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強盛,也會遇到強敵。
也許,正因為大唐強盛,才必定會遇到強敵。
也許,正因為遇到了強敵,大唐才強盛起來。
公元六到八世紀,歐亞大陸上有三個大帝國正處於興盛期,分別是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唐帝國。
唐太宗、高宗時期,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西域諸國、西突厥汗國先後被唐朝所滅,唐朝開始統治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龜茲、疏勒、於闐等西域小國或被迫投降於唐朝、或被武力滅國。唐朝從此建立了以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係。
幾乎在同一時期,中東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從阿拉伯半島開始,經過戰爭擴張成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國,向西占領了整個北非和西班牙,向東則吞並了整個西亞和大半個中亞,控製了地中海南岸的整個地區。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中古時期時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帝國,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大食曆經626年,主要有四大哈裏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兩個世襲王朝。
倭馬亞王朝和科爾多瓦哈裏發國因為旗幟尚白,中國史書稱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因為旗幟尚黑,被稱為“黑衣大食”。公元909年在北非建立的法蒂瑪王朝為“綠衣大食”。
阿拉伯極盛時期的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裏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麵積達1340萬平方公裏,是世界古代曆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曆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大唐最盛時期的國土麵積也才1251萬平方公裏。可見,大食當時真的很強大。
在中亞,大食成為唐朝之外的另外一個影響力量。八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在東方的最高長官哈賈吉應許他的兩個大將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誰首先踏上中國的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長官。結果,穆罕默德征服了印度的邊疆地區,古太白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亞地區,但他們都沒能跨過大唐的國界。
開元三年(715年),白衣大食聯合吐蕃進攻中亞錫爾河的國家拔汗那,被唐軍擊敗。
由於地理上的巨大優勢,白衣大食影響力慢慢體現出來,中亞諸國原本大多信奉佛教、祆教等或自己的傳統宗教,對白衣大食的東進感到不安,於是不少國家向唐朝求援。
突騎施是中國唐代時期一邊遠部落,屬於西突厥,在當時隸屬於庭州北庭都護府管轄。庭州(治金滿,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城中除府邸軍衙外,還有佛寺道觀、貿販市場等。
唐玄宗開元年間設立磧西節度使,下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是當時全國八大節度使之一。北庭都護蓋嘉運看到庭州城牆年久失修,一旦戰爭爆發,庭州很難堅守。於是他在北庭都護府城內置瀚海軍,並對城牆重加修築,完善工事。常備守軍也達到了一萬二千人,馬四千二百匹。經過這次整修,庭州的防禦能力大為提高。
開元十四年(726年)以後,由於安西都護府在處理同突騎施汗國的關係時妄自尊大,加之蘇祿可汗的恃勇逞強,使雙方關係發生破裂,西域地區再次陷入戰爭狀態。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十月,突騎施軍侵擾北庭及安西的拔換城(又名威戎城,今新疆阿克蘇)。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蓋嘉運指揮唐軍大破突騎施。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已升任磧西節度使的蓋嘉運指揮唐軍再一次大勝突騎施,突騎施新可汗吐火仙、黑姓可汗爾微都被唐軍擒獲。
唐軍經此一戰,威震西陲。同年九月,原隸屬於突騎施汗國的西域處木昆、鼠尼施、弓月等部皆率眾內附,仍請徙於安西都護府境內。至此,西域地區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大唐在邊塞的這些輝煌戰績,岑參隻在書麵裏感受到,如今,能夠親身經曆並且有機會建功立業,岑參充滿了期待。
