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日,輪流看護李延昭的眾人,皆是按照王郎中所囑咐之法,盡心竭力地照顧著仍然昏睡不醒的李延昭。
好在李延昭尚算命硬,傷口在王郎中所開具的妙方醫治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愈合著。本來偏高的體溫,也在眾人精心照顧下逐漸迴落到正常水準。
然而三日已過,第二批渡河偵哨的騎卒卻是遲遲沒有迴來。這一消息傳到廣武軍千人督的案頭,令得這位老將不由得深感不安。
反複權衡之下,杜傑還是下令,派出了第三批偵哨。第三批偵哨由騎卒所部藺隊率帶領,又是一什騎卒隨行。繼續進行對陳安所部的監視與哨探偵察之責。
由於第二批偵哨的騎卒至今未歸,內心感到一種強烈不安的千人督杜傑,遂令射聲營都尉孫建雄,領兩卒人馬,即二百人離營前出,進至黃河北岸,紮下臨時營寨,以為哨騎接應。
就在第二批哨騎離營的次日,已經昏迷許久的李延昭,終於是醒了。
醒過來之後,他的第一感覺便是腹內空空。畢竟昏迷了這許多天,幾乎可以說除了灌藥,便是粒米未進。如此情況,也由不得他不覺得饑餓。李延昭小心地坐起身,然而動作太大,還是牽動了右臂上尚未完全痊愈的傷口,不由得一陣齜牙咧嘴,痛苦不已。
此時留在帳中照拂他的,正是曹建。也許是傷得比較輕,曹建近些日子,傷勢已是基本痊愈。見得李延昭醒來,亦是連忙坐起身,不料困意襲來,控製不住地打了個哈欠。
李延昭見狀,心知這些部下在他昏迷期間,定然是輪流寸步不離地看護著他,不由得心下泛起一陣暖意。正要出言寬慰曹建兩句,便喊他去休息時,肚皮卻適時不爭氣地咕嚕嚕叫了一陣。
李延昭抬頭望向曹建,神情不由得有些尷尬。曹建見狀卻是哈哈一笑,道是李延昭餓了,便去一旁幾案上拿過碗筷,便要去夥房給李延昭找些吃食。
一刻鍾過後,曹建端著一碗稀粥,懷中還揣著兩個饅頭,便迴到帳中。李延昭坐起身,見得吃食來了,不由得兩眼直放精光。看得曹建兀自一陣唏噓。
曹建搬過一張空置的憑幾,放在李延昭床前。李延昭端起憑幾上的那碗稀粥便大喝了一口,喝下去方覺燙嘴,不住地吸溜著。以冷卻一番被稀粥燙到的口腔。
接受了一口被燙到的教訓,李延昭隨後開始細嚼慢咽起來。曹建拿來的兩個饅頭,他隻是掰了一小塊慢慢地吃下肚去,而後便專心開始喝起粥來。
將粥喝完,饅頭也放在一邊不再動口。看到曹建一臉疑惑不解。李延昭笑著解釋道:“久未進食,腹中空空,這第一頓隻宜吃些流食。若是吃多了,反倒增加腸胃負擔,於己無益。”
曹建聽過,暗暗將李延昭這些話記在心中。自去憑幾上收拾碗筷,李延昭靜坐片刻,忽然問道:“歸營之後,已曆幾日?”
曹建聽聞李延昭發問,亦是停下了手中收拾碗筷的動作:“歸營至今,方第四日。”
“四日……”李延昭低下頭沉吟一番,而後繼續發問:“我等偵哨,可有結果?後繼偵哨,可有迴報?”
