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呂光平定西域諸國的同時,經過近半年的準備,於次年四月份,鄧遐和桓石虔二人帶領大軍2萬,驅趕著700匹駱駝開始穿越沙漠,向西域而來。
鄧遐大軍到達車(ju)師國(今新疆吐魯番市西北),車師王國見大軍到來,頓時嚇得連忙出城迎接。
鄧遐大軍在車師國休整半月,待補充好淡水和糧食之後,再次西行,直擊焉耆國。
此時,正值七月,鄧遐聽說呂光在延城(今新疆庫車縣南)正與龜茲、獪胡、溫宿、尉頭等國大戰,於是心中高興,連忙派桓石虔帶領5000輕騎輕裝前進,襲擊呂光。
可是,待桓石虔到達之時,呂光已經大敗西域諸國聯軍,占領了延城。
桓石虔聽說呂光用勾鎖戰法鉤斷戰馬的馬蹄,西域大軍戰敗,心中害怕,於是不敢輕易前進。
“我率領的5000名將士皆為騎兵,沒有步兵相助,如果呂光用勾鎖戰法削去我的馬蹄,那該怎麽辦?”
於是,桓石虔暫停前行,在焉耆國(今新疆焉耆迴族自治縣)以東50裏地的一處濕地附近安營紮寨,等待鄧遐大軍的到來。
半個月後,鄧遐大軍到來,桓石虔連忙將呂光用勾鎖戰法大敗西域諸國聯軍的方法告訴了鄧遐。
鄧遐聽後,心中也是害怕。
“我們的重裝鐵騎雖然人馬皆用鐵甲附身,但是馬蹄卻露於其外,一旦呂光繼續用鉤鎖戰鬥削去我們鐵騎的馬蹄子,那可如何是好?”
鄧遐左思右想,於是決定使用“引蛇出洞”的方法。
鄧遐叫來3000名身穿玄甲的重裝步兵,令他們開始練習馬術以及護腿刀法。
一個月後,3000名重裝步兵皆已熟練掌握騎馬之術和護腿刀法,於是鄧遐令桓石虔帶領眾將士們前去挑戰。
呂光聽說對方僅來了數千騎兵,以為是鄧遐大軍的前鋒,頓時心中高興,於是派出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個個手持鉤矛。
桓石虔見對方出城迎戰,心中高興,於是大喝一聲,命令眾騎兵開始發起進攻。
3000名騎兵奔馳,一時戈壁灘上沙塵四起。
就在這時,隻見呂光部署在前方的騎兵紛紛向兩側跑去,露出了部署在中央位置的步兵。
眾步兵一哄而上,個個手持鉤矛,向桓石虔大軍殺來。
桓石虔見罷心喜,於是大喝一聲:“下馬——”
眾將士紛紛跳下戰馬,身披重甲,手持一人高的斬馬刀,向呂光大軍的步兵殺來。
兩軍對戰,呂光大軍的鉤矛刺在重裝步兵的身上,滑起一道道的火星。
而3000名重裝步兵則手持斬馬刀,不斷地下砍,將一名名的呂光大軍斬為兩半。
呂光所屬步兵皆乃新招募的西域將士,身上連個鎧甲都沒有,在斬馬刀的不斷揮砍之下,要麽就是身斷兩半,要麽就是頭顱飛落。
此時,呂光手下校尉彭晃見罷,連連大喊道:“鉤去他們的雙腿!”
3000名重裝將士身披鎧甲,但是為了方便行動,雙腿之上隻有裙鎧,腳脖子上卻沒有護甲。
呂光眾將士聽後,紛紛揮動鉤矛,向3000名重裝將士的腳脖處掃來。
就在這時,隻見3000名重裝將士紛紛將一人高的斬馬刀的刀刃插入地麵之上,而後雙手拖著斬馬刀前進。
這一招,正是鄧遐發明的“拖刀術”。
刀矛相交,3000名重裝將士將斬馬刀高高抬起,將呂光大軍的鉤矛擋於空中,而後攔腰橫斬,剁為兩半。
呂光大軍見鉤鎖戰法失去功效,紛紛大驚,四處逃散,3000名重裝步兵乘勝追殺。
就在這時,隻見兩側煙塵四起,2000名輕騎兵兵分兩路,個個手持弓箭,鬆弦放箭。
這一招也是鄧遐發明的,因為對方手中有鉤矛,專門削去戰馬的馬蹄,所以鄧遐決定不與呂光大軍近戰,專門用弓箭射擊。
箭矢如雨,如雨點一樣灑落,呂光大軍身中弓箭,紛紛倒地。
2000名騎兵一路追擊,在還未到達延城(今新疆庫車縣南)時,呂光手下的5000名步兵已經全部被箭矢射殺。
鮮血染紅了大地,如同一朵朵盛開的花朵,無比的嬌豔。
呂光聽說之後,心中大驚,於是連忙令人關閉城門,拒城不出。
鄧遐派大軍將延城團團包圍,同時邀請西域諸國的國王前來延城觀戰。
西域諸國的國王派遣使者來到延城,隻見鄧遐大軍已將延城團團包圍,而呂光大軍則閉城不出,頓時紛紛大驚。
鄧遐召集各國使者,說道:“呂光乃是朝廷的叛徒,我奉大漢天子之命,前來追擊,解救你們於水火之中。
隻要你們配合我們的行動,待我斬殺呂光之後,仍然讓你們各為其主!”
