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事一樁接一樁。劉季武去了不過半個時辰,便返迴縣府之中,告訴李延炤。令居縣兵營中那位代理司馬,見到調任公文與李延炤的手令,卻依然對手令言及之事置若罔聞,拒不執行。並言及必須要李延炤本人親至,他才會將名冊奉上,並交割事權。令李延炤感到分外窩火。他本就不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當下便去馬廄中牽了馬,而後點齊手下將卒。除去赴郡府的秦大勇,一共還有三十三人。


    陶恆帶著的二十來名隴西將卒仍是甲具弓刀齊備。而李延炤自己及他原屬這八名部下,卻已皆是將甲具武器上交。此時雖然手中並無兵刃,不過聽聞縣兵中的代理司馬對李延炤的命令抗拒不行,也皆是火氣上湧。這些人皆是在戰場上拚殺過,血裏火裏走過來的,整齊列隊行走之間,一股壓製不住的威勢與淡淡的殺氣已是顯露無疑。


    縣兵駐地位於縣城北側。李延炤這三十來人一路列隊行去,不過一刻鍾左右,便已抵達營地。令居縣本就不大,辟了北側這塊縣城作為縣兵們的營地,也頗顯得窄小了一些。由於修築在城內,營牆便以土坯夯成。高丈許。一行人到達營地大門,大門也是木製,同土坯夯製的營牆一樣,顯得簡陋不堪。大門處值守的士卒們見這些軍卒氣勢洶洶而來,李延炤便拿出調任文書來。


    守門士卒拿著文書,卻不識字,連忙喚過一側巡守的一名隊率。那隊率先前也曾在金城大營血戰過。此時見到李延炤本人,並且看過文書,卻是有些失色,連忙命值守士卒打開營門,而後放李延炤一行進入。


    李延炤在那名隊率的帶領之下向營地深處走去。這座城中的營地,營中有片約莫兩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空地邊上是點將台。圍繞這片空地的,便是一排排排列有序的土坯房了。與周遭寒酸的民居相比,這些營房倒也還好。至少是用瓦片覆頂。


    隊率引著李延炤來到一棟看起來大些的土坯房跟前,言道代司馬便正是在此處。上前叩了兩下門,聽到內裏的招唿聲,方才開門行入。李延炤等那隊率通報一番,而後出來示意他們可以進去之後,便令眾人在門外等候,而後推門行入。


    李延炤看了一眼屋內陳設,隻覺頗為簡陋。他看向幾案後,卻見一年輕將官斜倚在幾案上,正在閉目養神。李延炤推門進入,他卻佯作未聞,派頭十足。


    李延炤邁步向幾案走過去。幾案後那年輕將領聽到腳步聲,方才睜開眼抬起頭來。然而李延炤已是行至他桌案前。方才趕來的路上,李延炤火氣已是消了不少。然而此時見此人這番派頭,仍是感到惱怒。他一手拿過調任文書,已是重重拍下。那將領睜眼看著他的臉,麵色已變得無比驚愕。


    李延炤雙目如炬,隻是定定逼視著他。那將領掩飾不住心中的震驚,起身不敢置信地又看著他,兩人對視了幾息光景,那將領方才連忙壓下心中的驚愕,避席抱拳叩地道:“令居縣兵百人將周興,見過李司馬。屬下不知是李司馬調任前來,多有冒犯,還請司馬不計前嫌,寬恕屬下……”


    聽聞周興一陣沒頭沒腦的話,李延炤心中卻泛起一絲疑惑。他兩手撐在幾案之上,而後道:“你認識我?”


    “屬下一月之前,同高司馬前去金城大營赴援。曾與司馬一同在營牆上血戰不退。內心對司馬至為敬佩……之前失誤冒犯,多有衝撞,實屬無心……”


    “行了。”李延炤淡淡道:“既是無心,我便當沒有這麽一迴事。目前我尚還不能即刻前來赴任。縣府中張明府不在,無人處理縣府事務。我暫為署理縣府。待將一幹事務處理完畢,我再歸營赴任。在這期間。你仍暫時代理營中司馬一職。切莫怠惰。每日操練,依律進行。”


    “是,屬下領命!”聽聞李延炤說既往不咎,周興也是暗自鬆了口氣。連忙起身去一旁擺放檔案公文等的書案上,取過一本冊子,而後雙手奉上:“稟司馬,這冊中,便是先前縣中征召丁壯的名冊。”


    李延炤接過那名冊,而後攥在手中,別過周興,便行出那間充任縣司馬官署的土坯房。


    見李延炤行出,劉季武趕忙上前,見李延炤手中拿著一本書冊,方才放下心來。


    “走!”隨著李延炤的一聲令下。這三十餘名跟隨而來的將卒,紛紛列好隊,而後又向著營外行去。


    李延炤引著手下一幹人行出大營,他卻不曾發覺,在校場的角落,有一雙陰冷的目光盯著他遠去的背影。


    拿著名冊迴到縣府之中,李延炤便將名冊中登記的這些征召丁壯按縣城、各裏、抑或是不同的村落加以區分登記。盡管有劉季武這個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從旁協助,忙活到晚上亥時,依然隻登記了不到一半。李延炤便合上名冊,言道先去休息,明天再繼續登記之事。


    次日,又是忙活了大半日,方才將這名冊上的丁壯分類登記完畢。劉季武對這種舉動卻是頗為不解。雖然亦是跟著李延炤忙活了很久,也言道是拿過陣亡士卒的名冊,不就結了,哪需如此費勁。


    李延炤一邊吹著末頁上的墨跡,一邊解釋道:“此舉並非隻為發放撫恤之事。其一,按區域造冊登記,可使哪一地區,有多少可用丁壯,一目了然。其二,陣亡登記很可能有遺漏。這樣按地域登記,也可以走訪各家,補全遺漏。其三,在冊這些丁壯,遇事皆能隨時征召為兵。若再逢戰事,倒也不會感到太過倉促,總之是備而無患。”


    劉季武聽得這番解釋,心中倒也默然。開始覺得先前整理那麽久,倒也不是在做無用功。


    兩人忙活了大半天,此時事畢,自然伸腰扭腿放鬆片刻,然而不旋踵,秦大勇已是捧著一本籍冊又衝進了縣府正堂之中。劉季武看向秦大勇雙手捧著的籍冊,頓覺頭大如鬥。


    李延炤見秦大勇歸來,並且帶迴了陣亡士卒名冊,雖然感到疲累,也是強打起精神,招唿著劉季武一同繼續忙活。劉季武隻得硬著頭皮又坐下來,而後翻開那本籍冊,與李延炤一同對照著上麵所記載的那些陣亡士卒,並將他們一一又按照地域,在方才的那本籍冊之上劃分出來。


    令居縣治下,包括縣城之內的裏坊級別地域足有十幾個。分別整理劃分並且登記,也是一項繁雜工作。劉季武雖然在認真記錄,然而麵對這等繁瑣之事,內心也是略有怨言。隻是看到李延炤麵色平靜地認真整理記錄手中的名冊,便隻得將心中厭倦之意壓下,轉而繼續抓緊手中毛筆,認真書寫著那一個個姓名。


    直到外間天色將黑,這一項工作才算是告一段落。李延炤起身合上麵前籍冊,連連對劉季武言道辛苦。此時將郡府登記在冊的陣亡士卒已按地域登記完畢,李延炤之後還要麵對兩個問題,其一是前去這些陣亡將卒的家中查訪。其次便是想辦法弄來財貨,先將這些應發撫恤盡皆下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涼州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夜鎮魂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夜鎮魂曲並收藏涼州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