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權柄和用人並不能直接劃等號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棣看著手中的大明寶鈔,大腦裏不住地想著未來那個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心裏湧起了各種複雜的情緒。
他已經無比確定,未來大明在走得更遠,更好的道路上,貨幣將會是一顆奪目無比的寶石。
但它被鑲嵌進了這條功業之路中,它可以供人開采,從而變為這條道路上最耀眼的點綴。
但這塊寶石會從始至終的,用自己渾身散發著的奇異光芒,誘惑著所有開采的人,
一旦這個人的貪欲被激發,一旦這個人的開采變得肆無忌憚,他就會發現,這顆寶石連接著整條道路的根基,挖到最後,就是這條路的塌陷。
“等直播結束後,你去把蕭盼盼之前提到過的所有關於貨幣,稅收的知識都整理出來。”他對自己的大兒子說道。
朱高熾恭敬的領命。
與此同時,在各個時空中,幾乎所有的掌權者都在做著相同的事。
而李隆基這邊則感到了非常的窩火,是對蕭盼盼的窩火。
什麽叫放棄權柄?我怎麽可能放棄這一權柄。李林甫不是我的人嗎?包括以後那些可能圍在李林甫身邊的人,哪一個不是我的人!
他將自己的反駁,原封不動的發給了蕭盼盼。
蕭盼盼看見後,想了想,說道:“就直接的權力從屬上來說,這樣看沒有問題,但實際上的權柄丟失跟權力從屬沒有直接關係。”
“舉個跟你有關的例子吧。”蕭盼盼一邊查著資料,一邊說道:“開元二十五年,你在一天之內賜死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廢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這一事件在曆史上被稱為“一日殺三子”,可以確定的說,三位皇子都是被冤殺的。”
一段話,驚得整個開元以前時空的所有正常人頭皮發麻。連李隆基也被驚得差點從自己的禦座上跳起來。
聽到這的李世民更是感到震驚無比,畢竟他一直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已經夠絕了。
\"當時你最寵愛妃子,武惠妃希望自己的兒子取代你已經定好的太子,所以不斷在你的耳邊吹枕頭風。”
“與此同時,你的這位太子又跟你的寵臣王毛仲有過交往,王毛仲後來因謀反嫌疑被清洗,這位太子雖然未被追究,但很明顯已經上了你們老李家的黑名單。”
李瑛懵了,然後感覺自己要完了。
“另一方麵,李瑛、李瑤、李琚因自己母親失寵,對你和那位武惠妃也多有怨言,所以三人經常聚在一起發牢騷,於是被武惠妃抓住把柄,誣告他們謀反。”
“在這個過程中,張九齡保過太子。但張九齡被罷相後,太子再被誣告,而李林甫的迴答則非常的符合你們老李家最喜歡的標準答案,此陛下之家事也。”
李治沒忍住,有些沒公德的笑了。
“結局是殘酷的,這三人都在一日內被賜死。”
“這跟貨幣的權柄有什麽關係?”李隆基壓著心裏的極度不滿追問道。
“你一日殺三子的反應,明顯是過激的。”蕭盼盼說道,“這種過激除了來源於你們老李家喜歡玩政變的光輝曆史外,還跟當時整個大唐的軍政平衡有關。翻譯一下就是,你在心底裏知道,關內三鎮對你的威脅遠遠大於關東三鎮。”
李隆基一怔,結合著蕭盼盼透露的未來信息,大致明白了她的思路,無外乎是太子和關內軍隊勾結而已。但即便如此,他也莫名的覺得,偏激到這樣也有些過分了。
“為什麽你需要一個安祿山似的人物坐鎮關外,為什麽你總是難以下定決心去調整關東三鎮的布局。除了懶政和路徑依賴之外,自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後勤。”
結合著蕭盼盼之前關於實物稅的進一步解釋,李隆基和所有頭腦清楚的帝王將相們當即就理解了其中的關鍵。
“在關中持續貧瘠的大背景下,關內三鎮的後勤壓力遠遠大於關東,這帶來的結果就是關內三鎮的後勤組織能力進一步失控,甚至瓦解。”
“關中地區的水土流失帶來的政治影響貫穿著整個大唐。最直觀的結果就是關中其實已經養不起一個全國性的政權了,還是到了大唐這種由貴族化向官僚化轉變的全國性政權。”
“你們大唐的皇帝喜歡去洛陽就食,難道是為了旅遊嗎?”
蕭盼盼攤手。
“根據記載和統計,大唐從高宗時期開始到武則天以來,首都長安每年的糧食缺口是二百萬石!”
“而當時的運河漕運效率,最多隻能保證每年八十萬石糧食的轉運,也就是說,關中每年的糧食淨缺口能達到一百多萬石!”
