走下懸浮車與贏惠揮手打了一個招唿,客人陸續從車上下來。贏惠同他們每人都打著招唿,昨天的接觸已讓他們彼此不再陌生。在贏惠和阿加塔的引領下客人們走入太空城的教學部。
通過前期贏惠的介紹,客人們知曉這裏的第一層是幼兒園和小學部。從寬敞的走廊穿過,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每間教室的人數多則七八人,少則三四人。幼兒園裏的小朋友有的在畫畫、有的在做遊戲、還有的在認真聽機器人講故事,看似與地球幼兒園並沒什麽不同,隻是多了些科技感。從小學部開始不同點就多了起來,這裏所有的教室全沒有黑板,連這裏三四歲的孩子都能隨手打開隻屬於他自己的信息框,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也全通過懸浮框來完成。
來自英國的教育家艾莉娜首先開口問:“這裏的小學學習什麽課程?你們如何來檢驗孩子們的學習效果?”
贏惠站定,打開了一塊信息框,將框內的信息分享給每位參觀者,他們麵前呈現出一個學科表。上麵有品德、音樂、文學、天文、體育、醫學、植物學、機械、材料等等35個教學科目,可就是不見地球上認為基礎學科的數學、化學和物理,這份太空城小學的課表徹底顛覆了來自地球的教育學者們。
沒等這些專家開始提問,阿加塔已將大家引入一間空教室。而後,將如此設置學科的原因,娓娓道來:“大家一定會對我們這裏的教學方法感到困惑,下麵我來為大家一一解釋。”
進入教室大家陸續落座,阿加塔開口道“起初,我們也是遵照地球的教學方法,從打基礎開始。可沒過多久便發現孩子們的興趣並不在那些繁瑣的公式以及枯燥的推理之中,更可怕的是,幹巴巴的基礎教育反而使孩子失去了對新事物的探索興趣,所以很快我們改變了教學方式,從小學便讓孩子們多接觸新事物,不對他們的基礎知識有任何要求。剛才艾莉娜女士問,我們是如何監測孩子們的學習效果,我們這裏所有的學生從不參加任何考試。”
阿加塔話音剛落,下麵一片嘩然。
“不考試,怎麽了解孩子知識掌握的情況?”有人提問。
阿加塔麵帶微笑地繼續迴道:“掌握知識的好壞不能證明學生能勝任以後的工作,我們是智慧生物,優勢是創新和創造,隻有不斷創新我們的太空城才能發展。興趣是我們智慧生物創造的源泉與火種,孩子會因為不能通過一次考試,而封堵住探索未知的泉眼和熄滅了興趣的火種,這可不是我們的教育目的。考試成績不代表一個孩子的真實水平,它隻能測試出學習能力的強弱而非創造能力的強弱”
“那孩子們什麽時候學習,你們認為沒有必要的那些基礎知識呢?”一位男士帶著不屑的口吻提問道。
“這個問題我來迴答。”贏惠禮貌地接過中年男士提出的問題,“地球的教育係統使得孩子們的求知欲變的遲鈍。很多教育官員花費大量時間去討論如何應對成績出色的孩子,卻沒花時間去處理教師在麵對嶄露頭角的天才時,應該怎樣教育。好,我繼續迴答這位男士的問題,我們的孩子小學時主要是培養興趣,基礎學科雖然不專門設置教學,可那些知識孩子們可通過自己的信息係統學習到。”
說話的同時贏惠打開一塊懸浮框,框中展示的內容是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
“基礎學科我們這裏不是沒有,而是根據每位孩子的興趣來自我學習。例如:我們這裏有個孩子叫貝爾納,他對駕駛飛船很著迷,於是我們帶他去參觀了飛船,且請人給他講解要想駕駛飛船需要掌握哪些方麵的知識,於是這個孩子用了10個月的時間自修了物理學和天文學兩個學科。你們一定猜不到,現在剛16歲的他已經是一艘客運飛船的艦長了。”
“什麽?16歲就駕駛飛船,這太不可思議了!”下麵有人感歎道。
同時有人小聲總結:“興趣為主導,自我學習為手段。”
最後,贏惠意味深長地說了句:“中國有句古話叫‘天生我材必有用’,隻要興趣的火種不熄滅,誰都能創造出奇跡。”
