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論壇’會議結束的第二天,張喆與高靜準備返迴太空城。原想趁這次返迴地球的機會迴家看看,可周邊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他們,無奈打消這個念頭。


    好事多磨,太空城管理委員會通知二人晚些返迴,現兩座農業太空城已建成,擁有種植經驗的農業技師缺口較大,急需從地球引進400名這方麵的能手,為此,二人就此事與聯合國進行了溝通。


    這件事在二人的推進下很快便納入日程,當各國政府聽說有這樣一個進入太空城的機會都喜出望外。最喜上眉梢的當屬各國的情報機構,他們立即召集農業方麵的特殊人才(技術間諜)準備派往太空城。管理委員會第一時間將這條信息反饋給二人,第二天,張喆在聯合國做出正式聲明,對進入太空城的人員全要進行腦掃描,一旦發現異常將取消此國所有農業技師進入太空城的資格。


    初步篩選簡曆的工作交給了聯合國農業署,不到3天選出了4萬份簡曆,張喆和高靜對這4萬多份簡曆進行再篩選,他們將那些從事科研方麵的人員都篩掉了,太空城需要有實際種植經驗的人員,一直在實驗室工作的研究人員實踐經驗是有欠缺的。於是有五分之四的應聘者在第二波篩選中被淘汰掉。剩餘人員的簡曆從描述中能夠看出,絕大多數的人有著常年種植作物的經驗,有的甚至就是普普通通的農民。


    麵試工作分為四個地點,歐洲區域就設在聯合國總部日內瓦,亞洲區域設在中國的北京,非洲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美洲在尼加拉瓜首都馬那瓜。張喆和高靜將麵試的最後一站放在了北京。


    臨返迴太空的日期僅剩十天時,他們的飛船在夜幕中再次降落在北京的南郊機場,來迎接的人在懸梯下站成一排,在一片靜悄悄中二人走出飛船,張高二人與來迎接的人全不認識,通過一名西服男士的介紹才知道,麵前一排人中有本市的市長,軍方的代表,還有民間的什麽什麽組織,形形色色的人全積極地與二人握手,出於禮貌二人也一一與他們握手。


    隨後,兩人被請上一輛奔馳車,車的副駕駛坐著一位穿著淺色西服的中年男人,借助車內反光鏡,見此人濃眉大眼一副憨厚的模樣。


    車開動後,副駕駛的中年人才扭頭對二人道:“二位好,我叫崔剛,終於見到你們了。”


    聽到此話,張喆和高靜頓時一頭霧水。崔剛在車上講了他們失蹤後,政府是如何投入大量資源去尋找,還有,後續人們對這起離奇事件編的各種匪夷所思的故事,聽的張喆和高靜不禁失笑。在此期間,高靜迅速用腦波聯係數千公裏外的諸葛烈宏,問這位叫崔剛的人是怎麽迴事?諸葛烈宏的迴饋信息是這個人知曉他們的來曆,可以信任。


    “崔大哥,我們這一來給你們添了不少的麻煩吧?”張喆說著客套話。


    “沒有,沒有。現在我就送二位迴家。”


    “迴家?那個家?”二人異口同聲地問。


    崔剛看了看二人,嘴角微微向後扯,壓低了嗓音說:“當然是你們各自的家了,知道你們自己行動不方便,所以上級讓我來安排你們二人迴家探親。”


    張喆和高靜聽到這裏才將心放到肚子裏,心想:政府事辦很到位。不過家人在別人手裏,總覺得不對勁,看來要盡快將家人接到太空城去。


    崔剛將二人分別送到家中團聚,並告知二人他會親自來接他們,具體時間也相互敲定,一切做的天衣無縫,其實這樣做都是用來防備其他國家的監視。


    二人迴到家,家人們都十分高興,親人見麵後難免掉下幾滴熱淚。第二天清晨,他們離家前,給家人每人留下一副紅色手環,這個手環記錄著佩戴人的身份與信息。帶上這個手環,以後可以乘坐飛往太空城的任何一艘飛船。


    當前,太空城依據手環的顏色來區分人在太空城的活動範圍。黑色手環可以在太空城任何地方隨意出入,藍色可進入第二層的指定區域,紅色手環隻能在第一層活動。這樣區分並非是將人分為等級,或是分為階層,主要是為了安全。太空城內未成年人全佩戴紅色手環,太空城是一個自我循環係統,假如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座太空城裏的人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問題而失去生命,這樣做也是太空城現有居民的集體意願。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400名農業技師也已整裝待發於日內瓦。諸葛烈宏和劉美琴也從西雙版納和南美雨林趕迴,因這次返迴太空城的人員較多,特意從太空城派了一艘客運飛船,這艘飛船並不是碟型,外形像是一頭超級大海豚,體量與4架波音787大小相仿,通體為銀灰色,飛船尾部是四個黑洞洞的噴口,人們親眼目睹它垂直降落在空蕩蕩的停機坪上,可那黑洞洞的噴口似乎沒有任何動靜,連一絲光亮全沒有。現在連地球上的小朋友都知道,那些漂浮在月球軌道上的人們,他們操控的飛船是用反物質作為動力來源,飛船不會留下任何航行過的痕跡。


