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的艱難協商,地球與太空城終於白紙黑字地簽署了正式文件,簽字雙方認為己方達到了目的。地球獲得太空城在能源和環境方麵的科技支持,太空城被批準可在世界各國的領土上收集和采集動植物dna樣本,樣本隻能用於太空城內部建設。雙方還簽署了一份‘地太交流計劃書’(地太,是地球與太空城的簡稱),預計今年下半年,地球將派遣一支友好代表團抵達太空城進行全方位的交流。
今天是協商完成的第二天,聯合國秘書長史密斯派專人陪同張喆和高靜遊覽了瑞士的自然風光。現在他倆正坐在美麗的萊蒙湖畔,湖畔鮮花鋪地,湖水碧波蕩漾,法拉山和阿爾卑斯山近在眼前,羅納河從蔥鬱的森林中順流而下,靜靜地融入湖中。二人舉著裝有紫紅色液體的酒杯,杯中的瓊漿在高靜的手中輕輕晃動,她的目光凝視著遠方,張喆喝了口紅酒,眼神隨著湖中的白帆緩緩地移動著,一片寧靜與祥和的景象。
“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景色,我們太空城是永遠創造不出來的。”高靜望著遠方喃喃道。
張喆收迴目光凝視著對方姣好的麵容。“我可沒那麽悲觀,隨著我們科技的進步一切都是有可能的,隻是我們看不到了。”
“人類如果不好好珍惜地球賦予的這些資源,以後這樣的景色會越來越少了。”
“我們能幫多少幫多少吧,自私和貪婪終將毀滅人類自己。”
高靜捏住杯頸輕輕在張喆的酒杯邊緣碰了一下,用一種哀怨的口氣說道:“但願後天,在論壇上我們能喚醒他們。”
“喚醒!”張喆不屑地搖了搖頭。
“格局吧?或許地球局限了人類的格局。眼前的種種蠅營狗苟,牽絆了人類朝更高文明邁進的步伐。”
“對此我不抱多大的希望,來!”
兩人一同將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公元2000年5月2日,陰霾的天空中飄著細雨,整個天空灰蒙蒙的,猶如水墨畫般此深彼淺,引人無數遐想。雨小時,像銀針或銀絲撒滿天地之間,近處的景物像被籠上一層薄紗,如仙女的裙挽輕瀉大地,而遠處的景物則像是與此隔了一層天國的窗簾,若隱若現。
蒙蒙的雨霧之中,世界頂尖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各界不清楚從哪裏找出來的學者,全聚集到日內瓦這座寧靜而又美麗的城市。他們陸續走入萬國宮最大的會議廳,這次會議是聯合國通過多方努力才促成的,這是一次世界最高級別的科學會議,太空城當然知道聯合國為什麽非要在簽署完文件後召開這樣一個會議。世界各國想通過這次會議摸清太空城的科技究竟領先於地球多少,且想通過雙方的交流解惑一些目前地球科技的瓶頸問題,因為物理學在理論方麵已經有半個世紀沒有什麽大突破了。
早上9時,張喆和高靜經一名男工作人員帶領走入一間主題為藍色調的會議廳,會議廳中間是一張碩大的橢圓型會議桌,圍繞會議桌一圈圈碼放了至少400-500把黑色的座椅。現在每張座椅上都坐著人。座椅中間的過道被各國記者架設著各式照相與攝像器材席擠得滿滿當當。
跟隨工作人員的引導,來自太空城的二人坐在了橢圓會議桌的一頭,與此同時聯合國秘書長坐到張喆身邊。會議桌第一排就坐的人,應該全是當前科學界泰鬥級的人物,他們的年齡都很大,頭發不是花白就是雪白。有一位的發型居然有些像愛因斯坦,一頭像亂草一樣的頭發,但白發中摻雜著黑發。張喆和高靜向那人多看了好幾眼,因為在他們上學時,愛因斯坦就是神一樣存在的人物,而現在人們把他們當成了神。
史密斯在張喆的耳邊小聲介紹坐在會議桌前排的來人,這位是美國的天文學家……,那位是英國的物理學家……,你對麵是法國的生物學家……,史密斯每介紹完一位,張喆便朝那人微笑點頭,對方也都很配合地點頭示意。
“大家請安靜了,會議現在開始,首先由聯合國秘書長史密斯講話。”會場響起一位女士甜美的聲音。
史密斯站起身朝周圍禮貌地點了點頭,之後拿起他桌上的話筒說:“歡迎各界學者能來參加聯合國組織的這次論壇,希望這次論壇能夠加深我們地球和太空城的科技往來,當然也希望大家之間的交往更通暢更和諧,這二位是來自太空城的張先生和高女士,祝願我們大家都能在這場論壇中得到自己需要的。謝謝!”
一片掌聲過後,會場安靜下來。
“大家好,我來自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從事自然科學方麵的研究。我想請問二位,你們認為在我們所處的空間之外是否還有別的空間存在?”
張喆朝高靜看了一眼,意思是這個問題由高靜來迴答。
高靜將話筒朝自己的嘴邊拉了一下,略加思索後開口道:“經我們研究發現,空間之外的確存在有空間。其實我們用眼睛看到的宇宙隻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的視線之外還有很多的空間,所以在宇宙中眼見不一定為實。”
會場一片寂靜。
不多時,會議桌旁的一位老者一字一句地提問道:“你們目前所能觀測到宇宙最遠的天體是多遠?”