大家在教室小坐片刻,交換些教育方麵的體會與經驗。通過交流,來自地球的這些教育專家大體了解了太空城的教育體係。幼兒園和小學階段首要任務是培養人的品德和興趣,依托這裏發達的科技,學習知識十分便利,教育係統可以為太空城居民隨時提供所學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如果這些還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部還可提供精準教學,則由教學部聯絡更高層次的人才,同時教學內容會被完整記錄下來,儲存在教育係統中,有同樣需求的學員可觀看學習。
讓這些地球教育專家感到驚訝的是,這裏品德課是學生們的必修課程,品德課顧名思義就是首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誠實在這裏是評價人品的重要指標,這麽重要的指標當然要從娃娃抓起了。
交流結束後有的客人進入教室去旁聽,有人進入二層中學部繼續參觀,二層更是冷清,隻有幾間教室裏有人在上課,當問及這是什麽原因時,他們得到的迴答是,這裏的學生在各個部門裏學習,現在上課的學生是在部門工作中感到某方麵知識薄弱,而自主迴來補習欠缺的理論知識。
那位英國著名教育家艾莉娜輕輕推門走入一間教室,這裏的教室與地球教室最大不同是,綠植隨處可見,教室的四周是40公分高50公分寬的透明槽,槽內種植著各種草和植物,植物長得很茂盛,幾朵紅色和白色的小花點綴其中。
教室講台位置一位穿著太空服的中年男士在授課,這名講課的男士曾是慕尼黑大學數學係教授,現在他正指著身旁信息框內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為下麵的學生講解著什麽,那應該是矩陣的問題,下麵的學生隻有4名,年齡在十三四歲的樣子,他們邊聽邊在自己的懸浮框中記錄著什麽。
艾莉娜女士站在教室後麵旁聽了半個多小時,這段時間的教學,基本是學生們在提問老師在迴答。課間休息時艾莉娜與師生進行了短暫交流,通過交流得知,這4名學生對基因非常感興趣,於是報名去了醫學部基因組。起初,他們並未感到知識的匱乏,可越往後越覺得知識不夠用,於是孩子們開始自己學習,在基因的研究中很多地方會用到矩陣,自學過程中數學方麵的短板越來越困擾著他們,於是便聯係教學部,之後就有了現在的一幕。在與那位中年男士的交談中獲悉,他並非是這裏的教員,這次是被臨時請來為這4名少年講課的,授課結束後他還要返迴到伊特魯裏亞城,他的工作崗位是機械設計與製作。再次開課時艾莉娜走出教室,輕輕帶上房門。
舷窗外的宇宙一片幽深,群星散發著迷人的淡白色光芒,光芒有強有弱,望久了仿佛人能融化在其中。望向右邊水藍色的地球讓人又迴到了現實,地球表麵交錯的紋路更增添了許多神秘。
不遠處,巨大的太空城在太陽的照射下散發著柔和的白光,前往農業城的飛船不緊不慢地在航道上移動著,以便讓客人充分感受太空航行的樂趣。不時還能看到更大型號的貨運飛船往來於各個太空城之間,此時,正有一艘飛船在距他們數百公裏的太空航道上慢吞吞地駛過。如角度合適能看到9座太空城零亂地漂浮在太空,零亂是因為人類從小接觸平麵的事物較多,畫畫,寫字等都在平麵上進行,進入高中才真正開始學習三維的知識(立體幾何)。人類看到物體的第一直覺是大小和遠近,而太空是三維的空間,用習慣的二維視角去觀察三維空間裏的物體,最初一定會覺得很零亂。
四個小時後,飛船抵達雅利安農業城,近距離觀看這座城好似一顆巨大的牛油果懸在太空,整座雅利安城內部塞滿了綠色植物。飛船按照太空城的指令停泊在1號平台,一號平台上有一人一車已在那裏等候。夏勁嵩先走下飛船,與在平台等候他們的帥氣男子相互擁抱。
夏勁嵩為史密斯介紹:“這位帥氣的小夥子叫班奈特拉丁,是這座農業城的主管。”
史密斯滿臉堆笑著握住班奈特拉丁的手,和藹地問:“你好,請問你來自那個國家?”
