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靠岸後,兩名騎卒之中未受傷的那一人,在孫建雄麾下士卒的幫忙下,將背後中了一箭的同伴從馬背上放了下來,保持著俯臥的姿勢被眾人抬進了船艙。現在身邊沒有軍醫,任誰也不敢輕易拔下傷者後背上的箭。
未受傷的那名騎卒將兩匹馬交給孫建雄的部下牽上船。他自己跟隨著傷者走進船艙,麵上猶是一副驚魂未定的神色。
孫建雄見狀,已知這一支騎卒小隊其餘成員多半已兇多吉少。在北岸兩百多自己部下的掩護下,船徐徐向北岸劃去。孫建雄看著一臉悲戚之色的騎卒,心下亦是黯然不已。
渡河前出的時候十一人,如今隻剩兩人返迴,加之上一批前出哨騎的騎卒,不過短短幾日之內,廣武騎卒已是折損了二十人。
任誰麵對如此慘重的非戰鬥減員,都會感到哀傷動容。孫建雄也不例外。他與騎卒隊伍中那兩名隊率的關係雖然不算很親密,然而也算是看著他們從小卒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然而如今卻突遭這等禍事,不過短短幾日光景,兩名隊率竟然先後折損在哨探敵情的途中。眼看軍中俊才接連折損,即使不是他的屬下,他亦是感到無比痛心!
在與那名未受傷的騎卒言語攀談中,孫建雄很快了解到了他們這一行人的遭遇。
昨日下午,他們渡河而去,首先便進至洮水河畔氐羌大營查探了一番。而後撤迴二十餘裏,尋得一處山洞以為落腳點。孰料歇息到天明,當眾人再次前往氐羌大營欲查探軍情之時,竟然遭到了敵軍騎卒伏擊。
十一名騎卒力戰一番,孰料敵軍數量眾多,十一人已漸漸不敵。藺隊率眼見出現傷亡,而且自己這方已呈現不支之勢。便令他們二人突圍報信。而藺隊率則迴身繼續揮刀死戰。帶領著剩餘的袍澤,用自己作為代價成功掩護他們逃出敵軍的包圍。
然而敵軍卻仿佛不打算放過他們,一路窮追不舍。追擊過程中,敵軍不時射來一波亂箭,他身旁這名袍澤便身中一箭,在他的扶持下才一路奔馳迴來。臨近河岸時候,仿佛是看到孫建雄部在此立營接應,那些敵軍才放棄了對他們的追擊。
那騎卒說著自己以及同澤這一路以來的遭遇。說到傷心處,不由得聲淚俱下。還試圖請求孫建雄這位射聲都尉帶領部下渡河,將藺隊率與其餘袍澤的遺體搶迴來收斂。而孫建雄問過騎卒們與地方交手的大概位置後,卻是一陣沉默不語。
那騎卒見得此景,心知孫建雄大抵是感到為難。流著淚道:“昨日,我等十一人一同出發,如今,隊率也為掩護我等而戰死在異鄉,我等報信的職責也已完成,搶迴戰歿袍澤的遺體也已無望,藺隊率在天有靈,屬下這便來追隨您。”言罷站起來,雙手扒住船沿,眼看就要跳河。
孫建雄見狀大驚,連忙唿喝手下架住他。所幸孫都尉手下的射聲營士卒反應也甚是敏捷,那騎卒扒住船沿方才躍起,身旁一名射聲營的士卒已是攔腰抱住了他。他心有不甘地掙紮了一番,然而之前的逃生已經是幾乎耗盡了他的力氣。他掙紮了一陣,最終還是未果。隻有扒住船沿,聲淚俱下。
孫建雄看著那騎卒這幅模樣,心中也是難受不已。他並不是不願渡河前去搶迴陣亡同澤們的遺體。隻是自己隻帶了這兩百餘屬下前來,還都是弓弩手。一旦渡了河之後,若遇到大批敵軍,打打不過,跑也跑不了。可謂是九死一生。
孫建雄唯有寬慰那名騎卒道:“莫要悲傷,我等此去迴報,千人督等定不會坐視南岸猖狂至斯!”