高靜心想,薑還是老的辣,通過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便可知曉太空城在宇宙探測方麵的科學技術能超越地球多少。據了解地球已經能夠觀測到137億光年以內的天體,如果超過這個探測距離越遠說明太空城的科技越先進,如少於這個距離則說明太空城不過就是個紙老虎。
“目前我們探測並編製飛行星圖的範圍隻有10億光年。”高靜此話一出口,下麵就傳來竊竊私語之聲。可剛才提問的那位老者卻皺了一下眉頭,因為他知道看得遠代表不了什麽,編製出用於太空航行的星圖才是根本,看得遠,不代表你能看得清和看得準。當下地球沒有那個國家或者機構能編製出用於宇宙航行的星圖。當然這10億光年的星圖並不是他們8人編製的,那是他們依據諾斯人遺留的信息修改而來的,隨著太空城設備的開發與使用,飛行星圖的範圍會不斷延展。
高靜聽到身後有人在小聲說:“他們比我們探測的距離近,科技也不過如此。”
其旁邊的一人不屑道:“你沒聽到人家說在編製飛行星圖嗎?哪裏有黑洞,哪裏有行星,哪裏有隕石,黑洞引力大小和運行軌跡,還有行星運行軌跡,引力大小。總之那是一項浩瀚的工程,此項工作,是當前地球任何一個國家和任何機構想都不敢想的事。”
“哦,是這樣啊!”剛才發出鄙視的那人吃驚道。
“我來自印度孟買大學,在你們探測的宇宙範圍內是否發現了與我們一樣的智慧生命?”座椅最後一排一名中年印度學者發問。
各國科學家和學者來此的目的,一方麵是求解科學瓶頸,另一方麵是摸清太空城的科技水平。其實剛才他們所提問的空間和時間問題,如果將這個題目展開,別說是一天,就是一年這個問題也討論不完。所以人們都心照不宣地盡量多提出一些目前地球科技所不能解釋的謎團,通過二人的迴答找出正確的研究方向。
“這個問題我來迴答吧,”張喆將話筒拉到自己麵前說。
“依據我們目前所掌握的信息,的確發現了在某些星球上有生命跡象。”張喆故意把話語在這裏停頓了下來。
場內小小地騷動一下,很多人臉上全露出燦爛的笑容,好像這個發現可以為人類帶來無限的希望一樣。
“大家先不要太過激動,我說的那些生命隻是單細胞的生命,且它們的壽命極其短暫,短暫的原因是它們所處環境十分惡劣。不過宇宙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浩瀚,智慧生物是肯定有的,我們之所以探測不到他們的原因是距離遙遠和通信手段不同。就好比在一片大森林中,一隻蒼蠅和一隻蚊子,蒼蠅有蒼蠅的聯絡方式,蚊子有蚊子的聯絡方式,它們在森林裏相遇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幾乎為零。補充一句,我們已探測了幾千顆類似地球這樣的行星,那上麵人類根本無法存活,所以珍惜我們的地球吧!”
中年印度學者不死心地又提出一個問題:“假設有高等外星生物,請問他們會進攻地球嗎?”
張喆笑道:“我想大家是美國大片看得太多了,外星生物進攻地球要達到什麽目的呢?地球有什麽資源值得外星生物奪取?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取之不盡,浩瀚的宇宙完全能夠承載各種文明。當然,是否真有某外星生物就是喜歡欺負弱小,這也說不準。”
“大家好!來自太空城的先生和女士你們好。”一位身穿西服彬彬有禮的老人站起身朝張喆和高靜二人的方向微微點了一下頭。
隨後會場響起了非常標準的倫敦音:“我來自英國皇家科學院,我想問這位高女士,在宇宙航行時,你們是如何解決星球與星球之間遙遠的距離?謝謝!”
高靜微笑著停頓了片刻,才開口道:“其實愛因斯坦先生對如何在宇宙航行已經給出了答案。”
高靜的話剛一說完,會場內的所有人幾乎都表現出驚訝的神情,會場中傳來‘蟲洞、蟲洞’的聲音,難道宇宙航行真的是用蟲洞來完成嗎?
見大家神情愕然,高靜繼續道:“最佳的航行方式正是愛因斯坦先生所提出的,用折疊空間來進行超遠距離的宇宙航行,目前隻有這種航行方法是最安全最經濟的。當然還有一種航行方式是改變空間曲率來完成,使用這種航行方式必須擁有精確的飛行星圖,如果沒有星圖就好比瞎子在開車,不知道我的迴答是否能讓您滿意。”
你好,請問......
你好,請問......