“我等上次偵哨結果,已由劉什長將氐羌連營概略成圖,並呈於千人督案前。後繼偵哨由陳隊率所領,至今仍未迴複。方才不久,千人督乃令藺隊率領十人再次渡河偵騎。”
李延昭聞言,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陳泉此人雖遇事缺乏變通,然而亦絕非是那等過時不報之人。今日已進第四日,即便他偶遇敵情,無法撤迴,總不至於連一個報信之人都不派。
然而如今自己身體條件,又不允事事親為。既然陳泉未曾遣人迴報,千人督繼而派遣藺超繼續哨探,當候藺超迴報為宜。
剛剛進食完畢的李延昭,又感到一陣困意襲來,於是對曹建揮揮手,曹建便收拾了碗筷退下。困意襲來的李延昭,便又倒在榻上,沉沉睡去。
次日上午,黃河北岸。
孫建雄領著二百餘士卒正候在臨時搭建的營寨中。說是營寨,不過是從旁伐來一些小樹立了一層低矮營柵,以為棲身。便連望樓都不曾設立一個。隻是輪流派遣軍卒爬上左近一顆大叔枝冠之上,瞭望南岸,以為望樓之用。
此時已近正午,帳外日照正是猛烈。雖是正月時節,然而日光已覺刺眼不已。因此,除過值守士卒之外,也甚少有人願意沒事往帳外跑。這兩百來人暫居的軍帳,此時倒顯得一片寧靜。
昨日來此,修築完營柵之後,倒也有營中士卒耐不住寂寞,悄然在帳中丟骰子樗蒲戲。此時年關未出,士卒還是玩心大起。孫建雄見之,嚴厲斥責了一番這些士卒,並沒收賭具以示處罰。
士卒們雖然略有不滿,然而倒也沒什麽激烈的表示。畢竟如今非常時期,自己這些人還要擔負著接應渡河偵騎的任務。於是在孫建雄的一番斥責之後,眾士卒倒也是收斂不少。
於是此時,一幹士卒皆是百無聊賴地待在營中。一時又沒有什麽軍情,無聊之下隻得在帳中說閑話以解悶。
正在各帳之中士卒們聊得開心之時,營地一側那棵被臨時用作望樓的大樹樹冠處,卻突兀地傳來哨兵示警的竹哨聲。淒厲的哨聲一次次鳴響,使得此時仍在營地中不知所謂的士卒們,紛紛警覺了起來。
孫建雄已是拔劍在手,衝出帳來,循著樹上值守的軍士手勢望去,便見河對岸大約兩百步開外的距離上,正有兩騎死命向著河灘飛馳而來。
孫建雄心中一緊。觀那兩騎服色,儼然就是廣武軍屬下的騎卒。此時他隻隱隱看到兩人伏於馬背,飛馳而來。也不知兩人是否身上負傷。
“集——合!”隨著孫建雄的這聲喝令,各帳之中的士卒們紛紛披掛整齊,手持弓弩,動作敏捷地跑出帳來,在孫建雄麵前的空地之上集合整齊。
孫建雄對著河對岸遙遙一指:“那邊迴奔的兩名騎卒,觀服色,便是我廣武軍下袍澤。我等職責,便是接應他們。諸軍聽我將令!”