這個數據讓大唐前中期的皇帝們都感到頭疼無比。
“這個問題直到開元二十一年,在裴耀卿的主持下,對漕運的管理和技術進行改革後才得以解決。至此,漕運每年向關中的轉運的糧食超過了二百萬石,你這位皇帝才不用總想著往洛陽跑了。”
聽到這,李隆基瞬間激動了。裴耀卿這個人他可太清楚了,就是現在的長安令。
“去把人請來。”李隆基立刻對高力士下達了命令。
與此同時,蕭盼盼還收到了李世民發來的要求,讓她說明一下這位裴耀卿的各種措施。
蕭盼盼自然滿足,將收集到的相關措施公開的說了一遍,頓時間讓李世民,李治等人心裏的一塊心病消散了。
“實物稅的背景下,後勤是絕對的災難。”蕭盼盼繼續說道,“在府兵製崩潰以後,帝國連首都的糧食都滿足不了,又拿什麽去滿足邊軍呢?”
“張說主政時的思路也很明確就是節流,直接裁軍二十萬。但這根本不夠應對當時大唐的政治軍事局勢。”
“所以一個新的,解決軍糧的方法誕生了,就是之前提過的和糴。這本質上就是一個長期的,大規模的政府外包工程。大量的民間力量參與到了其中,而和糴的規模也達到了每年60多萬貫錢加四百多萬匹絹的程度!”
蕭盼盼搖頭,“在一個連貨幣信用都沒能建立,還需要靠實物作為主要等價交換物的國家,這樣的對外工程轉包就意味著政府對軍事後勤管理的徹底失控!”
李隆基徹底明白他為什麽會一日殺三子了。
“在關東,雖然軍屯營田係統、轉運係統甚至地方行政係統,都逐漸被節度使的軍事係統所侵占,但至少物資的收集和貯存仍然掌控在朝廷的手裏,朝廷仍然有觸手去觸碰軍閥的命脈。可是在關內呢?”
“在實物稅的基礎下,在後勤徹底外包的背景下,無論是太子和軍閥都有能力掌控大量的絹。”
“同時,常年的和糴代表著,民間已經有了一股可以快速實現糧草交易,收集的渠道、機構和人員組織。”
“這些組織裏有什麽人,這些組織的背後又有誰。你查不清楚,甚至不能去查。”
“而這些人中有沒有太子呢?如果有,是不是意味著太子有能力掙脫你的束縛,獲取到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從而長期與皇帝形成相持。”
“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關東藩鎮對你的強力支援,你會是什麽下場。”
蕭盼盼做了個深唿吸,認真的問道:“現在你還覺得,所謂貨幣的權柄在你的手上嗎?”
他已經無比確定,未來大明在走得更遠,更好的道路上,貨幣將會是一顆奪目無比的寶石。
但它被鑲嵌進了這條功業之路中,它可以供人開采,從而變為這條道路上最耀眼的點綴。
但這塊寶石會從始至終的,用自己渾身散發著的奇異光芒,誘惑著所有開采的人,
一旦這個人的貪欲被激發,一旦這個人的開采變得肆無忌憚,他就會發現,這顆寶石連接著整條道路的根基,挖到最後,就是這條路的塌陷。
“等直播結束後,你去把蕭盼盼之前提到過的所有關於貨幣,稅收的知識都整理出來。”他對自己的大兒子說道。
朱高熾恭敬的領命。
與此同時,在各個時空中,幾乎所有的掌權者都在做著相同的事。
而李隆基這邊則感到了非常的窩火,是對蕭盼盼的窩火。
什麽叫放棄權柄?我怎麽可能放棄這一權柄。李林甫不是我的人嗎?包括以後那些可能圍在李林甫身邊的人,哪一個不是我的人!