聽聞此言,那位悲傷的騎卒,終是止住哭泣,而後重重地點了點頭。
船方一靠岸,孫建雄便跳上岸邊,大聲召集兩位百人長將士卒們集合帶迴,迅速拆除臨時營地設施,準備返迴大營。
得令之後的將卒們集合帶迴,而後眾人開始瘋狂地忙碌起來。他們拆除帳篷,拔除營柵,然後將帳篷等等物資紛紛裝上騾馬拖行的大車。而後,幾名士卒趕著那些大車便上了路,向大營方向馳迴。而兩百多名射聲營兵卒,則在清理了營地上剩下的雜物之後,列隊向大營方向開迴去。
孫建雄帶出去接應的射聲營士卒列隊返迴營地,令千人督杜傑一陣興奮的同時,心中又隱隱有那麽一些惴惴不安。
他興奮,是因為連日來沒有消息的哨騎,隨著孫建雄的帶隊返迴,似乎是有了消息,然而隱隱的惴惴不安,卻是因為孫建雄的返迴似乎是早了一些,這組騎卒應當在外呆滿三日的時間,然而現在,似乎並未到三日。提前返迴,是不是前出的哨騎,已遭遇不測的征兆呢?
杜傑的心情一時很複雜,而當他出帳走向營門口,從而細細去看,卻看到孫建雄的隊伍前列,兩名士卒用一副簡易擔架,抬著一名俯臥在擔架上,背部中箭的士卒,進營之後便直向軍醫處奔去。這使得杜傑的心裏,驀然蒙上了一層不祥的陰影。
他看到,孫建雄解散了他的屬下,令其各自歸營,而後帶著一個神情悲苦的士卒直向他走來。
杜傑乍然聽聞這番噩耗,隻覺頭眼一暈,差點一頭栽倒在地。
派遣前去偵騎的兩隊騎卒,都堪稱是廣武軍中的精銳。尤其帶隊的還是兩名隊率。如今短短數日便告覆沒,對於廣武這個不產馬,而且騎卒稀少的郡來說,無異於心尖剜肉!
杜傑強作鎮定,安撫了那名幸存的騎卒兩句,而後囑咐孫建雄好生看護兩名幸存騎卒,傷者令醫官予以醫治。兩名騎卒暫時居於射聲營內,不得隨意走動。孫建雄領命而去。
頓感六神無主的杜傑,喝退了身旁跟隨的護衛,獨自一人拔腿便向李延昭所在大帳走去。
李延昭起身,正拆下自己右臂上裹著的紗布,察看自己手臂上的傷勢時,卻見帳簾一掀,千人督杜傑便走進了自己這頂小帳,而後一副惶急神色地走到案前,見李延昭正在察看傷勢,杜傑亦是凝神細看了片刻。
好在這幾日的悉心調養,使得傷勢已經大為好轉,小臂上燙出來的水泡也是漸漸癟下去,血洞結痂處雖然依然猙獰,然而看樣子,也是漸漸在好轉。
杜傑沉吟了半晌,終於是開了口道:“今日得孫建雄接應歸來匯報,昨日派出藺超所領的那部偵騎,僅歸兩人。”
“前幾日出營偵騎的陳泉所部,依然沒有音信嗎?”
