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呢,在漢語語境下,謎語差不多是個專有名字了,一說就讓人想到猜謎遊戲。
所以,我感覺還是翻譯成英語比較好。
這種隱語在西藏源遠流長,後來發展成了一種類似於中原地區“讖語”的存在,就是一語成讖的讖語。就是“大楚興陳勝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類的東西。
我以前曾經看過一篇專門研究拉薩這種童謠的文章,這次寫這篇文稿還特意找過,可惜死活沒找到。現在真是老了,好多東西看過就不記得了。
“德烏”這種隱語,很早就在西藏出現了,在眾多藏文史料裏都記載,吐蕃早期的國王以“本、仲、德烏治理天下”。[3]
這裏麵“本”好理解,說的就是本教,“德烏”是隱語,剛才說了,那“仲”是啥呢?
南喀諾布先生對“仲”的定義是“曆史的敘述”,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包括曆史寓言和傳說故事。[4]
不得不說,大學者說話就是謹慎。
老布呢,鬥膽來給解釋一下!
由於西藏的曆史記載存在文史不分家的特點,所以南喀諾布先生的定義,其實可以簡單理解成“西藏的曆史記憶”。
對於吐蕃來說呢,“本”、“德烏”和“仲”這三樣東西,還不是一起來的。
在《弟吾宗教源流》、《賢者喜宴》裏麵記載,從聶赤讚普時期開始,吐蕃就已經有本教了。但“德烏”和“仲”進入吐蕃的時間,發生在是止貢讚普的兒子布德貢傑時期。
《漢藏史集》和《西藏王臣記》都記載,“王子布德貢傑在位之時,有仲和德烏輸入”。[5]
咱們之前曾經仔細地講過止貢讚普,這位被殺的讚普是西藏曆史上的一個裏程碑事件。
由此產生的影響是,吐蕃的喪葬、陵墓,禮儀等各種製度,都發生了變革。這些變革隱喻著國家管理方式的變化,仲與德烏在這個時期被引入吐蕃,可能是帶有某種象征性的意義。
其實,“仲”作為曆史記憶被運用到治理國家的層麵,還算比較好理解。
這種情況大概就是大臣對讚普說,“大王啊,以前曾經咋樣咋樣啦!您應該咋樣,咋樣呀!”
這種事兒在中原王朝也常有,就是什麽“古人雲”、“子都曰過”等等等等!
但“德烏”作為一種隱語被用來管理國家,這就有點令人費解了。
不光我們費解,像意大利藏學家圖齊,這樣的大神,也一樣費解。
他在《西藏的本教》裏寫道:“我們難以解釋,謎歌為什麽有如此的重要性,以至於它們屬於讚普及其王國,所依賴的三種因素之一。” [6]
注意啊,圖奇在這裏將“德烏”翻譯成了“謎歌”,謎語之歌。
我們以前曾經講過,吐蕃的讚普和大臣喜歡在重大活動中唱歌,從敦煌文獻中記載的歌詞可以看出,這些歌詞裏麵經常包含著隱喻。
比如說,咱們在講瓊保邦色的時候曾經說過,他曾在囊日倫讚麵前唱歌顯示自己的功勞。
這段歌詞裏有這樣幾句,“孟哥之地有一虎啊,殺虎者,是我蘇孜,……藏蕃牙帳之上方啊,有白鶩在飛翔,射殺白鶩者啊,是我蘇孜。”
“孟哥之地有老虎”和“牙帳上有白鶩”很顯然是在隱喻兩件事情。很幸運的是這兩件事情,敦煌文獻裏麵都有記載。
“孟哥之地的老虎”指的是瓊保邦色,砍了藏蕃小王馬爾門的腦袋來投降;“牙帳上有白鶩”指的是大臣“蒙氏溫布”對讚普不忠,瓊保邦色揭發了陰謀,“致令讚普兄弟未受傷害”。[7]
也就是說,大臣向讚普表功的歌詞中,並不直接說出具體事件,而是用了隱喻的手法。
但問題是這種手法一般隻有當事人清楚,剛才瓊保邦色唱的這倆事兒,正好有史料記載,我們可以推測出他說是什麽。可如果沒有史料的記載,單獨拿段迷歌出來,我們就看不明白了。
我把這段歌詞的全部內容貼在內容簡介裏,你們去看看後麵部分能不能看明白。
所以薩瑪嘎對鬆讚幹布唱的謎歌,當時的吐蕃人能聽明白,但對我們這些後輩來說,幾乎是一頭霧水。
另外還有一點,“德烏”不是僅限於歌詞,之後西藏曆史中特別盛行的降神,也應該算“德烏”的一種形式。
在教派時代,降神是個非常重要的社會活動,一旦遇到什麽重要事件,總要把神找來問問意見。以至於在格魯派的時代裏,西藏發展出了四大神巫的體係。
不過,神一般不會給個明確答複的,一般不會明確的說:“隔壁吳老二是個壞蛋!”