西域諸國的使者聽說鄧遐是大漢天子派來的軍隊,一時心中大驚,在他們的心中,沒有什麽三國魏蜀吳,也沒有什麽大晉王朝,更沒有五胡十六國的前趙、後趙、前燕和前秦的概念。
在他們的心中,大漢王朝乃是天之上國,大漢天子乃是上天派來的神隻,是正統。
各國使者紛紛返迴,過不多日,各國國王先後到來,參拜鄧遐,紛紛表示願意出兵圍攻呂光。
一個月後,近5萬大軍先後到來,將延城團團包圍。
眾西域將士挖掘溝渠,修築堤壩,引來天山消雪之水,而後挖開堤壩,水漫延城。
大水衝進延城之內,衝倒房屋,灌進院落,百姓見後,打開城門,紛紛出逃。
“將軍,呂光帶著一支騎兵駛出西城門,向西方去了!”
鄧遐聽後,心中高興,於是帶領1000名騎兵開始追擊。
這1000名騎兵個個一人雙馬,鄧遐決定換馬不換人,追逐不上呂光誓不罷休。
呂光帶領數百騎兵在前逃跑,鄧遐帶領1000名騎兵,一人雙馬,在後追擊。
半日之後,呂光大軍的戰馬一個個累得口吐白沫,倒地不起,而鄧遐大軍則更換馬匹,繼續追擊。
前方有一條河流擋住了呂光等人的去路。
延城(今新疆庫車縣南)位於天山南麓,天山南麓的冰雪融化之後,由北向南流淌,形成了多條河流,最後匯入塔裏木河之中。
呂光見河流擋路,又無橋梁,頓時心中大驚:
“老天,你這是非要置我於死地嗎?”
鄧遐大軍到達車(ju)師國(今新疆吐魯番市西北),車師王國見大軍到來,頓時嚇得連忙出城迎接。
鄧遐大軍在車師國休整半月,待補充好淡水和糧食之後,再次西行,直擊焉耆國。
此時,正值七月,鄧遐聽說呂光在延城(今新疆庫車縣南)正與龜茲、獪胡、溫宿、尉頭等國大戰,於是心中高興,連忙派桓石虔帶領5000輕騎輕裝前進,襲擊呂光。
可是,待桓石虔到達之時,呂光已經大敗西域諸國聯軍,占領了延城。
桓石虔聽說呂光用勾鎖戰法鉤斷戰馬的馬蹄,西域大軍戰敗,心中害怕,於是不敢輕易前進。
“我率領的5000名將士皆為騎兵,沒有步兵相助,如果呂光用勾鎖戰法削去我的馬蹄,那該怎麽辦?”
於是,桓石虔暫停前行,在焉耆國(今新疆焉耆迴族自治縣)以東50裏地的一處濕地附近安營紮寨,等待鄧遐大軍的到來。
半個月後,鄧遐大軍到來,桓石虔連忙將呂光用勾鎖戰法大敗西域諸國聯軍的方法告訴了鄧遐。
鄧遐聽後,心中也是害怕。
“我們的重裝鐵騎雖然人馬皆用鐵甲附身,但是馬蹄卻露於其外,一旦呂光繼續用鉤鎖戰鬥削去我們鐵騎的馬蹄子,那可如何是好?”