    太空城近期有很多重大計劃要實施,身在地球的重要人員都要準時返迴主太空城,也包括在太陽背麵創建工業太空城的主要負責人。


    諸葛烈宏和傅竹林在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裏逗留了1個多月,采集的動植物樣本有3000種以上,可說是碩果累累。但與劉美琴比起來就有些慚愧了,她去的是亞馬遜流域的熱帶叢林,為了她的安全夏勁嵩將自己的防護服讓了出來,她帶著一個探險隊進入到人跡罕見的叢林最深處采集動植物的dna樣本,當然迴報也是豐厚的,帶迴的動植物樣本有萬餘種。最大的喜訊是諸葛烈宏不僅從西雙版納帶迴了樣本,還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夏勁嵩和薇.艾霍恩將來自地球的400名農業技師安頓進了兩座農業太空城,薇負責哪裏的日常工作和研究,夏勁嵩匆忙地從農業太空城又返迴到主太空城。明浩和肇一川也從太陽後麵的工業太空城趕了迴來。


    這次會議是個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人數有113人,這113人全是當前太空城裏能獨擋一麵的人物,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左右著太空城的未來發展。


    會議在管理委員會大樓內的一間會議大廳內召開,會議廳的格局為扇形,扇麵處整齊排列著一排排的懸浮座椅,扇麵頂端是片空地,是專為發言人預留的地方。大廳的主色調為白色,白色的地麵,白色的座椅。曾有人質疑為什麽諾斯人留下的物品都以白色和黑色為主,從諾斯人留下的資料中未曾找到這方麵的答案。


    參會人員坐在高大的扶手座椅上,發言時懸浮椅會自行將人帶到那片預留的空地上。現在會議已經開始,每人麵前全浮著重重疊疊的信息框,那裏承載著有關這次會議的信息。第一個上去講話的是張喆,他簡單介紹了幾句這次他和高靜同地球簽訂的協議,協議和備忘錄簽署當天,太空城內的每一位成員同時接收到了原始文件的影像,上麵的所有內容他們全都知曉,這是因為太空城裏所有的信息對每一位成員全是公開的,張喆在會上隻是簡要地講一講,其實誰都知道這隻是個流程,但這樣的流程是必須要走的。


    張喆的座椅漂移迴他原先的位置,於此同時贏惠的座椅漂移至發言處,她抬頭掃視了一圈會場,這段時間由於工作原因人員外出頻繁,太空城與太空城,太空城與地球等等的一切事務都是贏惠在坐鎮指揮。


    贏惠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大家好,首先感謝太空城裏的每一位成員,在大家齊心協力之下,我們的發展可說是日新月異,在各個領域都有了新的突破,大家看看這個。”說話間贏惠打開自己麵前的懸浮框,並同步到每一位與會人員麵前的懸浮框內。


    “這些成果大家可以在會後慢慢閱讀,今天有一件重要的事,這件事由太空管理委員會提議,提議的內容是釋放剩餘的9座太空城。根據工作計劃我們要在今年年底開始接待來自地球的訪者,如果願意他們也可以同我們一起來生活,我們是個開放的群體,不排斥來自地球的任何人,當然這個任何人不包括對我們有敵意的個人或者國家。”贏惠在此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依據製造部門測算太空城的壽命隻剩下200年,諾斯人留給我們的太空城經曆了6000多萬年的漫長歲月,雖然它們是在原子壓縮的狀態下保存,可漫長的歲月還是使其80%以上的設施設備處於臨界使用狀態,這一狀況張喆也曾多次向管理委員提出過。200年之後如果我們沒有新的太空城,唯一的選擇就是我們這些人的後代將迴歸地球生活。”


    贏惠說到這裏會場上沸騰起來,不過很快又安靜了下來。因為他們還有時間,200年隻要大家努力造出同款的太空城來,無論在技術方麵還是物質儲備方麵都不是問題。


    待會場徹底安靜贏惠才繼續講道:“太空管理委員會已著手研製新的太空城,所以迴歸地球大家就不要考慮了。目前,新太空城已處於實驗室階段,測試成功後會向大家通報。今天除通知大家釋放剩餘的9座太空城外,還要請你們為所有太空城進行命名,名字最好與太空城的功能與用途相契合。”


