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裏,西藏的宣傳口號都將“山南當做藏文化的發源地”,其實山南隻能叫做吐蕃王朝的發源地。


    因為,目光越過吐蕃,跑在最前麵的是象雄王國。


    象雄(也稱羊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孕育了燦爛的文化特征,擁有原生的宗教係統——本教(本波教),也發展出了文字——象雄文。


    在很長一段曆史時期內,象雄的文化遠高於周邊區域,包括吐蕃在內的周邊勢力,都能感受到象雄文明的輻射。


    受限於曆史資料的匱乏,目前對象雄文明的研究,依舊處於相當初級的階段。


    甚至對其國家類型是“聯邦”,還是“邦聯”、疆域範疇等基本情況,尚不能達成一致。


    在古代文獻中,象雄疆域由裏、中、外三部分組成。


    裏象雄在岡底斯山西麵三個月路程之外的地帶,中象雄在岡底斯山西麵一天的路程之外,這裏還是象雄王國的都城,外象雄是以穹保六峰山為中心的一塊土地,大概在今西藏丁青、青海玉樹附近。


    也就是說,記載中的象雄疆域西臨波斯,東至昌都,橫跨數千公裏。考慮到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根本不可能管理如此龐大的領土,有學者認為,象雄疆域的記載可能是所指並非國家領土,而是一個文化圈,或本教信仰圈。


    不管對象雄疆域如何定義,從現代地緣學的角度上看,象雄核心的西藏阿裏地區,恰好處於亞洲文明的交匯地,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文化基因傳入。


    近年的考古發掘中,阿裏發現了西藏最早的天珠、黃金麵具、絲綢和茶葉,可見象雄領跑西藏文明,源於持續不斷的交流。


    原生於象雄的本教也發展過程中,大量融合了周邊信仰的理論。


    其初始,便隱隱有中亞祆教(拜火教)的影子,本教中有關光明與黑暗的世界二元論,幾乎與祆教世界觀別無二致。


    更不用說幸饒彌沃所創立的雍仲本教,與藏傳佛教所存在的廣泛交融,乃至幾乎難分彼此。


    再說文字,近年來有專家考證,原始古象雄文與古克什米爾語和古旁遮普語中存在很多的相似之處,最終影響並演化成藏語的雛形。


    雖然西藏傳說中,藏文是吞彌·桑布紮結合梵文所創。但近年來,學者們發現藏文的元音、輔音數量和象雄文完全一樣,桑布紮自創的六個藏文字母,在象雄文中都能找到原型。


    不可否認,藏文確實與天竺梵存在聯係。但遠在南亞的梵文,都能對藏文創立產生影響,那近為唇齒,又在宗教、繪畫、醫學、天文曆算等方麵強勢影響吐蕃的象雄文化,居然會對藏文創立毫無作為,似乎很不符合邏輯!


    不過象雄文存在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即目前阿裏的古代墓葬中,均未發現有文字的文物。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象雄時期已出現了成熟的文字係統。


    對於這點,我一直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會不會象雄文在當時是一種“專屬於神的文字”,不能被用於普通人,即便是國王也不行!


    人類在文明的蒙昧時期,對於神的崇拜處於非常高端的地位。


    《左傳》裏寫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就是說,祭神和打仗是國家最重要的兩件事。


    祭司處於鄙視鏈的頂端,甚至高於掌握行政權力的國王,因為他們掌握著神權。


    人類社會最早的歌與舞,大概率都由讚美取悅神而來,印度最早的《梨俱吠陀》便是讚美詩集。


    既然如此,象雄文有沒有可能是當時隻被薩滿祭司使用,並專門用於描述神的文字呢?


    如果這種推測是真的,那就可以解釋為何墓葬中,沒有出現象雄文。


    不論有關象雄文的爭論,日後走向如何,以本教為核心的象雄文化都對整個西藏產生過嚴重影響,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桑耶佛諍”後,本教因敗落而走向邊緣,但現在依舊流行於西藏的轉山、轉湖、瑪尼堆、掛風馬旗、煨桑、打卦、莊鍋舞都源於本教的儀軌。


    可以說,象雄的傳統文化滲透到藏族生活方方麵麵。


    隻不過隨著象雄王國的覆滅,象雄文明的地麵遺跡,在風沙之下湮沒無蹤。以至於,象雄王都瓊窿銀城所在何方都不為人所知。


    傳說中,瓊窿銀城是一個神奇的所在,“它是世界的中心,都城周圍有神山直刺蒼穹,更有聖湖煙波浩渺,從聖湖流出的四條河流,分別流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四條河流滋潤著象雄廣闊的土地。”


    經過多年的考古研究,現在大概能夠確定,傳說中的瓊窿銀城位於西藏阿裏噶爾縣門士鄉附近。


    這處遺址位於海拔4400米的卡爾東山頂,已發掘的麵積達10餘萬平方米,並發現了一座巨大的石砌金字塔型建築。不過,在相距不遠劄達縣曲龍鄉,也有一處瓊窿銀城的備選城址。


    和傳說相符,瓊窿銀城東南就是神山岡仁波齊和聖湖瑪旁雍錯。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本教、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看看他各教中的稱唿,就能知道這座神山的地位了。


    在藏語中岡仁波齊是“神靈之山”,在藏語中“仁波切”是“珍寶”的意思,引申為“活佛”的泛稱,而岡仁波齊是西藏唯一具有擬人化名稱的神山。


    本教稱他為“九重卍字山”,本教徒認為岡仁波齊山上有自然形成的本教卍字法文,神性無比。


    梵文稱其為“濕婆的天堂”,並認為印度教的三位主神中法力最高的濕婆居住於此。


    古耆那教則稱之為“阿什塔婆達”,意為最高之山。


    瑪旁雍錯又稱瑪法木錯,坐落於神山岡仁波齊的西側,藏語意為“不可戰勝”。


    本教認為瑪旁雍錯之水來源於岡仁波齊,所以瑪旁雍錯是一個神聖的湖。有四條大河由神湖發源,就像傳說中的那樣流向東、南、西、北四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探險,出人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不加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不加班並收藏直播探險,出人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