隨著孫建雄的命令,手下的士卒亦是肅立起來。個個眼神嚴肅,隻是望向河對岸的時候,眼神中現出那麽一抹急切。
“田浚泉帶百人,往上遊走幾十步。伍森帶百人,往下遊走幾十步。某自帶營屬渡河接應!”令出如山,諸將皆抱拳領命。
此地正好是一個河灣處,孫建雄令兩名百人長分別往上下遊去幾十步,乃是將兵力交錯布置,兩個百人隊在河灣拐角兩邊齊射,可以對那兩名騎卒身後可能出現的追兵進行一次覆蓋式打擊。
孫建雄早已帶上幾名隨身護衛,搭乘上自己兵將操槳的一條船,直向對岸駛去。
船駛到河心,孫建雄已是能夠看清對岸那兩名騎卒的麵容。隻見其中一人背上還插著一支長長的箭尾,此刻正趴伏在馬背上,在身側同伴相扶之下才不至於墜馬。
“對岸勢微,請從速!”孫建雄見狀不由催促操槳兵卒道。
好在李延昭尚算命硬,傷口在王郎中所開具的妙方醫治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愈合著。本來偏高的體溫,也在眾人精心照顧下逐漸迴落到正常水準。
然而三日已過,第二批渡河偵哨的騎卒卻是遲遲沒有迴來。這一消息傳到廣武軍千人督的案頭,令得這位老將不由得深感不安。
反複權衡之下,杜傑還是下令,派出了第三批偵哨。第三批偵哨由騎卒所部藺隊率帶領,又是一什騎卒隨行。繼續進行對陳安所部的監視與哨探偵察之責。
由於第二批偵哨的騎卒至今未歸,內心感到一種強烈不安的千人督杜傑,遂令射聲營都尉孫建雄,領兩卒人馬,即二百人離營前出,進至黃河北岸,紮下臨時營寨,以為哨騎接應。
就在第二批哨騎離營的次日,已經昏迷許久的李延昭,終於是醒了。
醒過來之後,他的第一感覺便是腹內空空。畢竟昏迷了這許多天,幾乎可以說除了灌藥,便是粒米未進。如此情況,也由不得他不覺得饑餓。李延昭小心地坐起身,然而動作太大,還是牽動了右臂上尚未完全痊愈的傷口,不由得一陣齜牙咧嘴,痛苦不已。
此時留在帳中照拂他的,正是曹建。也許是傷得比較輕,曹建近些日子,傷勢已是基本痊愈。見得李延昭醒來,亦是連忙坐起身,不料困意襲來,控製不住地打了個哈欠。
李延昭見狀,心知這些部下在他昏迷期間,定然是輪流寸步不離地看護著他,不由得心下泛起一陣暖意。正要出言寬慰曹建兩句,便喊他去休息時,肚皮卻適時不爭氣地咕嚕嚕叫了一陣。
李延昭抬頭望向曹建,神情不由得有些尷尬。曹建見狀卻是哈哈一笑,道是李延昭餓了,便去一旁幾案上拿過碗筷,便要去夥房給李延昭找些吃食。
一刻鍾過後,曹建端著一碗稀粥,懷中還揣著兩個饅頭,便迴到帳中。李延昭坐起身,見得吃食來了,不由得兩眼直放精光。看得曹建兀自一陣唏噓。
曹建搬過一張空置的憑幾,放在李延昭床前。李延昭端起憑幾上的那碗稀粥便大喝了一口,喝下去方覺燙嘴,不住地吸溜著。以冷卻一番被稀粥燙到的口腔。
接受了一口被燙到的教訓,李延昭隨後開始細嚼慢咽起來。曹建拿來的兩個饅頭,他隻是掰了一小塊慢慢地吃下肚去,而後便專心開始喝起粥來。
將粥喝完,饅頭也放在一邊不再動口。看到曹建一臉疑惑不解。李延昭笑著解釋道:“久未進食,腹中空空,這第一頓隻宜吃些流食。若是吃多了,反倒增加腸胃負擔,於己無益。”
曹建聽過,暗暗將李延昭這些話記在心中。自去憑幾上收拾碗筷,李延昭靜坐片刻,忽然問道:“歸營之後,已曆幾日?”
曹建聽聞李延昭發問,亦是停下了手中收拾碗筷的動作:“歸營至今,方第四日。”
“四日……”李延昭低下頭沉吟一番,而後繼續發問:“我等偵哨,可有結果?後繼偵哨,可有迴報?”