當然了,你也可以理解成,神的力量太大,神巫就算是半神之體,也承受不住,沒把神的意思轉達清楚。
所以,降神以後那些晦澀難懂的卜辭,其實也是“德烏”的一種表現。
今天有關於“仲”和“德”的內容聊得有點多了,就說到這兒吧,不再往深裏講了。大家如果對這方麵的內容感興趣,推薦大家看《苯教與西藏神話的起源——仲、德烏和苯》這本書,寫的人是曲傑·南卡諾布、翻譯的人是向紅茄 才讓太。
寫的人是頂級大咖,翻譯的人也是頂級大咖,所以這本書是研究這個領域最權威的作品了。
不過這本書不是很容易讀懂,反正我讀著挺費勁的,大家可以試試看。主要是這本書的敘事結構,一看就不是漢族的思維方式,讀的時候很容易走神,不太容易抓住脈絡。
但裏麵的知識點真得是超級好,就算是為了豐富知識體係,也值得仔細讀一下。
今天的內容呢,有點太長了,而且特別雜亂。
我們總結一下,前半部分咱們講了象雄文獻沒保存下來的原因。
應該說是原因之一吧,肯定還有其他原因。但這件事讓我們對象雄的細節知之甚少。
後半部分咱們用吐蕃公主的迷歌,引出了“仲”的“德烏”這兩個知識點。不過這兩個知識點內容非常龐大,足夠寫幾本書的,咱們作為假裝的專業人士,隻能聊點最基本的概念。
所以,我感覺還是翻譯成英語比較好。
這種隱語在西藏源遠流長,後來發展成了一種類似於中原地區“讖語”的存在,就是一語成讖的讖語。就是“大楚興陳勝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類的東西。
我以前曾經看過一篇專門研究拉薩這種童謠的文章,這次寫這篇文稿還特意找過,可惜死活沒找到。現在真是老了,好多東西看過就不記得了。
“德烏”這種隱語,很早就在西藏出現了,在眾多藏文史料裏都記載,吐蕃早期的國王以“本、仲、德烏治理天下”。[3]
這裏麵“本”好理解,說的就是本教,“德烏”是隱語,剛才說了,那“仲”是啥呢?
南喀諾布先生對“仲”的定義是“曆史的敘述”,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包括曆史寓言和傳說故事。[4]
不得不說,大學者說話就是謹慎。
老布呢,鬥膽來給解釋一下!
由於西藏的曆史記載存在文史不分家的特點,所以南喀諾布先生的定義,其實可以簡單理解成“西藏的曆史記憶”。
對於吐蕃來說呢,“本”、“德烏”和“仲”這三樣東西,還不是一起來的。
在《弟吾宗教源流》、《賢者喜宴》裏麵記載,從聶赤讚普時期開始,吐蕃就已經有本教了。但“德烏”和“仲”進入吐蕃的時間,發生在是止貢讚普的兒子布德貢傑時期。
《漢藏史集》和《西藏王臣記》都記載,“王子布德貢傑在位之時,有仲和德烏輸入”。[5]
咱們之前曾經仔細地講過止貢讚普,這位被殺的讚普是西藏曆史上的一個裏程碑事件。
由此產生的影響是,吐蕃的喪葬、陵墓,禮儀等各種製度,都發生了變革。這些變革隱喻著國家管理方式的變化,仲與德烏在這個時期被引入吐蕃,可能是帶有某種象征性的意義。
其實,“仲”作為曆史記憶被運用到治理國家的層麵,還算比較好理解。
這種情況大概就是大臣對讚普說,“大王啊,以前曾經咋樣咋樣啦!您應該咋樣,咋樣呀!”
