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吃過簡單的晚餐,而後睡了一覺,次日雞叫三遍之時,李延炤已起床。當即便寫了一封奏陳,喚過一名士卒快馬加鞭送去郡府,將當下令居縣中情形以及自己越俎代庖暫行縣令事務的事情向辛太守做了匯報,而後便是去後堂側廂中將一幹將卒喊醒。他在縣府中鳩占鵲巢,卻不知那位張縣令若有一日突然歸來,將會作何感想。


    縣令不在,縣府中差役也是人心不定。編製內大半人都已是全然不見。李延炤又去找了褚縣尉,請他將目前還在縣府中的差役等皆叫到院中集合。粗粗一看,竟隻有十餘人。其中甚至還包括夥房負責做飯的四五人。偌大一個縣府中,如今皆是大部缺員,倒是這個夥房最為齊整。


    李延炤心知,之所以夥房最齊整,倒也不是他們皆是盡忠職守。隻是如今雖然縣令不在,然而縣府中還是有不少存糧。他們如今待在縣府中,倒也是吃喝不愁。背地裏開小灶的事情也是絕對沒少幹。心中一哂,對這些散漫的縣府差役已不抱什麽希望。


    如今正要分別去縣城中各坊,以及縣外各裏去查訪這些陣亡士卒有無遺漏,有無冒名。單憑自己手下這二十來人,倒也略顯有些勢單力薄。挨個裏坊查訪登記過去,不知已何年何月了。將這些將卒與這十來個散漫的差役混編到一起,再發道手令,從營中調一隊士卒前來協助,事情倒也能簡單一些。


    想到這裏,他令院外將卒們與差役們稍候片刻,而後起身返迴幾案前,匆匆磨了一池墨,便揮毫寫就一份手令。令營中抽調一隊士卒,不帶武器,前來縣府聽用。並立即交給秦大勇,令其前往營中,將這手令交給周興。反正昨日自己一行人入營,那周興一派前倨後恭姿態,令李延炤迴想起來,也不由得啞然失笑。


    秦大勇領命前往,李延炤又將院中這些將卒差役打亂混編。他手下那些人,都在軍中被他強製著上過掃盲班。根據昨日便按地域分別登記的名冊,查訪各裏坊中那些陣亡士卒實情,應不是一樁難事。便將這幾人分為領隊。當問及陶恆識不識字時候,這位隴西軍中將佐羞愧地搖搖頭。李延炤便也隻能將他與兩名隴西卒並一名差役,劃歸劉季武帶領。


    李延炤讓夥房的四人,以及負責劈柴的一名差役留守縣府之中,除去這些人外,其餘的差役也都各自劃分,與將卒混編。並將他為各隊劃定出來的裏坊區域一一告知給帶隊的幾名部下。那些差役們神色中普遍透露著不情願。本來待在縣府中優哉遊哉,好不自在。現在卻要為一幫大頭兵帶路去辦這等苦差,心中不免對李延炤也有了怨言。李延炤觀其神色,已知其心中所想,卻也不點破,隻是淡淡一笑。


    分派完任務,並交給各帶隊隊官相應地區的名冊之後,李延炤在上,笑言一句:“今日辛苦諸位。若是差辦得好,晚上迴縣府,李某人請大夥吃酒。若是差辦得不好,李某便請大夥吃棍棒!我不知張明府是何種規矩,不過我混跡軍伍,便隻知軍法!有功便賞,有過當罰。便是一直跟隨我的老部下們,也莫要仗著資曆怠慢公務,否則休怪我翻臉無情!”


    這些一直跟隨李延炤走過來的人,自知他是何等脾性。眼見縣府差役們的表情,都知道這番話是講給他們聽的。不過這些老部下們自己,也是絲毫不敢怠慢,都是連忙應是。


    過不大一會兒,秦大勇已是自營中歸來,也帶來了周興調遣的一隊步卒。這些軍士皆按李延炤的指示,未攜兵刃而來。李延炤走出縣府,審視了一番這些兵卒。廣武軍如今不論將卒,人人披甲,軍容整齊,已算是頗為豪氣,不過卻遠遠不及韓璞所率那些州治精銳。而令居縣兵與廣武軍比起來,都是遠遠不如。


    李延炤見這些縣兵,也不過一半人身穿皮甲。筩袖鎧這種東西,更是隻有帶隊的那名隊率身上有一領。心中對自己未來將帶領一支什麽軍隊,心中已是有了底。


    如今郡縣兵本質上仍是世兵,而且屬於屯軍。這種半耕半戰的軍隊,講道理戰鬥力實在是不敢保證。就是在金城大營中,這些令居縣兵因是保衛鄉土,那種表現都已算得上是超常發揮了。而在大營幾近不支之時前來支援的永登縣兵,因大部是關中、隴西來的流民組成,戰鬥力確實比令居縣征召的那些士兵要高上許多。


    加上令居縣本來也是一個並不算富裕的縣。軍備上除去依靠州治發放的那些東西,自然是沒有什麽餘力自己製造。因此不管是從軍備上,還是人員上來看,自己即將帶領的這支軍隊,都不是什麽有潛力的精銳。


    李延炤如今才算是領會了張使君遣使求和的一番苦心。如今的涼州這種狀態,即使堪堪守住了這一次進攻,也絕難抵禦劉趙的下一次進攻。張使君不僅僅是用一大批財貨,為自己換來劉趙給的一堆無用的空頭支票。他也是用這次求和,為涼州在努力爭取時間,爭取發展的契機,也爭取到了一個可以等待良機的機會。


    也許之前在金城,在廣武,乃至於姑臧,李延炤對這些事情的體會都還不夠深刻的話,如今,當他真切地看到這些縣兵的平時狀態之時,他才明白。原來有的時候,言和並不一定是賣國。而不顧情況的言戰,才是對國家和鄉土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


    他不知自己腳下這片土地的下一次危機將會何時到來。然而他隻能盡自己所能,在下一次危機到來之時,盡力修正這次戰爭中軍隊所展現出來的一些問題,以使得應對下一次危機時,盡可能地能夠從容一些。


    大營中派來帶隊的那名隊率,名為趙大。聽名字便知此人家庭絕非能夠提供教育環境的家庭。然而李延炤還是例行公事地問了一句他是否識字,得到否定的答複後,李延炤便將他所帶來的那一隊士卒分別編入各隊之中,而後將他編入自己所領這一隊。


    編組完畢之後,隨著李延炤下令,各隊便分別出發,在各隊中差役的帶領下,分別向著各自需要前往的裏坊方向走去。劉季武因昨日一整天幫助整理名冊辛勞,李延炤特殊照顧,將他布置在城中查訪。其餘的九隊人便各自出城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涼州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夜鎮魂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夜鎮魂曲並收藏涼州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