但這隻是岑參的一廂情願。高仙芝好像並沒有把這個千裏迢迢來投奔他的天才詩人當迴事。他的幕府中早已人才濟濟,何況當時已經有個節度判官封常青伺候在鞍前馬後。不要說給高仙芝寫講話、出謀略,就連隨他征戰的機會,都輪不到岑參。
“沙上見日出,沙上見日沒。悔向萬裏來,功名是何物!”、“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那時,無所事事的岑參也就隻能寫寫這樣的詩來表達極度失落的心情。
天寶八載(749年)十一月,岑參隨高仙芝到安西後沒多久,吐火羅(在今阿富汗北部)葉護失裏伽羅上表唐廷說,朅師國(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爾)王親附吐蕃,受小勃律鎮軍困苦,運糧受阻,欲發兵擊破朅師國,請求唐朝調發安西兵助戰。
天寶九載(750年),高仙芝再度奉命出軍,擊破親附吐蕃的朅師國,俘虜其國王勃特沒。隨後,高仙芝以石國“無番臣禮”為由,征討石國。石國請求投降,高仙芝允諾。不久高仙芝違背承諾,擄走石國國王及其部眾,格殺老人與小孩,搜取財物。
天寶十載(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將被俘石國國王及其部眾獻於玄宗,高仙芝被授予右羽林大將軍,石國國王被斬首。此時,高仙芝達到了征戰生涯的最高峰。
石國王子僥幸逃脫,向已經是黑衣大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阿拉伯帝國求救。
高仙芝先發製人,主動進攻黑衣大食。天寶十載(751年)七月至八月,高仙芝率領大唐聯軍長途奔襲,深入七百餘裏,到達怛羅斯城下。
怛羅斯是石國的第二大據點,石國常分兵以鎮之。距離怛羅斯城不遠的撒馬爾罕,早已是大食兵聚集的據點。
黑衣大食正準備對安西四鎮的攻擊,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立即組織了十餘萬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展開了決戰。
高仙芝軍隊由數千唐軍與二萬多葛邏祿軍、拔漢那軍組成,與黑衣大食、石國等中亞聯軍交戰五天,打成平手,雙方都鼓衰力竭。
戰爭發生時,岑參身在甘肅武威,等著高仙芝的軍隊像以往一樣凱旋歸來。
岑參在送僚友、判官劉單赴軍前作送別詩,兼呈高仙芝,即《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熱海亙鐵門,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夫子佐戎幕,其鋒利如霜。中歲學兵符,不能守文章。功業須及時,立身有行藏。男兒感忠義,萬裏忘越鄉。孟夏邊候遲,胡國草木長。馬疾過飛鳥,天窮超夕陽。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揚旗拂昆侖,伐鼓震蒲昌。太白引官軍,天威臨大荒。西望雲似蛇,戎夷知喪亡。渾驅大宛馬,係取樓蘭王。曾到交河城,風土斷人腸。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赤亭多飄風,鼓怒不可當。有時無人行,沙石亂飄揚。夜靜天蕭條,鬼哭夾道傍。地上多髑髏,皆是古戰場。置酒高館夕,邊城月蒼蒼。軍中宰肥牛,堂上羅羽觴。紅淚金燭盤,嬌歌豔新妝。望君仰青冥,短翮難可翔。蒼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此詩共五十句,是一篇規模較大的五言古詩,它多方麵地展示了邊塞征戰生活的生動畫麵,充滿豪邁慷慨的情調。全詩既氣勢流貫又舒緩有致,音節鏗鏘如堅實的骨架,支撐於詩篇之中,使全詩如流水,既氣勢流蕩又跳躍奔放。
高仙芝是常勝將軍,戰前誰都沒想到他會失敗。
但是這一次,失敗卻意外地來了。
戰爭的轉折點來高仙芝盟軍的反叛。黑衣大食重金收買了葛邏祿軍,預謀夾擊唐軍。
葛邏祿,亦稱葛羅祿、卡爾魯克等,是公元六至十三世紀中亞的一個操突厥語的遊牧部落,為鐵勒人諸部之一,地處北庭西北,金山(今阿爾泰山)之西,與車鼻部接。部落有三姓家族:謀落、熾俟、踏實力,故文獻中常稱為三姓葛邏祿。
突厥汗國興起以後,葛邏祿屬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崛起以後屬薛延陀汗國。七世紀五十年代初,唐朝將領高侃伐車鼻部,葛邏祿歸屬於唐。唐顯慶二年(657年),唐以謀落部為陰山都督府,熾俟部為大漠都督府,踏實力部為玄池都督府,後又分熾俟部之大漠州為金附州都督府。
葛邏祿人處在東西突厥之間,常隨東西突厥之興衰而叛附不常。742年,葛邏祿人與維吾爾人、拔悉密人一起,攻殺後突厥烏蘇米施可汗,立拔悉密酋長阿史那施為頡跌伊施可汗,葛邏祿人、迴紇人之長自為左右葉護,葉護為古時突厥、迴紇等民族的官名,地位僅次於可汗。744年,葛邏祿部與維吾爾部一起,攻殺拔悉密部頡跌伊施可汗。迴紇部首領骨力裴羅(逸標苾)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唐天寶五載(746年)被唐封為懷仁可汗。
此後,在烏德鞬山的葛邏祿部歸於迴紇;在阿爾泰山及北庭一帶的葛邏祿,則自立葉護,歸屬於唐。
葛邏祿軍突然反叛,高仙芝的軍隊腹背受敵。在塔拉茲河畔,一萬多唐聯軍死於混亂,數千被包圍的內地健兒不得不放棄抵抗,淪為戰俘。最後,有數千唐軍返迴安西。
以此計算,唐軍至多損失了數千人,主要減員數量是投敵的葛邏祿軍與損失的拔漢那軍。安西唐軍的實力沒有被怛羅斯之戰削弱。
因此,怛羅斯之戰後第二年,安西唐軍在駐守安西各地的情況下,還能分兵遠征大勝吐蕃,攻占吐蕃戰略要地大勃律。黑衣大食隻能派人向唐朝求和。