班奈特拉丁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潔白牙齒道:“我是法國人。”
“好,好,好”史密斯接連說了三個好字,不知道他這三個好字代表了什麽意思。
班奈特拉丁同每一位客人親切握手以表示歡迎,隨後夏勁嵩招唿客人們坐上停靠在身旁的中型懸浮車,懸浮車沿著寬敞的平台通道朝雅利安的內城駛去。穿過一道白色的光幕後,呈現在眾人麵前的是一片宏大景象,巨大的不同尺寸的平台懸浮在穹頂之下,最小的平台麵積與兩艘美國核動力航母相當,大的平台四到五艘大,這些平台被分為三層錯落有致地懸浮在不同高度。
他們乘坐的懸浮車穿行在這些巨型的平台之間,靠近平台才看清,平台隻有兩米多高,平台上載著1.5米高的種植槽,每個槽的麵積約有五六十平米,平台由懸浮設備和植物監控設備構成。種類不同的作物種植在槽內,因距離太遠看不清裏麵種植的是什麽,從一些被收割了作物的空槽可以觀察到,槽內是黑色的酷似土壤一樣的物質,但可以肯定那一定不是土壤。
當大家被這些巨型平台感到震撼時,班奈特拉丁開口道:“這些移動的巨型平台一般種植蔬菜和一些喜光作物。地麵種植的是多年生的植物,如:蘋果、桃、梨等。”
坐在最後一位帶眼鏡的男士,收迴看向外麵的目光,問道:“這麽大的平台你們如何管理?如何栽培、澆水和施肥?如何收獲?”
班奈特拉丁笑道:“這位先生,你幾乎問到種植的所有環節,這裏的管理全部智能化,這座城雖然與其它太空城麵積相同,可它的使用麵積是綜合太空城的2.5倍,這些漂浮的培養槽就說明了一切。至於具體如何管理大家還是邊參觀我邊為你們介紹吧。”
夏勁嵩在史密斯的耳邊輕聲說道:“這種‘錯落種植法’是班奈特拉丁首先想到的,這種方法使農作物單位麵積的生產效率提高了1.8倍。”
史密斯向班奈特拉丁投去敬佩的目光,並默默地點了點頭。心想:此種種植法也隻能在太空才能實現,因為這裏沒有引力。
客人們沒再繼續追問下去。夏勁嵩與史密斯繼續竊竊私語著,通過夏勁嵩的講解史密斯得知,這些巨大的培育槽在不停地根據計算好的路徑往複移動,所有的農業太空城都朝向太陽,陽光不間斷地把光線送入城中,即便太空城外層透明罩可以遮擋住有害的宇宙射線,可陽光不間斷的照射,無論是什麽植物全無法存活,這些巨大的平台通過移動,來模仿地球上的白天與黑夜,被遮擋住的平台與地麵是夜晚,反之就是白天。
穿行於巨大的平台之間,滿眼望去都是綠色。為給客人更大的視覺衝擊,班奈特拉丁將懸浮車所有的車窗全打開了,一陣植物特有的味道撲麵而來。由於光合作用充分,這裏的含氧量比地球任何地方都高,當然氧的含量過高對人與植物都沒有益處時,太空城會將氧氣壓縮為液體儲存起來。
約莫在這些巨型平台間穿行了約20幾分鍾,懸浮車停在一座白色的建築前,建築上懸浮著一塊信息框,框內用四種文字寫著‘雅利安城管理控製中心’。客人們依次下車,腳剛踩到地麵就覺得有些不對勁,身體好像輕了許多,走起路來輕飄飄的,一位童心未泯的年輕人使勁往上跳了一下,近一米的高度把他自己嚇了一跳。
夏勁嵩忙讓大家先安靜下來,並告訴客人整座太空城隻這座建築有引力,且引力也隻有地球引力的四分之一不到,於是讓大家開啟紅色手環的信息係統,告訴人們調節太空服的幾個參數後,客人們感覺引力又迴來了。
班奈特拉丁引領客人來到一間數百平米的大房間,房間中部橫著一排白色的操作平台,說它是平台是因為它上麵光滑平整,看不見按鍵和按鈕,一切的信息全顯示在平台上方的懸浮框中。平台的正前方是占據了一麵牆的顯示屏,屏幕上顯示著客人們看不懂的各種圖像和數據。班奈特拉丁介紹,這裏就是這座太空城的控製中心,太空城是否正常運轉所有的參數都會在這裏發出。有人環顧周圍,如此重要的地方怎麽會一個人都沒有呢?