問題像雪片一樣飄向二人。
“二位中午好,我應該是上午最後一位提問者了。我來自俄羅斯科學院,根據我們的監測與計算,公元2036年將有一塊直徑為320米,質量數千萬噸的隕石撞上地球。請問你們太空城是否也發現了這顆隕石。”
張喆淡淡地說:“你說的那顆隕石我們也注意到了,通過我們的觀測與計算它隻是與地球擦肩而過,或許是我們的計算依據不同所以有了差距,不過我們認為這顆隕石即便真的造訪地球,就目前地球所擁有的熱核武器數量以及生產能力,完全能夠化解這次災難。”
會場響起了一片掌聲,好像那顆隕石的威脅剛被地球人化解了一樣。
下午,會場內的人好像又多了不少,過道內也擠滿了人。外麵的雨仿佛下的更大了些,可灰色的雲卻高了許多,天應該快晴了。這場會議全世界85%以上的國家進行了實況直播,收看的人數遠遠超過足球世界杯總決賽,很多中學和大學停課來觀看這場直播,這次科普的效果是空前的。
張高二人再次進入會場,他們朝周邊的學者們頻頻點頭示意,距離他們近的人伸出手與他們熱烈地握手,能得到地球這些科學大佬們的尊重,完全得益於他們離奇的經曆,如果沒有那次奇遇,他們隻是一介平民而已。這場會議原本是相互交流和討論大家在各個領域的不同看法和見解,可最終會議竟被開成了答疑會,各領域的佼佼者不斷地向張喆和高靜提問,二人一一進行了解答。
會場很快安靜下來,坐在二人左手的一位老者用低沉的語調提問道:“你們好,我是來自美國物理研究所的斯賓諾沙。不知道你們太空城對暗物質如何解釋?是不是真的有暗物質的存在?”
在宇宙觀測方麵高靜是最有發言權的,她伸手壓了壓麵前的話筒,整理了一下思路。“我知道,你們是根據愛因斯坦那個著名公式‘e=mc的平方’來推斷宇宙中的物質量,那麽得出的結果一定是宇宙隻有4%的物質。”說到這裏高靜看向提問者,斯賓諾沙朝高靜微微地點了一下頭。
“宇宙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大很多很多,且還有我們看不到的空間,在那些我們看不到的空間裏有很多的物質存在,而且那些物質的質量要遠遠大於我們所能看到的物質。這就需要我們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空間,空間之外還存在著空間,我在上午已經說過。至於您所說的暗物質,我們也發現了,那是一種神秘的物質,它與整個宇宙保持著一種微妙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不是第五種力,也正是我們探索的方向。”
高靜的話音剛落,會場角落裏有個聲音喊道:“空間之外還有空間,你們怎麽證明。”
高靜笑了笑拋出了一個重磅話題道:“其實我們的太陽係就有三塊空間,地球隻是其中的一塊空間而已。”
此話一出,會場幾乎沸騰了,平行宇宙的確有這樣的說法,但因為提出這一理論的學者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所以隻被當做是一種假設,今天科技發達的太空城肯定了這個理論。召開這次論壇之前,太空管理委員會給他們劃下一道紅線,對宇宙物理學方麵的提問不做深入解釋。所以從張高二人的迴答不難看出,他們隻是做概括性的迴答,隻要接觸到問題的本質,他們都會巧妙地迴避開,誰也沒想到他們在空間理論方麵放了一個大爆竹。
“請問,你怎麽證明與地球平行的還有兩塊空間呢?”一名年輕的學者高聲喊道。
高靜用風趣的方式迴道:“如果我們的到來還不能證明這一切的話,就請讓你們的天體物理學家好好計算一下太陽的質量,以及圍繞太陽運行的所有質量與速度,你們會發現有一大塊數據是無法解釋的,這些解釋不清的數據你們應該知道說明了什麽?”
“請問......”
“請問......”
會場內想提問的人此起彼伏,這時史密斯先生敲了敲話筒,大聲道:“這個問題就到這裏吧,如果誰對空間問題感興趣請下麵與高女士討論。”
史密斯果斷阻止了在這個問題上的糾纏,因為隻有多方麵地提出問題,才能全麵地了解太空城裏的這些人。
“高女士你好,我來自於中國科學院。我想先問一個私人問題,你喜歡看穿越小說嗎?”一名麵容清秀的東方女人提問高靜。
高靜微笑著答道:“很久前看過兩部,情節跌宕起伏會更吸引我。”
麵容清秀的中國女人繼續問道:“在現實世界裏,我們真的可以穿越時空嗎?”
“穿越時空也可稱之為時間跳躍,如果設備完善,能量充足是可以做到的。不過,在一個時空內進行時間跳躍的禁忌很多,一個空間對應一個時間,一個人或者是一群人在同一空間進行時間跳躍,他們絕對不能改變主時間流的走向,如果改變便會出現一個時間的分流。舉個例子:一個紙盒隻能裝下一枚雞蛋,硬讓你再放進一枚雞蛋進去,那會怎麽樣?對,或盒子會被擠破,盒子就代表著空間,空間破了,時間就會變成片段,沒有巨大能量將它們融合之前,所有事物都將飄蕩在破碎的時空裏,導致時空混亂,那些生活在破碎時空的人類將沒有未來;或是雞蛋破碎了,它比盒子被擠破更可怕,因為物質不受空間的約束,這種現象的出現我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高靜迴答完後,會場內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人類希望能穿越時空去改變曆史創造未來,看來那是件極其危險的事。
幾分鍾後,會議桌對麵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他的嘴唇動了兩下。看樣子這位老者因疾病不能自己提問,他身旁的一位中年女士將耳朵湊到他嘴邊,還不時地點著頭,同時隨手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麽。會議廳內,所有人全將目光集中到老人與那位中年女人的身上,看來這位老者在這些學者中是頂級的人物。
那位女士抬頭朝聯合國秘書長的方向微微點了一下頭,然後看著輪椅上的那位老者說道:“伯格先生想請教二位三個問題,一是宇宙的起源二位怎麽看?二是黑洞是否可以吸引一切的物質?三是量子的發現和使用能否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認知?”