“我等上次偵哨結果,已由劉什長將氐羌連營概略成圖,並呈於千人督案前。後繼偵哨由陳隊率所領,至今仍未迴複。方才不久,千人督乃令藺隊率領十人再次渡河偵騎。”
李延昭聞言,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陳泉此人雖遇事缺乏變通,然而亦絕非是那等過時不報之人。今日已進第四日,即便他偶遇敵情,無法撤迴,總不至於連一個報信之人都不派。
然而如今自己身體條件,又不允事事親為。既然陳泉未曾遣人迴報,千人督繼而派遣藺超繼續哨探,當候藺超迴報為宜。
剛剛進食完畢的李延昭,又感到一陣困意襲來,於是對曹建揮揮手,曹建便收拾了碗筷退下。困意襲來的李延昭,便又倒在榻上,沉沉睡去。
次日上午,黃河北岸。
孫建雄領著二百餘士卒正候在臨時搭建的營寨中。說是營寨,不過是從旁伐來一些小樹立了一層低矮營柵,以為棲身。便連望樓都不曾設立一個。隻是輪流派遣軍卒爬上左近一顆大叔枝冠之上,瞭望南岸,以為望樓之用。
此時已近正午,帳外日照正是猛烈。雖是正月時節,然而日光已覺刺眼不已。因此,除過值守士卒之外,也甚少有人願意沒事往帳外跑。這兩百來人暫居的軍帳,此時倒顯得一片寧靜。
昨日來此,修築完營柵之後,倒也有營中士卒耐不住寂寞,悄然在帳中丟骰子樗蒲戲。此時年關未出,士卒還是玩心大起。孫建雄見之,嚴厲斥責了一番這些士卒,並沒收賭具以示處罰。
士卒們雖然略有不滿,然而倒也沒什麽激烈的表示。畢竟如今非常時期,自己這些人還要擔負著接應渡河偵騎的任務。於是在孫建雄的一番斥責之後,眾士卒倒也是收斂不少。
於是此時,一幹士卒皆是百無聊賴地待在營中。一時又沒有什麽軍情,無聊之下隻得在帳中說閑話以解悶。
正在各帳之中士卒們聊得開心之時,營地一側那棵被臨時用作望樓的大樹樹冠處,卻突兀地傳來哨兵示警的竹哨聲。淒厲的哨聲一次次鳴響,使得此時仍在營地中不知所謂的士卒們,紛紛警覺了起來。
孫建雄已是拔劍在手,衝出帳來,循著樹上值守的軍士手勢望去,便見河對岸大約兩百步開外的距離上,正有兩騎死命向著河灘飛馳而來。
孫建雄心中一緊。觀那兩騎服色,儼然就是廣武軍屬下的騎卒。此時他隻隱隱看到兩人伏於馬背,飛馳而來。也不知兩人是否身上負傷。
“集——合!”隨著孫建雄的這聲喝令,各帳之中的士卒們紛紛披掛整齊,手持弓弩,動作敏捷地跑出帳來,在孫建雄麵前的空地之上集合整齊。
孫建雄對著河對岸遙遙一指:“那邊迴奔的兩名騎卒,觀服色,便是我廣武軍下袍澤。我等職責,便是接應他們。諸軍聽我將令!”
隨著孫建雄的命令,手下的士卒亦是肅立起來。個個眼神嚴肅,隻是望向河對岸的時候,眼神中現出那麽一抹急切。
“田浚泉帶百人,往上遊走幾十步。伍森帶百人,往下遊走幾十步。某自帶營屬渡河接應!”令出如山,諸將皆抱拳領命。
此地正好是一個河灣處,孫建雄令兩名百人長分別往上下遊去幾十步,乃是將兵力交錯布置,兩個百人隊在河灣拐角兩邊齊射,可以對那兩名騎卒身後可能出現的追兵進行一次覆蓋式打擊。
孫建雄早已帶上幾名隨身護衛,搭乘上自己兵將操槳的一條船,直向對岸駛去。
船駛到河心,孫建雄已是能夠看清對岸那兩名騎卒的麵容。隻見其中一人背上還插著一支長長的箭尾,此刻正趴伏在馬背上,在身側同伴相扶之下才不至於墜馬。
“對岸勢微,請從速!”孫建雄見狀不由催促操槳兵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