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周易道細致講解之後,王遙便排除了【有】存在獨立意誌的幾乎所有可能性。
在目前的所有假設中,隻有一種可能性【有】能擁有獨立意誌。
那就是跟宇宙一樣,以確定的大道為根基,用變化演化出獨立意誌。
雖說大道規則就是物理常數,但是這種說法隻是一種便於理解的說法。
四象世界的聖人們感悟大道,有多少能準確感知到具體的物理常數,理解數字化的世界呢?
幾乎沒有。
通常情況下,所謂的感悟大道、理解大道,指的是通過各種現象來確定一些不變的規律。
比如用概率學結合正態分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
比如用日心說更加方便理解引力的存在。
比如用數學方法找博弈論最優解,得到近似37%的答案。
以及很多聖人通過各種方式發現的自然對數e近似值,3、2.7......
通過這些生活上、物質上的方法追求答案的過程,得到答案的過程,便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存在的地方。
因此,永恆不變的真理或者說真理路徑隻有這兩種存在形式。
永恆不變的真理是世界誕生之前,【虛】與【有】結合時便存在最初規則。
比如之前提到的,根據【質能存在】與【質能運動】這兩個基本規則演化出的“宇宙內最高速度必須是靜質量為0的粒子運動時的速度”。
這些最初規則構成了代碼運行環境,之後宇宙才能在這個環境中演化出對應的大道。
真理路徑就是根據宇宙演化出的大道,反推迴最初規則、乃至基本規則的過程。
永恆不變的真理與真理路徑是相同的,也是不同的。
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視角】,即認知能力。
王遙他們這些虛之顯化,看待永恆不變的真理就跟普通人看到一塊平平無奇的石頭一樣。
我看到了它,知道它在這裏,也知道它的一切表現形式,也知道它為什麽這麽表現。
所以它就應該在這裏,維持著這個樣子。
這是已知、全知帶給他們的理所當然。
但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對於人和其他眾生來說,就隻能通過真理路徑的方式去認知。
他們相較於王遙等人來說,就是盲人。
哪怕是天下無敵的聖人,對王遙他們來說也隻是一個長得高大、耐心細致、思維敏捷、記憶超群的盲人。
他們能通過自己摸索到的世界的【真實】,通過他們的智慧、邏輯反過來推演出真理的完整模樣,但是他們永遠不可能像王遙他們這樣,直接認識完整的真理。
這就是為什麽王遙、周易道他們可以隨便揉捏大道,像小孩子玩橡皮泥一樣。
就是因為他們不需要像普通聖人那樣,在大腦中有個反推真理的過程。
他們用的雖然是人類的身體,但是雙方認知能力不同,能力上限也就完全不同。
宇宙是將永恆不變的真理作為【實】,將大道不斷的演化、變化作為【虛】。
由真理演化大道,虛實結合便誕生了獨立意誌。
眾生也是一樣。
將物質身體作為【實】,將不斷演化、變化的生物電流作為【虛】。
由身體催生生物電流,虛實結合便誕生了獨立意誌。
所以,【有】想誕生獨立意誌的話,也必須要將一個確定的存在作為【實】,一個變化的存在作為【虛】。
且實必須可以源源不斷地催生出虛,才能誕生出獨立意誌。
所以在王遙目前已知的信息中,隻有一種情況可能存在誕生【有】獨立意誌的【實】與【虛】。
那就是,【有】本身就是一種不確定物。
有一個悖論叫做增殖悖論,是王遙命名的一個趣味題,並不是什麽很著名的悖論問題。
這個增殖悖論講的是:
如果王遙自身的體細胞,每隔一秒每個體細胞都有一次選擇權,它們會隨機選擇以下兩種狀態,概率均等。
1.分裂出一個完全相同的體細胞。
2.自我毀滅。
那麽王遙最終會:
a.徹底死亡
b.趨近不變
c.無限增殖
當你想清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再想想如果是三種狀態中選呢?