張喆和高靜相互對視了一眼,深深為這位科學家敏銳的思維所折服,他提出的三個問題所牽扯出的科學理論無比深奧,就是諾斯人再現也不可能完全解釋清楚。
張喆搶先開口,因高靜一直專注於做研究工作,在迴答問題的技巧和深度方麵把控的不是很好。張喆則不一樣,劃分科技等級時他是全程參與者,把控能力方麵要強於高靜。
“伯格先生,我們對宇宙起源方麵的探索並不比你們有多大的優勢,說句實話我們並未開始這方麵的研究,沒有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科學來不得遐想和推測。關於您的第二個問題,黑洞的確可以吸收很多的物質,但這裏麵的東西它吸不走。”張喆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那位伯格先生聽到這裏眼睛閃爍了一下,好像他從張喆的話中抓到了他所需要的東西。
“您最後問題是有關量子的,量子不僅可以改變人類認識自然的方法,也可以改變人的生活方式。人類現在是通過自然界的表象來認識世界,進入到量子時代後人類就可以通過本質來認識世界了,量子的廣泛應用將改變人們現有的生活。”
伯格的嘴唇又開始顫抖,他身邊的女士再一次將耳朵湊了過去。
不多時那位女士坐直了身體,口齒清晰地說道:“伯格先生對你們的迴答非常滿意,你們的迴答堅定了他的科學方向,他對你們表示感謝!”
張喆也朝叫伯格的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
“大家好,我能提個問題嗎?我是一名記者。”座椅之間過道上,一名皮膚白皙頭發金色的年輕小夥舉手道。
張喆朝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小夥子抿了一下嘴唇,湊到工作人員送到嘴邊的話筒問道:“你們太空城應該有機器人吧?”
張喆朝著小夥子微微頷首。
“那我想問,智能機器人發展到極致,會不會攻擊製造它的人類?”
張喆笑吟吟地對小夥子說:“什麽樣的製造者,製造出什麽樣的機器人,機器人隻是工具而已,不知道我這樣迴答你是否能聽懂。”
稍稍停頓,張喆似乎想起了什麽補充道:“我們人類不能為獲得所謂的自由,將思考也交給機器,最終導致機器奴役人類。”
聽了張喆的迴答,不僅提問小夥子在點頭,在場的很多人也在頻頻點著頭。
“我能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嗎?”提問的是一位頭發花白,身材精瘦精瘦的老者,沒等待迴應,他直接說出了問題,“你們太空城計算過圓周率嗎?你們也認為它是一個無理數嗎?”
這的確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幾千年前人類就算出圓周率為3.,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還在延續著小數點後麵的長度,人類為什麽執著於非要將這個數算出來呢?那是因為宇宙中任何的星球都是圓的,星係也是個圓盤形狀,初步估計宇宙也是個圓,如果這個數被算出來一切宇宙方麵的問題就都好解決了。
高靜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迴道:“我們沒有算過這個數,因為那是徒勞的,我勸你們也別再算下去了。因為幾何的問題要用幾何來解決,好比二維永遠也解決不了三維的問題一樣。”
聽完高靜的解釋,老者的眼中似乎閃過了什麽。
“你們好,我來自於日本,想請教二位有關文明進度的問題。”這時,一位個頭不高的日本人畢恭畢敬地向二人提問。
張喆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不知道二位是否知道有宇宙文明等級的說法,如果有,你們將自己定位在那個文明等級上?你們覺得目前地球處於那個文明等級?如果科技可以使文明等級得到跨越,你們能否與地球人分享你們全部的科技,讓人類進入到更高的文明等級。”
會場一片肅靜。
張喆沉思片刻迴道:“你說的是卡爾達肖夫的宇宙文明等級劃分吧?”
提問的日本人不住地點頭。
“他的這種對宇宙文明等級的劃分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我不知道,至於你問我們是哪個等級的文明,地球又是哪個等級的文明,一定要分的那麽清楚嗎?還有,你們認為科技決定文明等級,這種說法我並不認同,當一個群體處於分裂狀態時,科技不僅不能促進其文明進步,反而促進其滅亡。”
史密斯突然接話道:“我們的聯合國不就是一個群體嗎?當下,很多世界大事都是在聯合國牽頭下進行的。”
張喆苦笑著掃了史密斯一眼,繼續道:“如果世界取消了國家,地球在一個管理體製下運行;消除種族、宗教、黨派之爭;地球上的所有資源在合理和科學的範圍內使用,同時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地球會有很大希望進入到你們所說的1級宇宙文明時代。”
張喆這一席話講完,會場陷入短暫的沉寂,大家都知道這沉寂後麵說明著什麽,人類現階段根本無緣於宇宙1級文明,差距太遙遠了。