班奈特拉丁笑了笑說:“這裏的控製都是無人操作,如有問題係統會通知相關人員。”至於這麽重要的地方,為什麽能輕鬆地進入。
班奈特拉丁幽默地答道:“如果我不領大家進來,恐怕這輩子你們都進不來。”
顯示屏上除了圖像就是數字,對這些生物學家來說興趣並不大。進入二層,這裏用隔斷隔出了很多房間。走進其中一間,裏麵碼放著一排排的4層金屬架子,架子上的培養皿中種植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有的剛剛發芽,有的已經長出幾片嫩綠的葉子,還有的已有三四十公分高,鬱鬱蔥蔥地甚是可愛。
班奈特拉丁為大家講解道:“這裏是農作物培養和研究場所,基因部門送來的植物種子在這裏進行培育,待種子發芽且生長穩定後再移植到外麵的種植槽內。這裏也是植物研究所,許多新的植物品種也是在這裏被培育出來的。”
訪客在這裏遇到了幾十位來自地球的農業技師,史密斯與他們其中幾人進行了親密的交談,交談中得知,他們與那位來自英國的老農業技師一樣,沒有想返迴地球的打算。
參觀過程中訪客們感到詫異的是,這裏居然在用未成年人工作,因為在幾個房間裏他們發現有7名十一二歲的孩子和大人們一起工作,孩子們臉上的稚嫩還未完全褪去。通過班奈特拉丁的解答大家才明白,原來太空城裏的孩子到了十一二歲,便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進入到各個部門學習,但他們還屬於教學部門。教學部會監控他們的學習,如某個孩子不想在這裏學習也可以迴到教學部。不過從孩子臉上掛著的表情判斷,他們很喜歡自己選擇的方向。
繼續向上是這座建築的第三層,所有女士的臉上全露出了笑容,這裏像是一間超大的廚房,本座太空城生產出的作物在這裏進行精細研究。哪些作物生吃有益,哪些作物加熱為宜,哪些可以油炸,哪些不能多吃,等等。實驗出來的所有數據將進入到中央數據庫,作為太空城的基礎數據留存。
三層走廊的兩頭各有一塊突出的平台,這裏的人都叫它觀景台,機器人依據指令為大家準備了一頓豐富的飯菜,坐在這裏可以看到大半個太空城。
靜心而坐,望著那些巨大的平台帶著種植槽以極慢的速度在移動。放眼望去是無邊的植物世界,低下頭,桌麵上果實累累,深深吸入夾雜著植物味道的空氣,無不沁人心脾,如詩如畫,如癡如醉。
餐桌擺滿了蔬菜、水果和肉類,這裏所有的肉類全是合成而來,這一點參觀者第一次用餐就已知曉,讓他們更吃驚的是這裏還有啤酒提供,夏勁嵩說啤酒也產自於太空城,她還說用不了多久釀製的白酒也會出現在餐桌上,糧食可以很快合成出來,可酒類的釀製是需要時間的。
這頓飯客人們吃的很開心,或許是酒精的緣故,客人們說這裏很像是《聖經》中描寫的伊甸園,如有可能他們也希望能留下來。
張喆與史密斯握了握手,麵帶微笑地說:“咱們先暫時告個別,我在這裏等待你們歸來。”
史密斯與張喆的雙手緊緊握在一起,什麽也沒有說,兩人昨晚談到很深的話題,從意識形態談到當前世界格局,又從世界格局談到人類發展方向,從人類的發展方向談到什麽才是人類文明的目標,現在兩人的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比用語言更讓人感到親切。
參觀農業太空城的客人共計37人,幾頓飯下來太空城豐富的食品供應折服了地球來的所有客人。數名農業專家不止一次在私下商議,預將太空城用於食物方麵的科技帶迴地球,那樣就徹底解決了地球人類的吃飯問題,而且不僅是吃飽還能讓全球人吃好。
人員到齊後飛船緩緩移動著身軀,溫柔地似絲綢掠過皮膚。如今太空城的飛船全部使用反物質作為動力能源,反物質與正物質相撞後雖然沒有氫核聚變那樣壯觀的景象,可它產生的能量是核聚變不能相提並論的,所以太空城規定以後製造的宇宙飛行器全部使用反物質作為動力源。反物質被廣泛使用,關鍵一點是半年前太空城依據諾斯人留下的科技遺產,創造出了四維空間,反物質在四維空間比在三維空間更容易製造,這也是目前飛船普遍使用反物質作為能源的根源所在。轉眼飛船已駛離了平台,飛向距離5.5萬公裏的雅利安城。