1.分裂出一個完全相同的體細胞。
2.分類出兩個完全相同的體細胞
3.自我毀滅。
這兩個很有趣的問題就可以解釋【有】為什麽可能是不確定物。
1.不變本身就可能是一種變化。
2.存在無限的變化,且終結的概率越來越低,也並不意味著終結的可能性不存在。
就像在實數的完備性得到證明之後,數學家們才真的認可0.99循環等於1。
因此,在【有】完全被王遙認知之前,他也無法排除這種“絕對不可能”的可能性。
他倒是不會用這種不可能的可能性為自己的擔憂開脫,所以他在尷尬的情況下,就試圖用妖聖的尷尬來緩解自己的尷尬。
妖聖很單純,也很配合,完全沒有看出來應該窘迫的是王遙。
祂的知識量都無法跟普通聖人比,就更別說跟王遙、周易道這種先天聖人比了。
因為無知,所以無法正確理解,隻能用抽象的方式理解個大概,這很正常。
但王遙可是比全知的聖人還要全知的存在。
他在沒有完全理清先天神器與【有】的區別之前,就因為聯想到【有】可能存在的獨立意誌而感到驚訝,甚至將髒話脫口而出。
相比之下還是王遙的這個行為更蠢、更值得羞愧一點。
不過,這種對比其實沒什麽意義,因為雙方信息差太多了,這隻能算是王遙在周易道麵前的表演。
而參演者就是他與妖聖。
為什麽王遙要做這種無意義的事呢?反複強調這種事難道不是隻會傷害到妖聖的感情嗎?
當然不是。
因為對妖聖無知的“嘲諷”是由周易道起的頭。
不管她是為了維護王遙而岔開話題,還是真的對妖聖的無知單純產生了好奇與探究的心理,總之王遙是要管的。
而怎麽管也是一門藝術。
站在妖聖那一邊維護妖聖?如果是陳曦的話,這麽做肯定可以,但是周易道不喜歡王遙站在其他人那一邊反駁自己。
所以這種方法肯定不行。
直接自爆,說自己的行為更蠢一點?妖聖不會理解他的言論的,因為雙方信息差太多了。
如果把妖聖換成其他先天聖人,他們幾人內部交流的話,直接把話說開就沒問題了。
所以這種方法也不行。
因此,打圓場也是需要技術的。
他故意把這段帶有嘲諷意味的對話轉變成了搞笑為主的歡快對話,這樣不但能緩解氣氛,還能拉近跟妖聖的距離。
當然,需要等妖聖把這件事想清楚之後才能拉近距離。
在此之前,王遙和妖聖還是屬於路人關係,甚至算不上朋友。
“既然你已經知道李詩寒和鍾靈之間的糾纏關係,那我就先迴去咯,把艾比一個人放在那邊,我還是有點不放心。”
“欸?你不帶著我一起嗎?”
“你還是去找陳曦吧,她現在應該更需要你的幫助。”
“那我們的約會要排到什麽時候?明天還是後天?”
“就定在最後一天吧。”
跟來時不同,周易道的身影直接消散,比聲音離開得都快。
最後一天。
妖聖聽不懂最後一天是哪一天,王遙倒是很清楚,最後一天指的是任務期限的最後一天。
最後一天嗎?王遙默然無語。
光是陪鍾靈約會了一上午,他就收集到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等到任務期限的最後一天,他們真的有空閑約會聊天、談談感情嗎?
原本他是打算按照順序,最後一天跟維克特約會。
剛好他們兩人組成偵查小隊,一起通過王遙收集到的線索去探查被隱藏起來的真相。
就這樣將約會當做娛樂活動的同時順便解決主線任務的遺留問題,不是挺好的嗎。
可惜現在計劃被打亂了,隻能依照周易道的提醒去找陳曦。
陳曦原本定在第三個,周易道這個原定的第二位挪到最後一位去,那麽現在陳曦的順位就變成第二個了。
也算是“按計劃進行”了。
“妖聖再見,我還有事,就先走了哦。”
“等等,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王遙,裂土封王的王,一步之遙的遙。你呢?”
“我的名字嗎?唉,我都已經忘記了,不過我的外號倒是挺多。”
“妖居然不是隻有外號嗎?這個世界的人還挺厲害的,居然還給妖起名字。我昨天認識的那個妖聖朋友就沒有名字,隻有綽號和名號。綽號是獼猴王,名號是通風大聖。”
灰霧中傳來了一絲歎息。
“如果我說我不是天生妖物呢?”
“難道剛剛那張臉是?”
王遙有些驚訝,但是腦子又開始飛快轉動起來。
剛剛出現的巨大人臉,確實有可能是人類化妖的殘留的特征,但是很奇怪的一點是,祂的心境跟野獸沒有任何區別。
難道祂是凡人化妖?怎麽可能?
