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敲側擊自然不可能使一塊木頭登時就七竅玲瓏起來,柳舒大大嘆氣,轉身出去。
秦大摸不著頭腦,便繼續處理那兩大節肥腸,方才她已用醋與白酒再洗過兩次,這會兒細細切來一大把薑絲,用手揉搓,一一搓擦過,直到肥腸內外皆無一點腥氣,顯得清爽白淨,再用清水沖洗,看不見一點髒汙,這就算是將肥腸洗好了。
為了鹵這肥腸,她特地在屠戶那裏買了一大堆東西,這會兒正要拿出來用,蔥白切大段,幹辣椒取五六根,抓兩塊冰糖,一把花椒,一碗香料,備著八角、桂皮、茴香、草果、白豆蔻、砂仁、丁香等等,薑蒜切片。
鍋裏生火,加水與酒,煮開來,放進洗幹淨的大腸,略略焯煮小半刻鍾,洗去腥氣,撈出來,再用清水洗淨,晾在一旁備用。
擦幹淨鍋,熱鍋冷油——豬油是萬萬不能用在這裏的,加油,小火,到油熱氣升起,而又未曾大熱的時候,丟進兩塊冰糖,慢慢攪動,炒出糖色,再丟進薑片、蒜片、蔥段、花椒炒出香氣,加水至能沒過大腸的程度,加入各色滷料,加火燉煮。
她正忙活著滷水時,柳舒正好餵完牛出來,一進門便道:「我和牛商量好了,既是阿安你買迴來了,不如就也叫它秦,再取個名字總覺得不大好聽,萬一撞了村上哪位的尊名,可真是說不清,從今天起,它便叫秦秦,如何?」
秦大手上忙著翻湯,隻道:「為什麽一定要隨我姓?柳姑娘若是喜歡,拿你的姓去也可以的,我又不會介意。」
柳舒哼了聲,答她:「我樂意如此,總之便是叫秦秦了。」
她說完,自己繞著灶台轉兩圈,見秦大鍋裏還是一片香湯,沒瞧見吃的,跟秦大打聲招唿,跑去開了雞籠與後院門,把長大的雞仔們向果園裏吆喝去。
滷料翻煮大半刻鍾,丟進大腸,加柴,大火猛煮,待到水煮開,再減柴到小火,蓋上蓋子,燜煮上半個時辰。
大腸既煮著,秦大便來打那耙豌豆肥腸麵的底料,一勺油辣子,半勺鹽、醬油、青椒末、兩勺蒜水、半勺豆瓣醬、芽菜、醋,打勻,再添一勺豬油候著。
旁邊燉湯的小灶口上再燒一鍋熱水,藤藤菜是方才嬸子讓柳舒和麵一起拿迴來的,再長幾日就得過季了,是以那些老梗都被摒棄,隻留下嫩得能掐出響聲的部分,秦大將它們摘掉過長的老葉,淘洗幹淨,等到水開,放下去焯煮,熟透後一一放在碗裏。
柳舒這會兒趕完雞迴來,背著手好似誰家大爺出來遛彎,慢慢悠悠地晃進來,聞著鍋裏滷料香,直喊肚子餓了,秦大轉過來笑道:「還得一會兒呢,昨天迴來得有些晚,沒來及將肥腸鹵上,隻好這會兒等等了。」
柳姑娘也知她平白變不出飯來,自己也尋個地兒坐下,秦大看著火,免得鍋裏肥腸燒糊,她倆安靜了會兒,柳舒忽地拉長調子叫她:「秦——安——」
秦大半晌沒反應過來,直到柳舒又叫了一句:「秦安!」她方才迷迷濛蒙地應一聲:「啊?」
柳舒登時又搖頭晃腦地嘆氣道:「還說我一叫就知道呢,這會兒都叫上兩聲了。阿安看起來老實誠懇的,沒想到這句話竟是騙人。」
秦大便道:「畢竟此前除了叔祖公……倒也沒什麽人叫過,他都去世許多年,我一時沒有想到,下次必然會記得。」
柳舒問她:「你說叔祖公是秀才,教過你寫字,上次我也見了,雖說是木炭寫的——」
她故意留個話茬,秦大果然抬頭來看,一副想知道她如何評價的樣子,柳舒故作沉吟,道:「但也能見著些風骨,想來你這位叔祖公學問不錯。」