‘諸葛烈宏你該出來露個臉了,自接走女朋友就嚴重脫離崗位,不把未婚妻帶來給我們認識認識嗎?’贏惠和高靜一臉壞笑著給諸葛烈宏的私人信箱發送了一條信息。
很久很久也沒有迴信。
二人嬉笑著又發出一條:‘再不迴複,我們開啟查找功能了。’
數秒後,諸葛烈宏的全息影像終於出現在二女麵前,其後麵的背景竟然是某個實驗室。
“我還以為你們倆……”二女對視一眼詭異地將話隻說了一半。
臉上表露出你不說我們也知道的神情。
“你們啊!想多了。”諸葛烈宏揮手關閉掉圍繞在身邊的懸浮框說。
“你不陪女朋友,在實驗室裏幹什麽?”贏惠不解地問。
“唉!女人愛美真是天性啊!我是服了。我正在複製竹林的牙齒基因,她聽說我這裏能夠用基因複製方法培育出人體需要的組織,便迫不及待地讓我將她的四環素牙全部換掉。”諸葛烈宏哭喪著臉道。
“不對啊!她的牙齒沒有看上去那麽糟糕。再說,我們這個年齡很少有四環素牙,她怎麽會……”贏惠疑惑道。
“竹林小時在西北農村長大,之後才跟父母進了北京,那個年代農村人生病有藥吃就不錯了,誰還會考慮藥物的後遺症。”
二女聽後點了點頭。中國改革開放前夕,很多經濟不發達地區信息閉塞,因為對藥物副作用認識不夠把小病吃成了大病,甚至還有吃死了人的現象出現。
突然,贏惠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起身道:“我不與你們聊了,今天我那裏有參觀者,烈宏今天一定要把女朋友帶給我們看看,金屋藏嬌可不行。”贏惠帶著笑聲疾步走出了房間。
幾分鍾後,贏惠乘坐的懸浮車停在一座被綠色植物包裹的建築前,與半年前比較,這裏多了許多植物,有植物就顯得有了無限生機。建築正麵懸浮著一塊大信息框,信息框內是四行不同的文字,用英文、中文、法文和俄文寫著‘教學部’。
贏惠抬腳走下車,麵前突兀地展開了一塊信息框,上麵顯示客人還有三分鍾抵達。隨後她將信息共享給‘教學部’的其他人員,並給部內服務機器人下達準備接待客人的指令。這些事剛做完,一輛中型懸浮車便停在麵前,這種懸浮車的內部格局和地球上的公共汽車差異並不大,兩側是座椅中間是過道,最明顯的差異是這裏的車全沒有車輪,車頂和車幫由透明金屬製成,人坐在車內感到無比的敞亮。
阿加塔第一個走下懸浮車與贏惠揮手打了一個招唿,客人陸續從車上下來。贏惠同他們每人都打著招唿,昨天的接觸已讓他們彼此不再陌生。在贏惠和阿加塔的引領下客人們走入太空城的教學部。
通過前期贏惠的介紹,客人們知曉這裏的第一層是幼兒園和小學部。從寬敞的走廊穿過,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每間教室的人數多則七八人,少則三四人。幼兒園裏的小朋友有的在畫畫、有的在做遊戲、還有的在認真聽機器人講故事,看似與地球幼兒園並沒什麽不同,隻是多了些科技感。從小學部開始不同點就多了起來,這裏所有的教室全沒有黑板,連這裏三四歲的孩子都能隨手打開隻屬於他自己的信息框,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也全通過懸浮框來完成。
來自英國的教育家艾莉娜首先開口問:“這裏的小學學習什麽課程?你們如何來檢驗孩子們的學習效果?”
贏惠站定,打開了一塊信息框,將框內的信息分享給每位參觀者,他們麵前呈現出一個學科表。上麵有品德、音樂、文學、天文、體育、醫學、植物學、機械、材料等等35個教學科目,可就是不見地球上認為基礎學科的數學、化學和物理,這份太空城小學的課表徹底顛覆了來自地球的教育學者們。
沒等這些專家開始提問,阿加塔已將大家引入一間空教室。而後,將如此設置學科的原因,娓娓道來:“大家一定會對我們這裏的教學方法感到困惑,下麵我來為大家一一解釋。”
進入教室大家陸續落座,阿加塔開口道“起初,我們也是遵照地球的教學方法,從打基礎開始。可沒過多久便發現孩子們的興趣並不在那些繁瑣的公式以及枯燥的推理之中,更可怕的是,幹巴巴的基礎教育反而使孩子失去了對新事物的探索興趣,所以很快我們改變了教學方式,從小學便讓孩子們多接觸新事物,不對他們的基礎知識有任何要求。剛才艾莉娜女士問,我們是如何監測孩子們的學習效果,我們這裏所有的學生從不參加任何考試。”