會議持續到下午5點才結束。會上提什麽問題的全有,最後會場的氣氛活躍起來,各種奇葩問題都被問了出來。
什麽火星是不是能住人?高靜迴答,人類先將地球治理好再說火星上的事。
也有人問外星人是不是已經來過地球?張喆風趣地答道,我們現在不就坐在這裏嗎!迴答引起會場上一片笑聲。
還有人問人類是怎麽來的?張喆迴答,你找到答案後一定要先告訴我。
還有地球兩極是否會相互轉化、月亮上是否有冰等等等。
二人從會場出來時已是傍晚,雨過天晴。太陽收斂起刺眼的光芒,變成一張深紅色的光盤。在夕陽的映照下,一切全被塗上了一層暗紅色,顯得格外瑰麗,這樣的景色在太空城是無緣看到的,被斜陽拉長的兩個身影在湖光山色之中佇立了良久良久。
今天是協商完成的第二天,聯合國秘書長史密斯派專人陪同張喆和高靜遊覽了瑞士的自然風光。現在他倆正坐在美麗的萊蒙湖畔,湖畔鮮花鋪地,湖水碧波蕩漾,法拉山和阿爾卑斯山近在眼前,羅納河從蔥鬱的森林中順流而下,靜靜地融入湖中。二人舉著裝有紫紅色液體的酒杯,杯中的瓊漿在高靜的手中輕輕晃動,她的目光凝視著遠方,張喆喝了口紅酒,眼神隨著湖中的白帆緩緩地移動著,一片寧靜與祥和的景象。
“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景色,我們太空城是永遠創造不出來的。”高靜望著遠方喃喃道。
張喆收迴目光凝視著對方姣好的麵容。“我可沒那麽悲觀,隨著我們科技的進步一切都是有可能的,隻是我們看不到了。”
“人類如果不好好珍惜地球賦予的這些資源,以後這樣的景色會越來越少了。”
“我們能幫多少幫多少吧,自私和貪婪終將毀滅人類自己。”
高靜捏住杯頸輕輕在張喆的酒杯邊緣碰了一下,用一種哀怨的口氣說道:“但願後天,在論壇上我們能喚醒他們。”
“喚醒!”張喆不屑地搖了搖頭。
“格局吧?或許地球局限了人類的格局。眼前的種種蠅營狗苟,牽絆了人類朝更高文明邁進的步伐。”
“對此我不抱多大的希望,來!”
兩人一同將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公元2000年5月2日,陰霾的天空中飄著細雨,整個天空灰蒙蒙的,猶如水墨畫般此深彼淺,引人無數遐想。雨小時,像銀針或銀絲撒滿天地之間,近處的景物像被籠上一層薄紗,如仙女的裙挽輕瀉大地,而遠處的景物則像是與此隔了一層天國的窗簾,若隱若現。
蒙蒙的雨霧之中,世界頂尖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各界不清楚從哪裏找出來的學者,全聚集到日內瓦這座寧靜而又美麗的城市。他們陸續走入萬國宮最大的會議廳,這次會議是聯合國通過多方努力才促成的,這是一次世界最高級別的科學會議,太空城當然知道聯合國為什麽非要在簽署完文件後召開這樣一個會議。世界各國想通過這次會議摸清太空城的科技究竟領先於地球多少,且想通過雙方的交流解惑一些目前地球科技的瓶頸問題,因為物理學在理論方麵已經有半個世紀沒有什麽大突破了。
早上9時,張喆和高靜經一名男工作人員帶領走入一間主題為藍色調的會議廳,會議廳中間是一張碩大的橢圓型會議桌,圍繞會議桌一圈圈碼放了至少400-500把黑色的座椅。現在每張座椅上都坐著人。座椅中間的過道被各國記者架設著各式照相與攝像器材席擠得滿滿當當。
跟隨工作人員的引導,來自太空城的二人坐在了橢圓會議桌的一頭,與此同時聯合國秘書長坐到張喆身邊。會議桌第一排就坐的人,應該全是當前科學界泰鬥級的人物,他們的年齡都很大,頭發不是花白就是雪白。有一位的發型居然有些像愛因斯坦,一頭像亂草一樣的頭發,但白發中摻雜著黑發。張喆和高靜向那人多看了好幾眼,因為在他們上學時,愛因斯坦就是神一樣存在的人物,而現在人們把他們當成了神。
史密斯在張喆的耳邊小聲介紹坐在會議桌前排的來人,這位是美國的天文學家……,那位是英國的物理學家……,你對麵是法國的生物學家……,史密斯每介紹完一位,張喆便朝那人微笑點頭,對方也都很配合地點頭示意。
“大家請安靜了,會議現在開始,首先由聯合國秘書長史密斯講話。”會場響起一位女士甜美的聲音。
史密斯站起身朝周圍禮貌地點了點頭,之後拿起他桌上的話筒說:“歡迎各界學者能來參加聯合國組織的這次論壇,希望這次論壇能夠加深我們地球和太空城的科技往來,當然也希望大家之間的交往更通暢更和諧,這二位是來自太空城的張先生和高女士,祝願我們大家都能在這場論壇中得到自己需要的。謝謝!”
一片掌聲過後,會場安靜下來。
“大家好,我來自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從事自然科學方麵的研究。我想請問二位,你們認為在我們所處的空間之外是否還有別的空間存在?”
張喆朝高靜看了一眼,意思是這個問題由高靜來迴答。
高靜將話筒朝自己的嘴邊拉了一下,略加思索後開口道:“經我們研究發現,空間之外的確存在有空間。其實我們用眼睛看到的宇宙隻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的視線之外還有很多的空間,所以在宇宙中眼見不一定為實。”
會場一片寂靜。
不多時,會議桌旁的一位老者一字一句地提問道:“你們目前所能觀測到宇宙最遠的天體是多遠?”