秦大自笑道:「是啊,原是過了鄉試的,那會兒逢著春闈,要進京趕考,他家賣了豬牛湊足路費,送他去參考,不料半途遇上劫匪,所幸留下一條命,迴來了。後來因著家裏窮,他又不大會什麽農事,也沒娶上媳婦兒,賣了老房子,搬到村口土地廟那裏看廟去了。可惜我沒什麽福氣,隻學了些字,讀了兩本《三字經》之類的,叔祖公就去世了。」
柳舒點頭:「不錯,既是能過得試的,多少都有些本事,何況寒門出貴子,若不是逢著匪盜,說不定已經封疆一方了呢。那嬸嬸呢?」
秦大奇道:「柳姑娘今日怎麽對這些感興趣來了?」
「我既是要在這裏住,當然就要對這村中知根知底,否則哪日被人誆了也不知,豈不是很丟你的人?」
秦大笑說:「這倒也是,若是說來,還是過幾日忙起來了,大家都出得門來聚一塊兒才好一個個指給你說道,不過那時人多眼雜,他們看見了隻怕要多想。」
她往村子西邊一指,道:「嬸子是山西邊八王寨上的,方伯娶的續弦,她家裏最擅做媒,十裏八鄉都知道,若是誰家嫁娶有難處的,都去找她家跟人拉線搭橋。」
柳舒拍手便笑:「怪不得嬸子的嘴這樣厲害。」
秦大又道:「伯伯先前那個,是同人換過來的,婆婆那會兒摔了一跤,躺在床上不醒,找了個偏方,差點人參。爺爺那會兒準備賣點東西去托人買,東邊清溪口那邊的找上來,說他家山裏採藥的,正有這樣一根人參,隻是家裏兒子多,娶不起媳婦兒,他們把女兒並藥一起嫁過來,爺爺把我一個小姑姑嫁過去,權當是兩邊都做個好事。」
柳舒聽到這,便勃然大怒道:「呸!倒是把人當什麽雞鴨牛羊的換來換去,還不如直接叫人拿錢買呢,好生不要臉——不過以如此看,想來你爺爺是答應了。」
秦大摸不著頭腦,便繼續處理那兩大節肥腸,方才她已用醋與白酒再洗過兩次,這會兒細細切來一大把薑絲,用手揉搓,一一搓擦過,直到肥腸內外皆無一點腥氣,顯得清爽白淨,再用清水沖洗,看不見一點髒汙,這就算是將肥腸洗好了。
為了鹵這肥腸,她特地在屠戶那裏買了一大堆東西,這會兒正要拿出來用,蔥白切大段,幹辣椒取五六根,抓兩塊冰糖,一把花椒,一碗香料,備著八角、桂皮、茴香、草果、白豆蔻、砂仁、丁香等等,薑蒜切片。
鍋裏生火,加水與酒,煮開來,放進洗幹淨的大腸,略略焯煮小半刻鍾,洗去腥氣,撈出來,再用清水洗淨,晾在一旁備用。
擦幹淨鍋,熱鍋冷油——豬油是萬萬不能用在這裏的,加油,小火,到油熱氣升起,而又未曾大熱的時候,丟進兩塊冰糖,慢慢攪動,炒出糖色,再丟進薑片、蒜片、蔥段、花椒炒出香氣,加水至能沒過大腸的程度,加入各色滷料,加火燉煮。
她正忙活著滷水時,柳舒正好餵完牛出來,一進門便道:「我和牛商量好了,既是阿安你買迴來了,不如就也叫它秦,再取個名字總覺得不大好聽,萬一撞了村上哪位的尊名,可真是說不清,從今天起,它便叫秦秦,如何?」
秦大手上忙著翻湯,隻道:「為什麽一定要隨我姓?柳姑娘若是喜歡,拿你的姓去也可以的,我又不會介意。」
柳舒哼了聲,答她:「我樂意如此,總之便是叫秦秦了。」
她說完,自己繞著灶台轉兩圈,見秦大鍋裏還是一片香湯,沒瞧見吃的,跟秦大打聲招唿,跑去開了雞籠與後院門,把長大的雞仔們向果園裏吆喝去。
滷料翻煮大半刻鍾,丟進大腸,加柴,大火猛煮,待到水煮開,再減柴到小火,蓋上蓋子,燜煮上半個時辰。