聞得李延昭發問,杜傑卻是無奈地搖了搖頭:“陳泉所部,依然渺無音訊。”
李延昭的麵色不由得凝重了起來。算來陳泉前出,所攜不過五日幹糧。如今已是第五日,若他們尚還在外,無論如何都會返迴。
然而渺無音訊,意味著這支隊伍多半已經遭遇不測。
連折兩名隊率,加上二十名悉心培養的騎卒,對於他這位廣武軍騎卒百人長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千人督明鑒,接連兩支哨騎隊伍,均遭到截殺,屬下疑為南岸陳安所部,已發覺了我部的行動,並針對我部進行設伏。”
杜傑聞言點點頭,李延昭的看法,與他幾乎是不謀而合:“如今兩名隊率既已戰歿,你部當擇優選取什長,代理隊率職責。杜某決心,將屢屢設伏針對我哨騎的敵軍所部一網打盡。具體行動,仍得眾將議定,某自會上表府君。”
李延昭起身立於床前,拱手道:“願附千人督驥尾。”
未受傷的那名騎卒將兩匹馬交給孫建雄的部下牽上船。他自己跟隨著傷者走進船艙,麵上猶是一副驚魂未定的神色。
孫建雄見狀,已知這一支騎卒小隊其餘成員多半已兇多吉少。在北岸兩百多自己部下的掩護下,船徐徐向北岸劃去。孫建雄看著一臉悲戚之色的騎卒,心下亦是黯然不已。
渡河前出的時候十一人,如今隻剩兩人返迴,加之上一批前出哨騎的騎卒,不過短短幾日之內,廣武騎卒已是折損了二十人。
任誰麵對如此慘重的非戰鬥減員,都會感到哀傷動容。孫建雄也不例外。他與騎卒隊伍中那兩名隊率的關係雖然不算很親密,然而也算是看著他們從小卒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然而如今卻突遭這等禍事,不過短短幾日光景,兩名隊率竟然先後折損在哨探敵情的途中。眼看軍中俊才接連折損,即使不是他的屬下,他亦是感到無比痛心!
在與那名未受傷的騎卒言語攀談中,孫建雄很快了解到了他們這一行人的遭遇。
昨日下午,他們渡河而去,首先便進至洮水河畔氐羌大營查探了一番。而後撤迴二十餘裏,尋得一處山洞以為落腳點。孰料歇息到天明,當眾人再次前往氐羌大營欲查探軍情之時,竟然遭到了敵軍騎卒伏擊。
十一名騎卒力戰一番,孰料敵軍數量眾多,十一人已漸漸不敵。藺隊率眼見出現傷亡,而且自己這方已呈現不支之勢。便令他們二人突圍報信。而藺隊率則迴身繼續揮刀死戰。帶領著剩餘的袍澤,用自己作為代價成功掩護他們逃出敵軍的包圍。
然而敵軍卻仿佛不打算放過他們,一路窮追不舍。追擊過程中,敵軍不時射來一波亂箭,他身旁這名袍澤便身中一箭,在他的扶持下才一路奔馳迴來。臨近河岸時候,仿佛是看到孫建雄部在此立營接應,那些敵軍才放棄了對他們的追擊。
那騎卒說著自己以及同澤這一路以來的遭遇。說到傷心處,不由得聲淚俱下。還試圖請求孫建雄這位射聲都尉帶領部下渡河,將藺隊率與其餘袍澤的遺體搶迴來收斂。而孫建雄問過騎卒們與地方交手的大概位置後,卻是一陣沉默不語。
那騎卒見得此景,心知孫建雄大抵是感到為難。流著淚道:“昨日,我等十一人一同出發,如今,隊率也為掩護我等而戰死在異鄉,我等報信的職責也已完成,搶迴戰歿袍澤的遺體也已無望,藺隊率在天有靈,屬下這便來追隨您。”言罷站起來,雙手扒住船沿,眼看就要跳河。
孫建雄見狀大驚,連忙唿喝手下架住他。所幸孫都尉手下的射聲營士卒反應也甚是敏捷,那騎卒扒住船沿方才躍起,身旁一名射聲營的士卒已是攔腰抱住了他。他心有不甘地掙紮了一番,然而之前的逃生已經是幾乎耗盡了他的力氣。他掙紮了一陣,最終還是未果。隻有扒住船沿,聲淚俱下。
孫建雄看著那騎卒這幅模樣,心中也是難受不已。他並不是不願渡河前去搶迴陣亡同澤們的遺體。隻是自己隻帶了這兩百餘屬下前來,還都是弓弩手。一旦渡了河之後,若遇到大批敵軍,打打不過,跑也跑不了。可謂是九死一生。
孫建雄唯有寬慰那名騎卒道:“莫要悲傷,我等此去迴報,千人督等定不會坐視南岸猖狂至斯!”