高靜心想,薑還是老的辣,通過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便可知曉太空城在宇宙探測方麵的科學技術能超越地球多少。據了解地球已經能夠觀測到137億光年以內的天體,如果超過這個探測距離越遠說明太空城的科技越先進,如少於這個距離則說明太空城不過就是個紙老虎。
“目前我們探測並編製飛行星圖的範圍隻有10億光年。”高靜此話一出口,下麵就傳來竊竊私語之聲。可剛才提問的那位老者卻皺了一下眉頭,因為他知道看得遠代表不了什麽,編製出用於太空航行的星圖才是根本,看得遠,不代表你能看得清和看得準。當下地球沒有那個國家或者機構能編製出用於宇宙航行的星圖。當然這10億光年的星圖並不是他們8人編製的,那是他們依據諾斯人遺留的信息修改而來的,隨著太空城設備的開發與使用,飛行星圖的範圍會不斷延展。
高靜聽到身後有人在小聲說:“他們比我們探測的距離近,科技也不過如此。”
其旁邊的一人不屑道:“你沒聽到人家說在編製飛行星圖嗎?哪裏有黑洞,哪裏有行星,哪裏有隕石,黑洞引力大小和運行軌跡,還有行星運行軌跡,引力大小。總之那是一項浩瀚的工程,此項工作,是當前地球任何一個國家和任何機構想都不敢想的事。”
“哦,是這樣啊!”剛才發出鄙視的那人吃驚道。
“我來自印度孟買大學,在你們探測的宇宙範圍內是否發現了與我們一樣的智慧生命?”座椅最後一排一名中年印度學者發問。
各國科學家和學者來此的目的,一方麵是求解科學瓶頸,另一方麵是摸清太空城的科技水平。其實剛才他們所提問的空間和時間問題,如果將這個題目展開,別說是一天,就是一年這個問題也討論不完。所以人們都心照不宣地盡量多提出一些目前地球科技所不能解釋的謎團,通過二人的迴答找出正確的研究方向。
“這個問題我來迴答吧,”張喆將話筒拉到自己麵前說。
“依據我們目前所掌握的信息,的確發現了在某些星球上有生命跡象。”張喆故意把話語在這裏停頓了下來。
場內小小地騷動一下,很多人臉上全露出燦爛的笑容,好像這個發現可以為人類帶來無限的希望一樣。
“大家先不要太過激動,我說的那些生命隻是單細胞的生命,且它們的壽命極其短暫,短暫的原因是它們所處環境十分惡劣。不過宇宙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浩瀚,智慧生物是肯定有的,我們之所以探測不到他們的原因是距離遙遠和通信手段不同。就好比在一片大森林中,一隻蒼蠅和一隻蚊子,蒼蠅有蒼蠅的聯絡方式,蚊子有蚊子的聯絡方式,它們在森林裏相遇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幾乎為零。補充一句,我們已探測了幾千顆類似地球這樣的行星,那上麵人類根本無法存活,所以珍惜我們的地球吧!”
中年印度學者不死心地又提出一個問題:“假設有高等外星生物,請問他們會進攻地球嗎?”
張喆笑道:“我想大家是美國大片看得太多了,外星生物進攻地球要達到什麽目的呢?地球有什麽資源值得外星生物奪取?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取之不盡,浩瀚的宇宙完全能夠承載各種文明。當然,是否真有某外星生物就是喜歡欺負弱小,這也說不準。”
“大家好!來自太空城的先生和女士你們好。”一位身穿西服彬彬有禮的老人站起身朝張喆和高靜二人的方向微微點了一下頭。
隨後會場響起了非常標準的倫敦音:“我來自英國皇家科學院,我想問這位高女士,在宇宙航行時,你們是如何解決星球與星球之間遙遠的距離?謝謝!”
高靜微笑著停頓了片刻,才開口道:“其實愛因斯坦先生對如何在宇宙航行已經給出了答案。”
高靜的話剛一說完,會場內的所有人幾乎都表現出驚訝的神情,會場中傳來‘蟲洞、蟲洞’的聲音,難道宇宙航行真的是用蟲洞來完成嗎?
見大家神情愕然,高靜繼續道:“最佳的航行方式正是愛因斯坦先生所提出的,用折疊空間來進行超遠距離的宇宙航行,目前隻有這種航行方法是最安全最經濟的。當然還有一種航行方式是改變空間曲率來完成,使用這種航行方式必須擁有精確的飛行星圖,如果沒有星圖就好比瞎子在開車,不知道我的迴答是否能讓您滿意。”
你好,請問......
你好,請問......
問題像雪片一樣飄向二人。
“二位中午好,我應該是上午最後一位提問者了。我來自俄羅斯科學院,根據我們的監測與計算,公元2036年將有一塊直徑為320米,質量數千萬噸的隕石撞上地球。請問你們太空城是否也發現了這顆隕石。”
張喆淡淡地說:“你說的那顆隕石我們也注意到了,通過我們的觀測與計算它隻是與地球擦肩而過,或許是我們的計算依據不同所以有了差距,不過我們認為這顆隕石即便真的造訪地球,就目前地球所擁有的熱核武器數量以及生產能力,完全能夠化解這次災難。”
會場響起了一片掌聲,好像那顆隕石的威脅剛被地球人化解了一樣。
下午,會場內的人好像又多了不少,過道內也擠滿了人。外麵的雨仿佛下的更大了些,可灰色的雲卻高了許多,天應該快晴了。這場會議全世界85%以上的國家進行了實況直播,收看的人數遠遠超過足球世界杯總決賽,很多中學和大學停課來觀看這場直播,這次科普的效果是空前的。
張高二人再次進入會場,他們朝周邊的學者們頻頻點頭示意,距離他們近的人伸出手與他們熱烈地握手,能得到地球這些科學大佬們的尊重,完全得益於他們離奇的經曆,如果沒有那次奇遇,他們隻是一介平民而已。這場會議原本是相互交流和討論大家在各個領域的不同看法和見解,可最終會議竟被開成了答疑會,各領域的佼佼者不斷地向張喆和高靜提問,二人一一進行了解答。
會場很快安靜下來,坐在二人左手的一位老者用低沉的語調提問道:“你們好,我是來自美國物理研究所的斯賓諾沙。不知道你們太空城對暗物質如何解釋?是不是真的有暗物質的存在?”