他將自己的反駁,原封不動的發給了蕭盼盼。
蕭盼盼看見後,想了想,說道:“就直接的權力從屬上來說,這樣看沒有問題,但實際上的權柄丟失跟權力從屬沒有直接關係。”
“舉個跟你有關的例子吧。”蕭盼盼一邊查著資料,一邊說道:“開元二十五年,你在一天之內賜死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廢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這一事件在曆史上被稱為“一日殺三子”,可以確定的說,三位皇子都是被冤殺的。”
一段話,驚得整個開元以前時空的所有正常人頭皮發麻。連李隆基也被驚得差點從自己的禦座上跳起來。
聽到這的李世民更是感到震驚無比,畢竟他一直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已經夠絕了。
\"當時你最寵愛妃子,武惠妃希望自己的兒子取代你已經定好的太子,所以不斷在你的耳邊吹枕頭風。”
“與此同時,你的這位太子又跟你的寵臣王毛仲有過交往,王毛仲後來因謀反嫌疑被清洗,這位太子雖然未被追究,但很明顯已經上了你們老李家的黑名單。”
李瑛懵了,然後感覺自己要完了。
“另一方麵,李瑛、李瑤、李琚因自己母親失寵,對你和那位武惠妃也多有怨言,所以三人經常聚在一起發牢騷,於是被武惠妃抓住把柄,誣告他們謀反。”
“在這個過程中,張九齡保過太子。但張九齡被罷相後,太子再被誣告,而李林甫的迴答則非常的符合你們老李家最喜歡的標準答案,此陛下之家事也。”
李治沒忍住,有些沒公德的笑了。
“結局是殘酷的,這三人都在一日內被賜死。”
“這跟貨幣的權柄有什麽關係?”李隆基壓著心裏的極度不滿追問道。
“你一日殺三子的反應,明顯是過激的。”蕭盼盼說道,“這種過激除了來源於你們老李家喜歡玩政變的光輝曆史外,還跟當時整個大唐的軍政平衡有關。翻譯一下就是,你在心底裏知道,關內三鎮對你的威脅遠遠大於關東三鎮。”
李隆基一怔,結合著蕭盼盼透露的未來信息,大致明白了她的思路,無外乎是太子和關內軍隊勾結而已。但即便如此,他也莫名的覺得,偏激到這樣也有些過分了。
“為什麽你需要一個安祿山似的人物坐鎮關外,為什麽你總是難以下定決心去調整關東三鎮的布局。除了懶政和路徑依賴之外,自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後勤。”
結合著蕭盼盼之前關於實物稅的進一步解釋,李隆基和所有頭腦清楚的帝王將相們當即就理解了其中的關鍵。
“在關中持續貧瘠的大背景下,關內三鎮的後勤壓力遠遠大於關東,這帶來的結果就是關內三鎮的後勤組織能力進一步失控,甚至瓦解。”
“關中地區的水土流失帶來的政治影響貫穿著整個大唐。最直觀的結果就是關中其實已經養不起一個全國性的政權了,還是到了大唐這種由貴族化向官僚化轉變的全國性政權。”
“你們大唐的皇帝喜歡去洛陽就食,難道是為了旅遊嗎?”
蕭盼盼攤手。
“根據記載和統計,大唐從高宗時期開始到武則天以來,首都長安每年的糧食缺口是二百萬石!”
“而當時的運河漕運效率,最多隻能保證每年八十萬石糧食的轉運,也就是說,關中每年的糧食淨缺口能達到一百多萬石!”
這個數據讓大唐前中期的皇帝們都感到頭疼無比。
“這個問題直到開元二十一年,在裴耀卿的主持下,對漕運的管理和技術進行改革後才得以解決。至此,漕運每年向關中的轉運的糧食超過了二百萬石,你這位皇帝才不用總想著往洛陽跑了。”
聽到這,李隆基瞬間激動了。裴耀卿這個人他可太清楚了,就是現在的長安令。
“去把人請來。”李隆基立刻對高力士下達了命令。
與此同時,蕭盼盼還收到了李世民發來的要求,讓她說明一下這位裴耀卿的各種措施。
蕭盼盼自然滿足,將收集到的相關措施公開的說了一遍,頓時間讓李世民,李治等人心裏的一塊心病消散了。
“實物稅的背景下,後勤是絕對的災難。”蕭盼盼繼續說道,“在府兵製崩潰以後,帝國連首都的糧食都滿足不了,又拿什麽去滿足邊軍呢?”
“張說主政時的思路也很明確就是節流,直接裁軍二十萬。但這根本不夠應對當時大唐的政治軍事局勢。”
“所以一個新的,解決軍糧的方法誕生了,就是之前提過的和糴。這本質上就是一個長期的,大規模的政府外包工程。大量的民間力量參與到了其中,而和糴的規模也達到了每年60多萬貫錢加四百多萬匹絹的程度!”
蕭盼盼搖頭,“在一個連貨幣信用都沒能建立,還需要靠實物作為主要等價交換物的國家,這樣的對外工程轉包就意味著政府對軍事後勤管理的徹底失控!”
李隆基徹底明白他為什麽會一日殺三子了。
“在關東,雖然軍屯營田係統、轉運係統甚至地方行政係統,都逐漸被節度使的軍事係統所侵占,但至少物資的收集和貯存仍然掌控在朝廷的手裏,朝廷仍然有觸手去觸碰軍閥的命脈。可是在關內呢?”
“在實物稅的基礎下,在後勤徹底外包的背景下,無論是太子和軍閥都有能力掌控大量的絹。”
“同時,常年的和糴代表著,民間已經有了一股可以快速實現糧草交易,收集的渠道、機構和人員組織。”
“這些組織裏有什麽人,這些組織的背後又有誰。你查不清楚,甚至不能去查。”
“而這些人中有沒有太子呢?如果有,是不是意味著太子有能力掙脫你的束縛,獲取到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從而長期與皇帝形成相持。”
“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關東藩鎮對你的強力支援,你會是什麽下場。”
蕭盼盼做了個深唿吸,認真的問道:“現在你還覺得,所謂貨幣的權柄在你的手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