也許,正因為大唐強盛,才必定會遇到強敵。
也許,正因為遇到了強敵,大唐才強盛起來。
公元六到八世紀,歐亞大陸上有三個大帝國正處於興盛期,分別是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唐帝國。
唐太宗、高宗時期,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西域諸國、西突厥汗國先後被唐朝所滅,唐朝開始統治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龜茲、疏勒、於闐等西域小國或被迫投降於唐朝、或被武力滅國。唐朝從此建立了以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係。
幾乎在同一時期,中東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從阿拉伯半島開始,經過戰爭擴張成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國,向西占領了整個北非和西班牙,向東則吞並了整個西亞和大半個中亞,控製了地中海南岸的整個地區。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中古時期時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帝國,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大食曆經626年,主要有四大哈裏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兩個世襲王朝。
倭馬亞王朝和科爾多瓦哈裏發國因為旗幟尚白,中國史書稱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因為旗幟尚黑,被稱為“黑衣大食”。公元909年在北非建立的法蒂瑪王朝為“綠衣大食”。
阿拉伯極盛時期的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裏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麵積達1340萬平方公裏,是世界古代曆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曆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大唐最盛時期的國土麵積也才1251萬平方公裏。可見,大食當時真的很強大。
在中亞,大食成為唐朝之外的另外一個影響力量。八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在東方的最高長官哈賈吉應許他的兩個大將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誰首先踏上中國的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長官。結果,穆罕默德征服了印度的邊疆地區,古太白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亞地區,但他們都沒能跨過大唐的國界。
開元三年(715年),白衣大食聯合吐蕃進攻中亞錫爾河的國家拔汗那,被唐軍擊敗。
由於地理上的巨大優勢,白衣大食影響力慢慢體現出來,中亞諸國原本大多信奉佛教、祆教等或自己的傳統宗教,對白衣大食的東進感到不安,於是不少國家向唐朝求援。
突騎施是中國唐代時期一邊遠部落,屬於西突厥,在當時隸屬於庭州北庭都護府管轄。庭州(治金滿,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城中除府邸軍衙外,還有佛寺道觀、貿販市場等。
唐玄宗開元年間設立磧西節度使,下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是當時全國八大節度使之一。北庭都護蓋嘉運看到庭州城牆年久失修,一旦戰爭爆發,庭州很難堅守。於是他在北庭都護府城內置瀚海軍,並對城牆重加修築,完善工事。常備守軍也達到了一萬二千人,馬四千二百匹。經過這次整修,庭州的防禦能力大為提高。
開元十四年(726年)以後,由於安西都護府在處理同突騎施汗國的關係時妄自尊大,加之蘇祿可汗的恃勇逞強,使雙方關係發生破裂,西域地區再次陷入戰爭狀態。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十月,突騎施軍侵擾北庭及安西的拔換城(又名威戎城,今新疆阿克蘇)。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蓋嘉運指揮唐軍大破突騎施。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已升任磧西節度使的蓋嘉運指揮唐軍再一次大勝突騎施,突騎施新可汗吐火仙、黑姓可汗爾微都被唐軍擒獲。
唐軍經此一戰,威震西陲。同年九月,原隸屬於突騎施汗國的西域處木昆、鼠尼施、弓月等部皆率眾內附,仍請徙於安西都護府境內。至此,西域地區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大唐在邊塞的這些輝煌戰績,岑參隻在書麵裏感受到,如今,能夠親身經曆並且有機會建功立業,岑參充滿了期待。
但這隻是岑參的一廂情願。高仙芝好像並沒有把這個千裏迢迢來投奔他的天才詩人當迴事。他的幕府中早已人才濟濟,何況當時已經有個節度判官封常青伺候在鞍前馬後。不要說給高仙芝寫講話、出謀略,就連隨他征戰的機會,都輪不到岑參。