阿加塔話音剛落,下麵一片嘩然。
“不考試,怎麽了解孩子知識掌握的情況?”有人提問。
阿加塔麵帶微笑地繼續迴道:“掌握知識的好壞不能證明學生能勝任以後的工作,我們是智慧生物,優勢是創新和創造,隻有不斷創新我們的太空城才能發展。興趣是我們智慧生物創造的源泉與火種,孩子會因為不能通過一次考試,而封堵住探索未知的泉眼和熄滅了興趣的火種,這可不是我們的教育目的。考試成績不代表一個孩子的真實水平,它隻能測試出學習能力的強弱而非創造能力的強弱”
“那孩子們什麽時候學習,你們認為沒有必要的那些基礎知識呢?”一位男士帶著不屑的口吻提問道。
“這個問題我來迴答。”贏惠禮貌地接過中年男士提出的問題,“地球的教育係統使得孩子們的求知欲變的遲鈍。很多教育官員花費大量時間去討論如何應對成績出色的孩子,卻沒花時間去處理教師在麵對嶄露頭角的天才時,應該怎樣教育。好,我繼續迴答這位男士的問題,我們的孩子小學時主要是培養興趣,基礎學科雖然不專門設置教學,可那些知識孩子們可通過自己的信息係統學習到。”
說話的同時贏惠打開一塊懸浮框,框中展示的內容是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
“基礎學科我們這裏不是沒有,而是根據每位孩子的興趣來自我學習。例如:我們這裏有個孩子叫貝爾納,他對駕駛飛船很著迷,於是我們帶他去參觀了飛船,且請人給他講解要想駕駛飛船需要掌握哪些方麵的知識,於是這個孩子用了10個月的時間自修了物理學和天文學兩個學科。你們一定猜不到,現在剛16歲的他已經是一艘客運飛船的艦長了。”
“什麽?16歲就駕駛飛船,這太不可思議了!”下麵有人感歎道。
同時有人小聲總結:“興趣為主導,自我學習為手段。”
最後,贏惠意味深長地說了句:“中國有句古話叫‘天生我材必有用’,隻要興趣的火種不熄滅,誰都能創造出奇跡。”
大家在教室小坐片刻,交換些教育方麵的體會與經驗。通過交流,來自地球的這些教育專家大體了解了太空城的教育體係。幼兒園和小學階段首要任務是培養人的品德和興趣,依托這裏發達的科技,學習知識十分便利,教育係統可以為太空城居民隨時提供所學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如果這些還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部還可提供精準教學,則由教學部聯絡更高層次的人才,同時教學內容會被完整記錄下來,儲存在教育係統中,有同樣需求的學員可觀看學習。
讓這些地球教育專家感到驚訝的是,這裏品德課是學生們的必修課程,品德課顧名思義就是首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誠實在這裏是評價人品的重要指標,這麽重要的指標當然要從娃娃抓起了。
交流結束後有的客人進入教室去旁聽,有人進入二層中學部繼續參觀,二層更是冷清,隻有幾間教室裏有人在上課,當問及這是什麽原因時,他們得到的迴答是,這裏的學生在各個部門裏學習,現在上課的學生是在部門工作中感到某方麵知識薄弱,而自主迴來補習欠缺的理論知識。
那位英國著名教育家艾莉娜輕輕推門走入一間教室,這裏的教室與地球教室最大不同是,綠植隨處可見,教室的四周是40公分高50公分寬的透明槽,槽內種植著各種草和植物,植物長得很茂盛,幾朵紅色和白色的小花點綴其中。
教室講台位置一位穿著太空服的中年男士在授課,這名講課的男士曾是慕尼黑大學數學係教授,現在他正指著身旁信息框內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為下麵的學生講解著什麽,那應該是矩陣的問題,下麵的學生隻有4名,年齡在十三四歲的樣子,他們邊聽邊在自己的懸浮框中記錄著什麽。