在宇宙觀測方麵高靜是最有發言權的,她伸手壓了壓麵前的話筒,整理了一下思路。“我知道,你們是根據愛因斯坦那個著名公式‘e=mc的平方’來推斷宇宙中的物質量,那麽得出的結果一定是宇宙隻有4%的物質。”說到這裏高靜看向提問者,斯賓諾沙朝高靜微微地點了一下頭。
“宇宙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大很多很多,且還有我們看不到的空間,在那些我們看不到的空間裏有很多的物質存在,而且那些物質的質量要遠遠大於我們所能看到的物質。這就需要我們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空間,空間之外還存在著空間,我在上午已經說過。至於您所說的暗物質,我們也發現了,那是一種神秘的物質,它與整個宇宙保持著一種微妙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不是第五種力,也正是我們探索的方向。”
高靜的話音剛落,會場角落裏有個聲音喊道:“空間之外還有空間,你們怎麽證明。”
高靜笑了笑拋出了一個重磅話題道:“其實我們的太陽係就有三塊空間,地球隻是其中的一塊空間而已。”
此話一出,會場幾乎沸騰了,平行宇宙的確有這樣的說法,但因為提出這一理論的學者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所以隻被當做是一種假設,今天科技發達的太空城肯定了這個理論。召開這次論壇之前,太空管理委員會給他們劃下一道紅線,對宇宙物理學方麵的提問不做深入解釋。所以從張高二人的迴答不難看出,他們隻是做概括性的迴答,隻要接觸到問題的本質,他們都會巧妙地迴避開,誰也沒想到他們在空間理論方麵放了一個大爆竹。
“請問,你怎麽證明與地球平行的還有兩塊空間呢?”一名年輕的學者高聲喊道。
高靜用風趣的方式迴道:“如果我們的到來還不能證明這一切的話,就請讓你們的天體物理學家好好計算一下太陽的質量,以及圍繞太陽運行的所有質量與速度,你們會發現有一大塊數據是無法解釋的,這些解釋不清的數據你們應該知道說明了什麽?”
“請問......”
“請問......”
會場內想提問的人此起彼伏,這時史密斯先生敲了敲話筒,大聲道:“這個問題就到這裏吧,如果誰對空間問題感興趣請下麵與高女士討論。”
史密斯果斷阻止了在這個問題上的糾纏,因為隻有多方麵地提出問題,才能全麵地了解太空城裏的這些人。
“高女士你好,我來自於中國科學院。我想先問一個私人問題,你喜歡看穿越小說嗎?”一名麵容清秀的東方女人提問高靜。
高靜微笑著答道:“很久前看過兩部,情節跌宕起伏會更吸引我。”
麵容清秀的中國女人繼續問道:“在現實世界裏,我們真的可以穿越時空嗎?”
“穿越時空也可稱之為時間跳躍,如果設備完善,能量充足是可以做到的。不過,在一個時空內進行時間跳躍的禁忌很多,一個空間對應一個時間,一個人或者是一群人在同一空間進行時間跳躍,他們絕對不能改變主時間流的走向,如果改變便會出現一個時間的分流。舉個例子:一個紙盒隻能裝下一枚雞蛋,硬讓你再放進一枚雞蛋進去,那會怎麽樣?對,或盒子會被擠破,盒子就代表著空間,空間破了,時間就會變成片段,沒有巨大能量將它們融合之前,所有事物都將飄蕩在破碎的時空裏,導致時空混亂,那些生活在破碎時空的人類將沒有未來;或是雞蛋破碎了,它比盒子被擠破更可怕,因為物質不受空間的約束,這種現象的出現我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高靜迴答完後,會場內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人類希望能穿越時空去改變曆史創造未來,看來那是件極其危險的事。
幾分鍾後,會議桌對麵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他的嘴唇動了兩下。看樣子這位老者因疾病不能自己提問,他身旁的一位中年女士將耳朵湊到他嘴邊,還不時地點著頭,同時隨手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麽。會議廳內,所有人全將目光集中到老人與那位中年女人的身上,看來這位老者在這些學者中是頂級的人物。
那位女士抬頭朝聯合國秘書長的方向微微點了一下頭,然後看著輪椅上的那位老者說道:“伯格先生想請教二位三個問題,一是宇宙的起源二位怎麽看?二是黑洞是否可以吸引一切的物質?三是量子的發現和使用能否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認知?”