鄧遐左思右想,於是決定使用“引蛇出洞”的方法。
鄧遐叫來3000名身穿玄甲的重裝步兵,令他們開始練習馬術以及護腿刀法。
一個月後,3000名重裝步兵皆已熟練掌握騎馬之術和護腿刀法,於是鄧遐令桓石虔帶領眾將士們前去挑戰。
呂光聽說對方僅來了數千騎兵,以為是鄧遐大軍的前鋒,頓時心中高興,於是派出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個個手持鉤矛。
桓石虔見對方出城迎戰,心中高興,於是大喝一聲,命令眾騎兵開始發起進攻。
3000名騎兵奔馳,一時戈壁灘上沙塵四起。
就在這時,隻見呂光部署在前方的騎兵紛紛向兩側跑去,露出了部署在中央位置的步兵。
眾步兵一哄而上,個個手持鉤矛,向桓石虔大軍殺來。
桓石虔見罷心喜,於是大喝一聲:“下馬——”
眾將士紛紛跳下戰馬,身披重甲,手持一人高的斬馬刀,向呂光大軍的步兵殺來。
兩軍對戰,呂光大軍的鉤矛刺在重裝步兵的身上,滑起一道道的火星。
而3000名重裝步兵則手持斬馬刀,不斷地下砍,將一名名的呂光大軍斬為兩半。
呂光所屬步兵皆乃新招募的西域將士,身上連個鎧甲都沒有,在斬馬刀的不斷揮砍之下,要麽就是身斷兩半,要麽就是頭顱飛落。
此時,呂光手下校尉彭晃見罷,連連大喊道:“鉤去他們的雙腿!”
3000名重裝將士身披鎧甲,但是為了方便行動,雙腿之上隻有裙鎧,腳脖子上卻沒有護甲。
呂光眾將士聽後,紛紛揮動鉤矛,向3000名重裝將士的腳脖處掃來。
就在這時,隻見3000名重裝將士紛紛將一人高的斬馬刀的刀刃插入地麵之上,而後雙手拖著斬馬刀前進。
這一招,正是鄧遐發明的“拖刀術”。
刀矛相交,3000名重裝將士將斬馬刀高高抬起,將呂光大軍的鉤矛擋於空中,而後攔腰橫斬,剁為兩半。
呂光大軍見鉤鎖戰法失去功效,紛紛大驚,四處逃散,3000名重裝步兵乘勝追殺。
就在這時,隻見兩側煙塵四起,2000名輕騎兵兵分兩路,個個手持弓箭,鬆弦放箭。
這一招也是鄧遐發明的,因為對方手中有鉤矛,專門削去戰馬的馬蹄,所以鄧遐決定不與呂光大軍近戰,專門用弓箭射擊。
箭矢如雨,如雨點一樣灑落,呂光大軍身中弓箭,紛紛倒地。
2000名騎兵一路追擊,在還未到達延城(今新疆庫車縣南)時,呂光手下的5000名步兵已經全部被箭矢射殺。
鮮血染紅了大地,如同一朵朵盛開的花朵,無比的嬌豔。
呂光聽說之後,心中大驚,於是連忙令人關閉城門,拒城不出。
鄧遐派大軍將延城團團包圍,同時邀請西域諸國的國王前來延城觀戰。
西域諸國的國王派遣使者來到延城,隻見鄧遐大軍已將延城團團包圍,而呂光大軍則閉城不出,頓時紛紛大驚。
鄧遐召集各國使者,說道:“呂光乃是朝廷的叛徒,我奉大漢天子之命,前來追擊,解救你們於水火之中。
隻要你們配合我們的行動,待我斬殺呂光之後,仍然讓你們各為其主!”
西域諸國的使者聽說鄧遐是大漢天子派來的軍隊,一時心中大驚,在他們的心中,沒有什麽三國魏蜀吳,也沒有什麽大晉王朝,更沒有五胡十六國的前趙、後趙、前燕和前秦的概念。
在他們的心中,大漢王朝乃是天之上國,大漢天子乃是上天派來的神隻,是正統。
各國使者紛紛返迴,過不多日,各國國王先後到來,參拜鄧遐,紛紛表示願意出兵圍攻呂光。
一個月後,近5萬大軍先後到來,將延城團團包圍。
眾西域將士挖掘溝渠,修築堤壩,引來天山消雪之水,而後挖開堤壩,水漫延城。
大水衝進延城之內,衝倒房屋,灌進院落,百姓見後,打開城門,紛紛出逃。
“將軍,呂光帶著一支騎兵駛出西城門,向西方去了!”
鄧遐聽後,心中高興,於是帶領1000名騎兵開始追擊。
這1000名騎兵個個一人雙馬,鄧遐決定換馬不換人,追逐不上呂光誓不罷休。
呂光帶領數百騎兵在前逃跑,鄧遐帶領1000名騎兵,一人雙馬,在後追擊。
半日之後,呂光大軍的戰馬一個個累得口吐白沫,倒地不起,而鄧遐大軍則更換馬匹,繼續追擊。
前方有一條河流擋住了呂光等人的去路。
延城(今新疆庫車縣南)位於天山南麓,天山南麓的冰雪融化之後,由北向南流淌,形成了多條河流,最後匯入塔裏木河之中。
呂光見河流擋路,又無橋梁,頓時心中大驚:
“老天,你這是非要置我於死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