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上有八個大型的草坪,這八個草坪基本上在一條直線上排列,並且與北迴歸線垂直,當地史籍稱之為天坪,也叫“仙圩”。
祭奠壇,正位於北迴歸線上。它由一個直徑7.2米,高0.6米的圓柱形台和一個長24米,寬6米,高0.6米的長方形台和一個直徑12米的水池組成。圓柱形台由每一塊重達數噸的巨石拚砌而成,這種方圓組合的建築物明顯是出於宗教目的而建造,表達出前人天圓地方的理念。古駱越人有在棲身中間鄰近的高山頂建造祭奠壇以祭奠天公地母的民俗。天公是雷神,地母是稻神。大明山水陳峰上的寰宇廟就是這一民俗的遺存。壯語稱這類的祭奠壇為“岜婁”(意為祭奠山),把這一祭奠活動稱為“婁蚆”(意為雷神祭),壯族著名的師公舞“大酬雷”就是這一民俗的遺存。大明山地區廣泛流傳古駱越人在太陽直射大明山頂的夏至日到大明山祭奠和練功的民俗,認為在這一時刻和地點祭奠可以達到寰宇人三界神溝通和寰宇人三氣同步攝生的目的。
廣西崇左市境內廣泛分布著典型的熱帶岩溶地貌,左江及其支流明江蜿蜒流淌,曲折盤旋於群峰之中。約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2世紀之間的700年間,生息繁衍於崇左境內的駱越人,選擇大江轉彎處的陡峭崖壁上繪製岩畫,用巨大的赭紅色“蹲式人形”記錄了距今約2000年前的祭祀場景,與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構成了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觀。駱越先民如何在陡峭的山崖間留下如此大規模的記錄畫作,
這些令人震撼的岩畫,一是高。岩畫均在臨江的高大峭壁上,畫麵大多分布在距離水麵15~100米之間,最高達130米。二是多。38個岩畫點中,共有107處岩畫,3800多個圖像,分布在105公裏長的河段。三是巨大。岩畫中約有3311個人物圖像,其中500多個正身人像的高度為1~1.8米,在岩畫遺產中屬於個體人像較大或巨大的。
岩畫真實記錄了駱越人群體祭祀的場景——眾多的側身人圍繞著一個高大的正身人,正身人裝束特殊,腳下大多有狗等動物,很像是行祭的指揮或靈魂人物。畫麵還表明,人們跳的不是即興舞蹈,而是一種受某種觀念強烈製約的、形式固定的集體舞蹈。
花山岩畫的創作持續了700多年,經曆了興起—成熟—簡化—衰落4個時期。第一期約為東周中晚期,人物圓頭細頸,上身呈柱形或三角形,畫麵構圖簡單;第二期約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人物有長方形的腦袋,有“y”字形頭飾,還佩帶刀劍,並且出現了“眾星捧月”的宏大場麵,藝術水平達到頂峰;第三期大致為西漢中後期,人物變成了細方頭,寬胸細腰,頭飾更為簡單,人和動物都很瘦長;第四期約在東漢時期,岩畫數量明顯減少,人物線條纖細,畫麵組合單調,排列無序。
武鳴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是自治區首府南寧市轄縣。
元龍坡數百座先秦古墓再現人間。1988年發表的“發掘簡報”認為,元龍坡墓群的年代,上限為商代晚期、下限為春秋時期。在元龍坡西南約300米的安等秧山也發現了戰國古墓群!共發掘清理了350座墓葬,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青銅器、玉器、陶器,年代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駱越古地發現的最早和最大的青銅文化墓葬群,也是最早、最大的駱越墓葬群。
元龍坡各墓穴在形製、規模和陪葬器物方麵差異較大,珍貴的器物多出在坡頂中心的大墓中,如最珍貴的青銅卣就出在位於墓區中心地位的m147號大墓中,而一些位於墓區邊緣的墓穴陪葬物很少或者沒有,。出土的110多件青銅器中,兵器就占了93件,說明當時已出現了兵民合一的常備軍隊。駱越有了自己的國家,這一國家的政治與經濟中心之一就在元龍坡附近。
銅鼓作為一種民族民間樂器,大約從公元前八世紀起,就在我國雲南中部地區產生,嗣後隨著民族的遷移和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沿著大江大河分布到我國南方的廣西、廣東、海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等地和東南亞各國。廣西是銅鼓最重要的分布地區。
銅鼓在廣西境內分布廣泛。桂東南、桂南和桂西南各縣都有古代銅鼓出土和流傳,出土銅鼓最密集的地區是玉林、貴港、欽州、南寧市境,梧州南部、來賓、柳州等市境也時有出土銅鼓紀錄。桂西北自龍勝、三江沿桂黔、桂滇邊境各縣,晚近時期仍有不少民族使用銅鼓,傳世銅鼓最多的是河池和百色兩市境內,以紅水河流域最集中。銅鼓產生於從原始社會跨入階級社會的初期,那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主持祭祀和指揮軍陣的大權已被少數貴族首領所壟斷,用於祭祀和戰爭的銅鼓,已經不是一般的樂器,而是少數貴族所占有的、象征財富與權力的重器。隨著祭祀活動的頻繁,銅鼓也常陳列於祭器當中,逐漸的被賦予神秘色彩,成為通靈的聖物,演變成為溝通人神的禮器。
如果將出土銅鼓和流傳銅鼓的地點填入廣西地圖,銅鼓分布麵幾乎覆蓋了整個廣西,若以縣、市為單位計算,曾經出土或使用過銅鼓的縣、市已達79個,占總數88%以上。
自漢至唐,銅鼓由樂器轉化為民族首領的權力重器和神器,銅鼓文化在廣西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宋代以後,中央王朝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政策,元明清實行土司製度,銅鼓的權力重器功能逐漸下降和衰微,但其神器和樂器功能仍在提升。