“沙上見日出,沙上見日沒。悔向萬裏來,功名是何物!”、“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那時,無所事事的岑參也就隻能寫寫這樣的詩來表達極度失落的心情。
天寶八載(749年)十一月,岑參隨高仙芝到安西後沒多久,吐火羅(在今阿富汗北部)葉護失裏伽羅上表唐廷說,朅師國(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爾)王親附吐蕃,受小勃律鎮軍困苦,運糧受阻,欲發兵擊破朅師國,請求唐朝調發安西兵助戰。
天寶九載(750年),高仙芝再度奉命出軍,擊破親附吐蕃的朅師國,俘虜其國王勃特沒。隨後,高仙芝以石國“無番臣禮”為由,征討石國。石國請求投降,高仙芝允諾。不久高仙芝違背承諾,擄走石國國王及其部眾,格殺老人與小孩,搜取財物。
天寶十載(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將被俘石國國王及其部眾獻於玄宗,高仙芝被授予右羽林大將軍,石國國王被斬首。此時,高仙芝達到了征戰生涯的最高峰。
石國王子僥幸逃脫,向已經是黑衣大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阿拉伯帝國求救。
高仙芝先發製人,主動進攻黑衣大食。天寶十載(751年)七月至八月,高仙芝率領大唐聯軍長途奔襲,深入七百餘裏,到達怛羅斯城下。
怛羅斯是石國的第二大據點,石國常分兵以鎮之。距離怛羅斯城不遠的撒馬爾罕,早已是大食兵聚集的據點。
黑衣大食正準備對安西四鎮的攻擊,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立即組織了十餘萬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展開了決戰。
高仙芝軍隊由數千唐軍與二萬多葛邏祿軍、拔漢那軍組成,與黑衣大食、石國等中亞聯軍交戰五天,打成平手,雙方都鼓衰力竭。
戰爭發生時,岑參身在甘肅武威,等著高仙芝的軍隊像以往一樣凱旋歸來。
岑參在送僚友、判官劉單赴軍前作送別詩,兼呈高仙芝,即《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熱海亙鐵門,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夫子佐戎幕,其鋒利如霜。中歲學兵符,不能守文章。功業須及時,立身有行藏。男兒感忠義,萬裏忘越鄉。孟夏邊候遲,胡國草木長。馬疾過飛鳥,天窮超夕陽。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揚旗拂昆侖,伐鼓震蒲昌。太白引官軍,天威臨大荒。西望雲似蛇,戎夷知喪亡。渾驅大宛馬,係取樓蘭王。曾到交河城,風土斷人腸。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赤亭多飄風,鼓怒不可當。有時無人行,沙石亂飄揚。夜靜天蕭條,鬼哭夾道傍。地上多髑髏,皆是古戰場。置酒高館夕,邊城月蒼蒼。軍中宰肥牛,堂上羅羽觴。紅淚金燭盤,嬌歌豔新妝。望君仰青冥,短翮難可翔。蒼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此詩共五十句,是一篇規模較大的五言古詩,它多方麵地展示了邊塞征戰生活的生動畫麵,充滿豪邁慷慨的情調。全詩既氣勢流貫又舒緩有致,音節鏗鏘如堅實的骨架,支撐於詩篇之中,使全詩如流水,既氣勢流蕩又跳躍奔放。
高仙芝是常勝將軍,戰前誰都沒想到他會失敗。
但是這一次,失敗卻意外地來了。
戰爭的轉折點來高仙芝盟軍的反叛。黑衣大食重金收買了葛邏祿軍,預謀夾擊唐軍。
葛邏祿,亦稱葛羅祿、卡爾魯克等,是公元六至十三世紀中亞的一個操突厥語的遊牧部落,為鐵勒人諸部之一,地處北庭西北,金山(今阿爾泰山)之西,與車鼻部接。部落有三姓家族:謀落、熾俟、踏實力,故文獻中常稱為三姓葛邏祿。
突厥汗國興起以後,葛邏祿屬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崛起以後屬薛延陀汗國。七世紀五十年代初,唐朝將領高侃伐車鼻部,葛邏祿歸屬於唐。唐顯慶二年(657年),唐以謀落部為陰山都督府,熾俟部為大漠都督府,踏實力部為玄池都督府,後又分熾俟部之大漠州為金附州都督府。
葛邏祿人處在東西突厥之間,常隨東西突厥之興衰而叛附不常。742年,葛邏祿人與維吾爾人、拔悉密人一起,攻殺後突厥烏蘇米施可汗,立拔悉密酋長阿史那施為頡跌伊施可汗,葛邏祿人、迴紇人之長自為左右葉護,葉護為古時突厥、迴紇等民族的官名,地位僅次於可汗。744年,葛邏祿部與維吾爾部一起,攻殺拔悉密部頡跌伊施可汗。迴紇部首領骨力裴羅(逸標苾)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唐天寶五載(746年)被唐封為懷仁可汗。
此後,在烏德鞬山的葛邏祿部歸於迴紇;在阿爾泰山及北庭一帶的葛邏祿,則自立葉護,歸屬於唐。
葛邏祿軍突然反叛,高仙芝的軍隊腹背受敵。在塔拉茲河畔,一萬多唐聯軍死於混亂,數千被包圍的內地健兒不得不放棄抵抗,淪為戰俘。最後,有數千唐軍返迴安西。
以此計算,唐軍至多損失了數千人,主要減員數量是投敵的葛邏祿軍與損失的拔漢那軍。安西唐軍的實力沒有被怛羅斯之戰削弱。
因此,怛羅斯之戰後第二年,安西唐軍在駐守安西各地的情況下,還能分兵遠征大勝吐蕃,攻占吐蕃戰略要地大勃律。黑衣大食隻能派人向唐朝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