    會議表決太空城按功能被分為綜合太空城、農業太空城和工業太空城。綜合太空城是以人員居住為主,綠化率要達到45%,兼顧部分科學實驗機構。農業太空城顧名思義就是為其它太空城提供果蔬和有價值的作物,這裏的價值並不等同於地球的價值,太空城所謂價值是很純粹的,就是使用價值,而非地球人‘物以稀為貴’的那種所謂的價值,說白了,太空城看中的是使用價值而非商業價值。


    太空城遵循著人人平等的原則,所以不論你在哪一座太空城生活,都會為你提供合理範圍所需的一切。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對外太空探索的深入,工業太空城的數量被定為4座,在可預見的將來星際飛船和以後穿梭往來於地球的客運飛船,以及各種小型的飛艇,當然還有各種用途的機器人,最重要的是新太空城的建造,上述這些,如沒有一定數量工業太空城作依托,一切全是空想。


    4座工業太空城配備的人數不是很多,總共才5000餘人,且其中4000多人是科研人員,隻有不到1000人是從事工業製造的一線人員,即便他們在一線也不是親自動手,他們平均每人操控100部機器人,最多的甚至操控數千部。隨著新太空城的釋放,機器人維修後會重新進行調配,到那時每座工業太空城至少要擁有20萬部不同功能的機器人。


    為解決5000人的飲食和娛樂問題,會議決定專門為他們配了一座農業太空城,這座太空城裏有人工湖,湖麵同頤和園昆明湖大小相仿,裏麵飼養了十幾種魚類。幾年後,綜合太空城的居民去這座城旅遊,他們驚歎,這哪裏是農業太空城啊!完全就是座休閑太空城,很有江南水鄉的味道,吃的好,睡得好,工作效率才能提高。


    會上太空城的功能很快被敲定下來,可給它們命名時卻久久定不下來,為什麽呢?因為現在太空城裏有中國人、俄羅斯人、以色列人、芬蘭人、捷克人、法國人、美國人、英國人跟聯合國似的,人與人之間的文化差異和理念都各有不同,這些差異集中反映在命名這件事上。中國人希望用朝代和古都來命名,以色列人則希望用聖經裏諸神的名字來命名,法國人則希望用路易多少世來命名,美國人相對簡單提議用字母abc命名,總之提什麽的都有。最終社會學家瑞迪提出一個建議,才使為太空城命名之事落下了帷幕。


    她的想法是,命名原則以地球上所出現過的文明來為太空城命名,這個提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與會人員很快便在人類幾千文明史中找出14種有代表性的文明。首先是五座綜合太空城,這五座城是由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來命名。


    古中國的黃河流域,孕育了黃河流域文明,它覆蓋了河西走廊東麵的廣大地區。黃河流域文明由諸多成分組成,如陶器、絲織品、青銅、文字、大麥、小麥、畜牧等。黃河流域的青銅器鑄造工藝在世界遙遙領先。在商代廢墟中發現的甲骨文,對中國和整個東亞的曆史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古印度,印度這個名稱來源於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印度位於亞洲的南部,高聳的喜馬拉雅山把印度與亞洲大陸隔開,地理上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區域,發源於喜馬拉雅山的印度河,其流域是古印度重要的經濟區域,和其他古文明一樣印度河文明也是農業文明。古印度具有獨特的文化,最古老的文獻是《吠陀》和史詩《摩河阿羅多》、《臘瑪延那》都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自然科學方麵十個數學符號的發明,後經阿拉伯人略加修改傳至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蘇美爾,地球最早出現文明之光的兩河流域,兩河是指亞洲西南部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這裏居住著蘇美爾人,對於蘇美爾人,人們雖然還不知道他們是哪一族人。但他們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創造了人類最早的文明。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最有代表性的是形成於公元前3000年的楔形文字。此外,還有文學上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它長約3000行,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詩歌。


    古埃及,尼羅河是大自然賜給埃及的一份厚禮。尼羅河為埃及人帶來發達的古代農業,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尼羅河流域的文明,埃及的文字、文學、建築、藝術和科學等,對古代許多國家特別是地中海東岸各國有過較大的影響,對人類文化發展有重大貢獻。如古埃及發明的象形字,傳給了地中海東岸的商業氏族腓尼基人,並由此形成了希臘字母。在科學知識方麵:1發現了40個星座。2製定曆法,把一年分12個月,每個月30天,年終增加5天做節日之用,這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部太陽曆。3金字塔的建造,說明埃及人已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