【化妖】跟【化靈】、【化神】是完全相同事物的不同說法,都是指生物形態發生變態轉變的過程。
在目前的所有假設中,隻有一種可能性【有】能擁有獨立意誌。
那就是跟宇宙一樣,以確定的大道為根基,用變化演化出獨立意誌。
雖說大道規則就是物理常數,但是這種說法隻是一種便於理解的說法。
四象世界的聖人們感悟大道,有多少能準確感知到具體的物理常數,理解數字化的世界呢?
幾乎沒有。
通常情況下,所謂的感悟大道、理解大道,指的是通過各種現象來確定一些不變的規律。
比如用概率學結合正態分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
比如用日心說更加方便理解引力的存在。
比如用數學方法找博弈論最優解,得到近似37%的答案。
以及很多聖人通過各種方式發現的自然對數e近似值,3、2.7......
通過這些生活上、物質上的方法追求答案的過程,得到答案的過程,便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存在的地方。
因此,永恆不變的真理或者說真理路徑隻有這兩種存在形式。
永恆不變的真理是世界誕生之前,【虛】與【有】結合時便存在最初規則。
比如之前提到的,根據【質能存在】與【質能運動】這兩個基本規則演化出的“宇宙內最高速度必須是靜質量為0的粒子運動時的速度”。
這些最初規則構成了代碼運行環境,之後宇宙才能在這個環境中演化出對應的大道。
真理路徑就是根據宇宙演化出的大道,反推迴最初規則、乃至基本規則的過程。
永恆不變的真理與真理路徑是相同的,也是不同的。
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視角】,即認知能力。
王遙他們這些虛之顯化,看待永恆不變的真理就跟普通人看到一塊平平無奇的石頭一樣。
我看到了它,知道它在這裏,也知道它的一切表現形式,也知道它為什麽這麽表現。
所以它就應該在這裏,維持著這個樣子。
這是已知、全知帶給他們的理所當然。
但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對於人和其他眾生來說,就隻能通過真理路徑的方式去認知。
他們相較於王遙等人來說,就是盲人。
哪怕是天下無敵的聖人,對王遙他們來說也隻是一個長得高大、耐心細致、思維敏捷、記憶超群的盲人。
他們能通過自己摸索到的世界的【真實】,通過他們的智慧、邏輯反過來推演出真理的完整模樣,但是他們永遠不可能像王遙他們這樣,直接認識完整的真理。
這就是為什麽王遙、周易道他們可以隨便揉捏大道,像小孩子玩橡皮泥一樣。
就是因為他們不需要像普通聖人那樣,在大腦中有個反推真理的過程。
他們用的雖然是人類的身體,但是雙方認知能力不同,能力上限也就完全不同。
宇宙是將永恆不變的真理作為【實】,將大道不斷的演化、變化作為【虛】。
由真理演化大道,虛實結合便誕生了獨立意誌。
眾生也是一樣。
將物質身體作為【實】,將不斷演化、變化的生物電流作為【虛】。
由身體催生生物電流,虛實結合便誕生了獨立意誌。
所以,【有】想誕生獨立意誌的話,也必須要將一個確定的存在作為【實】,一個變化的存在作為【虛】。
且實必須可以源源不斷地催生出虛,才能誕生出獨立意誌。
所以在王遙目前已知的信息中,隻有一種情況可能存在誕生【有】獨立意誌的【實】與【虛】。
那就是,【有】本身就是一種不確定物。
有一個悖論叫做增殖悖論,是王遙命名的一個趣味題,並不是什麽很著名的悖論問題。
這個增殖悖論講的是:
如果王遙自身的體細胞,每隔一秒每個體細胞都有一次選擇權,它們會隨機選擇以下兩種狀態,概率均等。
1.分裂出一個完全相同的體細胞。
2.自我毀滅。
那麽王遙最終會:
a.徹底死亡
b.趨近不變
c.無限增殖
當你想清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再想想如果是三種狀態中選呢?