艾莉娜女士站在教室後麵旁聽了半個多小時,這段時間的教學,基本是學生們在提問老師在迴答。課間休息時艾莉娜與師生進行了短暫交流,通過交流得知,這4名學生對基因非常感興趣,於是報名去了醫學部基因組。起初,他們並未感到知識的匱乏,可越往後越覺得知識不夠用,於是孩子們開始自己學習,在基因的研究中很多地方會用到矩陣,自學過程中數學方麵的短板越來越困擾著他們,於是便聯係教學部,之後就有了現在的一幕。在與那位中年男士的交談中獲悉,他並非是這裏的教員,這次是被臨時請來為這4名少年講課的,授課結束後他還要返迴到伊特魯裏亞城,他的工作崗位是機械設計與製作。再次開課時艾莉娜走出教室,輕輕帶上房門。
舷窗外的宇宙一片幽深,群星散發著迷人的淡白色光芒,光芒有強有弱,望久了仿佛人能融化在其中。望向右邊水藍色的地球讓人又迴到了現實,地球表麵交錯的紋路更增添了許多神秘。
不遠處,巨大的太空城在太陽的照射下散發著柔和的白光,前往農業城的飛船不緊不慢地在航道上移動著,以便讓客人充分感受太空航行的樂趣。不時還能看到更大型號的貨運飛船往來於各個太空城之間,此時,正有一艘飛船在距他們數百公裏的太空航道上慢吞吞地駛過。如角度合適能看到9座太空城零亂地漂浮在太空,零亂是因為人類從小接觸平麵的事物較多,畫畫,寫字等都在平麵上進行,進入高中才真正開始學習三維的知識(立體幾何)。人類看到物體的第一直覺是大小和遠近,而太空是三維的空間,用習慣的二維視角去觀察三維空間裏的物體,最初一定會覺得很零亂。
四個小時後,飛船抵達雅利安農業城,近距離觀看這座城好似一顆巨大的牛油果懸在太空,整座雅利安城內部塞滿了綠色植物。飛船按照太空城的指令停泊在1號平台,一號平台上有一人一車已在那裏等候。夏勁嵩先走下飛船,與在平台等候他們的帥氣男子相互擁抱。
夏勁嵩為史密斯介紹:“這位帥氣的小夥子叫班奈特拉丁,是這座農業城的主管。”
史密斯滿臉堆笑著握住班奈特拉丁的手,和藹地問:“你好,請問你來自那個國家?”
班奈特拉丁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潔白牙齒道:“我是法國人。”
“好,好,好”史密斯接連說了三個好字,不知道他這三個好字代表了什麽意思。
班奈特拉丁同每一位客人親切握手以表示歡迎,隨後夏勁嵩招唿客人們坐上停靠在身旁的中型懸浮車,懸浮車沿著寬敞的平台通道朝雅利安的內城駛去。穿過一道白色的光幕後,呈現在眾人麵前的是一片宏大景象,巨大的不同尺寸的平台懸浮在穹頂之下,最小的平台麵積與兩艘美國核動力航母相當,大的平台四到五艘大,這些平台被分為三層錯落有致地懸浮在不同高度。
他們乘坐的懸浮車穿行在這些巨型的平台之間,靠近平台才看清,平台隻有兩米多高,平台上載著1.5米高的種植槽,每個槽的麵積約有五六十平米,平台由懸浮設備和植物監控設備構成。種類不同的作物種植在槽內,因距離太遠看不清裏麵種植的是什麽,從一些被收割了作物的空槽可以觀察到,槽內是黑色的酷似土壤一樣的物質,但可以肯定那一定不是土壤。
當大家被這些巨型平台感到震撼時,班奈特拉丁開口道:“這些移動的巨型平台一般種植蔬菜和一些喜光作物。地麵種植的是多年生的植物,如:蘋果、桃、梨等。”
坐在最後一位帶眼鏡的男士,收迴看向外麵的目光,問道:“這麽大的平台你們如何管理?如何栽培、澆水和施肥?如何收獲?”
班奈特拉丁笑道:“這位先生,你幾乎問到種植的所有環節,這裏的管理全部智能化,這座城雖然與其它太空城麵積相同,可它的使用麵積是綜合太空城的2.5倍,這些漂浮的培養槽就說明了一切。至於具體如何管理大家還是邊參觀我邊為你們介紹吧。”
夏勁嵩在史密斯的耳邊輕聲說道:“這種‘錯落種植法’是班奈特拉丁首先想到的,這種方法使農作物單位麵積的生產效率提高了1.8倍。”
史密斯向班奈特拉丁投去敬佩的目光,並默默地點了點頭。心想:此種種植法也隻能在太空才能實現,因為這裏沒有引力。
客人們沒再繼續追問下去。夏勁嵩與史密斯繼續竊竊私語著,通過夏勁嵩的講解史密斯得知,這些巨大的培育槽在不停地根據計算好的路徑往複移動,所有的農業太空城都朝向太陽,陽光不間斷地把光線送入城中,即便太空城外層透明罩可以遮擋住有害的宇宙射線,可陽光不間斷的照射,無論是什麽植物全無法存活,這些巨大的平台通過移動,來模仿地球上的白天與黑夜,被遮擋住的平台與地麵是夜晚,反之就是白天。