這種事兒在中原王朝也常有,就是什麽“古人雲”、“子都曰過”等等等等!
但“德烏”作為一種隱語被用來管理國家,這就有點令人費解了。
不光我們費解,像意大利藏學家圖齊,這樣的大神,也一樣費解。
他在《西藏的本教》裏寫道:“我們難以解釋,謎歌為什麽有如此的重要性,以至於它們屬於讚普及其王國,所依賴的三種因素之一。” [6]
注意啊,圖奇在這裏將“德烏”翻譯成了“謎歌”,謎語之歌。
我們以前曾經講過,吐蕃的讚普和大臣喜歡在重大活動中唱歌,從敦煌文獻中記載的歌詞可以看出,這些歌詞裏麵經常包含著隱喻。
比如說,咱們在講瓊保邦色的時候曾經說過,他曾在囊日倫讚麵前唱歌顯示自己的功勞。
這段歌詞裏有這樣幾句,“孟哥之地有一虎啊,殺虎者,是我蘇孜,……藏蕃牙帳之上方啊,有白鶩在飛翔,射殺白鶩者啊,是我蘇孜。”
“孟哥之地有老虎”和“牙帳上有白鶩”很顯然是在隱喻兩件事情。很幸運的是這兩件事情,敦煌文獻裏麵都有記載。
“孟哥之地的老虎”指的是瓊保邦色,砍了藏蕃小王馬爾門的腦袋來投降;“牙帳上有白鶩”指的是大臣“蒙氏溫布”對讚普不忠,瓊保邦色揭發了陰謀,“致令讚普兄弟未受傷害”。[7]
也就是說,大臣向讚普表功的歌詞中,並不直接說出具體事件,而是用了隱喻的手法。
但問題是這種手法一般隻有當事人清楚,剛才瓊保邦色唱的這倆事兒,正好有史料記載,我們可以推測出他說是什麽。可如果沒有史料的記載,單獨拿段迷歌出來,我們就看不明白了。
我把這段歌詞的全部內容貼在內容簡介裏,你們去看看後麵部分能不能看明白。
所以薩瑪嘎對鬆讚幹布唱的謎歌,當時的吐蕃人能聽明白,但對我們這些後輩來說,幾乎是一頭霧水。
另外還有一點,“德烏”不是僅限於歌詞,之後西藏曆史中特別盛行的降神,也應該算“德烏”的一種形式。
在教派時代,降神是個非常重要的社會活動,一旦遇到什麽重要事件,總要把神找來問問意見。以至於在格魯派的時代裏,西藏發展出了四大神巫的體係。
不過,神一般不會給個明確答複的,一般不會明確的說:“隔壁吳老二是個壞蛋!”
當然了,你也可以理解成,神的力量太大,神巫就算是半神之體,也承受不住,沒把神的意思轉達清楚。
所以,降神以後那些晦澀難懂的卜辭,其實也是“德烏”的一種表現。
今天有關於“仲”和“德”的內容聊得有點多了,就說到這兒吧,不再往深裏講了。大家如果對這方麵的內容感興趣,推薦大家看《苯教與西藏神話的起源——仲、德烏和苯》這本書,寫的人是曲傑·南卡諾布、翻譯的人是向紅茄 才讓太。
寫的人是頂級大咖,翻譯的人也是頂級大咖,所以這本書是研究這個領域最權威的作品了。
不過這本書不是很容易讀懂,反正我讀著挺費勁的,大家可以試試看。主要是這本書的敘事結構,一看就不是漢族的思維方式,讀的時候很容易走神,不太容易抓住脈絡。
但裏麵的知識點真得是超級好,就算是為了豐富知識體係,也值得仔細讀一下。
今天的內容呢,有點太長了,而且特別雜亂。
我們總結一下,前半部分咱們講了象雄文獻沒保存下來的原因。
應該說是原因之一吧,肯定還有其他原因。但這件事讓我們對象雄的細節知之甚少。
後半部分咱們用吐蕃公主的迷歌,引出了“仲”的“德烏”這兩個知識點。不過這兩個知識點內容非常龐大,足夠寫幾本書的,咱們作為假裝的專業人士,隻能聊點最基本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