    印加,印加文明是在南美西部、中安第斯山區發展起來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上述這一廣大地區是美洲最早出現的農業地區,時間在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沿海地區的居民已定居下來。到公元前2000年末,中安第斯山區已出現一係列古代文化中心。在公元前1000年中下期,發達的農業文化已經形成,奠定了印加文明的基礎,並出現了階級和國家的最早形式。


    古中國城、古印度城、古埃及城、蘇美爾城和印加城,這五個最古老的人類文明被用來命名綜合城上。


    腓尼基城(腓尼基是古老的海洋文明的代表)、伊特魯裏亞城(伊特魯裏亞文明是希臘文明之父)、巴比倫城和古羅馬城,這四個名字是工業城的命名。希伯來城、波斯城、瑪雅城、阿拉伯城和雅利安城是五座農業城。需要說明的是瑪雅城被安排在太陽背麵和四座工業城在一起,為四座工業城的居民提供果蔬和休閑服務。


    太空城第一次擴大會議用了9個小時,這九個小時裏敲定了有關科技拓展、教育模式、文化交流、醫學應用、軍事建設等十幾個領域的發展方案。且規定每座太空城設立五人的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直接授命於21人的太空城管理委員會,且規定一人不能擔任雙重委員。


    剩餘的9座太空城在會議後的第70天全部釋放到位。太陽背後的5座太空城以一座農業城(瑪雅城)為中心,其餘4座工業太空城均勻地分布在它四周。雖然這裏遠離綜合太空城群,可這5座太空城決定著太空中這群人的未來和命運。目前擺在太空城麵前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利用‘諾斯’星球的科技深入太空,讓人類的後代在茫茫宇宙之中生根發芽,直到演變成為宇宙中的強者。而另外一條路是200年後帶著光環迴到地球,參與地球上國家與國家之間各種無聊的爭鬥,直到人類再次進入太空,可這條路變數太多,根本無法掌控。當然,太空城會將第一選擇作為奮鬥目標,各種物質和資源以及科技人才向工業太空城傾斜,肇一川、張喆和明浩三人,將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那邊親自指揮工作。


    會議的最後一項,與太空城裏的每個人全有關係,不僅包括太空城裏的人也包括地球人。當今,太空城已出現很多隱婚夫妻,他們自願生活在一起,可太空城並沒有這方麵的製度與規定。於是,適用於太空城的婚姻製度由此誕生,這項製度的核心是《完全責任書》。以後太空城與地球的交往會越來越緊密,人員也越來越繁雜。例如:地球人和太空城人員生活在了一起,可地球人在地球上還有婚姻關係,(注:目前太空城對地球的婚姻關係並不認同,因為地球上的婚姻承載的東西太多,多的已經成為雙方關係的一種束縛);另外,在太空城出生的孩子,如:雙方父母非太空城的成員;等等這些棘手的事件發生後,如果沒有一套完善的製度會給管理帶來混亂。


    會議表決通過,太空城不認同地球上的婚姻關係,雙方隻有簽訂太空城編製的《完全責任書》其婚姻關係才被認可。《完全責任書》不同於婚姻可又高於婚姻,同性和異性之間在雙方認同的情況下也可以簽訂,《完全責任書》簽訂後雙方相互都負有責任,這個責任包括知道對方的生活現狀,並保證對方的生活是安全的無害的。如一方出現危險另一方要盡自己所能使對方擺脫危險,當然如果一方傷病另一方有責任照顧對方。會上有人想加入一項條款,這項條款是一方要保證對方有幸福感,但這項條款最終沒有被納入製度,因為大部分人認為幸福是自己創造的,不是別人給予的。


    雙方簽訂《完全責任書》後,並不代表相互占有對方的身體,占據對方的感情,個體相對還是自由的。這項製度有些地方與地球傳統格格不入,同時也遭到相當數量人員的質疑。可是,人們在整理諾斯人遺留的文明碎片裏尋找到有關這方麵的資料,資料顯示,行星上的古老婚姻關係進入太空後會給人類帶來麻煩。設想一下,宇宙航行是漫長的未知的,也許啟程就意味著永別,所以諾斯人對生活在太空的人是很寬容的。地球上的傳統婚姻表麵上很絢麗很高尚,可多數婚姻背後是肮髒的可恥的,為金錢、為權力、為利益,婚姻在地球已成為美麗的籌碼,這也是太空城不認同地球婚姻的關鍵所在。


    生活在太空城裏的成員沒有自己的財富,權力也不能讓你高居人上。這裏的愛情是最純潔的不摻加任何條件,所以才有了《完全責任書》製度的出台。此外,除了製定還有更詳細的規定,孩子的父母有一方是太空城人員,孩子出生就確認為太空城成員,孩子的養育和教育全由太空城負責等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拉地諾之奇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5780056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57800568並收藏拉地諾之奇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