聽聞此言,那位悲傷的騎卒,終是止住哭泣,而後重重地點了點頭。
船方一靠岸,孫建雄便跳上岸邊,大聲召集兩位百人長將士卒們集合帶迴,迅速拆除臨時營地設施,準備返迴大營。
得令之後的將卒們集合帶迴,而後眾人開始瘋狂地忙碌起來。他們拆除帳篷,拔除營柵,然後將帳篷等等物資紛紛裝上騾馬拖行的大車。而後,幾名士卒趕著那些大車便上了路,向大營方向馳迴。而兩百多名射聲營兵卒,則在清理了營地上剩下的雜物之後,列隊向大營方向開迴去。
孫建雄帶出去接應的射聲營士卒列隊返迴營地,令千人督杜傑一陣興奮的同時,心中又隱隱有那麽一些惴惴不安。
他興奮,是因為連日來沒有消息的哨騎,隨著孫建雄的帶隊返迴,似乎是有了消息,然而隱隱的惴惴不安,卻是因為孫建雄的返迴似乎是早了一些,這組騎卒應當在外呆滿三日的時間,然而現在,似乎並未到三日。提前返迴,是不是前出的哨騎,已遭遇不測的征兆呢?
杜傑的心情一時很複雜,而當他出帳走向營門口,從而細細去看,卻看到孫建雄的隊伍前列,兩名士卒用一副簡易擔架,抬著一名俯臥在擔架上,背部中箭的士卒,進營之後便直向軍醫處奔去。這使得杜傑的心裏,驀然蒙上了一層不祥的陰影。
他看到,孫建雄解散了他的屬下,令其各自歸營,而後帶著一個神情悲苦的士卒直向他走來。
杜傑乍然聽聞這番噩耗,隻覺頭眼一暈,差點一頭栽倒在地。
派遣前去偵騎的兩隊騎卒,都堪稱是廣武軍中的精銳。尤其帶隊的還是兩名隊率。如今短短數日便告覆沒,對於廣武這個不產馬,而且騎卒稀少的郡來說,無異於心尖剜肉!
杜傑強作鎮定,安撫了那名幸存的騎卒兩句,而後囑咐孫建雄好生看護兩名幸存騎卒,傷者令醫官予以醫治。兩名騎卒暫時居於射聲營內,不得隨意走動。孫建雄領命而去。
頓感六神無主的杜傑,喝退了身旁跟隨的護衛,獨自一人拔腿便向李延昭所在大帳走去。
李延昭起身,正拆下自己右臂上裹著的紗布,察看自己手臂上的傷勢時,卻見帳簾一掀,千人督杜傑便走進了自己這頂小帳,而後一副惶急神色地走到案前,見李延昭正在察看傷勢,杜傑亦是凝神細看了片刻。
好在這幾日的悉心調養,使得傷勢已經大為好轉,小臂上燙出來的水泡也是漸漸癟下去,血洞結痂處雖然依然猙獰,然而看樣子,也是漸漸在好轉。
杜傑沉吟了半晌,終於是開了口道:“今日得孫建雄接應歸來匯報,昨日派出藺超所領的那部偵騎,僅歸兩人。”
“前幾日出營偵騎的陳泉所部,依然沒有音信嗎?”
聞得李延昭發問,杜傑卻是無奈地搖了搖頭:“陳泉所部,依然渺無音訊。”
李延昭的麵色不由得凝重了起來。算來陳泉前出,所攜不過五日幹糧。如今已是第五日,若他們尚還在外,無論如何都會返迴。
然而渺無音訊,意味著這支隊伍多半已經遭遇不測。
連折兩名隊率,加上二十名悉心培養的騎卒,對於他這位廣武軍騎卒百人長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千人督明鑒,接連兩支哨騎隊伍,均遭到截殺,屬下疑為南岸陳安所部,已發覺了我部的行動,並針對我部進行設伏。”
杜傑聞言點點頭,李延昭的看法,與他幾乎是不謀而合:“如今兩名隊率既已戰歿,你部當擇優選取什長,代理隊率職責。杜某決心,將屢屢設伏針對我哨騎的敵軍所部一網打盡。具體行動,仍得眾將議定,某自會上表府君。”
李延昭起身立於床前,拱手道:“願附千人督驥尾。”