張喆和高靜相互對視了一眼,深深為這位科學家敏銳的思維所折服,他提出的三個問題所牽扯出的科學理論無比深奧,就是諾斯人再現也不可能完全解釋清楚。
張喆搶先開口,因高靜一直專注於做研究工作,在迴答問題的技巧和深度方麵把控的不是很好。張喆則不一樣,劃分科技等級時他是全程參與者,把控能力方麵要強於高靜。
“伯格先生,我們對宇宙起源方麵的探索並不比你們有多大的優勢,說句實話我們並未開始這方麵的研究,沒有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科學來不得遐想和推測。關於您的第二個問題,黑洞的確可以吸收很多的物質,但這裏麵的東西它吸不走。”張喆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那位伯格先生聽到這裏眼睛閃爍了一下,好像他從張喆的話中抓到了他所需要的東西。
“您最後問題是有關量子的,量子不僅可以改變人類認識自然的方法,也可以改變人的生活方式。人類現在是通過自然界的表象來認識世界,進入到量子時代後人類就可以通過本質來認識世界了,量子的廣泛應用將改變人們現有的生活。”
伯格的嘴唇又開始顫抖,他身邊的女士再一次將耳朵湊了過去。
不多時那位女士坐直了身體,口齒清晰地說道:“伯格先生對你們的迴答非常滿意,你們的迴答堅定了他的科學方向,他對你們表示感謝!”
張喆也朝叫伯格的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
“大家好,我能提個問題嗎?我是一名記者。”座椅之間過道上,一名皮膚白皙頭發金色的年輕小夥舉手道。
張喆朝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小夥子抿了一下嘴唇,湊到工作人員送到嘴邊的話筒問道:“你們太空城應該有機器人吧?”
張喆朝著小夥子微微頷首。
“那我想問,智能機器人發展到極致,會不會攻擊製造它的人類?”
張喆笑吟吟地對小夥子說:“什麽樣的製造者,製造出什麽樣的機器人,機器人隻是工具而已,不知道我這樣迴答你是否能聽懂。”
稍稍停頓,張喆似乎想起了什麽補充道:“我們人類不能為獲得所謂的自由,將思考也交給機器,最終導致機器奴役人類。”
聽了張喆的迴答,不僅提問小夥子在點頭,在場的很多人也在頻頻點著頭。
“我能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嗎?”提問的是一位頭發花白,身材精瘦精瘦的老者,沒等待迴應,他直接說出了問題,“你們太空城計算過圓周率嗎?你們也認為它是一個無理數嗎?”
這的確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幾千年前人類就算出圓周率為3.,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還在延續著小數點後麵的長度,人類為什麽執著於非要將這個數算出來呢?那是因為宇宙中任何的星球都是圓的,星係也是個圓盤形狀,初步估計宇宙也是個圓,如果這個數被算出來一切宇宙方麵的問題就都好解決了。
高靜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迴道:“我們沒有算過這個數,因為那是徒勞的,我勸你們也別再算下去了。因為幾何的問題要用幾何來解決,好比二維永遠也解決不了三維的問題一樣。”
聽完高靜的解釋,老者的眼中似乎閃過了什麽。
“你們好,我來自於日本,想請教二位有關文明進度的問題。”這時,一位個頭不高的日本人畢恭畢敬地向二人提問。
張喆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不知道二位是否知道有宇宙文明等級的說法,如果有,你們將自己定位在那個文明等級上?你們覺得目前地球處於那個文明等級?如果科技可以使文明等級得到跨越,你們能否與地球人分享你們全部的科技,讓人類進入到更高的文明等級。”
會場一片肅靜。
張喆沉思片刻迴道:“你說的是卡爾達肖夫的宇宙文明等級劃分吧?”
提問的日本人不住地點頭。
“他的這種對宇宙文明等級的劃分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我不知道,至於你問我們是哪個等級的文明,地球又是哪個等級的文明,一定要分的那麽清楚嗎?還有,你們認為科技決定文明等級,這種說法我並不認同,當一個群體處於分裂狀態時,科技不僅不能促進其文明進步,反而促進其滅亡。”
史密斯突然接話道:“我們的聯合國不就是一個群體嗎?當下,很多世界大事都是在聯合國牽頭下進行的。”
張喆苦笑著掃了史密斯一眼,繼續道:“如果世界取消了國家,地球在一個管理體製下運行;消除種族、宗教、黨派之爭;地球上的所有資源在合理和科學的範圍內使用,同時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地球會有很大希望進入到你們所說的1級宇宙文明時代。”
張喆這一席話講完,會場陷入短暫的沉寂,大家都知道這沉寂後麵說明著什麽,人類現階段根本無緣於宇宙1級文明,差距太遙遠了。
會議持續到下午5點才結束。會上提什麽問題的全有,最後會場的氣氛活躍起來,各種奇葩問題都被問了出來。
什麽火星是不是能住人?高靜迴答,人類先將地球治理好再說火星上的事。
也有人問外星人是不是已經來過地球?張喆風趣地答道,我們現在不就坐在這裏嗎!迴答引起會場上一片笑聲。
還有人問人類是怎麽來的?張喆迴答,你找到答案後一定要先告訴我。
還有地球兩極是否會相互轉化、月亮上是否有冰等等等。
二人從會場出來時已是傍晚,雨過天晴。太陽收斂起刺眼的光芒,變成一張深紅色的光盤。在夕陽的映照下,一切全被塗上了一層暗紅色,顯得格外瑰麗,這樣的景色在太空城是無緣看到的,被斜陽拉長的兩個身影在湖光山色之中佇立了良久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