1.分裂出一個完全相同的體細胞。
2.分類出兩個完全相同的體細胞
3.自我毀滅。
這兩個很有趣的問題就可以解釋【有】為什麽可能是不確定物。
1.不變本身就可能是一種變化。
2.存在無限的變化,且終結的概率越來越低,也並不意味著終結的可能性不存在。
就像在實數的完備性得到證明之後,數學家們才真的認可0.99循環等於1。
因此,在【有】完全被王遙認知之前,他也無法排除這種“絕對不可能”的可能性。
他倒是不會用這種不可能的可能性為自己的擔憂開脫,所以他在尷尬的情況下,就試圖用妖聖的尷尬來緩解自己的尷尬。
妖聖很單純,也很配合,完全沒有看出來應該窘迫的是王遙。
祂的知識量都無法跟普通聖人比,就更別說跟王遙、周易道這種先天聖人比了。
因為無知,所以無法正確理解,隻能用抽象的方式理解個大概,這很正常。
但王遙可是比全知的聖人還要全知的存在。
他在沒有完全理清先天神器與【有】的區別之前,就因為聯想到【有】可能存在的獨立意誌而感到驚訝,甚至將髒話脫口而出。
相比之下還是王遙的這個行為更蠢、更值得羞愧一點。
不過,這種對比其實沒什麽意義,因為雙方信息差太多了,這隻能算是王遙在周易道麵前的表演。
而參演者就是他與妖聖。
為什麽王遙要做這種無意義的事呢?反複強調這種事難道不是隻會傷害到妖聖的感情嗎?
當然不是。
因為對妖聖無知的“嘲諷”是由周易道起的頭。
不管她是為了維護王遙而岔開話題,還是真的對妖聖的無知單純產生了好奇與探究的心理,總之王遙是要管的。
而怎麽管也是一門藝術。
站在妖聖那一邊維護妖聖?如果是陳曦的話,這麽做肯定可以,但是周易道不喜歡王遙站在其他人那一邊反駁自己。
所以這種方法肯定不行。
直接自爆,說自己的行為更蠢一點?妖聖不會理解他的言論的,因為雙方信息差太多了。
如果把妖聖換成其他先天聖人,他們幾人內部交流的話,直接把話說開就沒問題了。
所以這種方法也不行。
因此,打圓場也是需要技術的。
他故意把這段帶有嘲諷意味的對話轉變成了搞笑為主的歡快對話,這樣不但能緩解氣氛,還能拉近跟妖聖的距離。
當然,需要等妖聖把這件事想清楚之後才能拉近距離。
在此之前,王遙和妖聖還是屬於路人關係,甚至算不上朋友。
“既然你已經知道李詩寒和鍾靈之間的糾纏關係,那我就先迴去咯,把艾比一個人放在那邊,我還是有點不放心。”
“欸?你不帶著我一起嗎?”
“你還是去找陳曦吧,她現在應該更需要你的幫助。”
“那我們的約會要排到什麽時候?明天還是後天?”
“就定在最後一天吧。”
跟來時不同,周易道的身影直接消散,比聲音離開得都快。
最後一天。
妖聖聽不懂最後一天是哪一天,王遙倒是很清楚,最後一天指的是任務期限的最後一天。
最後一天嗎?王遙默然無語。
光是陪鍾靈約會了一上午,他就收集到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等到任務期限的最後一天,他們真的有空閑約會聊天、談談感情嗎?
原本他是打算按照順序,最後一天跟維克特約會。
剛好他們兩人組成偵查小隊,一起通過王遙收集到的線索去探查被隱藏起來的真相。
就這樣將約會當做娛樂活動的同時順便解決主線任務的遺留問題,不是挺好的嗎。
可惜現在計劃被打亂了,隻能依照周易道的提醒去找陳曦。
陳曦原本定在第三個,周易道這個原定的第二位挪到最後一位去,那麽現在陳曦的順位就變成第二個了。
也算是“按計劃進行”了。
“妖聖再見,我還有事,就先走了哦。”
“等等,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王遙,裂土封王的王,一步之遙的遙。你呢?”
“我的名字嗎?唉,我都已經忘記了,不過我的外號倒是挺多。”
“妖居然不是隻有外號嗎?這個世界的人還挺厲害的,居然還給妖起名字。我昨天認識的那個妖聖朋友就沒有名字,隻有綽號和名號。綽號是獼猴王,名號是通風大聖。”
灰霧中傳來了一絲歎息。
“如果我說我不是天生妖物呢?”
“難道剛剛那張臉是?”
王遙有些驚訝,但是腦子又開始飛快轉動起來。
剛剛出現的巨大人臉,確實有可能是人類化妖的殘留的特征,但是很奇怪的一點是,祂的心境跟野獸沒有任何區別。
難道祂是凡人化妖?怎麽可能?
【化妖】跟【化靈】、【化神】是完全相同事物的不同說法,都是指生物形態發生變態轉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