大腸既煮著,秦大便來打那耙豌豆肥腸麵的底料,一勺油辣子,半勺鹽、醬油、青椒末、兩勺蒜水、半勺豆瓣醬、芽菜、醋,打勻,再添一勺豬油候著。
旁邊燉湯的小灶口上再燒一鍋熱水,藤藤菜是方才嬸子讓柳舒和麵一起拿迴來的,再長幾日就得過季了,是以那些老梗都被摒棄,隻留下嫩得能掐出響聲的部分,秦大將它們摘掉過長的老葉,淘洗幹淨,等到水開,放下去焯煮,熟透後一一放在碗裏。
柳舒這會兒趕完雞迴來,背著手好似誰家大爺出來遛彎,慢慢悠悠地晃進來,聞著鍋裏滷料香,直喊肚子餓了,秦大轉過來笑道:「還得一會兒呢,昨天迴來得有些晚,沒來及將肥腸鹵上,隻好這會兒等等了。」
柳姑娘也知她平白變不出飯來,自己也尋個地兒坐下,秦大看著火,免得鍋裏肥腸燒糊,她倆安靜了會兒,柳舒忽地拉長調子叫她:「秦——安——」
秦大半晌沒反應過來,直到柳舒又叫了一句:「秦安!」她方才迷迷濛蒙地應一聲:「啊?」
柳舒登時又搖頭晃腦地嘆氣道:「還說我一叫就知道呢,這會兒都叫上兩聲了。阿安看起來老實誠懇的,沒想到這句話竟是騙人。」
秦大便道:「畢竟此前除了叔祖公……倒也沒什麽人叫過,他都去世許多年,我一時沒有想到,下次必然會記得。」
柳舒問她:「你說叔祖公是秀才,教過你寫字,上次我也見了,雖說是木炭寫的——」
她故意留個話茬,秦大果然抬頭來看,一副想知道她如何評價的樣子,柳舒故作沉吟,道:「但也能見著些風骨,想來你這位叔祖公學問不錯。」
秦大自笑道:「是啊,原是過了鄉試的,那會兒逢著春闈,要進京趕考,他家賣了豬牛湊足路費,送他去參考,不料半途遇上劫匪,所幸留下一條命,迴來了。後來因著家裏窮,他又不大會什麽農事,也沒娶上媳婦兒,賣了老房子,搬到村口土地廟那裏看廟去了。可惜我沒什麽福氣,隻學了些字,讀了兩本《三字經》之類的,叔祖公就去世了。」
柳舒點頭:「不錯,既是能過得試的,多少都有些本事,何況寒門出貴子,若不是逢著匪盜,說不定已經封疆一方了呢。那嬸嬸呢?」
秦大奇道:「柳姑娘今日怎麽對這些感興趣來了?」
「我既是要在這裏住,當然就要對這村中知根知底,否則哪日被人誆了也不知,豈不是很丟你的人?」
秦大笑說:「這倒也是,若是說來,還是過幾日忙起來了,大家都出得門來聚一塊兒才好一個個指給你說道,不過那時人多眼雜,他們看見了隻怕要多想。」
她往村子西邊一指,道:「嬸子是山西邊八王寨上的,方伯娶的續弦,她家裏最擅做媒,十裏八鄉都知道,若是誰家嫁娶有難處的,都去找她家跟人拉線搭橋。」
柳舒拍手便笑:「怪不得嬸子的嘴這樣厲害。」
秦大又道:「伯伯先前那個,是同人換過來的,婆婆那會兒摔了一跤,躺在床上不醒,找了個偏方,差點人參。爺爺那會兒準備賣點東西去托人買,東邊清溪口那邊的找上來,說他家山裏採藥的,正有這樣一根人參,隻是家裏兒子多,娶不起媳婦兒,他們把女兒並藥一起嫁過來,爺爺把我一個小姑姑嫁過去,權當是兩邊都做個好事。」
柳舒聽到這,便勃然大怒道:「呸!倒是把人當什麽雞鴨牛羊的換來換去,還不如直接叫人拿錢買呢,好生不要臉——不過以如此看,想來你爺爺是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