祭奠壇,正位於北迴歸線上。它由一個直徑7.2米,高0.6米的圓柱形台和一個長24米,寬6米,高0.6米的長方形台和一個直徑12米的水池組成。圓柱形台由每一塊重達數噸的巨石拚砌而成,這種方圓組合的建築物明顯是出於宗教目的而建造,表達出前人天圓地方的理念。古駱越人有在棲身中間鄰近的高山頂建造祭奠壇以祭奠天公地母的民俗。天公是雷神,地母是稻神。大明山水陳峰上的寰宇廟就是這一民俗的遺存。壯語稱這類的祭奠壇為“岜婁”(意為祭奠山),把這一祭奠活動稱為“婁蚆”(意為雷神祭),壯族著名的師公舞“大酬雷”就是這一民俗的遺存。大明山地區廣泛流傳古駱越人在太陽直射大明山頂的夏至日到大明山祭奠和練功的民俗,認為在這一時刻和地點祭奠可以達到寰宇人三界神溝通和寰宇人三氣同步攝生的目的。
廣西崇左市境內廣泛分布著典型的熱帶岩溶地貌,左江及其支流明江蜿蜒流淌,曲折盤旋於群峰之中。約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2世紀之間的700年間,生息繁衍於崇左境內的駱越人,選擇大江轉彎處的陡峭崖壁上繪製岩畫,用巨大的赭紅色“蹲式人形”記錄了距今約2000年前的祭祀場景,與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構成了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觀。駱越先民如何在陡峭的山崖間留下如此大規模的記錄畫作,
這些令人震撼的岩畫,一是高。岩畫均在臨江的高大峭壁上,畫麵大多分布在距離水麵15~100米之間,最高達130米。二是多。38個岩畫點中,共有107處岩畫,3800多個圖像,分布在105公裏長的河段。三是巨大。岩畫中約有3311個人物圖像,其中500多個正身人像的高度為1~1.8米,在岩畫遺產中屬於個體人像較大或巨大的。
岩畫真實記錄了駱越人群體祭祀的場景——眾多的側身人圍繞著一個高大的正身人,正身人裝束特殊,腳下大多有狗等動物,很像是行祭的指揮或靈魂人物。畫麵還表明,人們跳的不是即興舞蹈,而是一種受某種觀念強烈製約的、形式固定的集體舞蹈。
花山岩畫的創作持續了700多年,經曆了興起—成熟—簡化—衰落4個時期。第一期約為東周中晚期,人物圓頭細頸,上身呈柱形或三角形,畫麵構圖簡單;第二期約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人物有長方形的腦袋,有“y”字形頭飾,還佩帶刀劍,並且出現了“眾星捧月”的宏大場麵,藝術水平達到頂峰;第三期大致為西漢中後期,人物變成了細方頭,寬胸細腰,頭飾更為簡單,人和動物都很瘦長;第四期約在東漢時期,岩畫數量明顯減少,人物線條纖細,畫麵組合單調,排列無序。
武鳴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是自治區首府南寧市轄縣。
元龍坡數百座先秦古墓再現人間。1988年發表的“發掘簡報”認為,元龍坡墓群的年代,上限為商代晚期、下限為春秋時期。在元龍坡西南約300米的安等秧山也發現了戰國古墓群!共發掘清理了350座墓葬,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青銅器、玉器、陶器,年代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駱越古地發現的最早和最大的青銅文化墓葬群,也是最早、最大的駱越墓葬群。
元龍坡各墓穴在形製、規模和陪葬器物方麵差異較大,珍貴的器物多出在坡頂中心的大墓中,如最珍貴的青銅卣就出在位於墓區中心地位的m147號大墓中,而一些位於墓區邊緣的墓穴陪葬物很少或者沒有,。出土的110多件青銅器中,兵器就占了93件,說明當時已出現了兵民合一的常備軍隊。駱越有了自己的國家,這一國家的政治與經濟中心之一就在元龍坡附近。
銅鼓作為一種民族民間樂器,大約從公元前八世紀起,就在我國雲南中部地區產生,嗣後隨著民族的遷移和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沿著大江大河分布到我國南方的廣西、廣東、海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等地和東南亞各國。廣西是銅鼓最重要的分布地區。
銅鼓在廣西境內分布廣泛。桂東南、桂南和桂西南各縣都有古代銅鼓出土和流傳,出土銅鼓最密集的地區是玉林、貴港、欽州、南寧市境,梧州南部、來賓、柳州等市境也時有出土銅鼓紀錄。桂西北自龍勝、三江沿桂黔、桂滇邊境各縣,晚近時期仍有不少民族使用銅鼓,傳世銅鼓最多的是河池和百色兩市境內,以紅水河流域最集中。銅鼓產生於從原始社會跨入階級社會的初期,那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主持祭祀和指揮軍陣的大權已被少數貴族首領所壟斷,用於祭祀和戰爭的銅鼓,已經不是一般的樂器,而是少數貴族所占有的、象征財富與權力的重器。隨著祭祀活動的頻繁,銅鼓也常陳列於祭器當中,逐漸的被賦予神秘色彩,成為通靈的聖物,演變成為溝通人神的禮器。
如果將出土銅鼓和流傳銅鼓的地點填入廣西地圖,銅鼓分布麵幾乎覆蓋了整個廣西,若以縣、市為單位計算,曾經出土或使用過銅鼓的縣、市已達79個,占總數88%以上。
自漢至唐,銅鼓由樂器轉化為民族首領的權力重器和神器,銅鼓文化在廣西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宋代以後,中央王朝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政策,元明清實行土司製度,銅鼓的權力重器功能逐漸下降和衰微,但其神器和樂器功能仍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