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在祁連山一帶的吐穀渾王慕容碎奚聽說冉閔大軍消滅了張氏涼國政權,害怕冉閔大軍西進,乘機攻打吐穀渾。


    又聽說如今的慕容雪晴乃是冉閔的皇後,於是急忙派出使者,攜帶良馬5000匹、金銀500斤,向冉閔俯首稱臣。


    吐穀(yu)渾,既為國名,也為人名——慕容吐穀渾。


    慕容吐穀渾是鮮卑慕容氏單於慕容涉歸的長子,按照輩份,應是燕國第一任君主慕容皝的大伯。


    當年慕容涉歸分給慕容吐穀渾700戶人口,在慕容涉歸死後,其嫡子慕容廆(慕容皝的父親)繼位單於,因與慕容吐穀渾不和,慕容吐穀渾便率部西遷。


    慕容吐穀渾死後,其孫子慕容葉延在沙州(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穆克灘一帶)建國,設置司馬、長史等官,以祖父吐穀渾為其族名。


    從此,吐穀渾由人名轉為姓氏和族名,其地理疆域主要包括祁連山脈東西一帶、青海的黃河上遊以及四川西北部地區。


    按照輩分,如今的吐穀渾王慕容碎奚應該還應該稱慕容雪晴為“姑奶奶”。


    冉閔聽後,心中甚是高興,於是封吐穀渾王慕容碎奚為安遠將軍、漒川侯。


    且說呂光逃離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後,一路北上,沿途殺人搶劫,搶得駱駝近千匹,糧食無數。


    後來,又聽說鄧遐大敗張天錫,張天錫歸降冉魏,鄧遐大軍開始北上,接管張掖、酒泉和敦煌三郡,心中害怕。


    “蒼茫大地,遼闊萬裏,竟然無我一人立足之地!”


    呂光無處可去,自知又不敵鄧遐大軍,於是隻好乘著冬季到來,沙漠風小的時機,準備好飲用之水和糧食,全部馱於駱駝背上,而後帶領大軍穿越沙漠,直向西域而來。


    西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上的西域一般是指玉門關(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北小方盤城)和陽關(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以西,蔥嶺、巴爾喀什湖以東,北至阿爾泰山,南至昆侖山的廣大地域。


    而廣義上的西域則是在狹義上的西域延伸至今天的中亞、西亞及印度。


    據可考曆史記載,西域大約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形成國家。不過此時的國家,大小不一,許多都是建立在綠洲之上的小國。


    在西漢時,雖有“西域三十六國”之稱,但多指人口比較眾多的國家,其實還另有一些小國,根本不止36國,有記載的國家就有60多個。


    這些國家,大部分都在今天我國的新疆境內,但也有一些國家分布在中亞地域。


    如康居(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大宛(今塔吉克斯坦境內)、大月氏(今哈薩克斯坦境內)、難兜(今印度境內)、桃槐(今阿富汗境內)、休修(今塔吉克斯坦境內),烏孫(在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和無雷(今中國與塔吉克斯坦境內)。


    西域諸國連年戰爭,相互兼並,在晉朝初年時,形成了鄯善、車師、焉耆、龜茲、於闐等幾個屈指可數的大國。


    不過,即便是大國,相對於中原來說,仍然是小國。


    據記載,當時的焉耆國(今新疆焉耆迴族自治縣),先後吞並尉犁、渠犁等國,成為西域最為強大的國家,方圓四百裏,國內有九城,人口5.2萬人。


    龜茲國(今新疆庫車縣),也是當時的西域大國之一,號稱東西千餘裏,南北六百裏,人口最多時多達8萬人。


    呂光大軍一路步行,速度緩慢,到年底之時,才越過沙漠,抵達焉耆國。


    焉耆及其附屬見呂光大軍到來,自知不敵,紛紛請降。


    呂光一邊安撫諸國,同時吸納西域將士,繼續西進,至與焉耆國相鄰的龜茲國時,大軍已有3萬,騎兵過萬,駱駝達2000多隻。


    龜茲王不甘屈服於呂光,於是堅壁清野,將城外百姓全部遷入城中,帶領諸附屬國據城抵抗。


    呂光大軍多次攻城,卻因城池高大,屢攻不下。


    於是呂光派兵將延城(龜茲國都,在今新疆庫車縣南)團團包圍,準備以困之法,迫使龜茲國王投降。


    龜茲國王見呂光大軍兵力分散,於是經常派出軍隊四處出擊,襲擊呂光大軍。


    呂光命令大軍在延城外,每隔五裏設一營寨,深挖溝,高築牆,完全將延城困死。


    又為了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呂光命人砍來樹木,做成木人,然後給木人披上衣甲,立於土牆之上,僅露出一個腦袋,作為疑兵迷惑龜茲大軍。


    龜茲國王見呂光大軍人多勢眾,又四麵圍城,心中害怕,於是從此再也不敢出城。


    經過半年圍困,延城內糧草斷絕,無以為繼。於是龜茲王帛純派出使者,攜帶重金求援於獪胡國。


    獪胡國王知道自己與龜茲是唇亡齒寒,一榮俱榮,一辱俱辱,若是龜茲國被攻破,呂光的下一個目標便是自己。


    於是獪胡國王派弟弟率兵2萬前去救援,又聯合溫宿國、尉頭國等國,發兵7萬多,一同援救龜茲。


    西域諸國都是遊牧民族,將士善騎善射,弓馬嫻熟,個個身穿鎖子甲,異常堅硬,弓箭都射不進去。


    兩軍交戰,西域諸國的將士個個手拿套馬繩,騎在馬上,扔出繩索,百發百中,將呂光的大軍如同牛羊一樣套住。


    呂光各部不敢前出,隻好集結於土牆之下,依靠土牆來抵擋西域騎兵。


    此時,呂光心道:“如今敵眾我寡,若是各營各自為戰,力量分散,必然會被他們各個擊破,這不是好的方法。


    敵人多為騎兵,身穿鎧甲,弓箭又射不透,不宜遠攻,那麽我何不剁了他的馬腿?”


    於是,呂光將大軍集合一處,每日操練勾鎖戰法,並以原來的4000名精騎作為機動力量,哪一處若是被敵人突破,騎兵隨時補充各處缺口。


    呂光大軍與西域聯軍在延城城西會戰,呂光令大軍擺成圓形,當西域騎兵衝進來後,大軍內部的鉤槍手,專門鉤割馬蹄。


    戰馬倒地,呂光大軍一哄而上,亂刀剁斬。


    而呂光大軍等西域聯軍衝進陣營之後,再慢慢收縮包圍圈,鉤槍手在前,其它步兵在後,騎兵則在外四處遊蕩。


    城西之戰,呂光大敗西域聯軍,斬首1萬餘人,龜茲國王帛純連夜棄城出逃。


    城西一戰,呂光聲名大震,西域各國嚇得心驚膽顫,紛紛遣使納貢,願意歸附呂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