穿行於巨大的平台之間,滿眼望去都是綠色。為給客人更大的視覺衝擊,班奈特拉丁將懸浮車所有的車窗全打開了,一陣植物特有的味道撲麵而來。由於光合作用充分,這裏的含氧量比地球任何地方都高,當然氧的含量過高對人與植物都沒有益處時,太空城會將氧氣壓縮為液體儲存起來。
約莫在這些巨型平台間穿行了約20幾分鍾,懸浮車停在一座白色的建築前,建築上懸浮著一塊信息框,框內用四種文字寫著‘雅利安城管理控製中心’。客人們依次下車,腳剛踩到地麵就覺得有些不對勁,身體好像輕了許多,走起路來輕飄飄的,一位童心未泯的年輕人使勁往上跳了一下,近一米的高度把他自己嚇了一跳。
夏勁嵩忙讓大家先安靜下來,並告訴客人整座太空城隻這座建築有引力,且引力也隻有地球引力的四分之一不到,於是讓大家開啟紅色手環的信息係統,告訴人們調節太空服的幾個參數後,客人們感覺引力又迴來了。
班奈特拉丁引領客人來到一間數百平米的大房間,房間中部橫著一排白色的操作平台,說它是平台是因為它上麵光滑平整,看不見按鍵和按鈕,一切的信息全顯示在平台上方的懸浮框中。平台的正前方是占據了一麵牆的顯示屏,屏幕上顯示著客人們看不懂的各種圖像和數據。班奈特拉丁介紹,這裏就是這座太空城的控製中心,太空城是否正常運轉所有的參數都會在這裏發出。有人環顧周圍,如此重要的地方怎麽會一個人都沒有呢?
班奈特拉丁笑了笑說:“這裏的控製都是無人操作,如有問題係統會通知相關人員。”至於這麽重要的地方,為什麽能輕鬆地進入。
班奈特拉丁幽默地答道:“如果我不領大家進來,恐怕這輩子你們都進不來。”
顯示屏上除了圖像就是數字,對這些生物學家來說興趣並不大。進入二層,這裏用隔斷隔出了很多房間。走進其中一間,裏麵碼放著一排排的4層金屬架子,架子上的培養皿中種植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有的剛剛發芽,有的已經長出幾片嫩綠的葉子,還有的已有三四十公分高,鬱鬱蔥蔥地甚是可愛。
班奈特拉丁為大家講解道:“這裏是農作物培養和研究場所,基因部門送來的植物種子在這裏進行培育,待種子發芽且生長穩定後再移植到外麵的種植槽內。這裏也是植物研究所,許多新的植物品種也是在這裏被培育出來的。”
訪客在這裏遇到了幾十位來自地球的農業技師,史密斯與他們其中幾人進行了親密的交談,交談中得知,他們與那位來自英國的老農業技師一樣,沒有想返迴地球的打算。
參觀過程中訪客們感到詫異的是,這裏居然在用未成年人工作,因為在幾個房間裏他們發現有7名十一二歲的孩子和大人們一起工作,孩子們臉上的稚嫩還未完全褪去。通過班奈特拉丁的解答大家才明白,原來太空城裏的孩子到了十一二歲,便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進入到各個部門學習,但他們還屬於教學部門。教學部會監控他們的學習,如某個孩子不想在這裏學習也可以迴到教學部。不過從孩子臉上掛著的表情判斷,他們很喜歡自己選擇的方向。
繼續向上是這座建築的第三層,所有女士的臉上全露出了笑容,這裏像是一間超大的廚房,本座太空城生產出的作物在這裏進行精細研究。哪些作物生吃有益,哪些作物加熱為宜,哪些可以油炸,哪些不能多吃,等等。實驗出來的所有數據將進入到中央數據庫,作為太空城的基礎數據留存。
三層走廊的兩頭各有一塊突出的平台,這裏的人都叫它觀景台,機器人依據指令為大家準備了一頓豐富的飯菜,坐在這裏可以看到大半個太空城。
靜心而坐,望著那些巨大的平台帶著種植槽以極慢的速度在移動。放眼望去是無邊的植物世界,低下頭,桌麵上果實累累,深深吸入夾雜著植物味道的空氣,無不沁人心脾,如詩如畫,如癡如醉。
餐桌擺滿了蔬菜、水果和肉類,這裏所有的肉類全是合成而來,這一點參觀者第一次用餐就已知曉,讓他們更吃驚的是這裏還有啤酒提供,夏勁嵩說啤酒也產自於太空城,她還說用不了多久釀製的白酒也會出現在餐桌上,糧食可以很快合成出來,可酒類的釀製是需要時間的。
這頓飯客人們吃的很開心,或許是酒精的緣故,客人們說這裏很像是《聖經》中描寫的伊甸園,如有可能他們也希望能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