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管理者,首先要製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麵進的方向 。


    製定完目標之後,要分解目標,將目標分解到個人並落實執行。


    也許計劃執行中會遇到客觀情況的變化,那計劃也會跟著進行相應的調整,但是大的框架是不變的。


    當前部落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生存,簡單說就是要讓族人吃飽飯。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部落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獲得充足的食物。


    原始大陸上並不缺少可食用的動物和植物。他們缺乏的是捕獵的方法和工具。缺乏的是發現和種植可食用的糧食作物。


    如果要按照曆史的發展。從原始社會進入到農耕社會,這個過程需要幾千年,甚至幾萬年,但作為穿越者,他有信心將這個曆史進程壓縮到幾十年甚至是十幾年內。


    根據在洞口所見的植物分布,他感覺自己穿越到了和中國東北氣候相似的區域。


    他按東北地區的環境條件製定了一個計劃,當然這個時代的氣候與後世可能會有較大的變化,但是這並不重要,他先給自己製定一個計劃表,然後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再做調整。


    部落目前有388名族人,成年男性有132,成年女性有144人,未成年的小孩有80人(20個尚在哺乳,另外60個是身高不足1米的未成年)。


    老人和殘疾人有32人(其中老人隻有不足10人,另外二十幾個人都是成年的男性殘疾人。這些人口數據,不是大巫告訴他的。是他自己在短時間內觀察到的。


    作為一個特種兵,他對周邊環境的感知超過常人,時刻關注周邊環境的變化,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這些人口數據和部落的情況,他隻經過了一個下午就觀察清楚了。


    顯然這樣的人口結構,說明鹿部落的戰鬥力不強。


    成年男性偏少,殘疾人偏多,應該是外出捕獵的風險太大造成的。


    陸子龍觀察了一下,他們使用的武器是石刀,石矛和石斧。


    石刀、石矛、石斧都是用堅硬的礫石磨製出來的。


    在族人們切割分解大蛇的時候,他在部落中走了一下,在部落族人居住的大山洞旁邊還有兩個小山洞,其中一個小石洞中大概有30多人在磨製石器。


    “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是“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顯著標誌,由此判斷他所處的時代至少是新石器時代。


    雖然這些人身高普遍偏矮,但就五官和膚色來看,除了髒肮之外和現代人沒有差別。


    通過今天去捕獵大蛇所遇到的動物來看,也和穿越前的動物沒有大的差別,部落的族人明顯有了家庭的觀念,他們以家為單位住在洞穴的兩側。


    效率低下的生產力,造成大家不得不依靠部落共同生存。


    但他們有些人身上掛著五顏六色的石子,有的人掛的則是獸牙,或者是其他裝飾品。但是大部分人什麽也沒有。可見部落有了初步的私有化意識。


    他由此判斷自己穿越到了距今不足1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有了這些基礎的判斷,他製定計劃的可行性就又提高了幾分。


    人是一切核心和基礎,沒有人什麽都創造不了。因此部落要發展,首先要發展人口。


    5年內要保證部落的人口從目前的近400人發展到1000人。這是未來5年的工作核心。其他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來製定的。他製定的未來五年的重點工作有以下六項:


    一,尋找穩定的食物來源


    包括1.


    至少找到野生小麥、水稻,大豆、高粱等糧食作物的種子,至少開墾部落山洞前2000畝土地用來種植。


    2.找到蘋果樹,桃樹,梨樹等果樹進行種植,補充部族人們所需要的維生素


    3.馴化和養殖;在狩獵中抓獲以下動物進行馴化和養殖。


    雞,鴨,鵝等家禽


    豬,羊,兔等食用家畜


    牛,馬,驢,等畜力家畜


    4.挖塘養魚 食物多樣化,如果有可能發展類似於“桑基魚塘”的生態循環農業。


    桑基魚塘是種桑養蠶同池塘養魚相結合的一種生產經營模式。


    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種植桑樹,以桑葉養蠶,以蠶沙、蠶蛹等作魚餌料,以塘泥作為桑樹肥料,形成池埂種桑,桑葉養蠶,蠶蛹喂魚,塘泥肥桑的生產鏈條,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進,達到魚蠶兼取的效果。


    大家的印象中,隻有在南方才能建成桑基魚塘 ,東北地區,尤其是大興安嶺,小興安嶺等地是高寒地區,有效積溫少,無霜期短,不適合大規模農業生產,尤其不適合養蠶。


    但是眾所周知的北大荒其實就在東北平原的最北邊,那可是全國著名的大糧倉。


    而且陸子龍穿越前,有一批農業科學家在大興安嶺林區成功的養殖了柞樹蠶。


    因此他是有可能建設好屬於本時空的“桑基魚塘”式的生態循環農業的。


    二、解決服裝問題。


    1、找到和種植苧麻,製作服裝和繩索


    2、找到蠶,養殖柞樹蠶。柞樹在東北地區廣泛分布,本時空中古分布的就更廣,部落洞口前的樹林中就有很多柞樹。


    部落現在是柞樹具備,隻待找到蠶了。


    部落現在還沒有服裝的概念,隻是用獸皮來裹住身體用來保護脆弱的下體。


    5年內最好能找到蠶,這樣就能製作絲綢。找不到蠶的話就隻能用麻線紡織布料,製作服裝了。


    三、修建城牆和建設部落城市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生理需求和安全是最基本的保障。


    人從“穴居”和“巢居”發展到石房,磚瓦房,到鋼筋水泥的城市是一個曆史漸進的過程,用了1萬年。


    但是,他卻要帶領大家直接跨越式發展,將部落從“穴居”直接發展到“城市時代”。


    城牆作為防禦體係在人類曆史中出現了幾千年,隻是進入現代社會,熱兵器代替冷兵器後,在逐步退出曆史舞台。


    在5年內通過對城牆的建設和城市房屋的搭建,為部落培養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同時帶動部落製陶,和建築材料的發展。


    具體為:


    第一項圍繞部落建造一座寬5米,高5米以上的城牆


    第二項給部落族人建造500座房屋。


    以上的幾項是解決部落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部落的生存問題解決後,就要解決部落的發展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鹿部落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叼著貓的老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叼著貓的老鼠並收藏鹿部落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